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能》教學設計
教材:《全日制高級中學物理試驗修訂本》第章第節(jié)
知識目標 1、理解重力熱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的定義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
3、知道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4、了解彈性勢能。
能力目標 1、根據功和能的關系,推導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
2、學會從功和能的關系上解釋和分析物理形象。
德育目標 滲透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得到物理結論的方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 重力勢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體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教學難點 重力勢能的系統(tǒng)性和相對性
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法、分析歸納法、講練法
教學用具 鐵球(大小、質量均不同的兩個)、透明玻璃容器、沙子、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步 驟
導入新課 打樁機的重錘從高處落下時,可以把水泥打進地里,為什么?
學生:因為重錘具有重力勢能。
教師那么什么是重力勢能?
學生: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演示實驗:
在一個透明的玻璃容器內裝上沙子。
實驗一:用一個鐵球從不同高度釋放,觀察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實驗二:用大小不同的兩鐵球從同一高度釋放,觀察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學生回答觀察的現(xiàn)象:
在實驗一中,鐵球的釋放高度越大,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
在實驗二中,質量大的鐵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
教師:通過上述演示,我們可以定性得到:重力勢能跟物體的質量和高度都有關系,且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入:那么,怎樣定時地表示重力勢能呢?
板書課題:重力勢能
【《勢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勢能教學設計11-13
勢能的改變教學設計03-31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11-18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01-11
《動能和勢能》教學設計范文08-26
動能和勢能精品教學設計12-18
勢能教學設計范文(精選4篇)03-30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模板07-12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通用6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