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尚市鎮(zhèn)二中 梁申勇
大家知道,看一篇作文是否優(yōu)秀,一般是從整體上把握,而不是因為你寫錯了幾個字,出現了幾處病句,就說你這篇作文差。我們很多語文教師常強調學生作文時要認真改錯字或病句,這看起來是對的,然而實際效果并不見好。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因為改好一個錯字或病句而讓思路停下來了,再寫時往往上下文銜接不上,甚至思路堵塞無從下筆了。我倒覺得教師不強調學生改錯字或病句要好,先讓他一直寫下去,不管對錯,寫好后再回頭看看。
根據寫作的思維規(guī)律來看,寫作講的是一氣呵成,最忌中斷。蘇東坡曾要求作文時先放言,如江河奔流,一泄千里,最后再收;魯迅也提出作文時應不管一切,哪怕出現錯字或病句,放置一旁不理,一直寫下去。你有一篇極好的構思材料,應該順著靈感一刻不停地寫下去。當然,由于目標明確,一心想的是把這篇文章不受阻礙地完成,便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錯字呀,語句不通啊等毛病,那只有等寫好后再修改,千萬別在寫時修改。
有人可能會說,作文寫慢些不會出現太多的錯字或病句。現在的語文考試,還有一個書寫要求,那就是卷面要整潔,不清潔的會扣分。作文寫得太快肯定會很多出現問題,等寫好后再修改,一修改可能就不很清潔了,還是邊寫邊改要好。所以有的學生寫好后根本就不敢改作文,特別是考場作文。當然我們并不反對修改作文,如果寫好后有時間改的話,還是動筆改一下更好,改時力求使卷面整潔一些;如果實在沒有時間改,那就可以不改。我想起了魯迅說過的一段話:有缺點的戰(zhàn)士仍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還是一只蒼蠅。這個比喻可能不很恰當,但它說明了作文上的一個理:著眼于大局,從整體上去把握一篇作文的優(yōu)劣。如果你在寫時過分考慮作文字詞用得是否準確,那你的作文思路一定會受到影響,作文質量一定不會怎么樣。我們不能撿了芝麻掉了西瓜,因小而失大。
據我們了解,作文時或作文結束后沒修改的作文,多少是存在一些小毛病,如果著眼于小處,這些作文統(tǒng)統(tǒng)要扣分,甚至扼殺了。然而,事實情況不是這樣的。我們的閱卷老師任務繁重,時間非常有限,來不及細看。所以,一篇作文一般是在兩三分鐘內教師打一個分數就行了。中考這樣,高考也是這樣。有的作文幾秒鐘就能搞定:題目、開頭、結尾、大體構思,眼睛一掃就過去了。那么,打出來的分數依據是什么呢?就是依據大處,依據文章的整體感受。那么,錯別字呀,病句啊等,就不在考慮之列。當然這是說的考試,平時的作文,我們語文教師批改,不也是考慮這篇文章的整體情況嗎?決不會因為你的某些字詞或句子出現問題就認為作文不合格。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構思新穎獨特,鼓勵學生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來。這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相信也應該是學生一氣呵成之后的杰作。
因此,語文教師在講作文時一定要遵循作文的寫作規(guī)律,千萬別再讓學生作文時修改錯字或病句。
作者郵箱: 383430482@163.com
[別讓學生作文時改錯字或病句(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別讓價值閑置
2.修改病句課堂教案
9.古代名言格言糾改
10.手機淘寶改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