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論語》名句及翻譯注釋

時間:2025-01-15 14:45:02 曉鳳 名句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名句及翻譯注釋

  注釋是對文本、代碼、數(shù)據(jù)或其他形式的內(nèi)容進行解釋、說明或標注的文字或符號。注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讀者或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所閱讀或使用的對象,尤其是在內(nèi)容較為復(fù)雜或需要額外說明時。

《論語》名句及翻譯注釋

  《論語》名句及翻譯注釋 1

  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注釋: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注釋:學習知識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如果只是一味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感到疑惑。

  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4. 既來之,則安之。

  注釋:本指招徠遠人,并加以安撫。現(xiàn)指已經(jīng)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注釋: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就要先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6.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注釋: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勤奮學習不覺得滿足,教誨人不知道疲倦。

  7.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注釋:一支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氣卻不可以改變。

  8. 言必信,行必果。

  注釋:說出的.話一定要算數(shù),承諾的事一定要果斷做到。

  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注釋: 統(tǒng)治者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達命令,百姓也會跟著行動;統(tǒng)治者本身行為不端正,縱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聽從。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釋:自己不想要的,切勿強加給別人。

  1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注釋:天資聰敏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辱。

  12.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注釋:真正高尚的人重視的是道義,堅持自己的處世原則;而道德低下的人重視的只有一己之利。

  13.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注釋: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里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也不要去啟發(fā)他。

  14. 巧言令色,鮮矣仁!

  注釋: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樣子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5.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注釋: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出謀獻計做到盡心竭力了嗎?與朋友交往做到誠信了嗎?老師傳授我的知識,自己常溫習了嗎?

  16.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釋:如果這件事情都能容忍,那還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

  17.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注釋:學習知識以后按時溫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嗎?別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嗎?

  18.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trong>

  注釋: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來改正缺點。

  19.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注釋:單純追求速度往往無法達到目的,只顧小利,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20.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注釋:做不義的事得到胡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如同天上胡浮云一樣,沒有實際意義。

  《論語》名句及翻譯注釋 2

  【原文】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讀“l(fā)è”,快樂)乎?(《學而》)

  【直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情嗎?

  【意譯】有好多朋友從遠方到中國來研究學問切磋技藝,不也是讓我們感到很快樂的事情嗎?

  【原文】2.禮之用,和為貴。(《學而》)

  【直譯】禮的應(yīng)用,以和為貴。

  【意譯】我們之所以用最高的禮節(jié)熱烈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是因為我們認為同世界各國的朋友和諧相處是最可寶貴的。

  【原文】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

  【直譯】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會上站住腳的。

  【意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在社會上是怎樣可以站住腳的。

  【原文】4.德不孤,必有鄰。(《里仁》)

  【直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意譯】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

  【直譯】讓年老的人得到安適,讓朋友們得到信任,讓年少的人得到關(guān)懷。

  【意譯】孔子的志向是:讓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適,讓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讓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關(guān)懷。

  【原文】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

  【直譯】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幫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興旺發(fā)達也要幫助他人一同興旺發(fā)達。

  【意譯】一個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幫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個高尚的人自己想興旺發(fā)達也要幫助他人一同興旺發(fā)達。

  【原文】7.知(通“智”,讀“zhì”)者樂,仁者壽。(《雍也》)

  【直譯】機智的人動而不括故樂,仁厚的人靜而有常故壽。

  【意譯】一個機智的人樂于自由運動,一個仁厚的`人長于保持操守。

  【原文】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

  【直譯】學習知識從不滿足,教誨別人從不懈怠。

  【意譯】一個謙虛的人學習知識從來不會滿足,一個敬業(yè)的人教誨別人從來不會懈怠。

  【原文】9.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

  【直譯】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準則,以仁為憑借,以六藝為學習活動內(nèi)容。

  【意譯】以道作為前進的志向,以德作為做人的準則,以仁作為行動的憑借,以六藝作為學習演習的內(nèi)容。

  【原文】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qīqī。(《述而》)

  【直譯】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

  【意譯】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寬廣,品行差的人多行不義經(jīng)常憂愁。

  【原文】11.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直譯】用不義手段得到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樣。

  【意譯】用不合禮義的方法得到榮華富貴,對于我來說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樣,從不沾邊。

  【原文】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直譯】三軍的主帥是可以俘虜過來的,一個人的志向是不能強行改變的。

  【意譯】戰(zhàn)場上三軍的主帥是可以俘虜過來的,生活中一個人的志向是不能強行改變的。

  【原文】13.知(通“智”,讀“zhì”)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直譯】聰明的人不會迷惑,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意譯】聰明的人足以明禮所以不會為一己私利而迷惑,仁德的人足以愛人所以不會為一己私利而憂愁,勇敢的人出自禮仁所以不會為一己私利而畏懼。

  【原文】14.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直譯】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將來不如現(xiàn)在呢?

  【意譯】年輕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將來的造詣不如現(xiàn)在呢?

  【原文】15.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顏淵》)

  【直譯】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意譯】普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和睦相處。

  【原文】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

  【直譯】君子成全別人做好事,不助長別人做壞事。

  【意譯】品行好的人成全別人做好事,不助長別人做壞事。

  【原文】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顏淵》)

  【直譯】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給別人。

  【意譯】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原文】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直譯】君子和諧相處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意譯】品行好的人和諧相處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原文】19.當仁不讓于師。(《衛(wèi)靈公》)

  【直譯】面對仁德對老師也不要謙讓。

  【意譯】在實行仁德之事的時候?qū)ψ约旱睦蠋熞膊灰t讓。

  【原文】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衛(wèi)靈公》)

  【直譯】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須先把工具弄好。

  【意譯】工作上想做好某件事情,一定要做好事先準備。

【《論語》名句及翻譯注釋】相關(guān)文章:

論語原文注釋及翻譯02-28

論語原文翻譯注釋02-29

[集合]論語原文注釋及翻譯02-29

《侍坐》論語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6-29

論語名句的原文和翻譯(通用110句)11-19

觀潮翻譯及注釋10-23

《勸學》翻譯及注釋08-13

詠雪的翻譯與注釋07-11

勸學翻譯及注釋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