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市政建設(shè)學(xué)校 基礎(chǔ)部 顏志敏
上海教育學(xué)院馮起德教授說得好:“要搞目標教學(xué),不研究目標教育模式,就好比要過河沒有橋梁和渡船一樣,難以到達理想的彼岸。教學(xué)需要模式,早已獲得共識。而各學(xué)科在運用統(tǒng)一模式時,則應(yīng)該體現(xiàn)各學(xué)科的不同特點。就語文學(xué)科來講,還應(yīng)考慮體裁的特點,做到模式的共性與學(xué)科個性及至體裁個性的統(tǒng)一。學(xué)科或體裁個性,具體表現(xiàn)在達標教學(xué)的規(guī)律和程度上。也就是說,不同學(xué)科,不同體裁,應(yīng)有各不相同的達標規(guī)程。根據(jù)教學(xué)理論和散文文體的特點,通過多年的摸索實驗,我總結(jié)出散文的達標規(guī)程是:以讀帶講導(dǎo)學(xué)達標。即:“一聽”“四讀”。
一聽:聽錄音朗讀(或老師范讀)體會情境。
四讀:①初讀-理清思路,②再讀-體會感情,
③熟讀-找出特點,④精讀-練習(xí)背誦,
為什么要以讀帶講呢?因為抒情散文這種文體是通過對某種事物的描寫,尤其是景物的描寫,作者加以想象與聯(lián)想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幅美妙的畫卷和作者情感的再現(xiàn)。只有反復(fù)朗讀才能體會作品的情境。因此,課堂教學(xué)中引導(dǎo)學(xué)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導(dǎo)學(xué)達標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以讀帶講來導(dǎo)學(xué)達標?下面就以朱自清《綠》的導(dǎo)學(xué)達標的具體做法來進行闡述。
首先,根據(jù)課文準確設(shè)制教學(xué)目標。
【理解】:朗讀體會意境,領(lǐng)會特點。
【測達】:背誦段落或全文及仿寫
達標規(guī)程:一聽、二讀、三背誦、四、仿寫
一聽:聽錄音朗讀,【目標】:體會意境、情景。
【方法】:聽時閉上眼睛感受情境。
二讀:朗讀是教學(xué)中的重點。散文不象其它作品,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感情朗讀,讀多了,讀熟了,讀識了,文中的情境就躍然紙上。但是,在短短的四十幾分鐘上,如果讓學(xué)生機械重復(fù)地朗讀,學(xué)生會感到枯燥無味,激發(fā)不出學(xué)生的激情和求知欲。所以必須在朗讀方法上下功夫。朗讀方法初步可歸納為:領(lǐng)讀法,對比朗讀法,齊讀法,生讀師評法,競賽朗讀法,師生共讀法,自由朗讀法,提問朗讀法,個別朗讀法。
一、初讀:【目標】:理清思路。
【方法】:生讀師評法。
【讀前交待】:你(學(xué)生)讀,我(師)評。我評你停,我停你讀。其他同學(xué)一邊聽一邊思考:作者的寫作思路是什么?
【具體做法】:學(xué)生每讀一個段落或章節(jié)我(師)評一句,評語簡潔明嘹。如:
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評:全文線索,點題)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評:先寫梅雨瀑) 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瀑布白而發(fā)亮,“山邊”觀察點) 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由山邊到亭邊,由瀑寫到亭) 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的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亭像翼翅,人如井底) 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緊扣“綠”字)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fù)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瀑布飛花碎玉,點名的梅雨潭來歷)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fēng)起來時,點點隨風(fēng)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寫梅雨瀑,梅雨亭為下文作鋪墊)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轉(zhuǎn)入重點,描寫梅雨潭的綠)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直接抒情展開聯(lián)想)--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運用博喻,通感來表達對綠的迷戀之情)我曾見過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太濃,太淡,太明,太暗對比映襯),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fēng)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著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進而展開了奇異的聯(lián)想,感情柔美,充滿生趣)
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首尾照應(yīng), “不禁” “驚詫”傳神之筆)
一篇課文一讀一評,讓學(xué)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組織了課堂教學(xué)又通過簡評和板書, 學(xué)生很快地理清了作者思路 -- 瀑(山邊) -- 亭(亭邊) -- 潭(水邊)
二. 再讀:體會感情
讀法:(齊讀、省略對比讀、提問讀等)第一段采用齊讀的方法.。第二段用提問朗讀和師生共讀法。
【讀前交待】:我提問,你按課文原句讀(回答)。
師問:梅雨潭是個怎樣的潭?生按原文讀: “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 師問: 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怎樣? 生按原文讀: “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師問: 走到哪里, 便能聽見瀑布的聲音? 生按原文讀: “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 師問: 抬起頭,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 生按原文讀: “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睅焼: 梅雨亭正對著的是什么? 生讀 “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師問: 坐在哪里,便可見它了? 生讀: “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 師問: 亭下又有什么?生讀: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边@樣一問一讀,讓學(xué)生思想高度集中,又在提問中突出了觀察點的變化。
(師生共讀 - 師讀前半句,生讀后半句 ) 【讀前交待】:讀我讀前半句,你讀后半句。我(師)在朗讀快要停止的地方故意加強語調(diào)提醒大家(學(xué)生)注意。師讀: “這個亭踞在” 生接著讀 “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 師讀: “ 仿佛一只蒼鷹” 生接著讀: “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師讀: “三面都是山,像” 生讀 “半的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 師讀: 這是一個 生讀: 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師讀: 微微的云 生讀: 在我們頂上流著;師讀: 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 生讀: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師讀: 而瀑布也似乎 生讀: 分外的響了。師讀: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 生讀: 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fù)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師讀: 巖上有許多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 生讀: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師讀: 那濺著的水花,生讀: 晶瑩而多芒;師讀: 遠望去,生讀: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師在要停讀的地方故意或疑或抑或揚提醒學(xué)生接著讀,這樣師生配合默契地朗讀,增加了朗讀情調(diào),又突出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齊讀 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fēng)起來時,點點隨風(fēng)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第三段(用對比朗讀法和提問朗讀法。要求師讀一句,從中省去關(guān)鍵的詞,生按原文讀,師省去的地方生加重讀。) 【讀前交待】:我讀一句(省去關(guān)鍵詞語),你讀一句(按原文讀),我省去的地方你們加重語氣讀。如: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師刪讀成 “梅雨潭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的神光了。生按原文讀: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又如“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師刪讀成 “ 揪著草,攀著亂石,又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潭邊了” 生按原文讀: “ 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又如“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師刪讀成 “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搖蕩。”生按原文讀: “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接著師刪讀 “那綠呀!仿佛一張荷葉鋪著,滿是綠呀。我想抱住她;但這是妄想” 生讀。⒛亲砣说木G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接著師刪讀"站在水邊,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綠,著實可愛。"生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接著師刪讀"她像裙幅;"生讀"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師刪讀。⑺龜[弄著,像處女的心;生讀。⑺p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師刪讀。⑺裢苛恕懊饔汀币话,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生讀。⑺拿髁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師刪讀。⑺滞鹑灰粔K碧玉,但你卻看不透她! 生讀。⑺植浑s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這樣對比朗讀生就從“閃閃的綠色”“汪汪一碧”、“醉人的綠”“ 極大極大”等這些關(guān)鍵的詞品味出梅雨潭奇異的綠色和作者喜愛情感來。接著分男女生競賽讀!咀x前交待】:男生讀“我曾見過――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女生讀“可愛的,我將――叫你‘女兒綠’,好么?”照上面的方法朗讀,看誰讀得好。 通過競賽朗讀,讓學(xué)生產(chǎn)生競爭意識,能激發(fā)學(xué)生學(xué)習(xí)興趣。最后一句齊讀。
三、熟讀:【目標】:體會寫作特點。
(第二課時)【方法】:集體朗讀法(有感情朗讀全文)
【讀前交待】:一邊讀一邊思考:文章有什么藝術(shù)特點?采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
【具體做法】:讀后(見板書)討論上述問題。
四、精讀:【目標】:練習(xí)背誦 仿寫你最喜歡的一段。
【方法】:自由朗讀
【讀前交待】: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讀你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段落、章節(jié),在書上劃出三個比喻句和三個擬人句(排比句亦可),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背出來,最后看誰能背出全文(分層達標);蚍聦懸欢。
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xué)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散文教學(xué)中,它的作用不單在熟悉課文,通過反復(fù)的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調(diào)動學(xué)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可以使學(xué)生咀嚼、回味課文深層內(nèi)涵,通過各具特色的朗讀,通過抑揚頓挫、清濁徐疾的語氣、語調(diào)變化,學(xué)生們?nèi)缫娖淙,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展開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形象思維,與作者情感產(chǎn)生共鳴。通過多年教學(xué)實踐,我以為朗讀是抒情散文導(dǎo)學(xué)達標中最關(guān)鍵、最重要、最合適、最容易操作的一種良好的達標方法。“引讀法”是散文目標教學(xué)導(dǎo)學(xué)達標活動的中介、橋梁。使教和學(xué)雙方步調(diào)一致,使學(xué)生由被動變主動,教師變主講為主導(dǎo),加速達成目標。
二00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板書設(shè)計:
綠
(散文) 朱自清
思路:(全文線索)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景物.觀察線索)
瀑 (山邊) : 白而發(fā)亮 飛流直下 飛花碎玉
亭 (亭邊) : 像翼翅浮在天宇
閃閃的綠色 聯(lián)想 仿佛 荷葉
汪汪一碧 比喻 像 裙幅 拂地 太淡
潭 (水邊): 醉人的綠 擬人 像 明油 對比 虎跑寺 太濃
奇異的綠 宛然 碧玉 西湖 太明
厚積著的綠 若能 裁 秦淮河 太暗
清清一色 若能 挹
【參考文獻】
名稱:《目標教學(xué)新探》 作者:武鎮(zhèn)北 出版社: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綠》教學(xué)設(shè)計
廣州市市政建設(shè)學(xué);A(chǔ)部 顏志敏
[設(shè)計意圖]
根據(jù)抒情散文的特點,以讀帶講,以讀導(dǎo)學(xué),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fù)朗讀來達到理解課文。寓教于讀,寓學(xué)于讀。
[設(shè)計提要]
一聽:聽錄音朗讀(或范讀),體會情境。
四讀:1.初讀--理清思路。2.再讀--體會感情。
3.熟讀--找出特點。4.精讀--練習(xí)朗讀。
[設(shè)計實施]
一.聽錄音朗讀。
要求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眼前會出現(xiàn)一幅幅什么樣畫面。
二.初讀:理清思路。
讀法:(生讀師作簡評,其他同學(xué)注意教師的點評來理思路。)
【讀前交待】:你(學(xué)生)讀,我(師)評。我評你停,我停你讀。其他同學(xué)一邊聽一邊思考:作者的寫作思路是什么?
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評:全文線索,點題)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評:先寫梅雨瀑) 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瀑布白而發(fā)亮,“山邊”觀察點) 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由山邊到亭邊,由瀑寫到亭) 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的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亭像翼翅,人如井底) 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緊扣“綠”字)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fù)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瀑布飛花碎玉,點名的梅雨潭來歷)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fēng)起來時,點點隨風(fēng)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寫梅雨瀑,梅雨亭為下文作鋪墊)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轉(zhuǎn)入重點,描寫梅雨潭的綠)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直接抒情展開聯(lián)想)--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運用博喻,通感來表達對綠的迷戀之情)我曾見過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太濃,太淡,太明,太暗對比映襯),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fēng)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著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進而展開了奇異的聯(lián)想,感情柔美,充滿生趣)
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首尾照應(yīng), “不禁” “驚詫”傳神之筆)
一篇課文一讀一評,讓學(xué)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組織了課堂教學(xué)又通過簡評和板書, 學(xué)生很快地理清了作者思路 -- 瀑(山邊) -- 亭(亭邊) -- 潭(水邊)
板書設(shè)計:
綠
(散文) 朱自清
思路:(全文線索)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景物.觀察線索)
瀑 (山邊) : 白而發(fā)亮 飛流直下 飛花碎玉
亭 (亭邊) : 像翼翅浮在天宇
閃閃的綠色 聯(lián)想 仿佛 荷葉
汪汪一碧 比喻 像 裙幅 拂地 太淡
潭 (水邊): 醉人的綠 擬人 像 明油 對比 虎跑寺 太濃
奇異的綠 宛然 碧玉 西湖 太明
厚積著的綠 若能 裁 秦淮河 太暗
清清一色 若能 挹
三. 再讀:體會感情
讀法:(齊讀、省略對比讀、提問讀等)第一段采用齊讀的方法.。第二段用提問朗讀和師生共讀法。
【讀前交待】:我提問,你按課文原句讀(回答)。
師問:梅雨潭是個怎樣的潭?生按原文讀: “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 師問: 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怎樣? 生按原文讀: “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師問: 走到哪里, 便能聽見瀑布的聲音? 生按原文讀: “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 師問: 抬起頭,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 生按原文讀: “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師問: 梅雨亭正對著的是什么? 生讀 “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師問: 坐在哪里,便可見它了? 生讀: “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 師問: 亭下又有什么?生讀: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樣一問一讀,讓學(xué)生思想高度集中,又在提問中突出了觀察點的變化。
(師生共讀 - 師讀前半句,生讀后半句 ) 【讀前交待】:讀我讀前半句,你讀后半句。我(師)在朗讀快要停止的地方故意加強語調(diào)提醒大家(學(xué)生)注意。師讀: “這個亭踞在” 生接著讀 “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 師讀: “ 仿佛一只蒼鷹” 生接著讀: “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師讀: “三面都是山,像” 生讀 “半的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 師讀: 這是一個 生讀: 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師讀: 微微的云 生讀: 在我們頂上流著;師讀: 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 生讀: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師讀: 而瀑布也似乎 生讀: 分外的響了。師讀: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 生讀: 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fù)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師讀: 巖上有許多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 生讀: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師讀: 那濺著的水花,生讀: 晶瑩而多芒;師讀: 遠望去,生讀: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師在要停讀的地方故意或疑或抑或揚提醒學(xué)生接著讀,這樣師生配合默契地朗讀,增加了朗讀情調(diào),又突出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齊讀 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fēng)起來時,點點隨風(fēng)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第三段(用對比朗讀法和提問朗讀法。要求師讀一句,從中省去關(guān)鍵的詞,生按原文讀,師省去的地方生加重讀。) 【讀前交待】:我讀一句(省去關(guān)鍵詞語),你讀一句(按原文讀),我省去的地方你們加重語氣讀。如: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師刪讀成 “梅雨潭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的神光了。生按原文讀: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又如“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師刪讀成 “ 揪著草,攀著亂石,又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潭邊了” 生按原文讀: “ 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又如“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睅焺h讀成 “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搖蕩!鄙丛淖x: “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接著師刪讀 “那綠呀!仿佛一張荷葉鋪著,滿是綠呀。我想抱住她;但這是妄想” 生讀。⒛亲砣说木G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接著師刪讀"站在水邊,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綠,著實可愛。"生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接著師刪讀"她像裙幅;"生讀"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師刪讀。⑺龜[弄著,像處女的心;生讀 "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師刪讀。⑺裢苛恕懊饔汀币话悖菢榆,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生讀。⑺拿髁林裢苛恕懊饔汀币话,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師刪讀。⑺滞鹑灰粔K碧玉,但你卻看不透她! 生讀 "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這樣對比朗讀生就從“閃閃的綠色”“汪汪一碧”、“醉人的綠”“ 極大極大”等這些關(guān)鍵的詞品味出梅雨潭奇異的綠色和作者喜愛情感來。接著分男女生競賽讀!咀x前交待】:男生讀“我曾見過――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女生讀“可愛的,我將――叫你‘女兒綠’,好么?”照上面的方法朗讀,看誰讀得好。 通過競賽朗讀,讓學(xué)生產(chǎn)生競爭意識,能激發(fā)學(xué)生學(xué)習(xí)興趣。最后一句齊讀。
四.熟讀:領(lǐng)會寫作特點。(第二課時)
讀法:集體朗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文章有什么特點?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讀后自由回答。
五.精讀:體會文章最精彩的地方
讀法:練習(xí)背誦,要求自由朗讀,從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段落或章節(jié),以最快的速度背出來,看誰能背出全文。
全文通過多次不同方法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xué)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xué)生咀嚼、回味,課文的深層內(nèi)涵,通過各具特色的朗讀,抑揚頓挫,清濁徐疾的語氣、語調(diào)變化,學(xué)生可以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展開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形象思維,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以讀帶講(代)導(dǎo)學(xué)達標--抒情散文目標教學(xué)達標規(guī)程初探(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3.工作沒達標檢討書精選
4.黨員達標創(chuàng)星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