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活動有效性分析與改進建議論文
論文摘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是新課程理念的產物,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然而,如何設計并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困擾著很多教師。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例從教學目標、活動情境、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面入手對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問題進行歸類,分析問題原因,并提出相應建議.旨在幫助教師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論文關鍵詞:教學活動有效性實例分析建議
課堂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夠依據明確具體的目標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在設計、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兩個方面.即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如果教學活動的目標只在少部分學生身上得以實現或者活動耗時過多.該活動的有效性就會出現問題.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決定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下面筆者結合聽評課過程中關注的一些教學實例.歸類分析中學英語教學活動有效性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問題一:活動設計重趣味,輕日標一些教師常采用競賽以及其他游戲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但大多數教師在設計游戲或者比賽活動時過度關注趣味性.結果活動很有趣.卻沒有明確的目標
實例1:一位初三教師在上課開始時.把學生分成男女生兩組進行WordsMemory比賽其形式為:教師在PFF上迅速閃過一個本單元學過的詞語或者表達法.叫一名舉手的學生先說出再口頭拼出剛閃過的那個詞語或者表達法.如果該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則叫另外一名學生舉手參與者不多.都是對這些詞語掌握較好的學生教師用時8分鐘呈現l3個詞語和表達法.而后給獲勝的女生組在黑板上畫了紅星.進入聽力環(huán)節(jié)。
評課研討時.授課教師說她觀摩其他教師課堂教學時.一位教師采用了這個活動.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所以她決定在自己的班級嘗試這個活動.但是在自己的班級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也沒有積極參與。
活動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動中,教師側重的是活動形式的趣味性和課堂氣氛.卻沒有思考這些因素應該為何種教學目標服務.似乎確定了獲勝方。
活躍了課堂氣氛就實現了教學目標在該活動中.尚未掌握這些詞語和表達法的學生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積極參與其中活動時間較長.卻沒有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沒有成為學生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即便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也是低效或者無效的活動
問題解決建議:教學活動要為教學目標服務。學生的興趣只能作為活動的切人點來幫助實現目標此活動的優(yōu)點是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用作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性評價活動.以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可將活動的目標設定為評價學生對單元詞匯的認讀與拼寫情況.評價的重點是全體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連續(xù)閃現13個詞語.讓學生小組合作記錄.而后合作回憶、學習這些詞語,評價的標準是所有成員都能夠認讀、拼寫這些詞匯的小組獲勝這樣,既能夠保持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閃詞環(huán)節(jié)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夠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問題二:活動設計情境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成人認知水平下的一些常識性知識.有時遠遠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一個要點是活動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
實例2:一位教師在設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語13冊Unit5AdviceNeeded單元輸出活動時.讓一個學生讀了一段教師寫好的小篇章.內容是說作者剛從農村來到城市.不知道如何在城市交朋友教師讓其他學生一邊聽一邊寫出作者的問題.而后4人小組討論問題并提供建議匯報階段各組的回答基本上都是greetothers,befriendlyt0others,而后就是沉默鑒于學生的`沉默,教師給出5個短語.befriendlytoothers,openyourhearttoothers,forgiveothers.talkwithothers.don’tbeangryeasily.而后讓學生小組運用這些短語再次就該問題提供建議但站起來發(fā)言的學生中有兩組沒有運用教師創(chuàng)設的交友情境.而是就其他問題提供建議評課研討時.授課教師反思說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為學生做好語言鋪墊.以后要注意語言鋪墊到位。
活動有效性分析:此活動用時較長.學生卻沒有思維和語言的輸出.是無效的活動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并非是語言鋪墊不到位.而是活動的情境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該活動的設計意圖很好.為學生運用提供建議的功能結構創(chuàng)設情境但是筆者主動參與了三組學生的活動.發(fā)現就此情境,即便是用中文,學生也無話可說。教師提供的交友原則符合成人的認知.而該校處于北京偏遠郊區(qū).初二的學生沒有到城里交友的經歷與設想,所以即便是教師給出了表達結構.學生也不愿意去用。
問題解決建議:違背學生認知水平的大道理或合理的原則只能成為學生機械模仿的對象而無法變?yōu)閷W生真實的語言.因為學生沒有真實表達的需要就此活動,如果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讓他們就生活中有問題的領域提供建議比如,就如何學好英語,如何做一個好學生、好女兒/兒子、好朋友提供建議.學生就會在合作過程中有思維和語言的成果.活動會很有效。
問題三:活動設計中的合作學習問題
1.合作學習活動設計不合理
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要考慮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在合作完成活動時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完成活動匯報階段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還體現在每個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都有平等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輸出的機會。
實例3: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語l3冊Unit6NewYear’SResolutions的第一個聽力內容是Kellv介紹自己和三個朋友未來的計劃完成教材中的聽力任務后,教師讓學生閱讀聽力原文并劃出其中的短語。學生找出likedoing,begoingto,wanttobeenjoydoing等表達喜好和計劃的功能結構和表達法。而后,教師讓學生小組活動:Retellthepassage.筆者旁邊的學生自發(fā)組成5~6人小組.其中4個學生圍坐在一起.另外1~2名學生在旁邊看筆者問旁觀的學生:“你們的任務是什么?”答:“我們補充他們的內容”而其他4位同學基本上是每個人有一次輸出的機會,陳述Kelly,Ben,Lucy,Jimmy的計劃。教師叫到小組時,小組沒有互動合作.每個組員只是獨自表達自己的話語。
活動有效性分析:該活動設計不合理.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效的活動.因為小組成員之間沒有合作的過程.而且并不是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語言輸出的機會
問題解決建議:此活動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模仿聽力材料中的內容操練表達計劃的功能結構該活動比較適合獨立完成.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分層設計任務.有的學生只介紹其中一個人的計劃.有的介紹兩個或者三個人的計劃.還有的需要完整介紹出四個人的計劃 2.合作學習成果匯報活動無效
實例4:一位教師在處理DescribingObjects話題時,依據聽力材料中對光盤、手套、粉筆的描述,設計了表格,讓學生關注size/shape,color,material,usefunction等具體信息.并引導學生總結出描述物體要包含的方面及一些有助于介紹物體的詞匯和結構,而后,讓學生4人一個小組合作描述一物體.匯報階段其他同學猜測該物體的名稱。
匯報階段,一組學生描述一物體時.其他組的學生并沒有傾聽.也沒有猜測出物體的名稱教師自己說出物體名稱后.叫另外一組學生站起來描述本組的物體.其他組的學生還是沒有傾聽。教師不高興地對學生說:“YoushouldlistentothemcarefullyIamnottheonlyonewholistenstothem.”
活動有效性分析:評價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導致該合作活動成果匯報環(huán)節(jié)無效其原因在于成果匯報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互相傾聽,互相評價.互相學習.而不單純是給完成任務的學生展示的機會。此外。教師的這種語言要求也是無效的。問題解決建議:教師應該在學生匯報之前就其他同學傾聽什么內容.聽的過程中做什么.聽后的評價任務是什么進行提前引導,可以包含以下內容:
·Whatobjectaretheydescribing?·Howdoyougettheanswer?Whatclues/wordsintheirspeechhelpyougettheanswer,itssize,func—tion,material,color?
·Whatdoyoulearnfromtheirdescription?
·Whatsuggestionsdoyouhaveforthemastotheirideas,fluency,confidence,cooperationetc.?
這種引導,可以形成學生相互傾聽、相互學習、相互評價的意識和習慣.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中的傾聽不是靠教師的要求來保證.而是靠明確的任務來激勵學生愿意傾聽.學會評價如果教師的引導和要求缺失或者不夠明確具體.那么,學生在其他組匯報時就不知道應該做什么。
此外,教師要確保匯報展示環(huán)節(jié)精煉高效.即便匯報發(fā)言的組不多,只要評價環(huán)節(jié)做到位.全班學生都會受益。而有些教師在匯報環(huán)節(jié).叫很多組甚至是所有組展示其合作的成果.卻不引導學生相互傾聽,相互學習,相互評價,只是教師自己評價說:“Good!”或者“Excellent!Youhavea11d0neagoodiob.”這種模糊的標簽式評價語言既不能評價出學生的表現,也不能促進學生改進和提高問題四:活動設計內容不夠具體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另一個要點是在開展活動時學生有明確的要表達的內容.其思維的重點是如何用英語表達一定的內容。
實例5:一位教師在教外研社版新標準初一上冊Module4Mvschoollife時,給了學生6分鐘時間.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運用have…(subjects)at…(time)結構介紹當天的課程。學生們在小組活動中熱烈地用中文討論各節(jié)課上課、下課的時間,討論中他們思維的重點放在具體時問上活動時間到了.學生還不能夠運用該結構介紹當天的課程在評課研討時.授課教師反思說完成活動的時間不夠.所以學生沒能完成。
活動有效性分析:這個活動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輸出.但是學生卻沒有語言的輸出.原因并非是時間不夠.而是活動設計不夠具體明確.導致活動低效。
問題解決建議:如果教師為每組學生提供一份時間表.那么學生討論中思維的重點將是如何用英語表達這些信息.這樣就能夠在給定的時間內完成活動目標
問題五:活動設計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實例6:一位教師在復習、總結過去時的標志詞語和表達法時,先叫幾個學生說出.而后小組討論列出.然后教師給出一些具體的過去時標志詞語和表達法,例如,lastMonday,lastnonth,lastvear,amomentago,aweekago,twomonthsago,in1898,in1986,in2000等20多個表達法.讓學生在筆記本或者書上補上先前沒寫出來的表達法。
活動有效性分析:教師的這種做法似乎很好.先調查學生的已有知識。而后引導出未知表達法.擴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如果分析細節(jié).我們就會發(fā)現這種做法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導致該活動機械低效
問題解決建議: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就學會發(fā)現、分析特征,探究、總結規(guī)律.這樣,學生就會培養(yǎng)起語言規(guī)律意識就此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給出的表達法.分析其特征、總結規(guī)律,記錄規(guī)律性內容。那么,學生就會關注過去表達法的特征.1ast……,……ago,in……(時間/年代).特殊記憶沒有規(guī)律的表達法,如onceuponatime這樣.學生可以自主生成無數過去時表達法,而不是死記教師給出的表達法。
總之,有效的教學活動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最佳教學效果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時間的長短、活動的節(jié)奏。時間不夠會導致活動流于形式,時間過長會使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有效的教學活動還要給學生留有探索、發(fā)現、歸納總結的機會,為學生留出自主探究、拓展的空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英語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思考教學活動低效或者無效的原因,探尋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徑。
【中學英語教學活動有效性分析與改進建議論文】相關文章:
改進動畫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的若干建議分析論文08-25
高職英語教學課程改進論文07-24
地理教學有效性分析論文09-02
改進建議09-04
大學英語教學改進優(yōu)化措施論文09-09
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分析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