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案教學設(shè)計課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 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 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 發(fā)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 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nèi)表皮上揭下一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 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 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 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 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fā)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 師: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2、 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nèi)容見13頁)
3、 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jù)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jiān)督大家進行規(guī)范的操作,對不規(guī)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fā)現(xiàn)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 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fā)現(xiàn)
。ㄑ笫[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jié)構(gòu),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fā)現(xiàn)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wù)剬毎恼J識。)
課外作業(yè)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案教學設(shè)計課件】相關(guān)文章: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教學反思11-24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的教學反思08-09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優(yōu)秀教學反思01-16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說課稿11-02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精選7篇)08-26
生命生命教學課件設(shè)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