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體育理論課是體育課的重要組成,現狀調查表明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已不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體育理論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每學期體育理論課教學時數偏少;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教材的內容缺乏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教學方法手段較為單一;考核環(huán)節(jié)不科學。本文對改革發(fā)展的對策進行探討,力圖為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的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對策
體育是培養(yǎng)人全面發(fā)展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的體育教育至關重要,絕大多數學生即將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學校體育教育的成果將轉化為社會效應體現出來。這一時期將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礎。體育理論課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能為學生傳授科學體育鍛煉的理論知識與方法、指導體育鍛煉實踐。普通高校大學生從其文化科學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有利于他們學習科學的體育理論知識,從而使他們更好、更科學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形成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理念與習慣。對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調查分析、尋求發(fā)展對策,將會對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發(fā)展、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產生重要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作為研究對象,以西安市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為例,隨機抽取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作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近十年相關體育理論教學研究資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力求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論依據與借鑒。
。2)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主管領導、體育教師、學生三類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信度、效度檢驗。對主管領導發(fā)放問卷20份,有效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為85%;對體育教師發(fā)放問卷100份,有效回收91份,有效回收率為91%;對學生發(fā)放問卷1000份,有效回收863份,有效回收率為86.3%。同時,通過與個別調查對象進行訪問,獲取相關信息。
(3)數理統(tǒng)計法。
將調查數據運用社會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7.0進行處理得出量化指標進行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認識現狀。
從現狀來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主要是以體育技術、技能的培養(yǎng)為主,注重技術課的教學,對體育理論課教學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訪談與問卷結果表明:學校主管領導認為體育課理應在操場、體育館等場所進行技術的學習與技能的培養(yǎng),理論課教學可有可無,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完全可以融入技術教學中,這導致體育理論課的正常教學得不到保證;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對體育理論課教學知識較為匱乏、理論課教學水平不高,本身理論課時數較少,他們認為體育課的主要精力應放在技術課的教學上,甚至有些教師把體育理論課作為因陰雨天氣室外無法上課的應對手段;學生對體育理論課不感興趣,因為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與目標使他們不認真對待,理論課教學效果自然不佳。
2、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時數現狀。
人類在長期的體育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科學鍛煉身體、體育衛(wèi)生保健的知識與經驗,而且體育科學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會更好的.指導體育鍛煉實踐。教育部頒發(fā)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并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4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1]每學期4學時的體育理論課,對大量的體育理論知識學生較難系統(tǒng)的學習與掌握。從現狀看,每學期4學時的理論課教學在普通高校中也難以保證,據曾吉等人在對全國20個省、自治區(qū)的76所普通高校的調查,按規(guī)定每學期體育理論課4學時以上的有36所(47.37%)。[1]在對西安市的20所普通高校調查中,按規(guī)定體育理論課每學期4學時的學校也僅有6所(17%),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學一、二年級兩年的體育課中只開設2-4學時理論課,這種現狀對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產生很大影響。
3、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材使用及教學內容選擇現狀。
調查表明,普通高校所使用的體育教材種類較多,各校選擇不一,作為教學指導文件缺乏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在調查的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選用自編教材。這些教材各有特點,大綱規(guī)定技術教學內容的編寫都較為系統(tǒng)、規(guī)范,但對理論課教材的編寫不明確、差異較大,所涉及理論知識規(guī)范性較差,有些教材甚至沒有明確的理論教材內容,使得體育理論課教學缺乏科學指導。從內容來看,教師所選擇的授課內容大多是一些“學校體育目的與任務”、“體育的起源”、“體育的本質”、“項目規(guī)則與裁判法”等等,缺乏系統(tǒng)性、而且隨意性大、與實踐結合不夠,學生不感興趣。所有高校教學大綱對教師的實踐課內容有明確、系統(tǒng)的安排,但對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進度大多高校沒有明確,教師在選擇時較為盲目,僅從自身比較熟悉或感興趣的內容中選擇,很少考慮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掌握的需要、興趣,這也導致體育理論教學效果較差。
4、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方法與手段現狀。
良好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調查表明,絕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采取整節(jié)課理論講授的方式,采取課堂講授結合學生提問、討論方式的僅占少數,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知識傳授的教師也不多。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與其它理論課教學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特殊性,體育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生動性,這要求教師在講授中盡可能采取多種方法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過于單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更談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了。
5、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考核現狀。
體育理論課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檢查教師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可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必要的考核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從現狀來看,很多高校只重視技術、技能、達標等方面的考核,忽視理論課的考核,還有些高校對學生的體育理論課不考核,有考核的高校也大多采取開卷或口試的方式,而且理論課成績最多不超過體育科總分的20%,這種現狀導致學生不重視體育理論課,更談不上感興趣。 三、結論
西安市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已不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體育理論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每學期體育理論課教學時數偏少;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教材的內容缺乏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教學方法手段較為單一;考核環(huán)節(jié)不科學。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體育理論課教學目的和任務的實現。
四、對策。
1、主管領導和體育教師應盡快轉變觀念,充分認識體育理論課重要性。
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改革,首先高校主管領導應盡快轉變觀念、充分認識體育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改變以往認為“體育理論課可有可無”、“理論知識可以融入到實踐課教學中去”的觀念,牢固樹立起“素質教育”、“終身體育”的理念,把學生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培養(yǎng)結合在一起,重視體育理論課教學。其次,體育教師也應重視理論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體育理論知識水平,充實自身知識儲備并不斷更新,提高體育理論課教學講授技巧與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使理論課教學成為體育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并納入考核評定中去。
2、結合實際適當增加體育理論課教學時數。
體育理論課教學時數應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適當增加,以保證學生對科學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課的教學時數增加也應考慮體育實踐課的教學,不能盲目在數量上增加,除了要保證理論課教學時數的正常比例外,采取多種方式增加與補充,例如,因雨雪天氣室外無法上課時安排理論課教學,還可利用一定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作為體育理論課的延伸和補充,也可聘請一些相關專家、學者、知名運動員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知識作專題講座等等。總之,學時的增加是在保證學生完成體育實踐課教學的情況下,采取多種方式,適當增加體育理論課教學時數。
3、體育理論課教材應相對統(tǒng)一、適當靈活,教學內容選擇應科學、系統(tǒng)。
教材的使用應相對統(tǒng)一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目前普通高校教材使用種類較多的現狀不利于學生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應結合實際,有條件的高校都應使用統(tǒng)編教材,在統(tǒng)一的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與需要靈活選擇自編或其它教材,F有體育教材中體育理論知識只占全部內容的一小部分,而且涉及內容不系統(tǒng)、隨意性大,體育與衛(wèi)生保健及科學鍛煉方法理論知識在教材中單獨系統(tǒng)編寫,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
教學內容應注意科學、系統(tǒng),科學性要求教材選擇要實用,體育技術課的實踐性較強,教學內容應主要強調身體鍛煉的方法與原理,并在理論上指導技術課的學習。系統(tǒng)性要求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要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教學內容還要考慮大學生特點、時代特點,更加切合實際,可以選擇一些體育時事、奧運知識、娛樂項目等方面的內容。
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傳授體育理論知識。
盡可能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向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在課堂講授中采用提問、討論等方式,改變以往教師整節(jié)課直接陳述,多運用對比、范例等方法,有條件應盡可能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活潑,避免單一教法產生的消極影響,使學生保持最佳狀態(tài)于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質量。
5、注重體育理論課考核評價環(huán)節(jié)。
大多高校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考核流于形式,技術實踐課考核較為嚴格,學生重視,而體育理論課的考核相對簡單,使學生對理論課興趣不高、不重視。要改變這種現狀,應重視對體育理論課的考核與評價,每學期對學生都有一定評價,并把考核成績計入體育課總成績中,或專門單獨計算體育理論課考核成績?己说闹R應結合教學內容,考慮更多實用性、實踐性強,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能指導實踐,不應過于理論化、書本化。考核應以督促學生自覺學習、重視理論知識掌握為目的。
參考文獻:
[1]曾吉,吳明智,李智偉.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調查分析[J].體育學刊,2007,14(1):95-98.
[2]劉保.談在普通高校非體育專業(yè)開設體育理論課的重要性[J].新課程(教研版),2009,(11):194-195.
[3]陸美琳.江蘇省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的分析與討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5):48-49.
[4]張超群,汪紅.談如何上好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51.
[5]高軍.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92-93.
[6]劉月晨,付玉坤.對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改革的幾點探討[J].山東體育科技,2000,(1):68-69.
[7]王朝軍.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研,2001,(4)42-43.
【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07-26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的論文01-24
普通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現狀分析論文11-11
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索論文10-16
我國體育健身市場的現狀與對策研究教育論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