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縣蕨溪鎮(zhèn)中心學校 張清友
針對新時期中學生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我們做了專題的調查,過半以上的中學生不同程度存在著問題。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上課不專心,課后作業(yè)抄襲應付;考試時不獨立完成,抄鄰桌,翻材料,采用種種作弊手段,對付考試。
2、涂改成績單,以虛假的成績蒙騙家長;冒充家長,在各種匯報單上簽署家長大名,欺騙師長。
3、講假話,以學校為由,騙取家庭錢物,用于上網(wǎng)吧,吃零食;假造家庭事故,騙取老師批假,逃學玩樂。
4、做錯事,犯紀律,不敢面對現(xiàn)實,隱瞞事實真相,編造謊言,拒不承認錯誤。
5、路上撿到錢物,不主動上交或尋找失主,據(jù)為已有。
以上列舉現(xiàn)象,只是當前中學生中存在的誠信缺失的一些普遍問題。這些問題且時有發(fā)生。更可怕的是,某些同學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根據(jù)學生中存在的欺騙老師、欺騙家長、欺騙同學、作業(yè)不按時完成、同學間相互作弊等普遍現(xiàn)象,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很有必要針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道德水平發(fā)展的年齡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實施誠信教育。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實施“誠信”教育是可以逐漸杜絕以上行為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誠信”教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日常學習生活入手
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應以《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為依據(jù),遵循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科學、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思想比較單純,一些所謂的大道理對于他們實在太深奧,或者似乎都懂。教學時,應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從不說謊話,說真話,說實話,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既不自欺,又不欺人等做起。
誠信教育只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抓小事,抓點滴,才能知微見著,正所謂“曲(指細小的事)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
的確,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應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同時還要尋找好突破口。除了要在課堂上發(fā)掘教材誠信因素,向學生教授書本上有關誠信的內容外,還應該把社會當作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大課堂,教育學生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社會上出現(xiàn)的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要用科學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去看待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讓學生從小就樹立起做人的誠實、講信用的觀念。
二、從教材事例入手
教材中所敘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接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發(fā)掘其中的誠信教育因素,利用好這些材料,進行教育。在舉征引申、補充事例時,可著眼于實際,立足于具體,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誠信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尤其要用身邊的誠信的小故事教育小學生,以產(chǎn)生“親近感”,盡量少用陳年舊事,避免“間距感”。而“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式的空洞說教,更應當避免。
三、從澄清糊涂認識入手
針對學生道德實踐中的糊涂認識,教師應該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如有些學生認為自己承認錯誤是誠實,幫別人隱瞞錯誤是義氣,是在寬容別人。在語文教學時就要通過學文明理,讓學生認識到隱瞞別人的錯誤是袒護、包庇的行為,不能視作為講義氣。另外還要針對學生虛榮心理、失寵失重心理、嫉妒心理,及時進行教育引導,要結合課文教學,辨析討論,并明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真正讓“誠信”成為時時、事事、人人的行為準則。對于一些錯誤認識和行為,多從正面引導和批評教育。對于誠信嚴重缺失、道德品質惡劣而屢教不改者,也應嚴厲批評或處罰。
讓學生懂得:寬容是精神上的大徹大悟,是行為上拿得起放得下。寬容別人是尊重,寬容自己是放縱。讓學生明白:沒有寬容的社會不是文明的社會,缺少寬容的世界是充滿邪惡的世界。
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把寬容理解為原諒、理解為容忍或怯懦,這是一個人看待問題的膚淺,寬容的真義在于給人創(chuàng)造一個友愛的環(huán)境而不互傷各自的獨創(chuàng)性。為了友誼而掩飾對方的錯誤保持一團和氣,那不是寬容;為了親情而原諒對方的缺點求得彼此融洽,那不是寬容;為了愛情而失去自己的主見只是附和,那不是寬容。
四、從教育要求入手
教學內容上要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遞進性,七年級以禮貌待人、誠信交往為主,八年級以遵紀守法、樂于助人為主,作為九年級即將畢業(yè)的學生,要以“不弄虛作假”、“不攬功諉過”、“與人相處講信用”為主。在進行某一內容教學時,則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在引導學生行為時,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從遠處著眼,近處入手。誠信修養(yǎng),“譬如行遠,必自遐;譬如登高,必自卑!
“誠信”即誠實守信。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它,但稍不留意它就會被丟棄。而現(xiàn)實社會中誠信漸遠,千年前的圣人們給我們留下的“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美德,卻快被遺失殆盡了。這何嘗不是一個大大的悲哀呢?作為學校這塊大凈土,我們有必要讓誠信歸來,因為它比榮譽更長久,它比金錢更珍貴,它比美麗更厚重。
“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諾不輕信,故人不負我!痹谪撊素撐抑H,人也就慢慢長大了。許過的諾言早也煙消云散,對諾言的信仰,應該是始終不變,哪怕曾經(jīng)打過折扣的。
孔子云"言必信,行必果",唯有真正做到"言必信",才是為人之本,在廣大學生中滲透“誠信”教育尤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總之,誠信是一聲呼喚,喚醒迷茫的人們。誠信是一爐碳火,溫暖寒冷的人們。誠信是一張風帆,推進勤勉的人們。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體味,鑄就誠信人生!爸琳\無息”(《禮記中庸》),愿我們在這充滿光輝的理想人格之路上,不斷前進,打造出誠信的師生形象。 (2017-04-12)
[語文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的應用初探(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誠信教育的廣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