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反思范文
《七顆鉆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的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課文首先寫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災,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當時的重要性;然后寫小姑娘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隨著一次次讓水,水罐也一次次地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地球上終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課的重點,同時應引導學生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選編
這篇課文的意圖在于,讀關于愛心的神奇故事,體會愛心對別人乃至對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
這篇課文情節(jié)比較簡單,但內涵比較深,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以讀為本的方式引導學生用心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現(xiàn)在,我將結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談談我的本課設計中想體現(xiàn)的教學思想:
一、創(chuàng)《七顆鉆石》教學設計及反思設情景引發(fā)情感陶醉
三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生活中也較多的接觸各種有趣的童話故事,有一定的課外閱讀基礎,因此,用播放童話故事插圖導入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二、自主識字,輕松識記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于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xiàn)在識字教學中。我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進行識字教學。先通過學生自主識字來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勵他們同桌合作識字,并全班交流識字方法,識字過程體現(xiàn)循序漸進,先認讀帶拼音的,再讀去拼音的生詞,最后游戲“神奇的小水滴”,讓學生趣味識字,加強鞏固。
讓學生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習自主識字,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
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fā)展語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
1、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教學中我利用自讀,讀通難讀的長句子,感情朗讀來推進教學。而且每次讀的要求不一樣,層次也不一樣。
2、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于讀書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我讓學生再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默讀,畫出學生最感動的語句,并思考是什么讓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然后讓學生再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時候,我根據(jù)學生的立足之出,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并讓學生在各種讀的方式下,總結出如何將課文讀得又感情,如何去體會課文所蘊涵得情感。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得同時習得讀書得方法。
這一節(jié)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得是深深的反思,F(xiàn)在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后應該改正:
1、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課堂節(jié)奏。
2、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了。我會用汲取本節(jié)課總結的經驗和教訓,用于以后的課改之路。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12-17
七顆鉆石的教學反思06-19
七顆鉆石教學的反思07-04
《離奇鉆石案》教學反思07-24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05-25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06-09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07-21
《七顆鉆石》的教學反思11-18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01-03
七顆鉆石教學反思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