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恐龍》的教學反思
1、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由于恐龍距離我們年代久遠,誰也沒有見過,學生無法調動生活經驗來感悟。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圖片、調動學生對恐龍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認識恐龍、走近恐龍,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有人說,教是為了不教。故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在精讀課文時,首先引導學生集體學習雷龍,用抓重點詞句、了解說明方法、感情朗讀等方法來感受恐龍的特點,總結了學習方法和步驟,為后面的自學作了一個示范。劍龍、三角龍、梁龍等幾種恐龍由學生自主研究,通過表格填空,讓學生明確目的,帶著任務去讀書。在匯報時相機點撥,達成共識。這樣既激發(fā)了自主探求的欲望、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教學靈活機動,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檢查反饋來看,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回答都很精彩,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讓課堂呈現很多亮點,顯得精彩紛呈,煥發(fā)生機與活力。這正是學生在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主動積極性后產生的良好效果。
3、積累遷移,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
小學語文改革的方向是“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在學習了幾種恐龍的特點后,我給了學生幾個畫面,讓他們抓住事物特點,運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描寫。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各種說明方法的認識,也初步學習了運用說明方法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三年級語文下冊《恐龍》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下冊《恐龍》教學反思范文07-01
小學語文《恐龍的滅絕》的教學反思02-22
《恐龍的滅絕》語文教學反思07-21
語文三年級恐龍教學反思07-28
《恐龍》教學反思02-23
《恐龍》教學反思08-05
恐龍教學反思06-07
《恐龍》的教學反思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