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時間:2023-12-29 08:41:32 宜歡 禮儀常識 我要投稿

關于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跨國交際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禮儀有著較大的差異,在交際中有可能會因不同的習慣、生活方式而產(chǎn)生距離,怎樣才能盡量避免這些中外交際的隔閡呢?我們就得學習、解讀中西方不同的禮儀,才能順利地進行中外交流。

關于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1

  一、招呼語的差異

  日常打招呼,中國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嗎?”“上哪呢?”等等,這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墒菍ξ鞣饺藖碚f,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突然、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把這種問話理解成為一種“盤問”,感到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這種問候他們只說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說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大多有兩類:第一,談天氣。如英國人見面說:“今天天氣不錯呵!”這是因為英國終年西風帶的影響,大西洋吹來的潮溫氣流使得天氣無常,就連天氣預報也沒準,因此人們最關系天氣。第二,談近況。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談,不涉及隱私,可以說:“最近好嗎?”初次見面總要說:“認識你很高興”之類的客套話。

  二、稱謂的差異

  在漢語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親密的人之間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漢語里的范圍要廣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來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國,對十幾或二十幾歲的女子可稱呼“小姐”,結婚了的女性可稱“女士”或“夫人”等。西方在稱謂上似乎“不拘禮節(jié)”,習慣于對等式的稱呼如家庭成員之間,不分“上下長幼尊卑”,一般可互稱姓名或昵稱。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可以稱“叔叔”,對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可以稱“阿姨”。這在我們中國是不行的,必須要分清楚輩分、老幼等關系,否則就會認為你不懂禮貌,分不清上下長幼尊卑了。 對于家庭成員以外的稱呼,中國人往往尊稱對方為“李老師”、“陳師傅”,有時在姓后面加上此人當時所擔任的職務,如“黃局長”、“王經(jīng)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幾個傳統(tǒng)習用的稱呼――博士、醫(yī)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對“李老師”、“陳師傅”一類的稱呼是不能容忍的。也很少聽他們稱呼別人為“黃局長”“王經(jīng)理”等。因為這一類稱呼還沒有變?yōu)橄瘛安┦、醫(yī)生、法官、教授”等一樣成為傳統(tǒng)習用的稱呼。

  三、告別語的差異

  中西語言中有多種不同的告別語。如在和病人告別時,中國人常說“多喝點開水”、多穿點衣服“、”早點休息“之類的話,表示對病人的關懷。但西方人絕不會說“多喝水”之類的話,因為這樣說會被認為有指手畫腳之嫌。他們會說“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復”等等。

  一位美國人在和他的中國朋友告別時說:“我會保持聯(lián)系!笨墒沁@位中國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見只言片語,便抱怨他不講信用。其實,這句話僅僅是一種告別詞語,相當于“再見”,說話人并無他意,更沒有作任何許諾。此外,西方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別,通常要提前幾分鐘將告別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達,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以離開。如果突然說“時間不早了”,隨即站起來和主人告別,這在西方文化中是被認為不禮貌的。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 2

  1、稱謂稱呼方面

  在西方,稱呼是比較籠統(tǒng)的,一個稱呼可以涵蓋中國很多稱呼。例如,西方稱呼男的為先生,稱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國“先生”第一解釋是“教師”,是對教師最古老最悠久的稱謂。

  隨著改革開放,先生已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尊稱口語,西方人稱”uncle”,可以涵蓋我國的嬸嬸,伯母,姨。他們對這些方面的關系也不如中國分明,中國父親那邊的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親方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們見面時喜歡直呼其名。而在中國,人們喜歡加上職位,xx經(jīng)理,xx總裁等。這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頭銜稱呼別人,正式頭銜用于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yī)生、教授、高級宗教人士等。

  2、交際語言方面

  中國人通常是見面點頭致意,握手或行拱手禮,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認為欠身顯得自卑,擁抱是最常見的見面禮與道別禮,親吻禮與吻手禮也較為常見。在我國除了見面和告辭時使用,在表示祝賀、感謝或互相鼓勵時也使用。發(fā)展到現(xiàn)在,被簡單的“你好”,“再見”所取代。

  可是西方的貼面禮、親吻禮、吻身禮,讓國人仍很不習慣接受。中國在見面時喜歡客套的問去哪了?有沒有吃飯?西方則認為這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感到奇怪。送客離開時,中國人習慣挽留,說“走好”“慢走”,而西方僅微笑作再見就可。

  3、宴請方面

  酒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被視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場合不可或缺的。酒杯不空茶水不滿。在西方,通常喝啤酒、葡萄酒,不喜歡勸酒。

  在中國,宴會喜歡共桌共菜,西方則認為不合衛(wèi)生,實行分餐制。中國人宴請時,觥籌交錯,歌舞升平。西方則要求少聲響少動作,用餐程序較多。

  4、禁忌習俗

  中國人不喜歡說4,因為與“死”同音,認為8、6吉利,偏向于雙數(shù),追求成雙成對。西方人不喜歡13。緣起基督中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猶大出賣耶穌,有13個人。也不喜歡星期五。中國人尊老,而西方人忌老。

  中國人喜黃色,有圖騰為“龍”,視為龍的傳人。而西方則認為龍是蛇,基督中蛇就是撒旦、是魔鬼,黃色暗含斷交之意。

  國人在饋贈送禮時不可“過時送禮,事后補禮”。與年長者不能送“鐘”,烏龜有“王八”之稱,亦不可。外國人在送禮時不求貴重,意到便可。送禮收禮時亦少有謙卑之詞。但禮品包裝要求精美。在與人交談時,西方人忌談論個人私事、年齡、婚姻、收入等。中國人則習慣稱自己“禮不好,請笑納”。

  5、日常行為習慣

  在中國,人們對個人隱私的界限遠沒有這么深刻,人們并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日常生活中,中國人拜訪他人表示熱忱。而西方人在拜訪前,要跟這人預約,突然造訪會造成受訪者不快,因為會打亂別人的工作安排。西方人比較忌諱別人探聽其隱私。中國人比較熱情,愿意幫助他人,喜歡詢問別人可有什么幫忙。

  比如,中國人會直接詢問別人所購物品價格,在中國人看來,物品貴賤只代表物品質量。西方人則認為是隱私,不宜直接詢問。中國人的空間距離較近,經(jīng)?梢钥匆娭袊倥H昵而行。西方人認為中國人過于親近,中國人認為西方人冷淡、傲慢、過分疏遠。這都是東西方文化觀念差異導致的。東方人重義重情,西方人崇尚個人獨立。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相關文章: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集錦03-08

關于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講解11-27

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08-29

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介紹10-14

中西方社交禮儀差異對比05-23

中西方童話的差異04-15

中西方送禮習俗特色差異05-07

古今禮儀差異09-28

交際的禮儀11-10

中西方餐桌禮儀的異同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