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這是一篇可以激起學生強烈愛國熱情的文章,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旨在教育孩子從小樹立強烈的愛國意識;知道國歌的由來,了解聶耳創(chuàng)作過程的投入和滿腔熱情。
在備課之時,我就期待自己能夠?qū)⒈菊n上得精彩動人,能夠感化孩子們,能夠激起孩子們的愛國熱情,能夠最終帶著感情將這篇課文讀出來,讀出國歌歌詞的豪邁氣勢和帶給全中國人民的那種激情和爭取勝利的決心。但是,在上完課之后,我深深覺得自己沒有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下面我將對自己在教學中把握不足的幾處進行反思:
一、 導入部分不流暢,與新授部分連接不緊密。
開始我是在黑板上板書了“國歌”二字,提問學生知道國歌是誰寫的嗎?我覺得自己不應該這么問,而是要先和大家一起弄清楚什么是國歌?為大家講述一下國歌的重大意義,可以聯(lián)系實際,每周一升旗時我們都會聽到廣播里奏出的國歌?梢宰屚瑢W們說說每次在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上升時和聽到國歌后有什么想法?或者是這樣的歌聲對你來說是什么感覺?談談自己的體會。如果這樣導入的話,我覺得比之前自己導入的方法會好很多,這樣才能從孩子們的知識基礎出發(fā)。
二、 課外知識介紹過于單調(diào),沒有吸引力。
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介紹《義勇軍進行曲》的由來。在這里我設計到為孩子們講述一下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干的一些壞事,我在網(wǎng)上查了一些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資料。但由于當時進行得比較倉促,資料沒有進行整理,在介紹的時候顯得很凌亂,不流暢。孩子們剛剛上來的興趣,卻由于我的不細心,考慮不周,沒有抓住孩子們上漲的情緒,教室里七嘴八舌,收回學生的心又花掉了一些時間。在以后的教學中,碰到介紹與課文相關(guān)資料的教學還很多,我一定要吸取教訓,在備課時做到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處理精致。這樣才能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流暢,教學效果自然才會好起來!
三、 品讀感情,沒有找到切入點。
本課的感情首先表現(xiàn)在聶耳看到歌詞后的激動心情,是那如火燒般的詩句激起了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這時候,我也只是象征性地讀了一下《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也就是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應該帶動學生來讀,結(jié)合日本侵略軍的霸道和殘忍行為先來逐字逐句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思,這樣才能使孩子們體會到當時中華民族所面臨的生死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才能讓孩子們體會到聶耳當時的心情,以及這首歌之后所產(chǎn)生的重大意義。
在第五自然段分析的時候,我應該注重孩子們的朗讀,通過對分句“這歌聲,像山呼海嘯,唱出了中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的心聲;這歌聲,似火山爆發(fā),表達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歌聲,像鼓點,像號角,鼓舞著千千萬萬抗日英雄前赴后繼,奮勇前進!”的分析和理解,讓學生感悟其中所表達的激烈情感和國歌帶給中國人的巨大力量。在讀的方式上,我應該采用引讀、小組分讀、對比讀到最后的齊讀來體現(xiàn)國歌響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巨大動力。
對于已是三年級的孩子,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臺階。在這個至關(guān)重要的階段,作為語文老師,我感到責任和壓力之重大,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對閱讀課文不是簡單的讀,而要深入理解。而且三年級也是作文起步時期,培養(yǎng)孩子理解,觀察,和恰當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的能力尤為重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思考,多位學生思考,多為課堂所會發(fā)生的某些插曲所思考。教書,不僅是教學生,也是教自己,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學習、經(jīng)歷、摸索和反思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少年聶耳教學課件01-29
《少年聶耳》課件教學設計10-06
關(guān)于聶耳的故事10-02
聶耳的名人故事11-21
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地理教學隨筆與反思01-17
教學反思與隨筆英語01-06
《分數(shù)與除法》教學反思12-27
《能量與效率》教學反思12-25
欣賞與設計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