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正確、通順、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 文。
2. 疏通文意,理解重點詞語。(學習重點)
3 .領會故事蘊含的道理。(學習難點)
一、預習案: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詞。
①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 )
②匠石運斤成風( ) ③吾無以為質( )
④顧謂從者曰( ) ⑤卒逢暴雨( )
⑥伯牙善鼓琴( )( )
⑦泰山之陰 ( )⑧鐘子期輒窮其趣( )
2、翻 譯下列句子。
①盡堊而鼻不傷。
②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③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
④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⑤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二、探究案
1. 從課文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非常默契和互相信任?(口頭展示)
2.匠石和郢人為什么如此默契和互相信任?
3. 匠石為什么不愿為宋元君嘗試?
4.這節(jié)課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善”字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意思一樣嗎?
6.伯牙如何“善” 鼓琴?伯牙如 何“善聽”?
7.從本文歸納出一個成語,說說它的意思
8.本文所蘊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檢測案
1、做課本“思考與練習三”。
2 、做同步學習“第二課時”。
3、背誦《伯牙善鼓琴》。
四、我的感悟和反思
侯曉旭
[古文二則 導學案設計(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2.《談中國詩》導學案
10.語文版九年級下冊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