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論文
摘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 學校教育要做到以人為本, 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相關的教學活動及教學內容。小學生還處在直觀性思維的過程中, 對結構復雜的漢字缺乏理性認識。因此, 小學識字教學應注重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 增強畫面感, 以提高識字效率, 而“六書”的應用便是一種極好的辦法。漢字本身的連續(xù)性及歷史性決定“六書”可以應用于小學識字教學。兒童的心理特征決定“六書”有必要應用于小學識字教學。目前很多小學已經(jīng)把“六書”引入課堂, 學生的識字效果明顯提高。
關鍵詞:“六書”; 小學; 識字教學; 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 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怎么正確書寫漢字, 還要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優(yōu)美及內涵。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 由于剛剛接觸母語教學, 因此漢字的結構構成、漢字記憶及漢字書寫等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隨著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 小學階段識字累積量由原大綱要求的2 500字增加到新課標規(guī)定的3 000字。如何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科學理解漢字的構成及漢字的背后內涵, 是語文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 發(fā)現(xiàn)“六書”說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會使小學識字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六書”說的內涵介紹
“六書”說是我國最早的關于漢字性質和結構的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傲鶗敝滓姟吨芏Y》, 最早就是指我國古代漢字教學的內容, 后來東漢許慎對“六書”進行了全面闡述, 他通過分析9 353個以篆文為主的漢字結構, 歸納出六種大家普遍認可的漢字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著成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自從“六書”說一提出, 就一直被漢字研究學者奉為圭臬, 成為漢字研究的準繩并歷代沿襲, 逐漸形成了我國古代以識字教學為核心、按照漢字結構特點進行識字教學的語文教學系統(tǒng)。
在教學中, 教師要把“六書”的規(guī)則教給兒童, 一般先教獨體字, 再教合體字, 清人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說:“先取象形、指事之純體教之……純體既識, 乃教以合體字。又須先易講者, 而后及難講者。能識兩千字乃可讀書。” (1) 歷史證明, 這種識字教學方法卓有成效, 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 因為它抓住了漢字的根本性質?墒, 目前很少有人能自覺且科學地應用“六書”說進行識字教學, 這也是我國目前的小學識字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探討如何將“六書”恰當?shù)貞糜谛W識字教學中, 便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之一。
二、“六書”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關于“象形”字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所謂的象形字, 是描摹事物的輪廓特征而寫出來的, 被稱為文字畫。在實際的識字教學中, 教師要根據(jù)象形字的字形似畫的特點, 通過直觀的演示, 讓學生掌握漢字。雖然象形字在漢字中占據(jù)的比例不是很大, 但是象形字是漢字由圖畫到文字的第一步, 其背后的文化內涵深厚, 因此, 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象形字的'講解。
在識字教學中, 教師先要了解哪些字是象形字, 然后有針對性地對象形字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比如“目”“口”“手”等典型的象形字。因為這些漢字都是屬于人體的器官, 所以教師在講解這些漢字時, 可以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 讓學生們注意觀察自己及周圍小朋友的身體, 通過觀察, 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漢字與自己器官的相似之處, 這時候, 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 將“目”“口”“手”的甲骨文直接寫到黑板上, 這樣, 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具體地發(fā)現(xiàn)漢字與實物之間的相似性。而“目”和“日”又是學生容易混淆字型的兩個字, 在講“目”的時候要講清楚“目”字的發(fā)展演變, 從橫目變?yōu)樨Q目是因為漢字的方塊化所決定, 而里面的兩短橫則是眼珠的輪廓符號化, 為學生學習“眼睛”等有“目”字旁的形聲字打下基礎。“日”字里的一橫則是太陽的光芒符號化的結果, 和“目”字就可以清楚地區(qū)分開來, 不會出現(xiàn)寫“目”時少一橫、寫“日”時多一橫的現(xiàn)象。教師在實際的講解中, 應講解清楚漢字在演變中發(fā)生的變化, 這樣, 學生就能通過直觀的圖像或者實物以及教師的講解, 明白漢字的結構演變, 做到快速正確地識記和書寫。
(二) 關于“指事”字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指事字源遠流長, 也可追溯到文字產生之前, 人們?yōu)榱擞浭? 往往采取結繩記事或契刻記事的方式, 而其中的契刻記事便是指事字的源頭。純符號的指事字包括“一”“二”“三”等計數(shù)符號。這些漢字較為簡單, 學生也容易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 純符號的指事字數(shù)量很少, 一般就是計數(shù)符號。而我們常說的指事字其實是建立在象形字的基礎上的, 因此比象形字要抽象。
在識字教學中, 指事字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舉兩個例子, 比如“本”、“末”二字是指事字的典型代表, 教師在講解時, 要注意先將這兩個字的造字本義解釋清楚。在講“本”字的時候, 可以告訴學生“本”是在“木”的根上加了一點, 這個點是標記符號, 表示樹木的根本所在, 那么組詞就可以組“根本”。這樣學生也就容易理解“本”為什么要這樣寫。在講“末”這個字的時候, 要告訴學生“末”和“本”正好相反, 是在“木”的頂端上加了一橫, 這一橫也是標記符號, 用來表示樹木的頂端, 也就是樹梢的位置, 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成語了, 也不會書寫有誤了。
(三) 關于“形聲”字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形聲字由兩部分構成, 一部分表義, 稱為形旁;一部分表音, 稱為聲旁。形聲造字法就漢字來說是最能產的, 也是漢字朝表音方向發(fā)展的一種較進步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它在創(chuàng)造新字, 成了后來漢字的主要造字方法。因此形聲字在數(shù)量龐大的漢字中占據(jù)相當大的比重。學習好形聲字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了。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講解中, 教師要特別指出, 由于幾千年來漢語語音的演變, 有些形聲字跟聲旁的讀音不一致了, 有的甚至相距很大, 因此僅憑聲旁來認讀形聲字是不可靠、不科學的。
在識字教學中, 可以通過聲旁進行組字教學:例如“艮”字, 作為形聲字的聲旁, “艮”可以組成很多形聲字, 如“跟”、“根”、“墾”、“很”等, 而它們的讀音卻和“艮”不同, 但是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讀音和作為聲旁的“艮”的韻母是相同或相近的。因此在講這些形聲字時要注意講清楚聲旁的作用。一些形旁很明顯的形聲字也是教學中常見的, 如以“貝”為形旁的, 通常和錢幣、財物有關, 比如“貸”、“贈”等;一般以“心”為形旁的, 通常與人的心理活動有關, 比如“念”、“想”、“恨”等[4]。通過對形旁或者聲旁的理解, 就可以把由這些形旁或聲旁組成的字列舉出來, 進行組字教學。這樣既提升了識字教學的質量又增加了識字的數(shù)量。因此教師不得不對形聲字的形旁、聲旁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 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正確解析, 使識字教學事半功倍。
三、“六書”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 漢字本身的連續(xù)性及歷史性決定“六書”可以應用于小學識字教學
漢字從其產生、發(fā)展到現(xiàn)如今, 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變化。漢字是一種文化象征, 它源遠流長。文字產生之前, 人們通常采取結繩記事或者契刻記事的方式, 漸漸文字開始出現(xiàn), 經(jīng)歷了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漢朝的隸書等等一直演變成今天的漢字。這就決定了漢字具有相當程度的歷史性, 漢字再怎么變化, 其內核不會發(fā)生變化。漢字轉變較大的時期是在秦漢期間, 秦漢時期篆體改革為隸書, 可以說“隸變”是漢字字形變化的分水嶺。但是即使變化很大, 也是漢字的筆畫上有所精簡, 漢字的結構則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也就是漢字之所以傳承幾千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具有文化上的相沿性。故古代學習漢字的方法仍然可以應用到現(xiàn)在的識字教學中。所以, 漢字本身的連續(xù)性及歷史性決定“六書”可以應用于小學識字教學。
(二) 兒童的心理特征決定“六書”有必要應用于小學識字教學
漢字本身數(shù)量龐大, 字形結構復雜, 字義比較抽象, 難以理解。而低年段的小學生, 自我認知水平低, 注意力不穩(wěn)定, 容易對新穎、生動、具體的事物感興趣, 主要是直觀性思維占主導;再加上教師不當?shù)淖R字方法, 總是讓學生機械地摹寫, 漸漸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長此以往, 學生失去了對漢字的興趣, 也失去了對漢文化的興趣。從上述識字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國家開始了教育體制改革, 相應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也因為新課標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 為小學識字教學找到了出路。尤其是2017版部編小學教科書, “六書”已經(jīng)正式進入教科書中, 出現(xiàn)在小學課堂上, 通過讓學生科學地了解漢字的來龍去脈, 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 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漢字, 因其自身的抽象性, 相對來說比較的枯燥無聊, 學生如果不理解漢字背后的真實含義, 就會導致學生在漢字學習中產生困難。而“六書”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可以讓學生理解漢字背后的文化內涵, 真正明白漢字的結構構成。適應了小學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征, 能讓學生掌握形聲字形旁的表義類屬, 加深學生對漢字據(jù)形知義特點的認識, 從而觸類旁通, 大大提高識字效率。
綜上所述, “六書”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運用, 可使識字教學不再是傳統(tǒng)的機械化摹寫識記, 而是將一個個漢字變成了活的舞者, 學生不再抵觸學習生字, 而是樂于認識新的漢字, 樂于探索漢字王國中的奧秘, 識字教學在趣味橫生的同時其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1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R].2015.
[2]霍生玉.傳統(tǒng)“六書”說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 2009 (5) .
[3]崔鳳琦, 林李楠.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設計與案例分析[N].科學出版社, 2015.
[4]郭向敏.“六書”說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5 (4) .
【六書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漢字[六書]與識字教學12-06
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分析論文06-26
幼兒書畫教學中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論文09-05
小學識字教學論文04-22
民族歌劇伴奏中琵琶的重要性分析論文07-17
項目運行中設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論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