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是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至今仍可以在舞臺上看到的六幕夢幻劇,后改編成適合小讀者閱讀的童話小說。
內(nèi)容簡介:
英格蘭北部,有一座幾乎與世隔絕的“呼嘯山莊”。主人恩肖收養(yǎng)了一個棄兒.取名希斯克利夫.讓他與自己的兒女辛德雷和凱瑟琳一起生活。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并萌發(fā)了愛情,但辛德雷十分憎惡他。老恩肖死后,普德雷不僅禁止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接觸,還對他百般虐待和侮辱 這加劇了希斯克利夫?qū)π恋吕椎脑购,也加深了他對凱瑟琳的愛。
一天,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秘密外出,認(rèn)識了鄰近的畫眉田莊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頓。這個貌似溫文爾雅的富家子弟傾慕凱瑟琳的美貌,向她求婚,天真幼稚的凱瑟琳同意嫁給林頓。希斯克利夫知道凱瑟琳出嫁的消息,痛不欲生,憤然出走。
數(shù)年之后,衣錦還鄉(xiāng)的希斯克利夫要向辛德雷和林頓進行報復(fù)。辛德雷是個生活放蕩的紈绔子弟,酗酒、賭博,肆意揮霍家產(chǎn),終至窮困潦倒。連剩下的家產(chǎn)都抵押給了希斯克利夫,并淪為他的奴仆。希斯克利夫經(jīng)常拜訪畫眉田莊,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對他傾心不已,最后隨他私奔。但希斯克利夫把她囚禁在呼嘯山莊并折磨她,以發(fā)泄自己強烈的怨憤。
凱瑟琳嫁給林頓以后,看清了丈夫偽善的面目,內(nèi)心十分悔恨。希斯克利夫的衣錦榮歸,更使她悲愧交加。絕望中她病倒了,并很快就死去了,留下一個早產(chǎn)的女嬰——凱蒂。
伊莎貝拉趁亂逃了出來,來到倫敦郊外,不久生了一個男孩,取名林頓·希斯克利夫。辛德雷在凱瑟琳死后不到半年便酗酒而死,而他的兒子哈里頓落入希斯克利夫的掌心,希斯克利夫在孩子身上進一步實施報復(fù),12年后,伊莎貝拉病死他鄉(xiāng),希斯克利夫接回兒子,但卻非常厭惡他。
希斯克利夫趁林頓病危之際,將凱蒂接來,并強迫她與兒子結(jié)婚。幾天后,林頓死去,希斯克利夫又成了畫眉田莊的主人。小希斯克利夫婚后不久也悄然死去。
這時,哈里頓已經(jīng)23歲了,盡管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quán)利,缺乏人間的溫暖,但他敦厚忠實,風(fēng)度翩翩。凱蒂對他產(chǎn)生了愛情。這讓希斯克利夫大為惱怒,他決心拆散這對戀人。然而,當(dāng)他再仔細(xì)觀察他們時,昔日的凱瑟琳和他相愛時的情景浮現(xiàn)眼前。此時此刻,他心頭的恨消退了,愛復(fù)活了,他不忍心再報復(fù)。他要去尋找凱瑟琳。在一個風(fēng)雪之夜,他呼喚著凱瑟琳的名字,離開了人世。
創(chuàng)作背景:
艾米麗生性寂寞,自小內(nèi)向的她,
緘默又總帶著幾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覺,誠如夏洛蒂所說的:“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少女時代,當(dāng)她和姐妹們在家里“編造”故事、寫詩的時候,她就顯得很特別,后來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中艾米麗的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被“惡”這一主題所困惑,在純凈的抒情風(fēng)格之間總籠罩著一層死亡的陰影。在她寫作《呼嘯山莊》時,這種困惑與不安的情緒變得更加急躁,她迫切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虛構(gòu)的世界來演繹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說人物之口淋漓盡致地發(fā)泄出來。因此《呼嘯山莊》是飽含作者心血與情感的作品。
作品影響:
《呼嘯山莊》出版后一直被人認(rèn)為是英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是一部“奧秘莫測”的“怪書”。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diào)。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fù),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里行間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雖然它開始曾被人看做是年輕女作家脫離現(xiàn)實的天真幻想,但結(jié)合其所描寫地區(qū)激烈的階級斗爭和英國的社會現(xiàn)象,它不久便被評論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根據(jù)這部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至今久演不衰。
作者簡介: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
1818—1848)是19世紀(jì)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位詩人和小說家。她在這個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聲地離開了人間。她寫過一些極為深沉的抒情詩,包括敘事詩和短詩,有的已被選入英國19世紀(jì)及20世紀(jì)二十二位一流詩人的詩選內(nèi)。
她與《簡·愛》(Ja ne Eyre)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 r]otteBronte,1816—1855)及她們的小妹妹——《艾格尼絲·格雷》(AgnesCrey)的作者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9)——并稱“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國19世紀(jì)文壇上煥發(fā)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