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木蘭詩》教學案例(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9-27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jié),力爭學生能當堂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并能體會民歌朗朗上口的特點。

2、 通過探究與討論,理解并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臄⑹路椒ā?/p>

3、 通過教學活動,感受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理解勞動人民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學生分析:

本文的故事極富傳奇色彩幾乎家喻戶曉,語言具有民歌情味,學生有較濃厚的興趣。教學本文要注意引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累文言詞語    二、指導朗讀促進鑒賞    三、體會本文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教學理念:

本文以詩歌的形式敘述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在質樸生動語言中,洋溢著濃郁的民歌情味和樸素的愛國熱情。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既要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中體味語言,又要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及分析人物時體會情感。

1、 重視朗讀訓練。通過反復朗讀,熟悉課文,了解大意,休味語言的民歌特點。

2、 在教學過程中,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進行賞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

3、 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潛力,引導他們展開恰當?shù)穆?lián)想和想像文中的略寫之處?梢龑W生進行想象擴展作文練習。

教學思路:

    本課可按以下幾種思路設計教學方案:

1、 以朗讀教學為主要形式,以誦讀課文為主要任務。此思路如有安排預習,可以一課時完成教學,關鍵在于教給學生快速背誦的方法。

2、 以分析人物形象為主要任務。全文共七自然段,各段的內容都體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可采用逐段分析的方法,逐層深入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3、 以文學鑒賞為著眼點。本文在語言、修辭、詳略等方面頗有特色,可以圍繞這幾點進行一定程度的賞析,最后落實于寫作的實踐運用。

4、 綜合以上三種思路,這樣教學容量更大,教學內容更豐富,對師生的要求也更高。若按“誦讀課文----分析鑒賞”這一思路,則比較容易操作,也便于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維過程。本課件正是以這一思路來設計的。

輔助手段:

本文可采用的輔助手段較多,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思路選擇。如:

播放常香玉的豫劇《花木蘭》(MP3或電影片段),或播放美國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導入。

采用中國郵政2000年發(fā)行的《木蘭從軍》郵票(圖案為剪紙)為投影素材,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剪輯播放香港電視劇《花木蘭》片段等,進行想象擴展作文練習對照。

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并鏈接相關素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直接導入:

1、放映演示課件第1頁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第十課《木蘭詩》。主人公--“花木蘭”,這是一個凝聚了千年傳說的情感豐富的名字,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幾乎遍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那么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一形象家喻戶曉,深受人們喜愛,人們喜愛她的原因是什么呢?請一起到《木蘭詩》這個流傳千古的代父從軍的故事中去感受一個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放映演示課件第2頁(主頁)

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去搜集有關花木蘭的信息,為了能證明“木蘭”深受人們喜愛,有許多同學已經為大家搜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或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接下來先看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些什么。

2、點擊“資料”,鏈接展示32-39頁的內容。 主要有木蘭像  木蘭祠  豫劇  京劇  連環(huán)畫  電視劇  動畫片  書法作品  木蘭扇(拳)等。

中間隨時歡迎學生補充他們所知道的內容。

簡介內容如下:

32頁:自漢代起,民間開始修建木蘭祠,每年四月初八木蘭生日致祭,謂木蘭祠。歷經各代,香煙不絕。祠祀木蘭像的廟宇遍布神州,較為遠古而著名的有河南虞城木蘭祠、安徽亳州木蘭祠、河北完縣木蘭祠、湖北黃陂木蘭祠、陜西延安萬花山木蘭祠等。

河南虞城木蘭祠還存有唐朝大詩人杜牧的詩碑:“彎弓征戰(zhàn)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現(xiàn)在河南商丘地區(qū)還形成了“木蘭文化節(jié)”。

33-34頁 播放豫劇常香玉《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現(xiàn)代木蘭戲中,豫劇大師常香玉飾演的花木蘭奇境迭現(xiàn)、妙趣橫生,非常精彩地設計了木蘭的12年征戰(zhàn)。戲中最有名的唱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樂觀生動、平白如話地講了個“大道理”--“誰說女子不如男”,被這出戲影響的人何止千萬?

35頁: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京劇《花木蘭》,突出了愛國主義的思想,藝術成就極高。 本頁圖片為火花和郵票構成。.

36 頁:連環(huán)畫及民間連環(huán)畫

37-39頁: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花木蘭的事物或藝術作品?學生自由回答后,出示電視劇 、動畫片、書法作品、木蘭扇(拳)等等。

40 頁:中國郵政2000年發(fā)行的《木蘭從軍》郵票,可能是你沒想到的吧?

返回課件第2頁(主頁)

3、小結: 

這眾多的木蘭形象,被建筑(木蘭祠)、雕塑(木蘭塑像)、電影、戲劇(京劇、話劇、豫劇《花木蘭》)、(美國)動畫片、(香港)電視連續(xù)劇、拳術及劍術、連環(huán)畫、年畫,甚至還有中國郵政2000年發(fā)行的《木蘭從軍》郵票等幾乎所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所表現(xiàn),他們對木蘭之美進行了多層次的細致的解讀。

注意這一點:老師為什么搜集這么多的物品?是因為以上這些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源泉正是源自于我們正在學習的南北朝民歌《木蘭詩》(也就是說《木蘭詩》是他們的“鼻祖”),眾多的創(chuàng)作者通過反復閱讀《木蘭詩》獲得靈感?梢赃@么說:由《木蘭詩》開始,到形成一套有體系的木蘭文化,像一顆最有活力的種子長成了大樹。(木蘭事跡在史志、碑刻、野史、雜記中多次出現(xiàn);考據(jù)學家、文學史家、文學理論家對她的研究漸次深入。自杜甫、白居易起到民間歌曲、小調對《木蘭詩》的手法、技法爭相效仿。)

今天我們也認真地讀一讀課文,一不小心我們班里或許也能產生一兩位哈姆雷特呢!

二、 誦讀

㈠學生誦讀

好詩文總是適于朗讀,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朗讀一次,注意情感要到位,語速、語調、節(jié)奏等要符合原文的情感或意義的表達。 

1、 學生朗讀       放映中點擊“課文”,鏈接演示課件第3-9頁

2、 學生朗讀后檢查預習

① 正音       點擊“讀寫”,鏈接演示課件第44-61頁(為方便使用鏈接較多)

② 根據(jù)需要給加點字注音或解釋下列詞語(以多媒體展示)

軍帖   機杼   轡頭   戎機   鞍韉    金柝    

策勛   可汗   扶將   著裳   撲逆迷離    帖花黃

3、 請學生推薦班里讀書最好的一位同學個人朗讀

要求:同學認真聽讀,注意該生或快或慢處、或高或低處及斷句節(jié)奏的處理,品味其優(yōu)缺點。(可請全體同學點評優(yōu)點)

4、 全體同學自由默讀全文,請認真準備,因為老師將發(fā)出“挑戰(zhàn)書”:默讀之后,我們再請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誦讀全文。老師將挑戰(zhàn)這位同學,看誰讀得更好,請同學們當評委,好不好?

5、 ㈡教師誦讀      

教師范讀前,先對學生的朗讀加以肯定,然后聲明:老師只是加上了對文章的理解,請注意老師與剛才那同學讀得不同的地方。

下面是教師朗讀中需注意的要點提示:

① 首段是故事開端,讀得平緩、輕些,營造深夜嘆息的氣氛。

② 二段問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見軍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軍情緊急;末兩句“愿為市鞍馬”轉為堅定,以突出木蘭的深明大義及下定決心。

③ 三段寫出發(fā)前的準備,節(jié)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蘭到處奔忙,緊張準備的情態(tài);奔赴戰(zhàn)場要節(jié)奏變慢,用抒情的語句讀;末句“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要表現(xiàn)出木蘭的戰(zhàn)斗豪情。

④ 四段每兩句一氣讀,速度更慢,基調應是悲壯的,十年艱苦作戰(zhàn),處處刀光劍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

⑤ 五段勝利歸來,節(jié)奏可稍稍加快,語調由莊嚴轉為熱烈;辭官還家要讀得親切、樸實,放慢節(jié)奏,形成前后鮮明的對比。

⑥ 六段親人團聚、恢復女兒妝時,節(jié)奏要快,甚至如“快板”,基調是歡快而熱烈的,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及喜悅的心情;“出門看火伴”句仍快,表現(xiàn)木蘭換裝后,急于讓同伴一睹的喜悅又急切的心態(tài);“火伴皆驚忙”這后三句要著力表現(xiàn)戰(zhàn)友們的驚奇感,應突然放慢。

⑦ 七段是歌者的贊辭,也可理解為木蘭對戰(zhàn)友們“不知木蘭是女郎”的設喻回答,語速漸慢,甚至可以結合動作(腳撲朔、傍地走)表情(眼迷離);結合“安能辨我是…”句朗讀,教師可以用雙手自撫面頰,一字一頓以反問的語氣念出“雄”、“雌”,使有余韻,效果更好!

點擊“課文”,鏈接演示課件第3-9頁(只要教師精心準備,定能博得學生滿堂喝采)

㈢學生品評:

請學生評價教師剛才范讀課文的優(yōu)缺點,多肯定學生的見解(從教學實踐來看,教師范讀中大多數(shù)的優(yōu)點都能被學生點評出來)。如有較大的出入的,可提出全班探討,為什么要這樣讀?最后明確較好的讀法(當然也允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讀法,更要歡迎學生指出朗讀中的不足)。

運行中點擊POWERPOINT右下角的黑屏,以免影響學生讀書及品評

㈣全體齊讀,賞析品味

三、概括要點

1、 復述

通過反復誦讀,我們已較熟悉課文,接下來請同學們試著復述詩文的故事大意,可適當發(fā)揮補充。

2、 概括要點

(在復述的基礎上)請用一個四字短語來概括每節(jié)詩的內容,要求能用來回答“木蘭怎么樣?”如果覺得獨立概括有困難,可以和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同學商討。

學生討論,交流之后,概括發(fā)言,形成板書。

放映中點擊“情節(jié)”,鏈接演示課件第20頁

        停機嘆息

        決定從軍

木蘭    征途思親

        征戰(zhàn)沙場

        辭官還鄉(xiāng)

        設喻作答

3、 小結:了解情節(jié),有助于我們下堂課進一步分析課文……

四、背誦課文

參看板書(課件第20頁),了解全文大意,試著當堂背誦課文。

五、課外作業(yè)    放映中點擊“作業(yè)”,鏈接演示課件第19頁,第一課時完成1-2題

1、 熟讀并背誦課文      2、《作業(yè)本》課堂鞏固題5~9 

                              

第二課時

放映演示課件第2頁(主頁)

放映中點擊“課文”,鏈接演示課件第3-9頁

(課前準備時,布置學生齊讀或試讀全文)

一、 導入: 

昨天我們已“認識”了花木蘭,今天我們還要進一步學習《木蘭詩》。

二、 詳略分析,挖掘主題

以下問題的設計,純屬拋磚引玉,上課時可根據(jù)需要靈活運用。建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1、我們上節(jié)課(昨天)已熟悉了課文的情節(jié),(以多媒體出示上堂課學生概括的每自然段意)    放映中點擊“情節(jié)”,鏈接演示課件第20頁  (課件出現(xiàn)以下板書內容)

        停機嘆息

        決定從軍

木蘭    征途思親

        征戰(zhàn)沙場

        辭官還鄉(xiāng)

        設喻作答

鼓勵學生討論。

2、2000年中國郵政發(fā)行的《木蘭從軍》郵票上就印有全文,(多媒體出示《木蘭從軍》郵票的四張圖案)放映演示課件第11頁  觀察這四枚郵票,上面的文字大體上是按照什么來安排的,你看出來了嗎? 

郵票上也分出了段落,甚至可看出詳略分布來。瞧瞧,與我們所確定是否一致?

放映演示課件第11頁第二項

明確:圖一:木蘭紡織   (略)

圖二:木蘭從軍   (詳)

圖三:木蘭征戰(zhàn)   (略)

圖四:木蘭還鄉(xiāng)   (詳)

這四枚郵票是按課文的情節(jié)并以時間為序安排。

4、 為塑造木蘭這一人物形象,詩歌是如何安排記敘的詳略的?略寫是不是表示不重要或無關緊要呢?

提問后放映演示課件第12頁并點擊鼠標,出現(xiàn)問題:

略寫的第一段“停機嘆息”向我們交代了哪些內容?

點擊郵票或右箭頭,鏈接到26頁答案。

第四段“征戰(zhàn)沙場”,只有三十個字,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信息?

點擊郵票或右箭頭,鏈接到27頁答案。

第四自然段略寫的這幾句詩文,只有三十個字,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信息?

討論明確:征途之遙   生活之苦   英雄之勇   戰(zhàn)斗之多   時間之長  功勛之巨

還為下文的側面描寫詩句“策勛十二轉”“不用尚書郎”埋下伏筆遙相呼應。表現(xiàn)了木蘭的英雄氣概及赫赫之功。

評:這是全詩中語言最為凝練的部分。(板書)這正是詩歌的一大特點。

看看這一段與上下是怎樣銜接的?讀---------悟(前過渡后頂真)

5、詳略與中心究竟有什么關系?你認為本文的中心應該是什么?

放映演示課件第14頁,點擊“詳略與中心”,鏈接到25頁答案。

作者在文章中處理詳略是為文章的主旨(中心)服務的,引導學生討論得出以下“原則”:               突出中心----詳寫

有關中心----略寫

無關中心----不寫

另外還可以利用郵票圖案(這圖案來自于對課文文本的充分挖掘與深刻理解),明確這幾幅圖案主要交代了什么?(文字與形象的交流!)

圖案:交代身份(人物)、點明變化(女變男)、事件、英雄氣概、兒女情懷(性格)

《教參》91頁 6 中四種主題均可出示,讓學生討論認可,說說理由,不求標準答案。 課件中的“中心”是教師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那么木蘭詩作者略寫木蘭征戰(zhàn),詳寫了應征、榮歸、團聚等幾個場面,也就是說詳寫是未曾開戰(zhàn)前后時的內容,從這可推測作者想要表達(突出)怎樣的主題(中心)?探討一下:

提示:注意出處是《---------------》,樂府詩實質是民歌

      作者應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往往是-----------------。

明確:詩文略寫了戰(zhàn)爭場面,正是反映了老百姓對戰(zhàn)爭的否定,體現(xiàn)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和平生活的追求。

鏈接到25頁“質疑2詳略/中心”出示答案

三、 質疑討論,分析形象

 “質疑”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自由提問.當然也可參照以下問題進行.

1、 出自本文的成語的成語你知道哪幾個呀?能造句嗎?  

放映演示課件第15頁  學生造句后,再出示例句。 

2、 怎么理解: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薄伴_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薄爱敶袄碓启W,對鏡帖花黃! 

放映演示課件第16頁 ,然后鏈接到29頁  講解“互文”之后,返回課件第16頁繼續(xù)探討

3、 8、本文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請找出來,試著說說其表達效果。

放映演示課件第16頁第二項

4、 木蘭是以什么身份從軍的?討論一下看看全文哪些情節(jié)與這身份是密切相關的?這些情節(jié)體現(xiàn)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明確:勤勞善良、忠孝兩全、淡泊名利、熱愛和平、謹慎機警、堅強勇敢、英勇善戰(zhàn)

提問:如果離開這一身份,全文大多數(shù)情節(jié)是否還有存在意義?

明確:木蘭是以“女郎”的身份代父從軍的。如果早知木蘭是女郎就什么戲也沒了!

5、 伙伴的“驚忙”“不知”表現(xiàn)了什么?

側面表現(xiàn)了木蘭的非凡智慧(才能)及謹慎機警的性格特點。

四、 課文小結

放映演示課件第17頁第一項

請同學們以“木蘭是一個--------------(的人)”來評價一下木蘭。

1、教師小結

《木蘭詩》是一首富有傳奇色彩的北方民歌敘事詩。它敘事生動,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無論情節(jié)、人物形象,或是民歌特有的語言風格,都閃爍著耀眼的光彩,因而千百年來流傳不衰。

2、提問:這首詩流傳了一千多年,至今,木蘭仍為世世代代人們景仰的巾幗英雄。請你說說,木蘭這一傳奇人物“奇”在哪里?從她身上,你看到了怎樣的思想品質?   

  右箭頭連接---20頁情節(jié)與性格,分析后返回放映演示課件第17頁第二項

由此可見,本文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文學史上特殊的形象。這也是木蘭這一形象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吧。

3、提問:這堂課你認為自己學到了什么?小組內交流,然后試著說說吧。

4、全體有感情地齊讀或背誦全詩,再次賞析品味。

本文屬于敘事詩,請同學們不要看原文,回憶一下課文都寫了一些什么事?不要求按順序說,可以相互補充。

完成后,返回課件第2頁(主頁)

四、拓展想象(寫作訓練)

放映中點擊“拓展”,鏈接演示課件第18頁

點擊右上角“拓展延伸”可以連接到文檔《千秋家國木蘭情》.

1、 觀察郵票(投影式多媒體出示《木蘭從軍》郵票第4枚圖案),試將“木蘭還鄉(xiāng)”部分進行改寫或擴寫,要求充分發(fā)揮你那豐富的想像,別忘了注意細節(jié)描寫。

2、 教師口頭范文(引出開頭之后,如有學生躍躍欲試,可將“接力棒”傳之┅┅

3、 學生練筆---讀---評      (如時間不夠,可作為家庭作業(yè))

完成后,返回課件第2頁(主頁)

五、 作業(yè):

        放映中點擊“作業(yè)”,鏈接演示課件第19頁,第一課時已完成1-2題

3、把課文編成故事,說給鄰家的小朋友聽。

4、多渠道收集我國歷史上或文學作品中著名的女英雄的事跡,在“我也追星”活動中交流。

演示課件第19頁第二項“再見”

教學反思:

a) 以“讀”貫穿整節(jié)課,生意盎然。

b) 利用國家名片----郵票來促進教學,既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又將重難點突破并落實,無疑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c) 努力凸顯課改新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的雙向活動主要集中設計于第二課時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分析形象、質疑討論,這需要學生充分預習且形成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才有可能實現(xiàn)。

d) 利用第4枚郵票上的圖案,引導學生注意“細節(jié)描寫”,從而進行思維想象擴展練習是成功的,實現(xiàn)了美術(剪紙)與文學(詩歌)的聯(lián)姻。

e) 備課倉促,難免有許多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2005-4-30

[《木蘭詩》教學案例(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木蘭詩的中心句

2.木蘭詩的教案

3.《木蘭詩》的教案

4.木蘭詩完整ppt教案

5.《木蘭詩》優(yōu)質教案

6.木蘭詩復習教案ppt

7.木蘭詩課文教案

8.木蘭詩教案及反思

9.木蘭詩中心思想

10.七下木蘭詩說課稿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