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初中物理-八年級物理教案第一冊平面鏡成像

時間:2022-12-28 09:34: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初中物理-八年級物理教案第一冊平面鏡成像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八年級物理教案第一冊平面鏡成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八年級物理教案第一冊平面鏡成像

  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xiàn)象,感知虛像的含意。

 。3)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xiàn)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fā)現(xiàn)”成功的喜悅。

 。2)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通過對平面鏡、球面鏡的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shù)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設計思想:

  1 、通過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領略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2 、本課的重點是:在“探究”和“設計”的過程上:“如何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實驗目的)→怎樣比較虛像與物的大小→找一個跟物體完全相等的物體(替代物)與像比較大小→怎樣才能同時觀察到像與替身物→把平面鏡改為白玻璃(實驗基本思想方法),從而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技巧性,開拓學生思路,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進行訓練,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1 、提出問題:照鏡子,平面鏡能成像(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

  二、新課教學

  2 、提出猜想:

  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不做任何暗示,讓學生充分想象)

  [學生討論、歸納]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許有不正確猜想)

 。1)、像與物等大;

 。2)、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3)、像與物左右相反;

  3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如何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確探究目的]

  [老師給學生思考空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我們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像與物是否相等呢?[設疑]

  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明確探究方法]

  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替身物體]與像比較。

  4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同學們找桌子上的器材試試看,行不行。 [白玻璃暫時不取出]

  用兩支相同的筆。

  用兩只相同的蠟燭。

  同學們成功了嗎?有什么障礙?

  從平面鏡的正面看見了像,想把“替身物體”放到平面鏡后面的像位置上,從平面鏡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體”,而看不見像,所以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為什么像不見了呢?[學生:思考、討論]

  平面鏡成的像不是真實存在的。

  有沒有真實存在的像,你們見到過嗎?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線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儀投射到銀幕上的像。

  電影院放映機投射到銀幕的像。

  樹林里地面上圓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陽的像。

  平面鏡成的像是不是有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鏡的背面有一層漆,光線是不能透射過去的。

  [ 小結(jié) ]好!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夠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們叫它實像,而平面鏡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實光線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虛像。

  怎樣才能同時看見像和“替身物體”?

  [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要同時觀察到像和替身物體,必須要讓物體通過鏡面的反射光線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都能進入人眼。(教師在此可作適當解釋“光的反射”,具體下面要學習)

  好![激疑]我們看見物體(棋子)在平面鏡內(nèi)成的虛像是由于物體射出光線(或反射)經(jīng)過鏡面的反射進入人眼的。怎樣才能同時看見鏡后的替身物呢?

  必須使平面鏡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那么現(xiàn)在鏡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線為什么沒有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鏡后面的漆擋住,光線無法透過平面鏡。

  那么怎么辦?

  把涂在鏡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沒有其它辦法?

  換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現(xiàn)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選擇器材試一試實驗。 [學生選擇器材實驗]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像較弱,看不清。

  同學們,筆的像比較弱,看不清楚,你有辦法讓物體所成的像明亮起來?

  增強光的亮度(照度)。用點燃的蠟燭做。

  同學們,試試看。

  [學生選擇器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存在兩個問題:(一)實驗時間長,點燃的蠟燭燒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蠟燭不容易放置,有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點燃的蠟燭時間長燒短了,像比物短。

  蠟燭不容易放豎直。

  蠟燭容易倒下。

  想什么辦法改進實驗呢?看看里面桌還有什么器材。 [兩把手電筒]

  用手電筒作為物體,代替蠟燭。

  你們再試一試看。

  [有的學生沒開亮做,像較弱,看不清;有的學生開亮手電筒,但燈光豎直向上射出同樣效果不好]

  同學們,手電筒的像為什么比點燃的蠟燭的像弱;看不清楚,動一動腦筋,有沒有辦法使手電筒成的像明亮起來?

  把當作物體的手電筒開亮,并把手電筒的頭旋下來做。

  對,這樣可以增強光的亮度。再來試試看。

  [啟發(fā)]作為替身物的手電筒(沒開亮的)應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與開亮的手電筒的像完全重合。

  [學生的主動積極探索實驗,幾經(jīng)挫折,實驗成功后能很好地體會到科學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

  平面鏡成的`虛像與物體的大?

  等大。

  實驗驗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把上面實驗放在白紙上做,只要記錄兩手電筒和玻璃的位置。改變開亮手電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實驗兩次。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實驗中兩手電筒的位置。

  分析實驗記錄:

  量出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到玻璃板的距離。

  連接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的位置,觀察連線與鏡面的關(guān)系。

  [得出實驗結(jié)論]

  5 、交流與評價:

 。1)、同學們各自的探究結(jié)果是否相同?

 。2)關(guān)于平面鏡成想的特點還有那些猜想?準備怎樣去驗證它?

  學生課后自己探究:

  (1)改變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像的大小是否改變?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左右相反的嗎?

  三、課堂小結(jié):

  1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 、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以下要素(視學生的具體情況,可明確):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5)分析與認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四、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在理解科學探究的情況下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包括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結(jié)論)

  自讀教材“凸面鏡和凹面鏡”部分。

  教學說明:

  本課體現(xiàn)了科學家在進行科學探究時從問題-實驗-問題-實驗-結(jié)論的過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現(xiàn)學生盲目探究,教師要引導;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要怎么樣” 、 “應該這樣”,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可在思考方向上給以啟發(fā)、點撥,最后還是要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決。

【初中物理-八年級物理教案第一冊平面鏡成像】相關(guān)文章:

《平面鏡成像》初中物理教案06-11

初中物理《平面鏡成像》說課稿范文01-29

《平面鏡》物理教案06-11

八年級物理《平面鏡成像》說課稿01-01

八年級物理《平面鏡成像》說課稿09-17

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說課稿11-20

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說課稿06-12

物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教學反思09-11

平面鏡物理教案設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