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的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主要展示了黃山奇松的“奇”,這也是課后練習的重點,所以我在這節(jié)課上重點讓學生體會黃山松的“奇”。主要通過第二自然段根據(jù)自學提示感悟“奇”,當小導游介紹“奇”,從課本中提到的三大名松之“奇”說到?jīng)]有詳細介紹的其他松樹。在此過程中同時學習到作者的寫作特色。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采用讓學生根據(jù)學習任務進行自學的方式來進行!罢驹谟衿翗乔,可以看到哪些奇松”這一問,是對上節(jié)課知識的回顧,基本上都能回答出來,重點在第二問:“這些奇松“奇”在哪兒?圈畫出相關的詞句,說說自己的感受!逼鋵,在第一課時,我讓同學們練習朗讀的時候,很多同學指出過哪些詞語需要讀好,還說明了原因,當時舉手的`人非常多,說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如果不是最后需要練習完整的朗讀,能夠說上一節(jié)課。所以,為了控制時間,我第二課時的這個問題沒有讓學生寫批注,只讓他們進行思考。雖然第一個起來回答的同學就把三棵松樹的奇特之處都回答得很完整了。可是,舉手的同學并不多,可能來聽課的老師比較多,有的同學緊張,沒敢舉手。課后詢問了幾位同學,確實有這個原因。如果之前設計了讓他們寫批注的環(huán)節(jié),也許可以幫助他們更加大膽地舉手發(fā)言。
在“爭當小導游”的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的討論還是比較熱烈的。我注意到一開始,學生基本上都是照著課本在背,就在個別指導時提醒他們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話,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個導游,描述的時候也不必照著課文,用自己的話把松樹的奇特之處講出來就可以了。我首先讓一個經(jīng)過個別指導的學生來回答,他能加上自己的話:“大家好,我是黃山的導游……”說明剛剛的指導對他是有效的;卮鹜戤叄壹皶r進行了評價,尤其表揚了他能夠用自己話進行描述。然后,我又請了幾個沒有經(jīng)過個別指導的同學,他們都能夠?qū)W著剛剛的同學加上自己的描述性語言。這樣,對前一位同學的評價信息在其他同學身上也起了作用,達到了效果。一位同學在介紹的時候還加上了動作,儼然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導游在給游客們介紹黃山的代表。介紹了黃山的三大奇松,我又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以及想象,給大家介紹黃山的其他松樹。在學生介紹的時候,我針對他們的回答都分別給予了評價,學生也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評價信息,回答得一個比一個精彩,整個過程都是以學生的講述為主。只要我們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他們就有足夠的能力去創(chuàng)造,甚至給我們帶來驚喜。
【黃山奇松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黃山奇松》的教學反思06-12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05-24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01-22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11-20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01-03
《黃山奇松》的教學反思01-04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11-08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10-31
《黃山奇松》的教學反思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