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放送:曾記否,這樣有趣的初中生活
美文放送:曾記否,這樣有趣的初中生活
漸漸的,時光都開出花來。
漸漸的,我們相聚又分離。
開學辭聽了一年又一年,我們早已聽過了最后一次。畢業(yè)照拍了一張又一張,這一張終于輪到了我們。
——題記
曾記否,三年的初中生活,是那樣的斑斕有趣。
在那里,我們經(jīng)歷了成長的喜悅與煩惱。同樣也是在那時,同學間的距離幾乎是不存在的,大家嬉笑打鬧,卻彼此親密無間。
之后的我們,將升入高中,背負起高考的壓力。將步入社會,肩負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再之后,我們將逐漸把這一切遺忘在歲月里,彼時歡笑的聲音將不再縈繞耳邊,彼時少年矯健柔軟的身影也將慢慢淡出視野,模糊于記憶。
長大后的我們,逐漸學會了容忍時空的滌蕩,卻還是忍不住在閑暇時間,在遺忘中努力尋找少年的回憶。細數(shù)那最為美秒、單純的少年求學時光,卻是這無比艱辛的成人記憶中,最為輕松愉悅的一段曾經(jīng)與過去。
今天的文字,就定位在L0SI的初中畢業(yè)季,這是她關于初中生活學習之外的零星記憶。
第一篇:晨起
太陽初升的時候,校園里仍是一片寂靜。清醒的,怕是只有鳥兒與宿管老師。他們一個喧嚷,叫囂著又一天的生機;一個安靜,防備著悄悄燃起的串串火花。
宿舍里的風扇似乎只是個擺設。六月剛到,被熱醒的學生就比比皆是了,他們和起來補作業(yè)的學生一樣醒著,都面對著眼前的茍且。與初一的學生相比,初三這些人清醒的就更加不情愿一些。
初一的學生一般在六點左右起床。屬于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似乎在嘲笑著那些睡不醒的初三寄宿生。他們歡快愉悅,在開門鈴還沒有響起時,就擁擠在了不銹鋼門前,等待著宿管老師為他們打開嶄新愉快的一天。
而初三的學生,也許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初一之后,就學會了拒絕發(fā)出令人早醒的信號,亦或者是要寫的作業(yè)實在是太多太多,大家起床時間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大。有的同學五點多就起來學習,有的卻六點半才遲遲起來,只為了不被鎖在宿舍樓里。
不過今天,我們早早起來,步子輕快的走向教室,不是因為早起晨讀或?qū)懽鳂I(yè),而是為了做一場情深意切的畢業(yè)告別。
第二篇:量化
量化成績,是大家在校三年的綜合表現(xiàn),量化的項目,也有很多個方面,可我們平時看待量化的心態(tài),卻從來不是那么嚴肅。
為了保住班級量化分,我們打斷老師講課的進程,轉(zhuǎn)而做起眼操,亦或者我們沉迷于學習,完全忘記了量化。我們還是常常在加勒比海藍的音樂引領中屈服,或精神抖擻、或懶洋洋地走向操場,跟著音樂做著千姿百態(tài)的操。
夏日里做操并不比冬日里跑步愉快多少,在雨熱同期的天氣,我們迎接了溫室效應與環(huán)境惡化帶來的惡果——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一切都在變化,只是我們的解散音樂,始終那么鬼畜。
第三篇:課間
下課鈴帶來的不止是簡單的休息,大家要么一頭栽倒在桌子上假裝睡著,要么繼續(xù)奮不顧身地寫作業(yè),或者四處游走嘁嘁喳喳,教室里嘈雜得不像個四十平的房間,更像是一個熱火朝天的小型劇場。
第四篇:奔飯
西北那些打安塞腰鼓的漢子,怕是也比不上班里的男生。他們亂蛙一樣,腳步蹦跳,以下課鈴為槍,十秒內(nèi)沖出百米遠。還有什么是比吃飯更重要的嗎?對于初中這個年齡段的一群特別容易饑餓的人來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他們是那么歡樂,使人不由自主地質(zhì)疑,來上學的目的是不是就是奔飯?還有這奔飯的欲望是否會隨著時間而消退?這個答案,我將永遠不會知曉。但有一點我是相信的,老師拖堂的時間的確在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增長,而學生奔飯的時間,也隨之發(fā)生著同步的改變。
我們刷了一張作業(yè),隨后又寫了幾個題,知道第一個吃完飯的人已回到班里,有另外一些人才剛剛動身。一些人去吃飯,一些人已經(jīng)吃完飯了,他們在路上相遇,相離,就像是個行程問題,答案清晰明了,過程卻簡單繁瑣。
學校的菜單有著所謂的金鉤銀鉤湯和糖醋里脊,京醬肉絲和麻辣元寶蝦。吃過之后你才知道什么叫生活。一半難吃,一半好吃,經(jīng)常消失的勺子和碗,再加上邊吃邊說的嘈雜,似乎這就是食堂的全部了,是呀,這好像也是初中生活的全部了。
第五篇:午休
學校的中午是異常安靜的,梧桐樹懶洋洋的在窗口垂下影子,零零碎碎的鳥叫在空氣中回蕩,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
不論是初一的學生還是初三的學生,大家都被一陣中午的鈴聲束縛在教室里。大家趴在教室的桌子上,頭枕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毛絨卡通抱枕,無比滑稽。有的同學睡得很香甜,甚至發(fā)出輕微的鼾聲,可也有的同學睡不著,悄悄寫了紙條和其他同學私下里傳來傳去,教室里偶爾發(fā)出一兩聲悶笑,顯得十分詭異。
第六篇:師生
這一生我們會遇到無數(shù)個扮演老師這個角色的人,而真正站在這三尺講臺上成年累月教育我們的,卻可能就這么寥寥的幾個。他們的身影和大大的黑板凝為一體,或漂亮或橫七豎八的板書,或高亢激昂或循循善誘的教導,就像開啟了一個魔音盒,讓我們?nèi)肷裢摇?/p>
教法語的MISSLIN,是同學們最喜歡的老師。她教給我們很多學習之外的更加有趣的東西,和我們一起做社團,給我們講世界時事,講法國時尚,講伊萬卡和馬克龍等等,大大滿足了我們的好奇之心。她容忍我們的放縱與胡鬧,還常常和我們玩在一起,和我們分享無數(shù)美妙的經(jīng)歷和體驗。一群搗蛋鬼在她的眼里是有性格的學霸,是她為之驕傲的好孩子,因為無論如何調(diào)皮嬉鬧,我們班級的考試成績在全校幾十個班里,都一直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這令MISSLIN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們自然而然被冠以會玩的學霸。
第七篇:塔
有人說,學校是鬧市一樣的塔。我們在這所塔里藏下詩和遠方,只是在走出這座塔之前,我們并不懂得體會塔生活的美好,總是在眼巴巴地向往著遠方。
這里是漫長日子的起點與終點,生活好像也是千篇一律的。只是我們行走在路上,太過匆忙,等到走遠了那些歲月才知道,哪有什么一成不變?哪有什么千篇一律?日復一日也有盡頭,千篇一律也有差異。
我們漸漸從這一級變成了那一屆,在內(nèi)心交織著遺憾與自豪,我們在這座塔里藏起的詩,藏起的遠方,將織就我們追尋的夢想。
第八篇:由此向,共成長
成長可以很短,短到說出這兩個字,用時不足一秒。成長可以很長,長到我們窮盡一生,在奔波的夾縫里尋找。我們在這里棲息了三年,讓這三年刻下人生石碑上不可磨滅的凹槽,那是我們成長的痕跡。
到底是J外鐫刻了我們,還是我們書寫了J外?我們是樹的葉子,隨著歲月在濟外這棵大樹上更迭,我們終將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是,我們都從這里出發(fā),我們都帶有獨屬于J外的氣息,手持一盞別樣的燈,走向無垠的遠方。
從此,那些時光里,我們所不屑或不懈的,都將成為永恒的懷戀。我們將一切封存在記憶里,把它們當成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我們知道,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唯一的,將永遠不可能重續(xù)!
【美文放送:曾記否,這樣有趣的初中生活】相關文章:
曾記否作文09-08
妹曾記否詩歌12-17
曾記否作文600字09-01
曾記否當年的板橋小鎮(zhèn)散文隨筆06-28
知否美文06-15
我曾這樣寂寞生活散文02-03
美文:生活就是這樣06-12
美文放送:我的時間04-28
美文放送:印象,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