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市城頭中學 楊建春
關鍵詞:初一新生 分化 調查 對策
分化:指學生個人和班級發(fā)展同國家的教育方針不一致
內容摘要:
初一新生個人和班級分化的主要因素有小學時帶來的不良的學習習慣、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支持以及所在班級的教師不正確的歸因和缺乏合作習慣以及學?羾赖姆侵С中缘墓芾怼7只哂芯唧w時間段內具體的分化內容。不良的干預措施可能導致分化惡化速度加快,最好的干預措施是預防。
分化的階段性特點 。
個體分化的時間段 。
班級分化階段性原因以及不當?shù)母深A措施。
正確的預防和干預措施。
正文:調查緣起:班級分化是我們在教學管理當中無法避免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現(xiàn)象,但國內基本沒有人把它作為一個嚴肅的課題來研究,同城市學校相比,農村班級分化現(xiàn)象更為嚴重,因此,對農村的班級分化的研究是每一個農村教師更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調查結論 學生每時每刻都處于變化中,變化是常態(tài),個體學生的變化引起班級的變化,因此分化是班級的常態(tài)。
對剛從小學升入中學的初一新生來說,中學給他們的是什么感覺?我對他們調查的結果和報刊上的結果完全不同,他們并不是充滿了憧憬,他們對初中的生活還沒有來得及憧憬,就更多地陷入到人際恐懼孤獨當中去了,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突然離開了他生活了六年的學校和老師,突然被毫無選擇的可能拋到一個從未接觸的地方,從未見過的人,而又不能不接觸中。而這一切又都是他們不熟悉的,恐懼正是產(chǎn)生于對未來沒有確定性的把握。每個人的生活知識背景不一樣,對未來的焦慮程度也不一樣,這就是班級分化的基礎。
而對學校來說,如果起始年級沒有帶好,學校對班級分化缺少明確的干預措施,班級分化就可能失控,一旦班級分化程度失控了,超出了班主任及其課任老師甚至學校的補救干預,班級的分化就可能更大程度表現(xiàn)為年級分化和學校分化,負面的分化對學校的負面影響就不只一年,而是幾年,有時甚至形成不良的校風,給學校管理、德育工作甚至正常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困擾。促成班級分化的因素是非常復雜的,我們首先研究的是學生自身的原因。
調查結論一:
分化的主要因素。農村學生同城市的學生相比在引起分化的因素上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學業(yè)上更缺乏良好學習習慣。同中學相比,小學沒有面臨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困擾,因此,在學習上的壓力比較小。學生對學習也是不太關心,導致同學習有關的一些養(yǎng)成教育沒有跟上,下邊是我在入學后不久在養(yǎng)成教育方面對50名初一新生的隨機不記名的調查的一些數(shù)據(jù),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1.作弊情況調查數(shù)據(jù)
我肯定不會作弊 我總是作弊 我比較經(jīng)常作弊 我偶爾作弊
7 8 25 10
14% 16% 50% 20%
2.抄襲現(xiàn)象調查數(shù)據(jù)
我肯定不會抄作業(yè) 我都要抄作業(yè) 我比較經(jīng)常抄作業(yè) 我偶爾抄作業(yè) 我從不做作業(yè)
4 5 31 9 1
8% 10% 62 % 18 % 2%
以上數(shù)據(jù)也同教師在每一年新生在水平測試出來后討論的主要問題是:“有沒有地方作弊”,以及學生早晨中午提早到校大面積抄作業(yè)基本吻合。很多學生已經(jīng)不認為抄作業(yè)或者為別人提供抄作業(yè)方便是一種缺少誠信的可恥行為了。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們?yōu)槠渥鞅缀侠硇赞q解時說:在小學時,某些老師不僅不制止他們作弊行為,甚至為他們安排有利于作弊的位置等,有個女同學還當面質問我:“看別人就叫抄襲?我以前(小學時)的老師都允許我這樣做”。抄襲、作弊以及學習上的各種缺乏養(yǎng)成教育的行為都導致了學生成績上的問題出現(xiàn)是必然的。我校初一年段的數(shù)學老師在無論如何分層教學都沒辦法讓學生理解上課的內容后困惑不已。最后,在初一年全年段做一次乘法表背誦考試,得出的數(shù)據(jù)令人震驚:每一個班級有一半或者將近一半的學生無法完整背好乘法表,在專家組到我市調研時,我把我校目前初一年的困惑同他們交流,他們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了。
二.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也是社會的事,同時父母是他們第一老師,他們起著教師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們調查的結果,發(fā)現(xiàn)最近幾年,農村人口流動出乎意料的頻繁,父母全部在家的家庭很少,而一旦滯留在家的家長,大多是生活上自顧且不暇,教育上對老師說是信任,可更多的希望老師能更多地把教育責任攬去。因此獲得這一部分的家長的支持是相當不容易。農村的教育陷于角色顛倒中。(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
3.晚上在家作業(yè)情況調查數(shù)據(jù)
經(jīng)常做作業(yè) 大多做作業(yè) 偶爾做作業(yè) 幾乎從不做作業(yè)
8 12 22 8
16% 24% 44% 16%
4.父母是否在家情況調查數(shù)據(jù)
父母都在家 獨立生活 僅有母親在家 僅有父親在家 跟其他人生活
7 6 24 0 13
14% 12% 48% 0% 26%
三.教師對班級的分化負有直接的責任。因為,在不分快慢班的情況下,從概率來說,每一個班級的情況是沒有太大的差異,而后來產(chǎn)生巨大的差異,原因就是在于教師的差異。教師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對教育理念不同,管理和教學方法不同,不同教師間合作程度差異等等。
四.學校的僵化的管理也是導致學生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學校的管理評價體系決定了什么樣的學生是好學生,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因此,它是推動著學生和班級分化的看不見的手,如果我們打開電腦搜索看看,我們網(wǎng)上的《班級公約》幾乎無一個不是對學生的行為的約束,而不是教學生怎么樣表現(xiàn)出恰當?shù)男袨閬恚@樣對人性制約而缺少的引導和幫助的管理措施怎能讓學生喜歡我們的班級、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學校?班級又怎能有辦法避免陷于大的分裂呢?
因此,要更大程度對班級分化的干預,農村的教師不得不尷尬的面對一個現(xiàn)實:
(1)你必須負起家長的一部分的責任,對家長的配合不能絕望,但不可以抱有和城市教師同等的希望。
(2)你不能扔下這些學生不管,否則,他們肯定加速了你的班級分化的程度。
(3)你的搭檔教師雖然是別人點給你的,里邊有很大程度的亂點鴛鴦的味道,但你還是要甜甜蜜蜜的合作,你個人努力的工作成果大家分享,你努力的成果如果是長期或隱性的,你可能受到大家的指責。
調查結論二
分化的階段性特點。
在這幾年班級管理到年段管理以及在教研室工作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學生成長時間段問題,學生成長有一個問題發(fā)生的時間共性,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之前,就做好預防措施,我們就能獲得解決問題的主動權。根據(jù)這幾年的調查和觀察,我總結了初一年 一些問題多發(fā)的特別時間段,班級就是在這些時間段里產(chǎn)生差異。
個體分化的時間段
1.學生的道德分化的時間段 。
(1)學生對教師的容忍度試探期:入學后兩個星期內。
(2)學生和學生適應期:開學一個月內。
(3)學生形成小團體: 開學一個月至兩個月之間。
(4)學生爭奪班級的控制權:開學后兩星期或一個月以后。
(5)學生對班主任的權威挑戰(zhàn)開始:一個月之后。
備注: 以上數(shù)據(jù)是大體的情況,對數(shù)據(jù)產(chǎn)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班級內學生組合的成員以及班主任的個性以及課任教師負責程度。
2.學生學業(yè)的時間段的差異:
(1)語文沒有很明顯的時間段差異。
(2)數(shù)學的差異在兩個星期以后。
(3)英語的差異出現(xiàn)在兩個星期后一個月后。
以上差異的出現(xiàn)可能因為語文同小學沒有太大的差異,學業(yè)在短時間內對語文也難以有發(fā)生革命性的改變;數(shù)學前一部分的內容可能同小學數(shù)學關系沒有致命性的聯(lián)系;英語同小學沒有學業(yè)上的聯(lián)系(本地區(qū)小學尚沒有開辦英語),但學習英語也需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而非智力因素小學的培養(yǎng)是有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英語的分化時間會比其它科稍為滯后些。課業(yè)上的失敗是學生道德上失敗的前兆,英語上的失敗更是學生放棄學業(yè)上的失敗最后一道防線,英語的失敗使學生認識到最后一根可以改變老師對自己的看法稻草也把握不住了,在自己身上再也難以找到可以挽救的地方了。于是,學業(yè)上的信心在萌生希望不久后就面臨著被摧毀的危險,分化的速度就加快了。班級分化的速度于是也隨之加快了。
3.班級分化.
從年度對比來看,班級的分化起始是:
開始:在第一次年段性統(tǒng)一考試,比較明顯的分化在第一次半期考,一般教師沒有意識到。
過程是:第一次半期考,此時如果教師意識到班級分化,還有很多挽救方法。
確認時期是:期末考到第二學期,以及這一過程,如果教師對班級是差班予以確認或暗示,班級就會以更快的速度來分化。
分化加速度時期:初二年。此時班級分化就陷入了失速階段,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挽回成功的例子。
班級分化階段性原因以及不當?shù)母深A措施。個體學生分化最終引起班級的分化,而教師不當?shù)母深A措施則加速了班級分化的速度,班級分化常見的時間段是:
第一個月的月考出現(xiàn)班級偶然分化,其分化的程度很小,一般如果不注意到分化問題的教師是不會把他放在心上,但如果沒有采取措施,到第一次半期考時,成績分化就開始比較明顯,學生開始產(chǎn)生了我們班級是差班看法,如果教師沒有采取適當?shù)母深A措施,到期末考時各項指標就要大幅度的往下走,學生就開始確定自己的班級是差班。因此,大量的差班的行為就出現(xiàn)。如果此時教師能從長計議來實施干預,班級挽救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不幸的是,此時的班主任和課任教師采取的干預措施基本上是無效的,老師們開始把產(chǎn)生差班的原因轉嫁到別人的身上,主要斥責是其他科的老師無所作為,分班時手氣不好等等外在的歸因,教師并在行為上開始放棄學生,或在言語和肢體語言中向學生傳達一個信息--你們是差班,你們是不可救藥的。于是,師生一起沉淪,班級進入了崩潰狀態(tài)。這種崩潰班級的出現(xiàn)大多是出現(xiàn)在初二年。
還有一種干預是這樣的。在班級出現(xiàn)問題后,班主任在各方面的壓力下,需要在短時間內恢復班級秩序采取飲鴆止渴的方式, 采取的方法是嚴厲的懲罰,班級在短時間內似乎變得風平浪靜,但這種做法只是把應該發(fā)生的問題藏掖起來,學生改變的是行為,而不是思想,可教師卻從中學到了錯誤的干預方法,認為嚴厲的紀律是以上改變的原因,因此在管理班級上更多依靠懲罰,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應該是讓學生整天生存于恐懼中,學生到無法忍耐的情況下,就會同班主任爭奪班級的控制權。班主任就立刻處于被全面挑戰(zhàn)境地,此時班干部因為長期支持班主任的嚴格紀律成為班級里被孤立的團體,他們已經(jīng)沒有辦法為班主任提供更多實質性的支持了。此時,班級也同樣陷入了崩潰階段。此時,解決的最好的辦法是換掉班主任以及其他課任教師。
有沒有班級陷入崩潰情況后得以好轉?從理論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可惜的是,從我?guī)啄暧^察來看,這種情況沒有出現(xiàn),原因當然是很復雜,特別是班主任沒有看到也不愿意同意班級崩潰同自己有直接的關系,而且,即使教師意識到了,教師的行為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變的。目前好的解決辦法是讓這些同學生嚴重對立老師不在擔任本班的班主任;這是一個比較節(jié)約成本的方法。因為,我看到數(shù)起換掉班主任后班級面貌發(fā)生巨大成功改變的案例。
防止班級大幅度分化以及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辦法是預防。干預是補救之道。
對策
正確的預防和干預措施。很多資料都表明了,好的班主任和不好的班主任最大的區(qū)別不是在于處理問題的技巧,更多的表現(xiàn)是好的班主任能在事情發(fā)生之前就能采取預防措施。而干預措施是我們不得已而為之的不是方法的方法。
一.班主任必須在第一節(jié)課樹立威信。而且必須表現(xiàn)出其管理班級的風格是強硬的。也許,有很多的老師感到不可思議,素質教育都進行了這么多個的年頭,似乎這股春風還沒有吹到我們學校來。在農村教育,其實應該用的是另外一個原則:亂世用重典。在農村教學資源缺乏的地方,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細致工作,應該也是和城市的孩子一樣,是非常的需要?梢坏┙處熢谝粌蓚星期之內無法樹立自己的強硬作風的威信,面臨的問題是以后難以解決的。十年來,我沒有見到一個班主任沒有在第一月內樹立強硬作風的威信的班級獲得成功。因為,據(jù)我了解,這是因為學生他們對老師的觀察是在兩個星期內完成。兩個星期內他們確認老師是一個什么類型,然后他們再確定他們相應的行為方式。一旦他們認為老師是有比較大的容忍度的人,他們就可能在最大的限度內利用這些容忍度。一些容忍度比較大的教師在后來一旦發(fā)現(xiàn)某些學生好言勸告無效時,想約束他們,學生卻覺得老師是一個不講情理的人了,就經(jīng)常提早進入反抗爭取班級控制權階段。而且,學生在第一個月之內是盡量的爭取老師的注意,爭取給老師留下好的印象,包括那些在小學是已經(jīng)被老師宣布“無法挽救”的學生,他們此時也更加小心的爭取老師對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印象。因此,第一個月是我們樹立自己形象的最為關鍵的時期。
當然,強硬的作風并不是體罰的代名詞,他是教師堅持原則的表現(xiàn)。只有堅持強硬作風的教師,他才能為自己爭取一個了解學生,了解班級爭取到更充分的時間,為他后來制定和施行恰當措施或補救措施爭取到一個時間差。
二.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確立班級的總目標。初一年是新起始年級的班級,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各個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管理的松嚴也不同,這時你就必須有你新的規(guī)章制度出臺來統(tǒng)一規(guī)范其學習、生活習慣,而這規(guī)矩的建立,又不能只憑班主任的主觀臆斷,閉門造車,必須在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廣泛聽取 學生、科任老師的意見,然后委任班干部針對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訂一些措施出來。然后逐條讓全班同學討論,老師補充成文,這樣制訂出來的班規(guī)可行性和操作性較強,管理才能到位,而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有令必止,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果班主任認為省事一點,不同學生一起討論制定班級目標,而把自己的目標等同于班級的目標,沒辦法獲得學生從認知上對老師的目標的認同,班主任日后將為這種所謂的省事付出沉重的代價。
三.必須有班級的階段性的目標。我們要把班級的總目標分解成為階段性的目標,這是班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一步步向總目標靠近。我自己本人經(jīng)常在初一年時把班級總目標分解成為幾個細小的階段性目標。(1)建立團結的班集體,培養(yǎng)學生的班集體優(yōu)越感。要求課任教師在這個階段要大力的表揚我們的班級是優(yōu)秀的班級。(2)建立勤奮的觀念。教師們表揚班級中勤奮學習的行為,并且十分明確的指出,哪些行為是勤奮的,這些行為會受到教師的肯定;哪些行為是我們需要改正的,多次出現(xiàn)會使老師做出負面情緒反應。當然,理想的目標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僅僅是烏托邦罷了,實現(xiàn)班級的目標,必須規(guī)章制度保駕護航。
四.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是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管理學生不可能憑借幾條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就行了,制定規(guī)章制度是容易的,而好的班主任是體現(xiàn)在任何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上。好的班主任他們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其實就只有四、五條,然后,必須是每天用這四、五條來校對學生的行為。如果學生有違反這些行為,就必須讓學生明確的告訴老師他違反了班級的哪些規(guī)章制度;他的行為為什么被認定是違反這些規(guī)章制度;違反這些規(guī)章制度給同學和老師以及關心他的人帶來了什么;師生共同探討以后如何改正這些不良的行為。讓學生充分明白老師約束他們是為了他們更好的成長,規(guī)章制度不是用來懲罰他們而設立的,規(guī)章制度是一個保證集體良好的運行所不可缺少的,規(guī)章制度也是我們個人健康成長所不可少的。
二、精心選拔班干部,培養(yǎng)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
一般的老師在剛接一個班時選拔班干部都是老師指定,而我每接一個新班,都要先組織一系列的活動,如演講會、文體比賽、各種勞動等,從中發(fā)現(xiàn),挖掘有頭腦、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識的人才,然后,讓他們自己選擇班干部的職位進行競選,最后,通過民主評議,推選出班委成員。這樣選出來的班干部有工作熱情,責任心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有工作的魄力。班委會成立之后,盡快使他們熟悉自己的崗位,明確自己的職責,每周末,我要求每位干部在班里總結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問題,對下一周的工作制訂出計劃。最后,我進行講評。在講評中,我側重表揚,突出教育,重點是給予指導。這樣,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心。
總論 總之,通過我們對初一年學生和班級的分化的調查和對策研究,我們認識到班級分化是必然存在的,導致班級分化因素很多,老師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可控因素,只要預防在先,班級分化是可以比較大程度上克服的,至少說,可以延緩班級分化的速度。
作者郵箱: xukongjing@sina.com
[農村中學初一新生、班級分化情況調查與對策(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2.班級建設情況總結
4.中班班級情況總結
5.中學班級軍訓口號
9.班級紀律情況總結
10.班委班級情況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