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時間:2025-02-09 11:54:41 玉華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精選11篇)

  古箏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器,大家喜歡彈古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初級古箏教學計劃,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nèi)容哦!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精選11篇)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1

  古箏屬于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它以音色優(yōu)美,古樸,典雅,且易上手而別具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古箏,清楚本學期所學的內(nèi)容,特作以下計劃:

  教學目的

  1.豐富孩子的業(yè)余生活及興趣愛好。

  2.讓孩子通過樂器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3.通過樂器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鍛煉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

  4.培養(yǎng)孩子藝術美感和氣質。

  教學內(nèi)容

  一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觸弦方向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無各手指的指法組合

  3.小撮、和弦的演奏方法。

  4.左手揉弦,按音的演奏方法。

  5.花指的指法練習。

  6.食指搖的演奏方法,琶音的練習。

  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

  1.音高的識別

  2.節(jié)拍、節(jié)奏的組合

  3.音色的'識別

  4.音樂表現(xiàn)

  需要達到的程度

  從家長的意愿出發(fā),學習內(nèi)容一定要與考級曲目相聯(lián)。因此,暫設定第一年達到每年正規(guī)考級六級曲目程度,第二年達到正規(guī)專業(yè)考級九級曲目程度。

  教材內(nèi)容

  1.《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

  2.根據(jù)教學進度編寫與補充練習曲目

  3.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箏考級曲集》

  4.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古箏入門》

  5.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兒童古箏教材》

  教學進度及內(nèi)容

  寒假前約十六節(jié)課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熟悉坐姿和古箏音位為主。

  通過簡單指法練習和小曲目熟練各音區(qū)音位,試著鍛煉孩子的簡單看譜能力。

  顫音的指法練習。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以確立演奏手型為主。

  觸弦朝手心方向運力,確立正確的演奏手型及坐姿,手腕的感覺,

  熟練八度,大撮,劈托及上下滑音的指法練習。

  要求彈奏速度不要過快,以準確,規(guī)范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以確立手腕擺動動作為主。

  運用勾托抹托的指法練習鞏固手腕的擺動動作,練習各指的獨立性,靈活性。

  “4”“7”的按音。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鞏固一至十二節(jié)課的內(nèi)容。

  四級考級曲目《漁舟唱晚》的演奏。

  通過本曲目的練習使一至十二節(jié)課所學所有教學內(nèi)容及指法得到鞏固和提高。

  初步了解曲目的處理和演奏,鍛煉演奏曲目的連貫性,完整性。

  通過十六次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使孩子對古箏有初步大體的了解,打好學習古箏的基礎,為學習中級曲目的練習做好準備。

  注:由于每個孩子的進度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本計劃可能會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所調(diào)整和改動。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搞好素質教育,進一步展示我校鄉(xiāng)村少年宮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yǎng)及表現(xiàn)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fā)展。古箏教學正是從培養(yǎng)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合格人才的高度“以人為本”,以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進行教育,使教學真正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將培養(yǎng)素質全面、個性鮮明且具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人才為主要任務,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鄉(xiāng)村少年宮古箏班將有計劃地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并力求整個活動能順利、高效、持久地進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練習來規(guī)范學生的指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2.通過欣賞古今名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

  3.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教學安排

  (一)、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孫文妍、何寶泉老師主編的《少年兒童古箏教程》(一)作為主要教材,有計劃地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教學。

  (二)教學時間、地點、方法:

  1.活動時間:每周四下午15:50—16:50

  2.活動地點:學校鄉(xiāng)村少年宮古箏教室

  3.教學措施:

  (1) 教育學生嚴格遵守活動紀律,定時定點對學生進行教學,保證每次教學時間與質量。

  (2) 教師嚴格按學校“教學五認真”的規(guī)定,認真?zhèn)湔n、上課并做好有關興趣小組活動的資料的保存工作。

  (3) 配合多媒體教學,定期給學生欣賞名曲,觀看名師古箏曲目的VCD講解,開闊學生的眼界。

  (4) 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變集體授課為個別或階段教學,以適應每個學生水平的提高。

  (5) 學滿結束以個人回課或考級形式或對學生學習做等級評定,并爭取集體匯報表演機會,配合學校參加各種文藝表演活動,展示我校學生風采。

  4.教學計劃:

  20xx年9月:認識古箏,掌握演奏姿勢及手形要求。

  20xx年10月:“托”“勾”“抹”的基本彈奏,勾托抹組合練習曲。

  20xx年11月:“撮弦”練習(大撮)、“撮弦”練習(小撮)。復習勾托抹組合練習曲,《笑傲江湖》練習曲、《春江花月夜》練習曲。

  20xx年12月:勾托抹托音階練習(上學歌);復習彈奏《笑傲江湖》、《春江花月夜》練習曲。

  20xx年1月:總復習。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3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古箏的基本知識,包括古箏的歷史、結構、演奏姿勢和基本指法。

  2.培養(yǎng)學生對古箏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提高音樂素養(yǎng)。

  3.掌握簡單的古箏曲目,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1.第一節(jié):古箏簡介

  (1)古箏的歷史與發(fā)展

 。2)古箏的結構與組成部分

 。3)古箏的演奏姿勢與基本指法

  2.第二節(jié):古箏曲目 欣賞

  (1)欣賞經(jīng)典古箏曲目,如《漁樵問答》、《高山流水》 等

  (2)分析曲目的音樂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

  3.第三節(jié):簡單曲目學習

 。1) 學習古箏曲目 《月 亮代表我的`心》

 。2) 學習古箏曲目 《小星星》

  4.第四節(jié): 古箏演奏技巧提升

 。1) 學習古箏的和弦、 滑音、 顫音等演奏技巧

 。2)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5.第五節(jié): 學生演奏展示

 。1) 學生展示所學曲目

 。2) 教師點評與指導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解古箏的基本知識、 曲目 分析和演奏技巧。

  2.示范法: 教師示范演奏, 學生跟隨模仿。

  3.練習法: 學生自主練習, 教師個別指導。

  4.欣賞法: 聆聽經(jīng)典古箏曲目 , 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四、教學評價

  1.學生課堂參與度: 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性。

  2.學生演奏水平: 評估學生在課堂上的演奏表現(xiàn), 以及課后練習的成果。

  3.學生滿意度: 收集學生對古箏學習的反饋, 了 解學生的需求和興趣。

  五、教學資源

  1.古箏樂器: 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古箏樂器。

  2.教學課件: 制作精美的課件, 輔助教學。

  4.教材: 選用適合初學者的古箏教材, 如《古箏基礎教程》 等。

  六、教學計劃安排

  1.第一節(jié): 古箏簡介(2課時)

  2.第二節(jié): 古箏曲目 欣賞(2課時)

  3.第三節(jié): 簡單曲目 學習(4課時)

  4.第四節(jié): 古箏演奏技巧提升(4課時)

  5.第五節(jié): 學生演奏展示(2課時)

  6.第六節(jié): 古箏考級曲目 解析(2課時)

  7.第七節(jié): 古箏名曲解析與欣賞(2課時)

  8.第八節(jié): 古箏演奏藝術與文化(2課時)

  9.第九節(jié): 期末匯報演出(2課時)

  10.第十節(jié): 總結與反饋(1課時)

  七、教學注意事項

  1.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和基本指法, 避免養(yǎng)成錯誤的習慣。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4.定期檢查學生的練習進度, 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

  5.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發(fā)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4

  一、古箏教學目標:

  1、讓兒童通過古箏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

  3、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殴~名曲來陶冶情操。

  二、古箏教學內(nèi)容:

  1、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熟悉古箏音位,國定彈奏手型,掌握三個手指的正確彈奏方法。

  2、鞏固右手大指托、抹、勾的奏法。

  練習曲:托:《排排坐》;抹、《國旗歌》;勾、《蒙古名歌》。

  托抹勾組合《小羊羔》。

  3、左右手八分音符的聯(lián)系。例11、12。

  4、左右手撮弦奏法。大撮:中大指略微伸直,虎口張開,小關節(jié)主動抓弦。

  練習曲:大撮:《娃娃要睡覺》;小撮:《上學去》。

  A左右手大、中指撮弦練習(例17)

  B樂曲《大長今》彈奏大撮時。

  5、學生能夠區(qū)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

  A:左右手八分音符的訓練(例11)

  B:D調(diào)五聲音階練習

  C:樂曲:《我上幼兒園》慢練開始,要求手型正確,節(jié)奏準確,彈弦位置準確。

  6、掌握左手揉弦的彈奏技巧:

  A、左手揉弦奏法(例24)

  B、樂曲:《小白菜》、《靜悄悄》、《漁光曲》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準確,并口數(shù)拍子,左手有規(guī)則上下顫動。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執(zhí)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時間,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2、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適當?shù)姆诺鸵,放慢教學進度,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

  3、多看多聽其他教師的課程,從中汲取經(jīng)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鞏固托、抹、勾的奏法。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以左右手的'撮奏,以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訓練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在以上的基礎上加上揉弦

  4.第十三至第十五次課程鞏固一至十二節(jié)課的內(nèi)容

  通過十六次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到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素質,滿足部分音樂愛好者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古箏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契約特長。

  二、教學要求:

  1、 教師認真的準備好每一次活動,要求知識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興趣性。

  2、學生不得曠課,學生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3、學生積極和輔導教師進行配合,以便使古箏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的具有生動性、活潑性。

  三、具體工作措施:

  1、 教師應盡力輔助校外教師上好古箏活動課,并在校外教師的指導下,督促學生練習。固定訓練教室、訓練時間。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到每周還課并有記錄。

  2、經(jīng)常督促學生完成一些學習音樂的好習慣,并使之不斷鞏固、加強。雖然有些學生家里有古箏,但家庭缺少督促,學生的練習基本上都是在校時間。教師應該不止相應的任務,盡力讓學生在家完成。

  3、對小組的課程做出規(guī)范,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音樂能力為主要內(nèi)容,不讓學生放任自流,做到由有基礎的同學督促沒有基礎的同學的學習。

  4、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并在一定的時間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鍛煉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讓她們能有機會參加各類匯報演出。

  5、能利用一定的課余時間對有基礎的學生進行訓練,使他們的演奏技能大幅提高,為民樂隊輸送人才。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6

  古箏是中國傳統(tǒng)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古代便被人們奉為“雅樂”。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古箏逐漸與年輕人的生活越來越少有聯(lián)系,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古箏的存在。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古箏,學習古箏,并在學習中體驗到音樂的魅力,我們特別設計了“素描創(chuàng)意古箏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nèi)容

  1.基本樂理知識:介紹音樂的基本元素,例如音符、節(jié)奏、拍號、節(jié)拍等基本知識。

  2.古箏演奏技巧:介紹古箏的各種演奏技巧,例如琴碼、弦階、指法、轉調(diào)等技巧。

  3.樂曲學習:從簡單到逐漸復雜的樂曲學習,其中包括《清明上河圖》、《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經(jīng)典曲目。

  4.創(chuàng)意素描:利用素描的方式創(chuàng)作并表現(xiàn)個人的音樂感受,加入自己的心得與感悟。

  二、教學方法

  1.視聽教學法:使用投影儀及音樂播放器,讓學生在視聽上感受音樂魅力。

  2.教師示范法:由教師現(xiàn)場演奏古箏,讓學生在實際演奏中感受藝術的美好。

  3.團體合作法:讓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音樂創(chuàng)意素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4.多樣化教學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小組討論、逐字注釋等,使學生全方位的了解音樂知識。

  三、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并學會樂理知識,為學習古箏奠定基礎。

  2.讓學生掌握古箏演奏技巧,能夠演奏部分曲目。

  3.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提高審美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通過素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音樂感受。

  四、教學成果

  1.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樂理知識,能夠較為準確地唱出樂曲的旋律。

  2.學生能夠熟練地演奏一定的古箏曲目,其演奏水平迅速提高。

  3.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培養(yǎng)了良好的審美能力。

  4.學生通過創(chuàng)意素描的方式表達個人的音樂感受,展現(xiàn)了自己的藝術才華。

  五、教學評價

  1.樂理及古箏技巧的考試評分:根據(jù)學生在考試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分,并在每次考試后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反饋。

  2.創(chuàng)意素描的評價:評估學生的創(chuàng)意和表現(xiàn)手法,并在評價期間提供個性化指導。

  3.學生自主評價:讓學生在學習完成后填寫課程反饋表,了解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態(tài)度和建議。

  六、結語

  “素描創(chuàng)意古箏教學計劃”旨在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古箏、學習古箏并且喜歡古箏。我們相信音樂是一種有魔力的藝術,可以深深的打動人心,所以我們也希望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7

  一、古箏的簡介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tǒng)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古箏結構是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釘、調(diào)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碼”(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規(guī)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撰之與繆金林共同發(fā)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shù)21根。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古箏教學屬于器樂教學科目。古箏的學習要求演奏者在同一時間內(nèi)做到眼到(視譜)、口到。(唱譜)、手到(演奏)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從而使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聯(lián)想記憶反應能力得到延伸和發(fā)展,促進學習者智力的開發(fā)、情操的陶冶和古箏演奏能力的提高。

  學習古箏課程主要傳授古箏演奏基礎知識,讓同學們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技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音樂的創(chuàng)造能力。豐富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三、教學層次、學制、學時

  古箏教學分初級班、提高班、加強班三個層次。

  初級班、提高班、提高班。

  每學年兩學期,每學期15個周,每周授課兩次,每次1小時,共30學時左右(以實際上課課時為準)

  四、教學任務與要求

  1、初級班(第一學年)

 。1)了解古箏的歷史淵源,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了解古箏的護理和系弦方法。

 。2)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準確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

  (3)學習古箏基本演奏技法,能夠運用正確的手型,學習常用指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和音、揉弦),利用練習曲鞏固掌握指法。

  (4)學習課本中的練習曲。

  2、內(nèi)容

 。1)簡單介紹古箏的歷史淵源,通過實物了解古箏各部位的名稱與構造,了解古箏基本的護理常識。

 。2)學習古箏的彈奏姿勢,掌握正確手型。

 。3)初步認識古箏(1根弦的音高、音位順序、唱名以及分組認弦規(guī)律。

 。4)學習古箏的基本演奏技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掌握技法符號。

  (5)學習樂理知識:小節(jié)、拍子、拍號。準確視唱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了解每小節(jié)內(nèi)各拍的強弱音順序。

 。6)分別學習和練習左右手彈奏,附以簡單的練習曲。

 。7)培養(yǎng)學員的古箏學習興趣。

  要求:

 。1)在訓練時,要求彈奏姿勢放松,手型準確而放松,出弦方法到位。

 。2)準確掌握D調(diào)21弦的音位排列順序,在識譜彈奏過程中做到“眼睛走在手前面”。

 。3)掌握各種音符不同時值不同組合方式的準確彈奏。

  (4)由易到難,先練習單手,再練習雙手配合。

 。4)學習古箏演奏考級作品一級曲目:《北京的金山上》、《孟姜女》、《嘎達梅林》、《虞美人》、《關山月》、《小剪剪花》、《畫眉跳架》、《小鳥朝鳳》 、《天下大同》、《小開手》、《自由花》、《穿花蜂》。

  五、教材

  教材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李萌老師編訂的《古箏基礎教程》和王中山老師編訂的《全國古箏演奏作品集》。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8

  一、教學目標:

  1、讓孩子們通過古箏演奏來接觸和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對手部功能進行初步有序的訓練。

  3、通過演奏一些熟悉的古箏名曲來陶冶情操。

  二、教學內(nèi)容:

  1、學習和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熟悉古箏音位、國家演奏手型,掌握正確的三指演奏方法。

  2、鞏固右手大指托、抹、鉤的奏法。

  練習曲:托:“排排坐”;抹上《國旗歌》;勾,蒙古名歌。

  托抹勾組合小羊羔。

  3、左右手八分音符的連接。例111、12。

  4、左右手配弦。大撮:中大指略伸直,虎口張開,小關節(jié)主動抓弦。

  練習曲:大撮:“娃娃要睡覺”;小撮:“去上學”。

  A左右手大,中指撮弦練習(例17)

  當B樂曲《大長今》演奏大量時。

  5、學生可以區(qū)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

  A:左右手八分音符訓練(例11)

  B:D調(diào)五聲音階練習

  C:音樂:“我上幼兒園”慢練開始,要求手型正確,節(jié)奏準確,彈弦位置準確。

  6、掌握左手揉弦的演奏技巧:

  A、左手揉弦法(例24)

  B、音樂:小白菜、《靜悄悄》、漁光曲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準確,并數(shù)拍子,左手有規(guī)律的上下顫動。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執(zhí)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時間,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2、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適當降低要求,放慢教學進度,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

  3、多讀多聽其他老師的課程,從中學習經(jīng)驗。

  四、教學進度:

  1.第一至第四課程鞏固了托、抹、勾的奏法。

  2.第五至第八課以左右手的撮合,以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訓練

  3.第九至第十二課程在上述基礎上加上揉弦

  4.第十三至第十五課程鞏固一至十二課程的內(nèi)容

  通過16門課程,孩子們可以初步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9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的配合搞好素質教育,進一步展示我校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yǎng)及表現(xiàn)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fā)展。學校古箏興趣小組將繼續(xù)開展,并力求整個活動能順利、高效地開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古箏興趣小組的成員來自三年級,他們通過前幾年音樂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但是由于學生大都是第一次接觸箏且家里沒有箏,因此,練琴時間只有興趣小組的活動時間,達到效率是訓練的

  難點,教師需要與學生交流,制定與學生能力相符的歌曲。

  三、活動設想

  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素質不斷提高。

  四、活動措施:

  1、教育學生嚴格遵守訓練紀律,保證每次訓練時間。

  2、基本功訓練

  教給學生基本指法,訓練學生基本練習曲的連貫性.

  3、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

  通過聽賞一定的古箏曲,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定期給學生欣賞名曲,以及名師的講解,開闊學生的眼界。

  五、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練習來規(guī)范學生的指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2、通過欣賞古今名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

  3、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精神風貌。

  六、活動內(nèi)容安排

  第三周:召集學員開會,布置活動內(nèi)容。提出注意事項,嚴格小組活動。

  第四周|:介紹箏、認識箏上每根弦的音名,練習指法勾托抹.

  第五周:練習曲|:一、二

  第六周:練習曲|:一、二、三

  第七周:欣賞

  第八周:學習《搖啊搖》、《小樹苗》一

  第九周:鞏固《搖啊搖》、《小樹苗》一

  第十周:學習《小星星》、《送別》一

  第十一周:鞏固《小星星》、《送別》一

  第十二周:學習《我有一只小羊羔》

  第十三周:鞏固《我有一只小羊羔》

  第十四周:學習《茉莉花》

  第十五周:鞏固《茉莉花》

  第十六周:學習《小城故事》、

  第十七周:鞏固《小城故事》、

  指導教師:(略)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10

  古箏作為一種中國古典樂器,在音樂藝術和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素描則是一種繪畫技法,通過線條和素材的描摹,表現(xiàn)出人物、靜物等被描繪對象的形態(tài)和特征。在古箏教學中引入素描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和繪畫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古箏的基本演奏技術和樂曲知識。

  2.學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夠用線條和素材表現(xiàn)出所描繪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

  3.學生能夠將素描技法應用于古箏藝術中,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音樂形式,表現(xiàn)出古箏曲調(diào)的韻律和情感。

  二、教學內(nèi)容

  1.古箏基礎教學:古箏構造、演奏技巧、譜曲知識、學習樂曲進行和創(chuàng)作等。

  2.素描基礎教學:素描工具、線條表現(xiàn)、靜物素描、人物素描、風景素描等。

  3.古箏與素描的結合:將素描技法與古箏演奏結合,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音樂形式,例如能夠將素描中不同線條的表現(xiàn)形式巧妙地運用到古箏的音樂演奏中。

  三、教學過程

  1.古箏基礎教學(1-2個月)

  首先,學生需要了解古箏的構造和演奏技巧,熟練掌握古箏演奏中常見的技巧和樂曲進行知識。同時,對于創(chuàng)作古箏樂曲的學習,也需要進行引導,幫助學生了解古箏樂曲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技巧。

  2.素描基礎教學(3-4個月)

  在了解古箏的基礎知識之后,學生需要學習素描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主要內(nèi)容包括素描的工具、線條表現(xiàn)、靜物素描、人物素描和風景素描。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素描是一個需要不斷練習的技能,而且其基礎技能對于后續(xù)古箏與素描的結合藝術創(chuàng)作非常重要。

  3.古箏與素描的結合(6-8個月)

  在掌握了古箏和素描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之后,我們需要將二者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音樂形式。具體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線條和音樂的結合:通過追求線條的美感,將線條的表達方式融入到音樂演奏中。

  (2)靜物素描和音樂的結合:通過選擇合適的靜物進行素描,并將其融入到古箏演奏中,表現(xiàn)出靜物的特征和感性。

  (3)人物素描和音樂的結合:描繪人物動態(tài),記錄下情感和生命力,在音樂演奏中表現(xiàn)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4)風景素描和音樂的結合:描繪自然景觀,通過音樂表現(xiàn)出風景的美感和情感。

  四、教學評估

  通過聽演奏、觀賞表演的方式,進行對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進行評價。主要考察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同時,我們可以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和點評,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培養(yǎng),幫助其不斷提高。

  五、教學反思

  通過對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古箏與素描的結合藝術創(chuàng)作,既需要文化底蘊方面的支持,也需要音樂和繪畫技能方面的支持。

  2.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是本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方面的能力。

  3.教學需要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引導和指導。

  4.教學評估需要注重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讀,以便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通過這種將古箏與素描結合起來的教學計劃,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在音樂和繪畫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更有趣地愉悅地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 11

  近年來,古箏成為越來越多學生學習的一種音樂樂器,這不僅給學生們帶來了音樂欣賞與演奏的樂趣,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雖然很多學生都能掌握古箏基礎知識,但是在素描方面的能力卻較為欠缺。因此,我們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素描能力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古箏演奏技巧,提高古箏演奏水平,這就是本篇文章要為大家介紹的素描創(chuàng)意古箏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素描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色彩觀察能力,加深對色彩之美的理解和領悟。

  2、創(chuàng)新古箏教學,將古箏藝術表達與素描藝術表現(xiàn)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意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提高音樂、繪畫、文學綜合素質。

  4、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古箏文化并加以把握。

  二、教學步驟

  該計劃的教學步驟如下:

  第一步、基礎知識學習:學生通過課堂講解及資料查閱等方式學習素描的基本知識,包括素描材料的使用、線條構圖和灰度表現(xiàn)等。

  第二步、實踐操作:學生通過教師示范和自主操作,逐漸掌握素描的技法,并將其運用到古箏練習中,完成臨摹古箏圖案的作品。

  第三步、創(chuàng)新實踐:通過教師講授和實際操作,學生嘗試運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將自己對古箏的理解和感悟以素描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古箏演奏與素描藝術的科學結合。

  第四步、自我評價:學生通過參觀展覽、作品展示、小組展示等形式進行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并進行自我評價,反思自己的素描作品和古箏演奏,提高自己的演奏藝術表現(xiàn)能力和素描表現(xiàn)能力。

  三、教學組織

  1、學生分組學習: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在小組內(nèi)進行教學和合作,便于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提供專業(yè)指導和幫助。

  2、多種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講解、演示、實踐、學生交流、互相提高等形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體會古箏演奏和素描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共同探討創(chuàng)新古箏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四、教學成果

  通過素描創(chuàng)意古箏教學計劃,學生除了能夠掌握古箏演奏的技巧之外,還能夠積累更多的藝術素材,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藝術天賦,激發(fā)學生探索古箏文化和素描藝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領悟能力。此外,學生們還能夠通過展覽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所學和所感,提高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就是本文所介紹的素描創(chuàng)意古箏教學計劃,希望能夠給廣大學生帶來更多的樂趣和收獲,促進古箏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初級古箏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古箏社團初級班教學計劃03-14

古箏教學計劃06-30

第二學期古箏興趣小組初級班教學計劃范文08-09

古箏課程教學計劃09-20

古箏豐收鑼鼓教學計劃10-31

古箏課程教學計劃范文11-16

古箏教學計劃(通用7篇)06-18

古箏教學計劃(通用9篇)07-30

古箏教學計劃(通用7篇)08-15

兒童古箏興趣班教學計劃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