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會意、汲汲、戚戚”的詞義,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屏私馊宋锏男愿裰救ず途耧L貌。
、鞘熳x、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
、胖笇W生重視誦讀,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浦笇W生課外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學生自主分析資料,主動探究,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
、求w會文章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把握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3、德育目標:學習作者守志安貧、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教學重點】
。、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病盐瘴辶壬母唢L亮節(jié)、精神實質(zhì)。
。、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鑒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理解關鍵語句的含意。
。、引導學生探究《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為他人作傳,還是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
【教學方法】
。、文獻法。組織學生課前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如陶淵明簡介、作品介紹、陶淵明的思想、歷代文學家對陶的評價等等。在占有資料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探究,力求有所發(fā)現(xiàn)。
。病⒗首x法。這是陶淵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樸實而又凝練,需要在多次朗讀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要保證課上時時有瑯瑯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3、討論點撥法。對課文的翻譯、對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討論交流中完成,通過生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對于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作必要的點撥指導,師生互動,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譯課文,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導學生背誦;資料匯演,設置開放性問題供學生探究思考,深層研討,突破難點;品味鑒賞,賞析課文個性鮮明的寫法和語言特色。
一、導語設計
設計1: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散文造詣也很高。以前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和《桃花源記》,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著名的文學傳記作品──《五柳先生傳》。
設計2:今天,我們學習《五柳先生傳》。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作者故意隱去了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跡等一般傳記要素,而著重表現(xiàn)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zhì)。語言樸素洗練,內(nèi)容看似平淡,實則蘊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樣的人物呢?讓我們?nèi)タ磦究竟。
二、明確學習目標
。ǘ嗝襟w顯示)
1、背誦課文。
。、體會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场W習本文語言平淡而蘊藉、多用否定句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或播放示范朗讀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好語調(diào)。
教師抽查學生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沤o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嗜酒輒盡吝情短褐簞食汲汲歟黔儔
⑵給下列多音字組詞:
傳:chuán()號:háo()好:hǎo()
zhuàn()hào()hào()
樂:lè()期:qī()少:shǎo()
yuè()jī()shào()
教師任選幾位同學回答。明確:
、舠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yú qián chóu
、苽髡f、傳記呼號、號召好壞、愛好快樂、智者樂山日期、期年年少、多少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疏通詞句,自行翻譯課文,并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小組內(nèi)交流,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步驟進行。如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問其他組的同學,也可向老師請教。
。场⒔處煱褜W生分為兩大組,展開課堂比賽,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督促他們深入課文,理解詞句,把握文意。
競賽試題如下,多媒體逐題顯示,顯示一題完成一題。
、沤忉尵渲屑哟衷~的含義。
、傧壬恢卧S人也
②每有會意
③親舊知其如此
、茉祜嬢m盡
、萜谠诒刈
、薅毯执┙Y
⑦銜觴賦詩
、嘁詷菲渲
⑨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猸h(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
、埔辉~多義。
之:或置酒南昌招之黔婁之妻有言
言:閑靜少言黔婁之妻有言
其:親舊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甚:不求甚解所欲有甚于生者
意: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目似瞑,意暇甚
得:家貧不能常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志:以樂其志頗示已志
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時去人近
、枪沤癞惲x:
贊曰“亦不詳其姓字”
、确g下列句子:
①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②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弁鼞训檬,以此自終
④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每一組底分為100分,每一道題單號題由第一組完成,雙號題由第二組完成,每一小題分值5分。由小組推選代表答題,每組不得少于5人答題,個人得分納入小組計分,最后決出優(yōu)秀小組和優(yōu)秀個人。
學生回答,明確:
、旁S:處所;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舊:舊交、舊友;造:往、到;期:希望、愿望;穿結:打補。挥x:酒杯;樂:以……為樂;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蕭然:空蕩、空寂。
⑵之(他,代詞;的,助詞)言(說,說話;言語、話)其(他,第三人稱代詞;其中的;語氣詞,表揣測、反問)甚(詳細;重要)
意(意旨;神情)得(得到;益處)志(標志;志向;志趣)去(離開;距離)
、琴澰唬▊饔浐蟾降脑u論性文字。今義指稱贊、贊美)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別名。今指文字)
、娶偎粊砭鸵鹊帽M興,希望一定喝醉。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③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④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四、合作研討,理清思路,指導背誦
1、教師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文意。(多媒體顯示)
、耪n文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五柳先生的性格?這些語句刻畫了怎樣一個形象?從哪些方面入手刻畫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
、迫绾慰创辶壬摹安荒綐s利”?你喜歡五柳先生嗎?請說明理由。
⑶課文第二段中的“贊”如何理解?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贊”語和前文有什么聯(lián)系?
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小組內(nèi)討論,以達成共識。明確:
、盼恼卤憩F(xiàn)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有:“閑靜少言……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边@些語句刻畫了一個雖處于貧困之中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tài)。分四個方面寫!昂米x書”四句,寫他讀書自娛;“性嗜酒”八句,寫他醉酒陶情;“環(huán)堵”五句寫他安貧樂道;“常著文章”四句,寫他著文娛志。通過這四個方面的刻畫,一個堅守節(jié)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鮮活如生,風神宛然。
“好讀書”而“不求甚解”,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體現(xiàn)!靶允染啤,五柳先生在污濁的世俗社會里特立獨行,內(nèi)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于酒,“期在必醉”,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xiàn)。“環(huán)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俺V恼伦詩省保牟粸榍笕∶,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xiàn)?傊,全文突出反映了五柳先生悠閑自適、安貧樂道、守節(jié)不移的精神實質(zhì)。
⑵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恰百潯笔菤v史傳記的一種體式,一般放在傳文之末!百潯辈皇琴澝,而是對史傳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fā)。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質(zhì),拓展了文章的境界。贊語的實質(zhì)是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边@正好與前文“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實質(zhì),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2、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形成板書。
。、學生根據(jù)板書提示,復述課文,背誦課文。
五、深層探究,突破難點
1、《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為他人作傳,還是借史傳的形式寫自傳,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出示課前收集的資料,如有圖片,交給老師投影顯示;如有文字資料,學生自己介紹或投影顯示。學生交流參考資料,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廣泛占有資料的基礎上,思考、討論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師也可提供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學生自由發(fā)言。
一種看法認為:本文是作者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tǒng),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時人視為“實錄”。《五柳先生傳》所寫,都可以從史傳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中得到印證。因此,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
一種看法認為,本文是作者為他人作傳,只是其中融入了個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是創(chuàng)作而非實錄。
教師不宜作評判,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
2、學生自由質(zhì)疑問難,可請教別的同學,也可向老師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盘諟Y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
、啤岸毯执┙Y,簞瓢屢空”,又怎么能“晏如”?
學生明確:
、胚@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不求對書系統(tǒng)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己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榮利思想的反映。
、莆辶壬源┳]有一樣不困弊不堪,他卻能處之泰然,安之若素,與古代圣人先賢的激勵是分不開的。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
六、品味賞析,美點尋蹤
。、學生齊背課文一遍。
。、教師為鑒賞定向:賞析本文語言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特點;學習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疟疚牡恼Z言簡省凝練,試舉幾例談談。
學生明確。
生1:文章第一句講述了“五柳先生”這個名號的來歷!跋壬恢卧S人也”,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隨便起一個號,表現(xiàn)了先生不隨世俗的品性。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以五柳為號顯示了他的志趣。寥寥幾筆,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隱隱散發(fā)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語極平淡,味極深厚。
生2: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是總結性的語言,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又都包含大量的事實,寫他讀書、飲酒、著文,莫不如此,簡約中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不但有豐滿的生活意境,而且有詩一般的韻味。
生3:本文乍讀起來,發(fā)現(xiàn)作者只是不動聲色地勾勒人物形象,但細品起來,又包含了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無懷氏之民歟?葛無氏之民歟?”敘事中有頌揚,頌揚中見傲世。
、票疚亩嘤梅穸ň,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學生背誦課文中的否定句。
明確:錢鐘書說:“‘不’字為一篇眼目!薄跋壬恢卧S人也,亦不詳其姓字。”錢鐘書說:“豈作自傳而并不曉己之姓名籍貫哉?正激于世之賣聲名、夸門第者而破除之爾!毕挛牡摹安荒綐s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等,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jié)嘆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diào)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求w會課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并口頭作文,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或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老師。
學生構思,發(fā)言。
七、課堂小結
本文語言樸素平淡,呈現(xiàn)出一種天然真色之美,純真可親而又意味雋永,我們都不禁陶醉其中。我們應該感謝陶淵明,是他用性靈,用良知為中國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為我們營造了平淡真淳的藝術境地。讓我們永遠地記住他,作為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凈土,作為時代塵囂中用尊嚴扛起的一面旗幟。
八、布置作業(yè)
。薄⒈痴b并默寫課文。
。、寫出文中的一個成語,并解釋它的意思,然后用成語造句。
。、翻譯下面一段文字。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蒼,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撸械蓝鴱U,今女畫!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結合注釋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語,增強語感。
2、分析歸納五柳先生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體驗對此作出評價。
3.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味五柳先生安貧樂道、不慕榮利、曠達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養(yǎng)高潔的志趣;
【教學重點】
能結合注釋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語,增強語感。
【教學難點】
體味五柳先生的精神內(nèi)涵。
【教學思路】
導入新課誦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品鑒高趣賞析態(tài)度,品味五柳風致;
由人推己各抒己見,領略先生豐采;
知人論世以今鑒古,感受魏晉風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鐘)
請同學們猜一猜圖片上的`人是誰?——陶淵明
1、結合學過的詩句“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蔽覀冎馈疤諟Y明獨愛菊”
2、“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清晨他扛著鋤頭去鋤豆,順手采一叢菊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體會感情基調(diào),注意字音及停頓。(出示幻燈片)
(1)嗜酒shì輒盡zhé吝情lìn短褐hè
簞食dān汲汲jí歟yú黔qián 儔chóu
(2)A.因/以為/號焉
B.親舊/知其/如此
C.曾不/吝情/去留
D.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2.學生嘗試齊讀讀課文。
三、指名翻譯課文,積累字詞。(10—15分鐘)
1、要求結合注釋自行翻譯,有困難的地方教師幫助。
2、理解重點字詞。(結合幻燈片)
3、再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由文及人,品評五柳先生的性格,感悟他的高情遠趣及精神氣質(zhì)。(10—15分鐘)
1.畫出文中表現(xiàn)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歸納他的性格特點。
2.你是如何評價五柳先生這些興趣愛好的?
。ㄗ寣W生暢所欲言,并在書上寫下自己的心得)
3.老師點撥講解:有些同學可能不是很贊賞五柳先生,因為他只顧喝酒,無所事事,游手好閑,家貧如洗卻不努力工作。同學們評價得很好。
但我怎么很喜歡他呢?
你看他——隱居山林,種豆采花,是那樣舒適愜意;
你看他——“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卻安然自若,是那樣得豁達瀟灑;
你看他——“好讀書,不求甚解”是那樣的隨意自然;
你看他——“不慕榮利”“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活得輕松自在;
4、引導學生結合陶淵明設身世理解他的“魏晉思想”。
陶淵明曾做過官,但他看不慣官場的繁復和腐敗,他辭官歸隱。(《歸園田居》就是此時寫的)。本文可以說是作者的自傳,作者借五柳先生這個人,表達自己對那種曠達自然、豪爽自然的田園生活的渴望之情及自己那種親近自然、淡泊名利、清靜無為、知足常樂的人生志向。當然,文章的五柳先生是作者假想的一個人,文章的情節(jié)當然有點夸張,陶淵明本身并不像我們所說的“酒鬼”。他那純真高潔的品格值得我們?nèi)ヂ肺丁?/p>
5、進一步聯(lián)系生活:他不像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一天只知道掙錢、掙錢、只知道與別人攀比,“這山望著那山高”……他們活得好累!
現(xiàn)在,你們是否喜歡五柳先生了。繼續(xù)在課后一題的“評價”后面寫上自己的感想。
五、(機動環(huán)節(jié))在理解課文,感悟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嘗試著背誦。
四.品讀課文:由人推己,與五柳先生對話。
學習文言文,不但要學習古代漢語的知識,還要學會與古人對話,從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五柳先生已經(jīng)有了較為充分的了解,那么,請問:你喜歡(欣賞)五柳先生嗎?為什么?
在充分聽取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
無論同學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就是本真的陶淵明,他的一切性情都和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息息相關。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時代。這種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造就了魏晉時代特有的一種人格魅力,他們蕭散、浪漫、曠達、真率,這就是魏晉風度,也叫魏晉風流!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就是魏晉風流的代表人物,是讓許多人仰視的高士。
同學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陽光的時代里,我們沒有必要再像五柳先生那樣消極避世,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激流勇進,建功立業(yè),兼濟天下,同時,我們也不妨讓自己活得蕭散一些,曠達一些,真率一些,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教學反思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閱讀教學,當披文入情,挖掘語言背后豐富的人文思想。本課教學,將字詞教學融入對人物的品鑒過程中,力圖做到“言“文”合一。同時,這是一篇人物傳記,故將教學重點定位為品鑒五柳先生這一人物形象,并沿著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思路,試圖體現(xiàn)出“人”“文”合一的閱讀教學理念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3
舒舍予,字老舍,現(xiàn)年四十歲。面黃無須。兩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地。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斷學師范,遙奠教書匠之基。及壯,湖口四方,教書為業(yè),繼學師范。每購獎券,以得未彩為榮也。二十七發(fā)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起。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閑時養(yǎng)花,不甚得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獲,并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請一生朗讀,想一想兩篇傳記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相似點?
課堂設想:只要能體會到作者的自賞、自嘲、自得、自樂即可。
教師引語:其實,同學們也可以學習這種自賞自嘲的筆調(diào),寫出自己的個性風采。老師現(xiàn)學現(xiàn)賣,做個樣子給大家介紹自己。
“五同”老師傳
聽母親說,我黎明出生,初來人間,哭聲震天。家人以為生了個大胖小子,卻原來是一瘦小千金。父母盼我爭強好勝,故取名一小子之名曰黎勝。然爭強有余,總不能勝:學唱歌,五音不全;學跳舞,步伐不。灰嘧窌r尚趕新潮,卻不愿改變自我、丟失自然……于是拼命讀書,與莎翁交友,與太白唱吟,與魯老夫子對話,與五柳先生趣談。立三尺講臺,難守本分,不迷信于舊規(guī),而有志于挑戰(zhàn),不僅課內(nèi)揭秘,而且課外探源,每有所悟,便怡然自樂,得意洋洋也。學生嘆曰:黎老師有童心之純真,無師道之尊嚴,與我們“五同”為伴,戲稱為“五同”老師。何謂“五同”?師生同讀、同寫、同講、同議、同評也。
教師引語:同學們也來介紹一下自己吧,可以是完整的小傳,也可以只是一兩句抓住某個特點,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
學生展示自我并交流。
如:生1:喜歡足球,卻被稱為臭腳。
生2:每每遲到,總被老師恥笑,一笑了之。
生3:不戚戚于分數(shù),不汲汲于名次。
課堂收束
這堂課即將結束了,相信大家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之旅上會有更多收獲。網(wǎng)絡、書店、圖書館,都是學語文的好去處,有收獲,可以告訴我,有困惑,也可以告訴我。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迅速、準確地把握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
2、學習本文簡潔洗煉、畫龍點睛的語言特點;
3、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zhì)。
【教學重點】
1、在老師點撥下,進行獨立探究,啟發(fā)思維;
2、學習本文簡潔洗煉、畫龍點睛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zhì)。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過《桃花源記》。請同學介紹作者的概況。
(學生回答)
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
資料一: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時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經(jīng)的影響,曾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二十九歲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參軍之類的小官。他早年便有愛慕自然、貪羨隱逸的思想。當仕途不得志時,就更懷念這種生活。所以,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處兩端,行動上也是仕隱不常。三十九歲時,他的思想有了很大變化。這一年,他親自參加勞動,因耕植不足以自給,又一度為彭澤令,在官八十余日。適逢郡里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解職而歸。從此,完全走向了歸田的道路。終年63歲。陶淵明的歸田是對污濁現(xiàn)實完全絕望之后,采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在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陶淵明的作品,現(xiàn)存詩120多首、散文6篇、辭賦3篇及其它韻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現(xiàn)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對污濁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強烈不滿。還有大量的田園詩,則表現(xiàn)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勞動本身的贊美,如《飲酒》《歸園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詩并記》,表現(xiàn)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他的詩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寫,來表現(xiàn)農(nóng)村的日常生活和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使人感覺真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沒有一點的痕跡。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簡稱傳。傳記,是對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記敘,其特點是實錄,即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和夸張。根據(jù)記敘的對象不同,傳記可分為自傳和他傳兩類。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字詞學習:
輒(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簞(dān)瓢屢(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儔(chóu) 銜觴(shāng) 歟(yú)
3、指導學生朗讀。
第一,身心放松,無拘無束;
第二,讀出自我,讀出困惑。
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三、翻譯理解
1、同桌交流,解決疑難;
2、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許:處所,地方。
詳:詳細地知道。
因:就。
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
焉:語氣助詞。
不求甚解: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會意: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所領會。
性:本性。
嗜:愛好。
舊:老朋友。
或:有時。
置:準備。
招:邀請。
造:往,到。
輒:就。
盡:喝個盡興。
期:期望,希望。
曾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環(huán)堵:房屋四周。堵,墻壁。
蕭然:空寂。
短褐:粗布短衣。
穿,破。
結,縫補。
晏,平靜,安逸。
如:的樣子。
終:結束。
戚戚:憂愁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茲: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儔:類。
銜觴:喝酒。觴,酒杯。
以:來。
樂:使快樂。
志:心意,志向。
四、課堂小結
讀書貴有方法。朱熹說:凡讀書,須字字讀得響亮。只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繼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陸象山說: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今人學者王富仁說:好的書,是讀過就懂的,讀同解(理解)是同時完成的,在這個意義上,讀就是解,解就是讀,解是在讀的過程中或讀后自然發(fā)生的現(xiàn)象,不存在一個甚解的問題。好讀書,不求甚解才是一種正常的讀書方法,接受方式。林語堂說:興味到時,拿起書來便讀,這才叫做真正的讀書,這才是不失讀書之本意。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2、完成《語文作業(yè)本》上的積累運用。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指名朗讀課文;
2、翻譯重點字、詞(見前一課時)。
二、合作探究
閱讀能力說到底是一種信息的理解、辨別、篩選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就是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題眼、文眼、字眼、詞眼、句眼、段眼等。
請同學們尋找文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字眼,并思考這個字體現(xiàn)出五柳先生怎樣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是不字。
1、淡泊名利: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2、愛好讀書著文: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3、嗜酒如命,率真放達: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安貧樂道:
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三、質(zhì)疑拓展
1、文中最為詳寫的是他哪方面的特點?
寫五柳先生的喝酒,也最傳神。
2、我國古代詩文有許多寫到了酒,大家還記得哪些?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等,都不約而同的與一個字聯(lián)系在一起──愁。我們來看看五柳先生為什么而愁呢?
3、資料二:
《短歌行》(節(jié)選)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醉。古來圣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日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宣州謝眺樓飲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4、資料三:
魏晉時期,統(tǒng)治階級的高壓政策、門閥制度,與讀書人的自由個性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壓迫,又無力反抗,往往借酒澆愁,在醉鄉(xiāng)中使波瀾的心靈獲平靜,如阮籍、嵇康、劉伶等。這實際上是他們使自己得到心靈解脫的一種無奈。
(學生討論)
《五柳先生傳》是作者托言而成的自傳。
四、課堂小結
因為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不僅讓讀者對他與眾不同的情操、思想擊節(jié)贊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筆調(diào)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準備默寫;
2、完成《語文作業(yè)本》;
3、補充訓練:
閱讀唐朝王績的《五斗先生傳》,完成練習。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間。有以酒請者,無貴賤皆往,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起飲也。常一飲五斗,因以為號焉。先生絕思慮,寡言語,不知天下之有仁義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來,其動也天,其靜也地,故萬物不能縈心焉。嘗言曰:天下大抵可見矣。生何足養(yǎng),而嵇康著論;途何為窮,而阮籍慟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附譯文:
有位五斗先生,用愛好喝酒的方式游戲人間,凡有人用酒請他,無論身份高低貴賤,他都前往,而且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擇地方倒地便睡,酒醒后又起來繼續(xù)喝酒。他經(jīng)常一喝就是五斗,因此以五斗作為自己的稱號。先生無思無慮,很少說話,不知道人世間有仁義冷暖。他忽兒離開,忽兒回來,行為動靜自然,符合天地法則,所以萬事萬物不能纏繞住他的心。他曾經(jīng)說:天下事物大概能夠看得清楚。人生如何能夠保養(yǎng)?嵇康便撰寫了《養(yǎng)生論》;道路為什么會窮盡呢?阮籍于是悲慟哭泣。所以,故作胡涂,是圣人的行事態(tài)度。于是,他一直實踐自己的心意,最后不知去向。
、 為何作者以五斗作為自己的稱號?
、 為什么稱嗜酒為酒德?這個名稱有沒有特殊含義?
、 為什么五斗先生可以不知道人世間有仁義冷暖,卻生活得那么無拘無束?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體會課文寫人方法。
3、品析詞句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揣摩平淡內(nèi)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
【教學方法】
l、誦讀—品味—積累。
2、品讀—評析—習作。
3、設疑一點撥一釋疑。
【媒體設計】
1、放音機(配課文朗讀磁帶)。
2、投影儀(配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畫膠片)。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印發(fā)教師撰寫的《采菊東籬下──古詩新讀》。(見后“附”)
一、導語設計
(出示詩意畫投影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是我國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達了詩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靜的心境。詩人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與詩人生活際遇、性格志趣有關,F(xiàn)在,我們就通過他的著名散文《五柳先生傳》,來認識認識這一代名家。
(解說:詩丈、圖并舉,乃為教學營造淳樸、寧靜的意境,讓學生迅速找到與課文諧和的振點。)
二、解題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時受家庭和儒經(jīng)影響,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當時政治黑暗,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歲才出仕,但也不過幾任小官。由于他厭惡官場的污濁,不愿“為五斗米折腰”,41歲時決然從彭澤令任上退隱,歸田躬耕。歸田后的陶淵明寫下了100多首反映勞動生活的詩歌和多篇辭賦散文!段辶壬鷤鳌肪褪窃娙俗宰男,全篇不足200字,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jīng)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fā)展等等。
三、研習課文
1、誦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 聽讀課文,認準字音。
學生邊聽課文朗讀錄音,邊看課文作圈注。
生疏字: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ān) 汲(jí) 儔(chóu) 黔(qián) 觴(shāng) 歟(yú)
多音字:傳(zhuàn) 好(hào)
⑵ 和讀課文,明確節(jié)奏。
學生邊隨錄音輕聲誦讀課文邊標劃節(jié)奏。
如三字短句:好讀書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如復雜長句: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 跟讀課文,掌握語調(diào)。
學生隨教師的范讀而讀。第1段應讀出舒緩陳述的語調(diào);第2段應讀出贊嘆抒情的語調(diào)。
⑷ 默讀課文,領會文意。
運用工具書和注釋,邊默讀課文邊理解字意、詞意、句意。
⑸ 分讀課文,總理全篇。
、 男生讀課文第1段,女生讀課文第2段,說說兩段的不同:
從內(nèi)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蘊涵性格志趣);第2段主要是贊語(蘊涵精神風貌)。從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寫;第2段主要是評論,是總說。
、 女生讀課文第1段,男生讀課文第2段,說說兩段的聯(lián)系:兩段以關鍵句相呼應。第1段“不慕榮利”,第2段“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③ 男女生齊讀課前“閱讀提示”,再次總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與形式,并明確學習重點。
(解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盼膶W習,貴在“讀”字。此環(huán)節(jié)設計五步誦讀,由淺入深,培養(yǎng)學生朗讀課文的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品味──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 品味“不”字,初識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用“不”字有九:
不知何許人 不詳其姓字──實不愿說,非“不知”“不詳”,可見先生淡泊寧靜。
不慕榮利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忘懷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見先生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遠,不舍本求末,可見先生胸襟開闊。
不能常得 不蔽風日──安然自若,不為境所困,可見先生開朗樂觀。
不吝情去留──去留無意,不裝模作樣,可見先生耿直率真。
⑵ 品味細節(jié),再識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寫人物生活細節(jié),突出有三: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先生專志樂學。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可見先生灑脫不羈。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可見先生高雅脫俗。
(解說:階段小結,順勢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確人物思想: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既括態(tài)度,體會多面寫人法。
文中態(tài)度概括有六:對讀書的態(tài)度;對作客的態(tài)度;對家境的態(tài)度;對著文的態(tài)度;對得失的態(tài)度;對貧富的態(tài)度。如許種種態(tài)度,即從多層面表現(xiàn)人物。而每個層面所用筆墨都簡約洗練,正是點到即止,速寫傳神。
、 抓取典故,體會類比寫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屢空”“黔婁”“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別以學者、隱士、百姓類比,烘托凸現(xiàn)人物。
(解說:⑴是文中的亮點、美點,9個“不”字幾乎網(wǎng)盡人物性格志趣;⑵是⑴的補充,讓學生進一步揣摩平淡內(nèi)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認識人物。⑶既為⑴⑵的總收,又是難點的突破;⑷是難點的進一步開掘。以上四環(huán)節(jié)重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選點突破能力。)
3、積累──培養(yǎng)美感,豐富語匯。
⑴ 積累名言:
好讀書,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積累精練雅致的連用四字句:
課內(nèi)的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 短衣穿褐,簞瓢屢空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遷移聯(lián)想: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
滿座寂然,無敢嘩者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愛蓮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是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陋室銘》)
(解說:古文中有很多名句,意蘊豐厚,哲理深透;古文中有大量連用四字句,句式整齊,音韻和諧,顯得精練、精致、精美、精神。學生積累它們,既受美的熏染,又豐富語匯,受益無窮。)
4、課堂訓練。
、 說的訓練: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有何看法?
、 寫的訓練:學用課文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寫寫自己(100字左右)。
(解說:⑴要注意在時代背景、作者思想上予以點撥,不求學生有多么深刻的認識。如:“不慕榮利”,其實是不愿與丑惡的社會同流合污。⑵要注意提示學生寫出自己的性格志趣,同時語言要簡練。)
5、課堂小結。
本次課學習了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托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認識了這位隱逸者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并體會了多層面速寫和類比烘托的記人方法。相信同學們一定在做人、為文方面有所領悟。
(解說:從課文人物和寫作方法兩方面收束新課,強化課文重點;從做人與為文兩方面啟發(fā)學生,滲透德美教育。)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課后練習三。
【附錄】
讀詩:
飲酒(之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聯(lián)想:經(jīng)過幾李雨,東籬已殘了:幾桿枯竹斜插,幾縷老藤纏繞。就如此罷,反正雞已送給南山那個老翁了。昨天,他還送了壺酒來,不知對送雞的答謝,他只說耕事閑了,隨便聯(lián)幾句也算一樂。噫──籬下隨意補的幾簇菊,竟然開了,像昨夜展開經(jīng)卷時,挑亮的燈焰。風來,香來,正好盈一袖回屋品酒,要是醉了,喝杯菊花茶,興許詩行里也有余芳。那就采一些回屋罷,要是老翁還來,也好送幾枝給他!吧綒馊障,飛鳥相與還──”哪里來的歌呢?仿佛坡下長煙截斷的松林里。是老翁來了吧?正好,昨天他留的聯(lián)句我已有對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6
大家好,這次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初二語文第三冊《五柳先生傳》,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在本冊書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且《五柳先生傳》這篇文章的篇幅精短,內(nèi)涵深刻,所以作為重點內(nèi)容來學習。
本文的教學目標
1、 識托名自傳的獨特寫法,感受其自然平淡而形象鮮明的寫法
2、 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潔志趣
3、 背誦全文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目標1,難點是學習目標2。
我采用的教學手段有實物投影,錄音。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安排教學思路的,教法啟法誘導式,分層教學,學法為討論式,分層次三步讀書法。常言說得好,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第一層次誦讀疏通文意,第二層次誦讀探究文理,第三層次,品味意境。在此過程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鑒賞水平。
主要教學過程是這樣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才藝展示,簡介陶淵明背誦其詩《歸園田居》(目的,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從而導入新課)導入語我是這樣設計的,關于陶淵明我們并不陌生,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陶淵明的作品,《五柳先生傳》讓我們再次走近陶淵明,了解陶淵明,同時向學生介紹傳這種文體知識,明確本文是以史傳的形式寫得一篇自傳,從文章整體結構上看,分傳文,贊語兩部分,一五柳先生即作者陶淵明。使學生對本文結構有大致了解,
第二環(huán)節(jié),采用分層次三步讀書法,全面學習課文內(nèi)容,:
1第一層次誦讀,疏通文意,
、俾犝n文錄音,(全面感知課文內(nèi)容)
、趯W生自讀課文,和(投影出示:要求語音正確,語句通順,不讀斷句,找疑難點)(意在讓學生初步領會文中詞語和句段含義)
③開展活動“請讓我來幫助你”,將文中不懂詞句找出來,向大家置疑問難,由學生互幫互助的形式來完成,困難較大的由老師指點。(在這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和關心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空間。
第二層次誦讀,探究文理,
、僦该首x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五柳先生的呢,由學生邊讀邊匯報,即“名號的由來、性格、愛好、生活、志趣”,(板書)
、谀x課文,參照提示(思考:五柳先生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小組討論后匯報,,最后師生總結,(他是一個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人)(完成板書)
、圻@是我們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作者是如何評價他的呢,同學們齊讀課文贊語部分,(在這里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結合指名讀默讀,齊讀,加深學生對五柳先生的認識。)
④為了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全面地了解五柳先生,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贊語部分的哪句話與前文的不慕榮利相照應,快速跳讀課文,找出來,找出后再次提問,本來在當時乃至當今社會追求慕華富貴者大有人在,而我們的五柳先生卻不慕即作者陶淵明,卻不慕不汲汲,你對此舉有何認識和看法,如果你是陶淵明你會怎么做中,小組討論后匯報,得出兩種結論,一是他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二是他消極避世,不能勇于面對現(xiàn)實,教師總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三層次的誦讀:品味意境。陶淵明的作品以其語言的平淡自然、形象鮮明而著稱,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朗讀比賽, (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為了檢測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分層次設計了三道練習題。
第一題(基礎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填空!段辶壬鷤鳌纷髡呤莀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詩人,本文作者托________________之名為自己作傳。
1、 第二題(能力題)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 因以為號
、 親舊知其如此
、 短褐穿結
④ 造飲輒盡
第三題(潛能發(fā)揮題)小練筆:根據(jù)本文所學的知識為自己作傳。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小結:學生自我匯報后由教師總結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
一、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設計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nèi)容,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大綱中有文言文背誦推薦篇目20篇。《與朱元思書》即是其中的一篇。它是初中語文第四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單元提示中要求“熟讀并背誦課文,讀出一點語氣來”。《與朱元思書》是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的吳均寫給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選文層次清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富春江自富陽到桐廬間的山光水色,描繪了祖國南方秀麗江山的奇異景象,使人讀后確有悠然神往之感。同時,文中也表現(xiàn)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從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駢文,文筆精美,自然流暢,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聲律和諧,具有一種音樂美。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和要求,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感知理解課文內(nèi)容;2、熟讀背誦全文;3、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而其中,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背誦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為了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的放矢,首先采用“目標導學法”。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學的活動首先要確定好準確適度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成功的愉悅感。因此,在引入課題后,即出示教學目標,在其引導下,分步實施完成。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學生積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課時內(nèi)力求達到背誦,因此,誦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而誦讀能力的訓練又與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相輔相成。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得透徹,朗讀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讀才會有正確的語音、語速、音量;對課文的字詞句熟悉,朗讀時才會有準確的發(fā)音、停頓、重音。課堂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全體學生的齊讀齊背;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誦讀中熟悉、理解、品味、鑒賞、記憶、積累。多媒體的運用,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運用恰當?shù)膶W習方法,完成學習目標。在教學中,課題、作者、教學目標、讀文后字音詞義的檢測都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課文內(nèi)容和結構,插入了動畫素材,引導學生讀文思考、標劃,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圈點批注的學習習慣;為了解決重難點,選取了大量的圖片并進行了超級鏈接,使畫面具有交互性,完整性,將課文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助學生記憶,這樣,運用圖片、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從多個方面調(diào)動了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投入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替代或補充傳統(tǒng)的教學設備(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的展示問題、板書或提示內(nèi)容,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
首先,由學過的寫景文引起學生的回憶,導入新課。明確指出本文又是一篇優(yōu)美的山水小品,作者以其清新的文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令人神醉的畫面,使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學習的期待。
第二步,初讀感知課文。本文是一篇自讀篇目,文下的注釋比較詳細,因此沒有必要對課文進行詳細的講解,先讓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要求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結合文下的字、詞、句釋義理解課文,讀后對重點字音和詞義進行檢測,因為有了檢測,學生的自讀也有了著落。
第三步,誦讀課文。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指名試讀,在肯定學生收獲的前提下,教師指導并進行范讀,明確讀此類寫景抒情的文章語調(diào)一定要舒緩,注意每一小節(jié)間的停頓,在每種景物出現(xiàn)后留一個想象的空間。然后學生再讀課文并結合屏幕提示的問題思考、標劃。
第四步,討論交流問題答案,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相關內(nèi)容,文中寫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見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學生的討論交流中水到渠成的得到了解決,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構也隨著清晰地展示了出來,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把握。這為學生背誦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五步,結合一幅幅優(yōu)美的圖片,分散難點,引導學生分步記憶文章內(nèi)容,如,在引導背誦第一節(jié)時,選擇了一幅山水畫面,一艘小船在水中游來游去,學生結合畫面,想象作者坐著小船飽覽“天下獨絕”的“奇山異水”。同時,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把分散的景物融合成一幅完整的畫卷。然后,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為學生描繪這一幅幅畫卷,學生對文中的語句相應地進行朗讀、記憶。
第六步,結合圖片的綜合展示,以圖引文,引導學生進行齊背,達成目標。
第七步,在悅耳的音樂聲中,為學生展示美麗的風景圖片,幫助他們達到從感受美到創(chuàng)造美的完美境界,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的思想教育目標。
本課時的設計,力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自讀、討論、交流,多媒體的輔助,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但因水平有限,有許多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準確地解釋重點詞語,疏通文意。
2.依據(jù)課文語句,能概括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3.能在課文中找到否定句,并體會這種個性鮮明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概括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教學難點
1.了解傳記與自傳的基本特點。
2.體會用否定句表現(xiàn)人物鮮明個性的寫作特點。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注釋掃除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多渠道查閱、收集有關陶淵明的資料:如生平簡介,歷史家對陶淵明的評價等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㈠導入新課
、驷岊}:“傳”
傳記,是介紹人物生平經(jīng)歷的文章,一般介紹人物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等,記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時顯示出個人的品格特點。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
、绺兄囊
1.課堂誦讀,初步感知
①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練習,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讀出情感。
教師指導: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diào)。第一段:舒緩陳述;第二段:贊嘆抒情。
②小組展示:形式多樣朗讀。教師及時點評指導。
、劭创笃聊唬罁(jù)籍貫姓名、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為線索,全班齊讀。
2.分組交流,釋疑譯文
以四人為一小組,按“讀文──釋詞──譯句”步驟釋疑解難
、僮宰x:借助工具書,掌握課下注釋的重點字詞,初步疏通文意。
、诤献鳎盒〗M交流探討,解決疑難,難以統(tǒng)一的問題勾畫出來。
、圪|(zhì)疑:小組將本組未解決的問題提交出來,全班討論釋疑。
④歸納整理:教師強化重點字詞、句式,整體梳理課文翻譯,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3.檢測學生對文意的理解程度
師出示詞句及一些難理解語句,由學生競答方式互相交流,教師糾正強化。
4.熟讀成誦。
、僮晕揖毩,教師指導背誦方法。
、诮柚嗝襟w顯示籍貫姓名、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的提示,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入
二、復習檢查
1、課文背誦。
2、作者、背景情況回顧。
三、尋讀探究,小組合作學習。
1.文章介紹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況?請學生歸納、列表:
思想性格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生活狀況
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雨,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人生志趣
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2.這些語句贊美了五柳先生怎樣的思想品格?
隱者風范: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書中求樂:好讀書,不求甚解
率真放達: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貧樂道: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自得其樂,淡泊名利: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
總結:五柳先生是一個不慕名利,率真放達,安貧樂道的隱士。
3.品味細節(jié),再識人物性格志趣
、耪页鑫闹械摹安弧弊志,仔細品讀。
、俨恢卧S人,不詳其姓字:淡泊寧靜。
、诓荒綐s利,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淡泊名利。
③不求甚解:意存高遠,不舍本求末,胸襟開闊。
、懿荒艹5,不蔽風日:安貧樂道
、莶涣咔槿チ簦郝收娣胚_。
⑵教師小結: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筆調(diào)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四、課堂拓展
我們怎樣辯證的評價陶淵明,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么?摒棄他的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習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后的作文“平庸與快樂”
【《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公開課《五柳先生傳》的教學設計11-08
公開課《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11-06
五柳先生傳的教學設計11-23
《五柳先生傳》的教學設計06-12
五柳先生傳 教學設計12-06
《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11-19
關于《五柳先生傳》的公開課教學設計11-14
課文五柳先生傳公開課教學設計范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