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進一步了解詩歌朗讀的技巧,并運用朗讀知識反復讀這首民歌。
2.通過咀嚼民歌的語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3.掌握“漢樂府”常識。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漢樂府”常識的了解和語言文字的品味,培養(yǎng)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2.通過對詩歌意境的 再加工,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過詩歌的誦讀,培養(yǎng)提高對語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詩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贊美我國古代勞動婦女對封建官吏的卑劣可恥行為的憎恨。
2.通過領(lǐng)會詩歌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學的感情。
學法指導:誦讀品味、點撥引導。
知識引導:
1.樂府及《樂府詩集》 簡介:
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gòu),后人把這個機構(gòu)所采集的詩歌都稱為“樂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間的詩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詩歌。這些詩,一般都配樂歌唱。 《樂府詩集》是宋朝郭茂倩編輯的樂府總集。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它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多方面反映社會風貌。有描述征人思鄉(xiāng)的痛苦,暴露戰(zhàn)爭罪惡 的;有鞭撻封建婚姻制度,謳歌男女愛情的;有披露封 建統(tǒng)治階級橫征暴斂,敲骨吸髓欺壓百姓的。這些詩,都有較深的思想意義。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樂府詩格律比較自由,雜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韻的。敘事性強。最突出的特點是剛健清新、質(zhì)樸自然、文辭優(yōu)美。
2.背景資料:關(guān)于《陌上!
這是一首在東漢時期民間廣為流傳的詩歌,詩中的故事帶有濃厚的傳說性。過去有人對詩里的故 事做過猜測,認為:《陌上!分v的是趙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羅敷的事。羅敷出門采桑被趙王看見,趙王想把她霸占為妾,于是羅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制止了趙王的卑劣行為。還有人認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關(guān)。秋胡的故事最早見于劉向的《烈女傳》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出 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見到一個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車對她說:“力田不如運豐年,力桑不如見國卿。便要娶她為妻,女子不從。秋胡來到家里,母親引他見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見秋胡是個 負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這兩則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關(guān)系,現(xiàn)已很難考證。今天我們讀這首詩,應(yīng)當把它當作一篇文藝作品來看詩,欣賞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藝術(shù)性。欣賞女主人公羅敷美麗、聰明、勇敢、忠貞,蔑視權(quán)貴的形象。
自主學習:
1. 讀準下列字音:
南隅 上襦 髭須 帩頭 踟躕 墮髻
鬑鬑 驪駒 羅敷 緗綺 姝 冉冉
2.課堂練習,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空:
(1)夸耀夫婿官高位顯:
(2)夸耀夫婿赫赫威勢
(3)夸耀夫婿雍容富貴:
(4)夸 耀夫婿堂堂儀表:
(5)寫羅敷所用的用具美:
(6)說明羅敷勤勞的句子:
3.問題探究:
羅敷的美麗體現(xiàn)在那些方面?
在采桑事件中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和寫作手法?描寫出羅敷什么樣的形象?
第二段勾勒出了使君什么樣的形象?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羅敷盛贊其夫的意圖是什么?
4.拓展閱讀: 羽 林 郎
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 倚將軍勢,調(diào)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 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頭上藍田玉,耳后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
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 銀鞍何煜耀,翠蓋空踟躕。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 就我求珍肴,金盤膾鯉魚。貽我青銅鏡,結(jié)我紅羅裾。
不惜紅羅 裂,何論輕賤軀!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多謝金吾子,私愛徒區(qū)區(qū)。
(1)給加點字注音: 窈窕 娉婷 珍肴
(2)開頭四句交代羽林郎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3)金吾子采用哪些卑劣手段來調(diào)戲胡姬?
(4)“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與《陌上桑》哪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比較分析詩中的胡姬與羅敷的性格異同。
5.作業(yè):1.完成課外練習一、二題。 2.做練習冊。
劉維萌
[《陌上!方虒W設(shè)計(長春版七下)]相關(guān)文章:
1.長春版頤和園課件
5.英語七下教學計劃
8.七下英語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