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鵝》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鵝》教學反思1
駱賓王的《詠鵝》贊美了白鵝色彩的美麗和姿態(tài)的優(yōu)雅。而這幅畫的作者豐子愷先生,他在繪畫、翻譯、音樂、書法、文學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散文和漫畫。在畫中向我們不僅展示了美麗、潔白、傲然的白鵝,還用他詼諧幽默的語言寫出了一只與眾不同的白鵝。所以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充滿了期待。這篇課文中有大量地生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都用得十分傳神。所以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以理解詞語作為突破口。先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詞語。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白鵝形象,了解白鵝特點。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也體會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最后學生學習時通過抓重點詞句了解白鵝叫聲、步態(tài)的特點。學生表演、想象白鵝的動作、說的話。激發(fā)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
本課安排學生實踐活動時間多、形式多,功能多,訓練密度大,每項活動目的明確,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積參與,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掘,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白鵝》教學反思2
此次青藍工程匯報課上,我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七冊第四組課文中的一篇精讀課文《白鵝》。這篇課文重點表現(xiàn)了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作者用準確、幽默的語言,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三方面突出白鵝的特點,形象生動,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動物的有趣、可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白鵝的高傲體現(xiàn)在哪”這一線索貫穿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學中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相結合,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課教學思路清晰,注重讓學生整體閱讀、體驗文本,感受白鵝的高傲。導入新課后,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學習本課詞語。字詞是構建語文學習的基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于讀好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也對白鵝形象有了整體感知,為后面學習課文、體驗情感做了鋪墊。
二、品讀課文,感受“高傲”
通過初讀,學生初步感知了鵝的高傲,我便用“這只白鵝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我抓住“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讓學生做做動作,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并在動作中理解了詞語“左顧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鵝的高傲。接著我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xiàn)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劃下來,在旁邊做批注。這不僅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感悟文本,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認真讀文體會,并寫下感受,達到了預設目標。
在對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開始組織學生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xiàn)在哪”進行閱讀感受交流。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了解白鵝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的特點。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讓學生想象白鵝的動作、說的話,激發(fā)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體會鵝叫聲高傲。通過讓學生將鴨與鵝的步態(tài)進行對比讀,播放凈角出場的畫面,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并讓學生自己走一走,感受鵝步態(tài)的大模大樣。從鵝見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學生體會出鵝的高傲。經(jīng)過讀文──看畫面──演一演──再讀文的過程,學生充分感受到鵝步態(tài)的高傲。在體會鵝吃相的高傲時,我引導學生感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以及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的“老爺”派頭,體會鵝吃飯時的架子十足。在整個感悟文本的過程中,我還將詞語積累貫穿其中,達到積累詞語的教學目標。
三、整體回歸,體驗情感
學完課文以后,我出示了一組鵝的圖片,并將課文進行串聯(lián),讓學生整體回顧課文,學生對文本有了感受,讀得就有效果。在看圖片、回顧課文后,學生對鵝的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體會到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也對作者所說的“好一個高傲的動物”有了更深的體會。課后我給學生布置了兩項作業(yè),一是把課文有趣的地方讀一讀,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二是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為口語交際和習作活動做準備。作業(yè)設計達到積累語言和課外延伸的教學目標。
從整節(jié)課來看,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學得輕松,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實踐了以讀為本、讀思結合的設計理念。
雖然做了很多設計和準備,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如在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得不夠到位。教師對課堂上的生成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和處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待學習提高。通過這堂課,我也體會到,教學的過程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應是教者、學者和文本間的開放多元、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要把學生的學情作為自己教學新的生成點,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并根據(jù)課堂生成,因?qū)W定教,靈活駕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白鵝》教學反思3
《白鵝》是四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是著名的漫畫大師文學作家豐子凱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為了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高傲的白鵝形象。作者運用了總分、對比、擬人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同時還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讀者展現(xiàn)出一只(一群)高傲、架子十足的白鵝形象。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白鵝》既是一篇美文,又是一幅活的畫卷。教學這么美的課文,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困難,總有一種畏懼感,生怕不能很好的表達作者的意圖?戳藥坠(jié)《白鵝》的視頻,我從這些方面入手,力爭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學有所獲。
首先是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的學生對鵝了解不多,有的學生甚至沒看見過鵝,故而,開課就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課文中的白鵝圖,讓初步認識鵝,并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白鵝,并讓學生仿照豐子愷爺爺?shù)漠媮懋嬕划。由于?chuàng)設了情境,學生對這可愛的小動物非常的感興趣,雖然花的與課件上的圖畫有著千差萬別,但是學生熱情極高。畫完后,通過比較,學生們都發(fā)現(xiàn)豐子愷爺爺把鵝畫得栩栩如生,而自己的畫不像。經(jīng)過交流,他們才發(fā)現(xiàn)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抓住鵝的主要特點!澳秦S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有什么特點呢?”隨即,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問題,再一次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興趣。
其次是形式多樣地、扎實地進行詞語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三、四年級的學生應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币虼藢W生在自讀課文時(甚至在自學是),我就要求學生借助拼音等方法隨文識字,利用《英才教程》理解新詞,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子多讀幾遍。然后在交流認讀生字詞時,讓小老師提示大家易出錯的地方,并領讀生字。在隨文識字的同時,注意落實書寫指導“脾”、“蹲”“餐”。注重引導學生運用低年段所習得的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加強學習的遷移。比如,講到白鵝吃飯“三眼一板”時,以“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為疑問,并要求學生能結合這段文字,找出有關的句子說說嗎?學生讀了這段文字,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知道了課文里是指白鵝吃飯的時間固定、吃的食物固定(飯、水、泥和草)、吃飯的順序是固定的(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那就是“三眼一板”。其實,老師一再強調(diào)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如果長期這樣引導,那么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再次就是重視朗讀,啟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感悟
豐子愷老先生在《白鵝》一文中,描寫生動,用詞豐富,語言詼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指導朗讀也是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去讀,并進行適當?shù)狞c評、指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比如學生在讀描寫鵝的叫聲的句子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展開教學。并利用課件的圖像效果,引導如想象白鵝“引吭大叫”時會叫出些什么話來,學生有的說:“主人,你怎么沒有看住我的飯?”有的說:“誰這么大膽偷走了我的飯?”“主人有陌生人來了!薄瓕嵺`證明,學生對想象的環(huán)節(jié)是喜聞樂見的,這還從他們樂此不疲的表情中也能看出。由此指導朗讀,學生讀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對課文“高傲”的理解。
當然,最主要的是,在整個教學之中,緊緊抓住“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為主線,貫穿始終。在讀議課文的同時領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白鵝》教學反思4
【文本解讀】
《白鵝》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組的第一課。本組教材都是名家筆下的動物,編排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有趣;二是通過閱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教學本組課文要恰當處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栋座Z》作為本組開篇文章,更充分體現(xiàn)以上特點。課文重點刻畫白鵝的性格高傲,從一開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顧右盼,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到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中過渡句統(tǒng)領全文,接著分別從嚴肅鄭重的叫聲、大模大樣的步態(tài)、從容不迫的吃相具體細致刻畫了鵝的高傲。從作者的描述中,不難讓我們感覺到這種高傲不令人討厭,而是可愛有趣,讓人發(fā)笑的。另外,作為一代文學大師,豐子愷的行文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文章結構嚴謹,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分別從叫聲、步態(tài)、吃相三個方面具體寫出特點,每個部分都有一個總起句(過渡句),是學生學習篇章結構的典范。語言風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對比的寫作方法來表現(xiàn)鵝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貶實褒表達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本次教研課我選擇第二課時教學。我打算在落實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能夠提升學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并且能學習作者的幽默的表達方式并能積累運用文中的詞語。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 能從叫聲、步態(tài)、吃相中感受白鵝的高傲。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7自然段,積累好詞佳句,能運用若干好詞佳句。
⑶ 揣摩作者寫作的表達方式(比較、擬人、貶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寫作語言。
2、過程方法:
通過朗讀、想象說話來理解課文。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白鵝的高傲和可愛,并能有滋有味地朗讀。
【教學難點】
有所感受作者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特點。能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順情導入,整體感知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13課《白鵝》,你們覺得風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是怎樣的?
(請用一個詞表達)
生:高傲、有趣、有意思、威風、可愛、架子十足──(讓6、7位同學說)聽得出來你們都很喜歡這個高傲的動物。生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而鵝不僅表現(xiàn)在姿態(tài)上,更表現(xiàn)在
生:叫聲、步態(tài)、吃相。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
師:這節(jié)課我們深入課文的字里行間,再次走近白鵝,欣賞白鵝。趕快讀讀3~7小節(jié),看看哪些句子表現(xiàn)出白鵝的高傲,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
(生讀完、畫完。)
師: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交流,你可以讀你特別喜歡的句子也可以談你的體會。
(隨學生發(fā)言學習任何一部分。)
二、細讀高傲、品味可愛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白鵝的高傲?
預設情景:
1、叫聲:
生:我從白鵝的叫聲中體會到他的高傲!見到生客他必然厲聲叫囂,仿佛大聲訓斥別人似的,表現(xiàn)他的威嚴。遠處有人走動,也沒惹他,他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師:體會的不錯。如果鵝會說漢語的話,你們猜猜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見到生客,他會大聲訓斥:說:你是誰?為什么不通報一聲就進來?沒禮貌的家伙!
師:夠傲的。
生: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他引吭大叫,一定說:外面誰在走動?最好離這兒遠點!
師:從你們豐富的想象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鵝的高傲,也看到了他的盡職,難怪主人喜歡他。誰愿意來讀讀第三自然段,讓我們從他的叫聲中進一步體會鵝的高傲和盡職。
指名讀:
多神氣呀!多盡職呀!
師:怪不得說養(yǎng)鵝等于養(yǎng)狗,作者表面寫鵝叫得兇,高傲,其實是在夸他勇敢盡職,討人喜歡。我們再來夸夸白鵝,感覺肯定不一樣,齊讀第三節(jié)。帶著感情來讀讀作者的贊嘆: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聽出了你們的喜歡,聽出了你們的贊嘆!你們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鵝的高傲?
2、步態(tài):
生讀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
師:由鵝的步態(tài)你們想到哪些人?
(大王、老板、將軍)
師:你來讀讀看,鵝老板來了沒有。
(指名讀)
(鵝的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的,破像)
評:大模大樣的真像個鵝大王。
評:你把他讀活了,他可真夠霸道的。豐子愷爺爺?shù)墓P下的白鵝比你們的都要風度翩翩。課文說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凈角就是京劇里的花臉,你們想象一下黑臉包公、白臉曹操出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
(大模大樣,從容不迫、威風、架子十足、不可一世。)
師:帶著這樣的感覺一起把這樣的白鵝帶到眼前。
生齊讀。
師:既然寫鵝為什么前面還要寫鴨?
生:這樣寫更能突出鵝的步調(diào)從容。
師:對啊!那你說說鴨的步調(diào)怎樣?
生:急速、局促不安。
(生表演)
師:這樣比較白鵝的傲慢更討人喜歡了。
師生合作讀:
能帶著你的感情來讀讀這句話嗎?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3、吃相:
師:鵝的叫聲、步調(diào)挺有意思,而鵝的吃飯一定能讓你笑掉大牙。生快速瀏覽5~7節(jié)。你覺得鵝吃飯好笑在哪兒?
4、反饋:
食物有趣,吃法好玩,要人侍侯。簡單處理前兩個部分。
、 食物:
引讀相關句子,讓學生談體會。
、 吃法:
三眼一板,一絲不茍。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最好笑的是鵝狗爭飯吃,搞得主人不得不侍侯他。
5、演讀:
重點演讀鵝狗爭飯吃師范讀:
你們覺得有趣在什么地方?
生談感受:
想象調(diào)皮狗和鵝的不同表情和動作、對話。
同桌合作練讀表演:
第一幕:教給方法,第二、三幕同桌合作選擇一幕表演和朗讀。
(一人讀,一人演。)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來朗讀。
6、回歸中心:
此時,你想對這只白鵝說些什么呢?
怪不得作者最后贊嘆說:
因此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不足!
7、指讀句子:
、 這種侍侯對白鵝來說是無比的驕傲。
齊讀。
⑵ 這種侍侯對作者來說是無比的樂趣。
齊讀。
、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讀: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三、課外延伸
同學們你喜歡這只白鵝嗎?你愿意把自己當作白鵝來介紹自己呢?盡情發(fā)揮你的想象,建議用上這節(jié)課我們積累的詞語:
厲聲叫囂 厲聲呵斥 引吭大叫 大模大樣 昂首大叫
凈角出場 毫不相讓 從容不迫 厲聲叫罵 架子十足
學習作者比較幽默的表達方法,把你筆下的白鵝說得讓人喜歡。
學習寫話:
我是一只( )的白鵝,( )。
【板書設計】
姿態(tài)
叫聲 盡職 勇猛
高傲 步態(tài) 從容 神氣 (對比)
吃相 架大 好笑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上下來沒有我想象和預設那樣順利和流暢。
在導入時我向?qū)W生提出你們覺得豐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是怎樣的?如果加上請用一個詞來表達指向性更明確,也便于節(jié)省時間。學生說到高傲、架子十足、神氣、吃相古怪初步讓我感覺學生并不喜歡這只白鵝。這時我沒有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接著我按預設的那樣教學,當趙永亮朗讀高傲的句子: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我問:為什么?趙永亮說:我覺得它要人侍侯,可真高傲。學生感覺沒錯,我怕大多數(shù)學生思維都停留在3、4小節(jié),沒轉得那么快。就沒再趁機追問。于是再問學生還找到哪些句子。終于有學生說到了第3節(jié)的內(nèi)容。我就開始預設中的理想化教學。但盡管學生能夠說,讀。我感覺學生們的理解很膚淺,與文本還有一段距離。我兩次范讀,學生才勉強進入狀態(tài)。之后教學的機械化也開始明顯起來。以至于學習到第6、7自然段時,徐昌輝說: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只白鵝。我很驚訝這位悟性高的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于是我不得不再范讀鵝狗爭食的部分。終于部分學生臉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下課鈴就此響起。我們不得不停止學習。課后我想學生怎么會進入不了文本?原來課文中用了較多的反語,一個正面贊美的詞也沒有。難怪學生一下子找不到感覺。而我的引導失效也是學生進入不了文本的原因。課后有老師建議你為什么不讓學生模仿一下白鵝的步態(tài)和鴨子的步態(tài)呢?是啊!讓兩名大膽的學生表演一下,課堂上的氣氛就不會那么緊張了。此時的笑聲也許會給學生帶來靈感。
《白鵝》教學反思5
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情況,在教學本課的時候老師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在教學設計上,首先從整體上注意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總體把握,設計了兩個問題:
。、你認為作者對白鵝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用課文中相關的詞句回答。
。、“我”喜歡白鵝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語言概括回答。
這兩個問題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也促進了學生的思考,達到了把握全文內(nèi)容的目的。
然后,在深入探究的時候,只抓住課文描述的白鵝的主要特點“高傲”老引導體會,如:
。薄⒛阏J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白鵝高傲特點的?又是采用什么手法來突出這一特點的?結合文中具體句子談一談。
。病⒆髡邽槭裁茨苋绱缩r明地刻畫出白鵝的特點?去掉文中寫鴨:狗的內(nèi)容好不好?為什么?換成小羊等動物可以嗎?為什么?
這些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對百鵝高傲這一特點有了較深刻的體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突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主探究,達到學習知識,形成技能的目的。
《白鵝》教學反思6
《白鵝》是著名畫家豐子愷的一篇文章,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是白鵝高傲的性格特點。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學生比較容易讀懂,作者用詞生動傳神,而且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是供學生學習寫作的一篇范文。
在教學中,我重視了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的訓練,努力用多種形式的讀去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用詞的生動和抓住特點的表達方法。
在課堂上,我充分利用課文的特點,為學生搭建想象的平臺。如在體會鵝的姿態(tài)高傲時,我讓學生抓住“伸長脖頸,左顧右盼”的動作的描寫,在讓學生模仿的同時,讓學生說一說鵝此時可能想說什么。再如體會鵝叫聲高傲時,啟發(fā)學生想象假如白鵝會說話,他會說些什么?學生積極性一下就調(diào)動起來了,有的說“你是誰,敢到我這里來!走遠點!”有的高傲的說“你是什么人?敢跨進本老爺?shù)募议T!”……課堂氣氛空前的熱烈。
教學過程中,我還注意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比如,作者拿鴨的步態(tài)與鵝的步態(tài)作對比,寫出鵝的高傲時,我讓學生聯(lián)想現(xiàn)實生活中鴨子走路左擺右擺,又急又快的動作,這樣與鵝大模大樣的步態(tài)一對比,更顯出鵝的.高傲,學生學起來覺得靈活透徹多了。
同時,我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鵝“三眼一板”的吃法的動畫,讓學生形象的感知鵝吃相的呆板、拘泥。這樣才會出現(xiàn)狗努力偷吃的情景,學生看著狗偷吃的動畫,立刻感悟到“鵝”老爺?shù)呐深^,從而不必教師再去繁復的講解了。
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有些地方教師應多做師范,讓學生有感情的去讀出文中所蘊含的作者調(diào)侃的語氣,從而更深入的體會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白鵝》教學反思7
今天上午完成《白鵝》一文的教學,從課的流程,師生的互動,目標的達成,還是比較理想的;仡欁约鹤龅帽容^好的'方面有:
1、始終關注朗讀。這篇課文比較長,也比較難讀,我始終把“讀”放在首位,努力讓孩子們在讀中感知,讀中感受,讀中體會白鵝高傲的特點。
2、緊抓文章結構。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三個方面展開學習,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的同時,適時回扣“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睆娀尯⒆觽兏兄恼聫娜齻方面展開描寫白鵝高傲的特點。
3、重點品讀語段,培養(yǎng)學習能力。三個方面的學習,從環(huán)節(jié)來看,是有法可依的。讀,了解寫什么;讀理解怎么寫;讀,歸結寫作秘妙。讀,體會白鵝特點。從操作來看,是有扶有放的!敖新暋逼沃,采取的是詳細指導;“步態(tài)”采取的是放手自學;“吃相”則用的是扶放結合。
4、關注表達方式,遷移運用練筆。
《白鵝》教學反思8
語文教學應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這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具有奠基作用。反思《白鵝》一課教學,我著重考慮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語文素質(zhì)的內(nèi)化等幾個方面。
1、追求一個真字
這節(jié)課,緊緊圍繞“讀”展開教學,真正帶領學生讀書,在文中走上一個來回,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檢查讀書,把全文讀成了一句話:“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又讀成了一個詞語“高傲”。整體感知課文,此一來也,繼而又品讀“高傲”體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感悟白鵝高傲中透露出的有趣和可愛,此一回也,這一來一回,讓學生做到真正讀書、感悟、完味。
2、突出一個愛字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善于挖掘教材語言的魅力,點燃學生對語言的情感火花。如:第 1 自然段作者為了表達喜愛之情把白鵝稱作“雪白的大鳥”。我抓住這個語言的訓練點,先引導學生自悟,再激趣引讀:想象一下,假如你是豐子愷老爺爺,從好友手中抱過這“雪白的大鳥”,舍不得放下,一路抱著走回家。抱著它,感覺得到它的溫度;挨著它,感覺得那羽毛的爽滑,那該是怎樣一種喜愛啊!讓我們腦中邊想象邊再讀讀。
3、貫穿一個想字:
“想象”是學生學好語文的翅膀。我多次設計學生發(fā)散思維,積極想象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找出一個能表現(xiàn)白鵝叫聲特點的`詞,從這個詞,你能想象白鵝在干什么,好像在說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詞語旁寫一寫,或者用圖畫來表示。
(“厲聲大叫”“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狂吠”等詞語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白鵝叫聲的特點。我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詞語,動手批注或畫畫,調(diào)動形象思維參與解讀文本,從形態(tài)、聲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既培養(yǎng)了學習方法和習慣,又豐富了語言積累。實踐證明,學生對想象的環(huán)節(jié)是喜聞樂見的,這從他們樂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總之我打破了傳統(tǒng)的串講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增強了學習興趣,也增強了積累知識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某些環(huán)節(jié)處理得過于細致使后面時間不夠;課堂氣氛雖然較好,但有時目的性不強。
《白鵝》教學反思9
《白鵝》這篇課文重點表現(xiàn)了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作者用準確、幽默的語言,從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等方面突出白鵝的特點,形象生動,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白鵝的高傲體現(xiàn)在哪”這一線索貫穿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相結合,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一、初讀課文,理解詞語
本課生字詞語較多,而且較多不容易理解的,于是在檢查生字時,我把大部分詞語的理解放到第一課時,并且讓孩子充分質(zhì)疑,交流不懂的詞語,再把詞語放進句子中,根據(jù)上下文理解。字詞是構建語文學習的基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于讀好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也對白鵝形象有了整體感知,為后面學習課文、體驗情感做了鋪墊。
二、品讀課文,感受“高傲”
通過初讀,學生初步感知了鵝的高傲,我便用“這只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第一、二段的.學習中,同學們也能很快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以及整篇課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展開描寫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不僅連接了第一段的內(nèi)容,還為我們引出了:鵝的高傲還表現(xiàn)在“叫聲”、“步態(tài)”、“吃相”三個方面,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也能很快地體會、理解中心句及過渡段的作用。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我抓住“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讓學生做做動作,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并在動作中理解了詞語“左顧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鵝的高傲。
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使每一位同學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課文讀的少一些,在指導讀中還有所不夠。但整節(jié)課感到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的。
《白鵝》教學反思10
《白鵝》是小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課文,是著名的漫畫大師文學作家豐子凱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作者善于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本文是講讀課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整節(jié)課下來是我引領著學生由扶到放的學習過程。最終對學文指導落實到了寫作方法的指導。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zhì)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
首先學生認讀了本課的詞語。字詞是構建語文的基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也是重要的,這樣有助于讀好課文,理解內(nèi)容。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其次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白鵝形象,了解白鵝特點。還要求學生在體會文句之后,邊讀邊表演,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優(yōu)美詞句的意思,更準確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使原本沉寂的課堂氣氛開始出現(xiàn)生機。
在理解“鴨的步調(diào)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時,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學生都能認真地表演,模仿得很不錯?吹膶W生也能在笑聲中很好地把握鵝步態(tài)的突出特點。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表演鵝吃飯的情節(jié)時,能把鵝吃飯“架子十足”、“從容不迫”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個個“鵝老爺”的形象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學生能在理解語句的同時,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能很好地
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堂課下來,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很多不足。這堂課設計了好些動筆的作業(yè),讓學生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可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圓滿完成。在詞語學習方面,詞語比較多,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朗讀詞語,然后在隨文學習中也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體會和理解。這么多的生字詞能做到扎實掌握嗎?
《白鵝》教學反思11
在教這節(jié)課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作者采用先總寫后分寫的方法來向我們描述了一只高傲的白鵝。然后讓學生抓住鵝的“高傲”這一特點,圍繞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來進行課文學習。
我引導學生邊學文邊加自己的動作表演體會作者筆下的白鵝。例如:在理解“鴨的步調(diào)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時,我讓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其他學生朗讀這段文字,兩個同時上臺表演,模仿得很不錯。看的學生也能在笑聲中很好地把握鵝步態(tài)的突出特點。學生能在理解語句的同時,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能很好地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白鵝》教學反思12
今天是我來到春暉小學之后,第一次被聽課,聽課的是王主任,早在之前就聽說,王主任從事語文教學多年,有著豐富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教材也有獨特的見解。所以當我知道要被聽課時,有喜悅也有緊張。我的喜悅來自于可以得到指導,對于自己會有很大的提高,緊張來自于第一次的印象很重要,而且我自己覺得《白鵝》并不是一篇很好講的課文,我害怕對于孩子來說會很無趣。
先說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吧:
《白鵝》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重點表現(xiàn)了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作者用準確、幽默的語言,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三方面突出白鵝的特點,形象生動,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動物的有趣、可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這節(jié)課我講的內(nèi)容主要是鵝的吃相和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我的教學設計是通過學生默讀尋找出白鵝吃相的特點,再通過讀書去感悟它和別的動物不一樣的地方。然后通過課文的整體認識,發(fā)現(xiàn)文章的寫作特點。
一節(jié)課講完,時間剛剛好,暗自慶幸了一下,可是緊張后的放松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學生的朗讀不夠。在講的過程中,我盡量地把語言放輕松,把課文中的有趣表達出來,吸引孩子們,可是卻忘記了語文中重要的元素:朗讀!通過讀,學生可以明白許多東西,通過讀,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而我選擇的方式一開始就是默讀,不利于學生去進入角色。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讀書的機會少之又少,自然對課文的理解就不是那么的`深入了。
這是我在下課之后的第一反應。
第二反應就是:我的語言過多,學生說的機會比較少。害怕孩子們不會被吸引,害怕孩子們覺得枯燥,可恰恰驗證了自己的害怕。因為過多地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而占據(jù)了孩子主體的位置,自己滔滔不絕地在“演講”,孩子卻沒有被吸引。
忐忑不安地找到王主任,害怕自己受批評,不知道自己的這第一次給她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利用中午的時間,我迫不及待地去尋找答案。王主任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我們一起探討了這節(jié)課和語文教學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淺。我選擇印象最深刻的四個方面來記錄下來。
一、細化教學目標
王主任拿起教參,我們一起對著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和前幾天教研室讓學習的細化目標的具體步驟,把這節(jié)課的目標進行了分析。
。1)對于原來課標中說到:“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這樣的句子,在細化之后,我們要具體到哪8個生字,哪12個生字。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地明確自己這一節(jié)課里,我們到底要做些什么。
(2)我自己在說教學目標的時候,用到了體會、了解等詞語,在細化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要拋開這些無法具體去實施的詞眼,換成知道哪些知識點,會說哪些知識等。這樣才更加有利于我們在教學中,具體地去操作,選擇合適的方法。
二、課該如何有趣
王主任用了很有趣的幾句話:其實語文的教學就是在“逗”孩子、“哄”孩子,讓他們開心地學習語文,感受語文的人文性,哄著他們?nèi)プ鲆恍┗顒,體會語文的工具性。我們可以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趣的地方,可以讓他們?nèi)パ菀谎菟麄兏信d趣的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通過制作幻燈片,提高他們的注意力。要讓自己的語言活起來。
三、評價語言的多樣性
孩子回答問題了,說話了,我們就要進行評價,簡單的幾個字,不能泛泛的“好”、“不錯”,應該針對孩子的回答,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評價語言和評價方式,每一次都不能落下。孩子說餓了,卻沒有達到相應的回應,那么他的積極性肯定就減弱了。
四、作業(yè)的布置
細化課標中講到:我們每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要是可評、可測的。而作業(yè)作為測的一種手段,不能隨便布置,不能隨意而定。要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要根據(jù)
孩子掌握的情況。我只是讓孩子們背誦,這是遠遠不夠的,針對這節(jié)課,就可以讓孩子在背誦的基礎上寫小練筆片段,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我們一起談了將近一個小時,當然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四點,還有很多,王主任很認真的態(tài)度感染了我,她一點一點的給我分析課文,告訴我該如何去處理難點,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想我以后會很努力地對待每一節(jié)課,每一節(jié)細節(jié)。
《白鵝》教學反思13
《白鵝》一課是四年級第三單元第一課,在這課中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是白鵝的特點——高傲,文章從四個方面去表現(xiàn):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吃相。文章運用反語表達自己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同時體現(xiàn)出白鵝的有趣。為了更好的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課,我在同年級不同班級執(zhí)教了三次,有不同的感受。
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個人認為首先要讓孩子們把字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重點要學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生字詞,并且采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熟記。然后回到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為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nèi)容打好基礎。個人認為,語文教學,語言文字是基礎,基礎部打牢固,再漂亮的房子也建不起來。
通過研讀教材,發(fā)現(xiàn)課文寫的生動有趣,特別是語言文字的運用很生動,我希望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孩子們能積累更多的詞匯,學習作者運用反語的表達方式,學習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也就是課文的理解運用的教學,我把學生學習目標定位為:了解白鵝的特點,其次,通過朗讀,讀出白鵝的有趣。最后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性和幽默性。課堂主要分四個環(huán)節(jié):一導入、二整體把握文本、三、朗讀指導、四、課外延伸。
第一次嘗試,我沒有見學生,只是給語文老師說了聲,要求孩子們把課文讀熟,在教學中,我努力地引導學生理解,朗讀,希望讀出味道來,把學生的讀作為課堂的亮點,讓學生的朗讀水平有個飛躍,指導怎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特別在讀鵝的步態(tài)一段時,有的孩子讀的繪聲繪色。感覺效果還不錯。對文中“三眼一板”“凈角”等詞語的理解運用了一段視頻,給學生直觀的認識,課件的使用時有效地。在學習白鵝叫聲這段,訓練了學生說話,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張揚個性,站在白鵝的立場,大膽表達出當時的心情,充滿了趣味性,發(fā)展了學生語言。不足之處,時間把握不好,按照教學設計,內(nèi)容只完成了一半,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沒有進行第一課時的學習,對句子讀錯的特別多,因為這篇課文比較長,詞句比較難,生僻字比較多。在糾正錯詞錯句上花費了大量時間。二是本堂課設計了“三讀”,一讓學生自由讀,說說白鵝給你什么印象,二讀,找出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鵝的特點。三讀,找出覺得有趣的地方。僅僅這三遍通讀課文,就花費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其實,一讀和二讀并不需要學生讀兩遍,兩個問題的答案在文中很容易找到。
經(jīng)過一次嘗試,我把三讀改為了兩讀。第二次嘗試,我先給學生上好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按著教學設計,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i,學生讀的也比較到位,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學生提出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地方,我們就指導朗讀這部分內(nèi)容,體現(xiàn)白鵝的特點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學生只對其中三個感興趣,我們也只指導了三個部分,所以應當說教學也有缺陷,還有部分內(nèi)容沒講到。
在三次嘗試之前,我把表現(xiàn)白鵝的特點的四個方面,劃分時間,確定出重點講的段落,句子。進行第三次嘗試,在這次嘗試中,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比較順暢,學生朗讀比較到位,對詞句的理解也比較透徹。表面看上去效果還不錯。
反思:我們的課堂需要一個真實的課堂,一個有效地課堂,如果每節(jié)課都花大量的時間是“做課”,那不叫有效,我們需要原生態(tài)的、實在的課堂,這就需要老師對教材的研讀要深,對學生的學情了解要透,對文本的把握要準。我們語文老師要經(jīng)常研究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教語文,到底要教給孩子們什么?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的語文教學要教給孩子字詞(會認、會寫、會用)、句子(會理解、能體會)。通過一篇篇課文的例子,給學生一個影子,讓他們也會寫,會讀,會表達。僅僅一堂課時遠遠不能達到學好語文的目的的,學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運用的過程。真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像古人一樣,出口成章,滿嘴之乎者也,一派文人風范。那我們的語文才學到家了!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需要細細領會,學生要領會,教學生的老師更要如此!,《白鵝》教學反思
《白鵝》教學反思14
《白鵝》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整體閱讀、體驗文本,感受白鵝的高傲。課堂伊始,我便用“這只白鵝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問學生“白鵝的高傲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寫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的?
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寫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的”這一線索貫穿教學,教學中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相結合,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
自我感覺本節(jié)課對教學目標把握得很準確、很到位,教學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堂課的教學力求滲透學習方法,強調(diào)學生基本能力的形成。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難點是通過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并要求在閱讀教學中加以滲透。我讓學生緊緊抓住了課文的中心句——好一只高傲的白鵝來理解課文。然后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三個方面來感悟鵝的高傲。整節(jié)課,注重學生的朗讀,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到學生齊讀;從初讀到深入理解,有感情地讀,采用各種方法進行朗讀,學生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讓學生在讀中去感受白鵝的高傲,在讀中去感悟豐爺爺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課堂上,我不僅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內(nèi)容,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引領,整堂課中,無時不體現(xiàn)著這一點。在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時,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重點采用了抓重點詞句進行理解,在對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xiàn)在哪”進行閱讀感受交流。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了解白鵝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的特點。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讓學生想象白鵝的動作、說的話,激發(fā)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體會鵝叫聲高傲。通過讓學生將鴨與鵝的步態(tài)進行對比讀,播放凈角出場的畫面,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感受鵝步態(tài)的大模大樣。從鵝見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學生體會出鵝的高傲。經(jīng)過讀文──看畫面──表演,再讀文的過程,學生充分感受到鵝步態(tài)的高傲。在體會鵝吃相的高傲時,我引導學生感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以及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的“老爺”派頭,體會鵝吃飯時的架子十足。
在課堂上,孩子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四十分鐘仿佛轉瞬即逝?傊,以學生為本,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多元感悟,使這節(jié)課更扎實更有效,更具有語文味。
雖然做了很多設計和準備,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點小問題,如在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體會得不夠到位。對課堂上的生成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和處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待學習提高。并根據(jù)課堂生成,因?qū)W定教,靈活駕馭。
《白鵝》教學反思15
豐子愷先生的語言幽默風趣,他筆下的白鵝活靈活現(xiàn),讓人讀來感覺妙趣橫生。本課顯著的特點是:作者用了大量的詞語,以及對比和反語的手法凸顯出了白鵝高傲的特點。根據(jù)學生年段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分兩課時處理。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生字詞,感知課文內(nèi)容。第二課時側重于學習作者運用對比、反語進行寫作的方法。上完第一課時,聽完同伴們的意見,我也做了深深地反思。
依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內(nèi)容,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我以“學生發(fā)展”為宗旨,以求真、求實、倡簡為目標來設計本節(jié)課。
本節(jié)課的第一條目標主要檢測學生字詞的學習情況和指導較難字的書寫,第二條目標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白鵝的特點。在內(nèi)容的安排上,我認為還是比較合理的,符合我們班的學生實際,既重視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又培養(yǎng)了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在教學目標設計上,第一條比較準確、具體、可檢測性強,學生也較好地達成了此目標。
第二條目標,我在實施的過程中,只是這樣提到:“同學們剛剛認識了字詞,現(xiàn)在再把整篇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下來,相信不在話下!边@句話本身沒錯,但是自由讀書的.方式卻無法檢測是否達到了要求,而且顯得單調(diào)。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就要考慮細致一些,比如:此目標可改為“學生個別讀、分段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默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除了教學目標設計失誤外,教學過程中也忽視了學生語感的訓練。學生在整體感知,了解白鵝的特點后,老師相機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這正是文章的題眼所在,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好時機,我卻沒有過多的給學生機會進行情感體驗。
權衡了一下課堂的得得失失,我覺得同伴們說得有道理,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于詞語,課堂上應該有選擇地學習。像本課,還有那么多生詞怎么辦?我們在抽學生分段朗讀的時候,就要傾聽詞語是否讀正確了,句子是否讀通順、流利了,如果有問題是可以及時糾正過來的。而且,課堂上還能節(jié)省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原本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相信,在專家的引領下、在同伴的互助中、在自我的反思與總結中,我們的收獲會越過遺憾的。
【《白鵝》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白鵝教學反思10-23
白鵝的教學反思02-13
《白鵝》教學反思05-18
白鵝教學反思10-23
《白鵝》教學反思05-15
白鵝的教學教學反思04-10
豐子愷《白鵝》教學反思06-30
白鵝教學反思范文06-29
《白鵝》教學反思優(yōu)秀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