13、空城計(羅貫中)
備課教師 教學課時 2課時
討論教師 上課教師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自學理解積累文中字詞。 2、了解《三國演義》及諸葛亮這一光輝人物形象,加深對“智慧”的內涵的理解。3、了解小說的基本知識及基本閱讀方法,即通過情節(jié)分析理解人物形象。4、能通過細節(jié)描寫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小說中的人物事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二)過程與方法--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重視學生與老師、與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并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2、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感悟,開拓其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了解我國古代小說的藝術成就,領略我國古代先賢們的超人智慧,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2、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積極思索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獻身祖國的思想。 教學重點:通過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說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細節(jié)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作用! 〉谝徽n時(教學時間: ) 教學過程:一、激情導趣: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賞歌就像是欣賞生活。同學們,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支歌┌傘…(師生共唱《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一支歌把我們帶入了一段歷史……,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支什么歌嗎? 二、新授:(一)解題、閱讀定向 1、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演義》這本書? 教師小結:《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故事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寫起,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止。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復雜的統(tǒng)治軍事斗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zhàn)役,如袁、曹官渡之戰(zhàn),魏、蜀、吳赤壁之戰(zhàn),吳蜀陵彝之戰(zhàn)。每次戰(zhàn)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描寫戰(zhàn)爭的成功之作。作者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愛民如子的劉備,有驚人智慧的諸葛亮,打著“扶持漢室、拯救黎民”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等。表現(xiàn)出鮮明的擁劉反曹的正統(tǒng)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zhàn)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愿望。作者羅貫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杭州人,祖籍太原。他與施耐庵合寫了《水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傳》和《三遂平妖傳》! 2、簡要介紹小說特點及閱讀要點:小說三要素、閱讀方法--通過環(huán)境、情節(jié)的分析 來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 3、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之中,你們最喜歡誰?喜歡他的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諸葛亮”及“智慧”。)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xiàn)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選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坝嫛笔鞘裁匆馑迹 “三十六計”你知道哪些?學生紛紛回答:苦肉計、調虎離山、金蟬脫殼。 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第三十二計--空城計。它是一種怎樣的策略呢?學完課文,你們將會明白! (二)檢查預習:1、大家都預習好課文了嗎?在預習中,你有沒有碰到不理解的詞句? ァ 2、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在朗讀過程中要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同時注意理解文章的內容。 ァ 3、大家理解文章的內容嗎?請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提醒方法:誰?干什么?怎么樣?) (三) 快速瀏覽全文,整理故事情節(jié) 事情的開端、起因是什么? --兵臨城下。“蜂擁而來”說明司馬懿兵馬很多。(體味“蜂擁”一詞好在哪里) 發(fā)展:臨危之際,諸葛亮開始使用妙計! 「叱笔鞘裁矗 板書: (一)開端 司馬懿兵臨西城 (二)發(fā)展 諸葛亮臨危施計 (三)高潮 司馬懿中計 (四)結局 諸葛亮釋計 教師:文章引人入勝,不僅因為情節(jié)吸引人,還因為人物形象生動
第二課時(教學時間: 1教學過程:一、導入、說說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1二、由情節(jié)入手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故事情節(jié)--(1)如何去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們從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入手。小說的情節(jié)一般可以分為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本文雖是長篇節(jié)選,但是情節(jié)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請大家根據(jù)情節(jié),把課文分作四個層次。(學生劃分課文層次。) ァ (2)課文的情節(jié)圍繞著諸葛亮施空城計展開。請大家在“計”字前面各添加一個動詞,以此來概括各層的內容。 (教師板書:“計”以及“逼”、“施”、“中”、“釋”等。) 2、通過情節(jié)分析人物:下面我們就從情節(jié)入手來看看文章是如何具體表現(xiàn)諸葛亮的智慧的。ァ(1) 開端 司馬懿兵臨西城:這一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施用空城計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軍情緊急?這對表現(xiàn)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的?(教師板書:“軍情緊急”及“側面”。) ァ (2) 發(fā)展 諸葛亮臨危施計:面對如此緊急的軍情,諸葛亮是怎樣施計的?這可見諸葛亮的什么品質?是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的? (教師板書:“處變不驚”及“正面”。) -ァ (3) 高潮 司馬懿中計: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個旨在迷惑敵人的空城計,久經沙場的魏國名將司馬懿有這么容易上當嗎?請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馬懿態(tài)度變化以及他采取的相應行動的詞語。(不信--為什么?→望--見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據(jù)?→退--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什么品質?是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的?) ァ(教師板書:“鎮(zhèn)定自若”及“側面”。) 本層中寫到諸葛亮“笑容可掬”,請大家聯(lián)系當時的情況,說說他的笑中有何含義? ァ (4) 結局 諸葛亮釋計:司馬懿終于領兵退去了,我們也替諸葛亮長舒了一口氣,然而,我們也不免產生疑問:諸葛亮憑什么斷定司馬懿會上當?古人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敝T葛亮為何要冒險設計而不趕緊撤退?這表現(xiàn)人物的什么品質?是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的?本段還對眾官作了描寫,這對表現(xiàn)諸葛亮有何作用? ァ(教師板書:“料事如神”及“正面、側面”。) ァ *本層中還有兩處寫到了諸葛亮的笑,找出來,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一下,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義? 三次。笑容可掬→撫掌大笑→拍手大笑(板書) 老師:孔明的這三次笑分別具有哪些不同,請小組討論,并選出你們小組的代表發(fā)言。 (小組討論) A. 學生討論 B. 小結:同學們講得都非常好,我綜合同學們的意見可以知道,孔明的第一次的笑是故做輕松,故做姿態(tài)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僥幸的、如釋重負的勝利的笑;第三次笑剛才有一位同學發(fā)言說“孔明第三次的笑是笑司馬懿是個大笨蛋”,可見這是對司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板書:故做輕松、故做姿態(tài)→僥幸、如釋重負→自豪、嘲笑) 通過這三次笑,我們聯(lián)系課文發(fā)生的故事,孔明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討論 *(板書:孔明: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那司馬懿應該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 學生討論 明確:1.聯(lián)系《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故事發(fā)展來看,在“空城計”之前,司馬懿剛打了勝仗,占了街亭,可見在街亭一仗中,司馬懿是深思熟慮。在《空城計》這個文章里,提到司馬懿料孔明“平生謹慎,不曾用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可見司馬懿是老謀深算的! 2. (板書:疑心病重、老謀深算、狡詐多端、多疑自負) 小結:司馬懿既然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那他為什么會中了孔明的計?孔明的空城計為什么會得以成功?請各個小組組織討論,歸納本組的意見,選出一個代表來發(fā)言! ≡颍骸俺銎嬗嫛⒂闷嬲小,其實這也是諸葛亮的“空城計”得以施計成功的重要原因,出乎其意料之外,也就是我們學的一個成語,是出奇不意 (板書:出奇不意) 出奇不意,這也是我們今天所教的《空城計》中孔明嚇退司馬懿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文的主旨。神機妙算的孔明之所以比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略勝一籌,就源于孔明的“出奇不意”。ァ (5)教師對本環(huán)節(jié)小結:總的來看,這篇文章是從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諸葛亮的智慧的。如果說情況緊急、處變不驚、鎮(zhèn)定自若表現(xiàn)的是諸葛亮的“膽”的話,那么他對形勢的準確分析和判斷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識”。ァ(教師板書:“膽”及“識”。) ァ (6)誰能說說諸葛亮的“膽”和“識”之間的關系嗎? ァ(他的膽來自于他對問題的準確認識;他對問題的準確認識來自他的鎮(zhèn)定和冷靜的態(tài)度。) ァ (六)學生討論拓展 ァ 1、現(xiàn)在我們來討論兩個問題: ァ (1)假如這次魏國領兵的不是司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馬昭,諸葛亮還會用“空城計”嗎?ァ (2)諸葛亮身為蜀國的丞相,在當時的形勢下,他的生死可謂關系到蜀國的存亡。而此時諸葛亮卻把自己置身于作戰(zhàn)的最前沿,還冒險用了空城計,如果他的計謀不夠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現(xiàn)得不夠鎮(zhèn)定,如果司馬懿并不完全像他設想的那樣多疑,如果司馬懿能聽取他兒子的意見,如果司馬懿也冒險進攻等等,后果都將不堪設想,三國的歷史恐怕也要重寫!你對諸葛亮的這種冒險做法有何看法?ァ(教師小結:能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這正是其智慧過人之處。謹慎而不膽小 ,冒險而不盲目,這種冒險精神對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是有啟示的。)-2、在《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表現(xiàn)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還能列舉出其中的一些嗎? (教師:《三國演義》中精彩的篇章很多!耙槐竞脮梢允谷私K身受益”,我建議大家課余擠點時間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想你的收獲一定會很多。) ァ ∪、知能遷移 ァ 〗裉歟請同學們回去之后,結合課文,展開想象,運用我們所學到的描寫的方法,替司馬懿寫一段話,回復諸葛亮對他的嘲笑。四、小結本課 學習了小說的閱讀方法。對諸葛亮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對智慧有了新的認識。 四、練習 文后練習四。
板書設計: 空城計 羅貫中
孔明的三笑:笑容可掬→撫掌大笑→拍手大笑 ↓ ↓ ↓ 故做輕松、故做姿態(tài)→僥幸、如釋重負→自豪、嘲笑
孔 明: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司馬懿:疑心病重、老謀深算、多疑自負、狡詐多端空城計:出奇不意
龔繼方
[空城計(羅貫中)(語文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3.語文版小學課件
4.空城計獲獎教案
5.空城計的教學課件
6.
8.空城計教學的課件
9.空城計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