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故事生動,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活動與合作研討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據(jù)文本,緊靠課文,集中鑒賞本文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句豐富的意蘊。
(二) 教學背景
1. 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初二年級普通班學生,我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班主任,因此經(jīng)過近兩年的學習,已有一定的語文基礎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感情基礎。班內男生較多,雖有學語文的積極性,但由于基礎薄厚不一,認知水平良萎不齊,課堂上較為依賴教師的引導,對緊靠文本獲取、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不強。
2.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參與為主,體現(xiàn)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觀,教師啟發(fā)點撥的教學策略,通過及時評價激勵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動感和直觀性,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
(1) 掌握重點詞語,熟讀課文;
(2) 通過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3) 了解民間文化,了解作家語言風格、寫作特色;
2. 過程和方法目標:
(1) 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文章一波三折的敘事特點;
(2) 學習人物速寫的方法。
3. 情感態(tài)度目標:
(1) 開闊視野,了解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2) 啟發(fā)學生既自食其力又要符合時代潮流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 教學內容:
1.重點: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文章一波三折的敘事特點。
2.難點:(1)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jié)的方法;
(2)引導學生品味關鍵語句。
3.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以本單元民俗話題導入新課。
展示學生部分作品以及泥人實物。 電腦演示
展示實物 作業(yè)中做過相關材料的學生展示作品。 以直觀的學生活動成果及實物導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熱情。
復習文學常識 以填空題形式重溫本課課文作者馮驥才。 教師出示白版填空題 提問學生回答或集體回答 復習相關文學常識,形成知識體系。
明確重點字詞讀音 出示重點詞語,明確讀音。 電腦出示加點詞語,板書重要讀音。 朗讀詞語 檢查并鞏固基礎知識。
朗讀課文,準備復述課文故事。 范讀、指名朗讀全文,并提示準備復述課文故事。
朗讀后出示復述要點。 范讀、指名朗讀全文。
提示復述要點。 朗讀課文;思考文章思路;復述課文故事。 訓練朗讀能力;體會文章一波三折的敘事特點;復述課文,訓練表達能力。
整體感知 由課題“奇”入手,概括奇人特色。 提問“奇”在何處?
板書“奇”人特色。 思考、概括“奇”人特色。 整體感知課文要點,訓練概括能力。
緊扣文本,分析課文內容。 緊扣課文,分析文章情節(jié)、組織結構、寫作方法等。 白版出示課文內容,分析要點,隨機板書要點。 思考,體會,表達見解。 回歸閱讀能力訓練,緊扣文本,細致分析。
品味語句,揣摩語氣 重點分析文中兩個語句,體會深層含義。 出示重點句子、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 思考、體會,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品味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
議一議 體會課文作者表達的對手藝人的態(tài)度。 出示問題,啟發(fā)思考。 思考、體會,表達見解。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手藝人的敬佩,贊美自食其力的人生態(tài)度。
根據(jù)作者的態(tài)度,生發(fā)兩種觀點,請學生表達個人意見,經(jīng)討論,引導學生辨證理解自食其力與團結合作的關系。 出示兩種觀點,請學生表達個人意見,啟發(fā)討論,明確自食其力與團結合作的辨證關系。 獨立思考,使用反饋器表達個人意見,并闡述理由。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表達個性見解,辨證理解自食其力與團結合作的關系。
作業(yè) 人物速寫 出示寫作要求 按要求完成寫作練習。 鞏固并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技巧,訓練
小結 以對聯(lián)形式小結課文內容,升華泥人張人品性格。 以新穎的對聯(lián)形式小結課文內容,升華泥人張人品性格。
(六) 教學后記:
[《俗世奇人--泥人張》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俗世奇人好句摘抄
7.俗世奇人好詞好句摘抄
8.俗世奇人好段摘抄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