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第七十中學 閆永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毙抡n程的要求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相關體制,無疑給新時期的教育帶來了活水。但是也隨之出現(xiàn)了一系列讓廣大教師棘手的問題,這里,提出三警惕,僅供參考。
一. 利用多元對話教學,警惕對學生的放任自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話式的閱讀教學要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設疑,自行構建知識體系,不但要會閱讀文本,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而教師是則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引導者。是文本和學生的中介 。讓學生走進文本,于文本進行廣泛的對話交流,倡導個性,注重情感,品味語境,真切體會文本的內涵,可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過分強調了學生的自主性,近于放任自流。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使學生在理解文本時,與作者的思路相差甚遠,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作者的初衷,更談不上對文本科學的理解。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語文實驗教材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本是一篇關于“童趣”的文章,可是學生在合作討論過程中卻忽視了這一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百草園到底是個怎么樣的園?何首烏藤和木蓮藤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而三味書屋又是一間什么樣的屋?和現(xiàn)在的高樓有什么樣的區(qū)別?等等,一節(jié)課就這樣的問題多的討論不完,但卻把真正的文章主旨“童趣”放在了一邊,顯然,過分強調了學生的自主性。因此,強調多元對話,不管是哪個因素,都必須以文本本身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學生為主導,但必須以教師為主導,才符合新課程的理念的要求。
二. 利用閱讀教學,警惕學生的“閱讀教學”演變成“問題教學”
閱讀教學不等于問題教學,這里需要對問題教學的概念予以界定。問題教學是指突破閱讀教學的一般思路和課堂結構,以問題解決為主線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方式無論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還是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著其它教學模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可是關鍵是課堂上的這些問題是哪兒來的?是教師預先設置好的?還是從其它參考書、資料中摘錄過來的?或者是課后練習題。如果是這樣,則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違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書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焙茱@然,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要徹底的根據(jù)教學要求,完全研讀教材,對課堂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估計和猜測,但絕不是設定。在課堂上教師按照預定的教學方法,正確的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文本本身,和文本融為一體,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在此基礎上設疑,使問題的產(chǎn)生與文本的主旨相吻合,進而合作、探究。整個過程是自然的,和諧的、愉快的。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例。1.創(chuàng)設意境.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樣一副秋野黃昏行旅圖,營造氛圍。2.初讀全詩,整體感悟本詩的內容和意境。3.精讀文本,全身心投入詩的意境,進行性感體驗。4.熟讀并背誦。5.創(chuàng)設對話問題.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引導)詩中的進靜景和動景如何相互映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引導)談談你對本詩的意境理解.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引導)“小橋流水人家”與“斷腸人”的愁情是否一致?6.拓展與延伸.比較閱讀白樸的《天凈沙﹒秋思》,你能從詞類活用,意象的創(chuàng)設等。因此,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把閱讀的整個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閱讀,設疑并推測,能否發(fā)揮自己本身的主導地位。
三. 利用閱讀教學,警惕忽視品讀語言及重點段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品讀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等,這些都明確地指出對文本的語言的理解和品味的重要性。語文本身含有豐富多彩的人性因素,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讓學生受到文本感情的熏陶、感染。對內容所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流下深刻的印象,都必須從語言的品味中獲得。因此,教師通過默讀、細讀,朗讀,互讀等形式,充分挖掘文本的語言美,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在《中學同步學習法》中,把對話語言的“品讀”說成“美讀”,說“美讀”若是白話文,就如戲劇演員讀臺詞個樣子。若讀的是文言,就用各地讀文言的傳統(tǒng)讀法,務期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薄懊雷x的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比纭侗秤啊芬徽n: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之情,表現(xiàn)真誠的父子之愛,從而達到珍惜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的目的,對于文本中父親買桔子時爬月臺的背影那一段,我讓學生默讀、細讀,精讀、相互讀,從而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讓兩位同學進行了模擬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部分學生還偷偷的掉眼淚呢。這就是學生讀的結果。特別一提的是學生對父親爬月臺的的那五個動詞“探、川、攀、縮、傾”的表演更是形象至極。因此,教師在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同時,體現(xiàn)語文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準要。
[閱讀教學中的三警惕(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2.令人警惕的網(wǎng)絡低俗語言閱讀答案
4.從三到萬閱讀答案
5.警惕的近義詞
6.三峽閱讀答案
9.警惕血栓的四宗罪
10.錢三強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