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認識工具》教案

時間:2022-10-12 08:50:23 教案 我要投稿

《認識工具》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工具》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工具》教案(精選20篇)

  《認識工具》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看懂圖意,知道圖上畫的什么。

  2、能正確認讀

  詞語: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汽車。

  3、學會生字“車”。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學習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guī)則和字形結構,在田字格內規(guī)范書寫生字。

  4、學習用普通話朗讀句子

  有標點的地方注意停頓。理解句子意思,能結合圖片和生活實際說完整的句子。

  5、從小樹立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注意交通安全,做一個文明的社會人。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選擇能體現(xiàn)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從智障學生的智能實際出發(fā),把傳授知識技能、滲透思想教育、培養(yǎng)良好習慣與矯正學生身心缺陷有機的結合起來。從培養(yǎng)智障學生的興趣入手,著眼于發(fā)展語言,有計劃的安排了識詞、學字和說話的訓練。注意了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注意了個別化教學與整體發(fā)展的有機結合,以補償學生的心理缺陷,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以具體形象、活潑新穎、色彩鮮艷的生活化畫面來豐富學生的感知,并通過相應的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禮儀教育,為使他們成為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打下基礎。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認識四種常用的交通工具,并能說出名字。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掌握生字“車”的讀寫。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例說完整的句子。

  4、對學生進行安全、禮儀教育。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例用完整的話表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過車展嗎?現(xiàn)在老師要為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小點點。來,我們一起向他打個招呼吧!班,你好!小點點!苯裉煨↑c點要去看車展,同學們想不想去?那我們也一起跟著小點點去看車展吧。

  二、學習新課:

  初識交通工具,認讀詞語,學習生字“車”。

 。ㄒ唬┳孕熊囌箙^(qū)

  1、師:現(xiàn)在我們跟隨小點點來到第一展區(qū),看這個展區(qū)里擺放的都是什么?(抽生說)

  2、出示自行車圖片、詞語,認讀詞語:自行車。

 。1)看圖領讀詞語。

 。2)師生齊讀。

 。3)抽生讀詞語,個別指導讀音。

  3、師:你家里有自行車嗎?你會騎嗎?(抽生說)你能用手演示一下騎自行車的動作嗎?(抽生演示)

  (二)摩托車、電動車展區(qū)

  1、師:接著我們跟隨小點點去第二展區(qū)看看,那里會有什么呢?

  2、出示摩托車、電動車圖片、詞語,認讀詞語:摩托車、電動車。

 。1)看圖比較并區(qū)分摩托車、電動車。

 。2)看圖領讀詞語。

 。3)師生齊讀。

 。4)抽生讀詞語,個別指導讀音。

  3、師:這兩種車你家里有嗎?你能演示一下騎摩托車的動作嗎?(指導學生說一說、做一做)

 。ㄈ┢囌箙^(qū)

  1、師:瞧,第三展區(qū)到了,哇!快看,這里有好多什么?

  2、師:把你看到的說出來和你身邊的好朋友分享一下。(指導學生發(fā)言)

  3、出示圖片、詞語,認讀詞語:汽車

 。1)師:你想不想當個小老師?那么請你來領著同學們看圖讀一下這個詞語。

 。2)師生齊讀。

 。3)抽生讀詞語,個別指導讀音。

  4、師:汽車是怎么開的?來,我們一起來開。(師生共同演示)

 。ㄋ模⿲W習生字:車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四種交通工具,它們分別是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汽車,同學們看在這四個詞語當中有一個共同的字――車,F(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這個生字。

  2、師板書拼音并領生拼讀。

  齊讀后,抽生讀,個別輔導學生。

  3、拓展詞語。

  4、認識字形:

  (1)車是獨體字。

 。2)抽生找出“車”字你認識的部分。

  5、學習書寫: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讓生觀察生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并進一步強調每筆的書寫位置。

 。3)領生書空,抽生書空。

  (4)抽生板演,余生自寫,師巡回指導。

  三、課堂練習

  1、聽老師讀詞語,用“√”標出來。

  自行車 摩托車 汽車 電動車

  2、我會說

 。1)我家里有 _______。

 。2)我坐過_________。

 。3)我喜歡坐___________。

 。4)我在路上見過___________。

  四、拓展資源(認知導行)

  1、火眼金睛。

  師:同學們看圖,請你辨認一下,說出你認識的交通工具。

  2、我會做。

  師:請你把相對應的圖片和詞語連接起來。

  3、我來說。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是乘什么交通工具上學的。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跟隨小點點看了車展,認識了好多的交通工具,都有什么?你們還記得嗎?這些交通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們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不但要注意安全,同時還要做一個文明的乘客。特別是乘坐公共車時,上車要跟司機叔叔問好,下車要和司機叔叔說再見。在車上遇到年老體弱的人時要學會主動讓座。

  今天我們跟隨小點點看了車展,認識了這么多的交通工具,大家的心情怎樣?現(xiàn)在小點點要回家了,同學們應該和小點點說些什么?

  《認識工具》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使幼兒認識各種交通工具,并學會分類。

  2、發(fā)展幼兒聽、說、畫的能力。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沙盤、插入教具(小白兔、小猴、大象、熊貓、兔姥姥的圖片各一張,各種交通工具圖片若干);布偶小白兔一個,玩具箱三個,交通工具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貼絨板一塊,水陸空景物圖各一張,錄音機,錄有各種交通工具笛聲、鈴聲、轟鳴聲等磁帶一盒。

  教學過程:

  1、講故事《小白兔看姥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小白兔看姥姥》,你們可要聽清楚,小白兔去看姥姥的路上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誰的速度最快?

  教師邊講故事邊在沙盤里演示涉及到的教具,講完后讓幼兒討論回答先前提出的問題。教師明確:小白兔乘坐的汽車是在陸地上行駛的,是陸上交通工具;輪船是在水中行駛的,是水上交通工具;飛機是在空中行駛的,是空中交通工具。飛機的速度最快。

  2、幫交通玩具找家

  教師出示布偶小白兔。小白兔(教師配音):小朋友們,我從姥姥家?guī)Щ亓嗽S多交通玩具要送給你們,不過有個條件,你要幫助你手里的交通玩具找到家。

  教師將交通玩具一一發(fā)給幼兒,然后將水陸空景物圖分別貼在三只箱子上,作為每一類交通玩具的家,讓幼兒送玩具回家。(送錯的,教師提醒幼兒幫助糾正)

  3、玩智力游戲“看誰貼的對”

  教師將各種交通工具圖片放在桌子上,讓參加游戲的幼兒先按水陸空將它們分成三類,然后分類貼在絨板上,還要說出每張圖片的名稱,屬于哪一類交通工具,如等。

  4、比比誰的耳朵靈

  教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交通工具開來了,他屬于哪一類交通工具。

  教師播放各種交通工具的汽笛聲、喇叭聲、鈴聲、轟鳴聲等的錄音,并指導幼兒辨聽,進一步區(qū)別、熟悉各種交通工具。

  5、想一想,畫一畫

  教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水上交通工具、陸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你們認真想一想見過哪些交通工具,能把他們畫出來嗎?

  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畫水陸空交通工具,要求每個幼兒至少畫兩種,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繪畫。

  6、幼兒模仿駕駛各種交通工具,鳴“笛”,“駛”出活動室,教學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認識工具》教案 篇3

  課題

  計算工具的認識

  學習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的數(shù)學。

  學習重點:

  計算器的使用。

  學習難點:

  鍵盤操作與顯示的關系。

  一、自主學習

  看教材23-25頁并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計算工具的歷史及使用。

  1、20xx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fā)明的算籌是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大約14世紀,中國人發(fā)明了更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一顆代表();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計算時按規(guī)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

  3、在撥數(shù)時要先定好(),規(guī)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shù)。(規(guī)定從右往左數(shù)第三檔為個位)

  4、算盤在計數(shù)時算珠要靠()。

  5、17世紀初()人發(fā)明了計算尺,開創(chuàng)了模擬計算的先河。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6、認識計算器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研究算盤的認識。

  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2、操作交流,認識計算器的功能

 。1)學生相互介紹,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762.32—0.89=32010—8925=

  436.8÷0.75=13.6×2.7÷0.75=

  145+145+145=138+489=

  三、過關檢測:

  1、判斷。

 。1)、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一顆代表1。()

 。2)、算盤每顆下珠代表5。()

  (3)、算盤在計數(shù)時算珠要靠梁。()

  (4)、CE鍵是清屏鍵。()

 。5)、ONC鍵是開關及清屏鍵。()

  2、用計算器計算。

 。1)、太平洋的面積是17967.9萬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積是9336萬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積是7491.7萬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積是1310萬平方千米,問:四大洋的面積一共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2)、即將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橋,全橋長3042米,預計投資約6,0000,0000元。問:每米投資約多少元?(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認識工具》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通過學習數(shù)學能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動手實踐是重要的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要努力體現(xiàn)以下兩點:

  1.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教材上的資源為主,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有序地了解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發(fā)明的計算工具,從而使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程的介紹變得生動有趣。上課伊始,由計算遇到困難引入計算工具,讓學生深刻理解計算工具的作用與價值。

  2.動手操作,親身體驗。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使用計算工具,放手讓學生認識計算器的各部分名稱和按鍵功能,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計算器

  教學過程

  ⊙游戲互動,感知計算器的作用

  師:老師聽說咱們班的同學都特別愛動腦筋,現(xiàn)在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的計算能力。

  課件出示題目。

  第一組:25×20 45+55 360÷36 1900-100

  第二組:123456+98552 3698×46201

  36952872÷2332

  師:同學們能很快算出第二組算式的得數(shù)嗎?

  生:不能。

  師: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類似的大數(shù),當計算比較復雜時,可以使用計算工具。

  《認識工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觀察和學習使用部分工具,使他們對經(jīng)常使用的一些工具產(chǎn)生興趣。

  2.讓幼兒知道日常小工具(起子、卷筆刀、剪刀、指甲鉗)的名稱、用途以及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主便。

  3.培養(yǎng)操作能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4.豐富詞匯:卷筆刀、起子、指甲鉗。

  活動準備:

  1.卷筆刀、起子、剪刀、指甲鉗、打蛋器、多功能切菜器、削蘋果機等小工具。

  2.整支鉛筆、彩色紙、汽水、黃瓜、雞蛋、胡蘿卜、萵苣、筇一姜、土豆、蘋果、碗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一個工具王國去,在那里有許多有趣的工具,F(xiàn)在我先請小朋友們到工具王國來用你們的亮眼睛看一下,在工具王國里有哪些工具?(帶幼兒到工具王國)

  2.引導幼兒操作教師提供的小工具。并提問:

 。1)你使用了什么工具?

 。2)你是怎樣使用的?

  二、認識小工具

  1.認識卷筆刀

 。1)師:剛才小朋友都講得很好,所以我用鉛筆畫一幅畫送給小朋友做禮物好嗎?(教師作畫畫狀)

  師:咦,怎能么畫不出來呢?我該怎么辦呢?

  師:我請一位小朋友幫老師到工具王國找一件能削鉛筆的工具,我們看他找得對不對?(幼兒找出卷筆刀)

 。2)出示卷筆刀。

  提問: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豐富詞:卷筆刀。

 。4)請一幼兒示范操作削鉛筆。

  提問:你是怎么削的?

 。5)教師用削好的鉛筆畫畫。

  2.認識起子

 。1)師:剛才這個小卷筆刀幫了我們的大忙,為了表示感謝,我們請它喝汽水好嗎?咦,怎么開瓶呀?這瓶蓋用手扳扳不動?教師又要請小朋友來幫忙了,請一位小朋友到工具王國找一件能開瓶蓋的工具。

  (2)出示起子。

  提問:這是什么?(豐富詞:起子)它有什么用處?它怎么用?

  (3)請一位小朋友用起子打開汽水瓶。

  3.認識剪刀、指甲鉗。

 。1)師:小朋友手指甲長了該怎么辦?用什么來剪指甲?(剪刀)還有什么可以剪指甲?我們?yōu)槭裁床欢加眉舻都糁讣啄?(進行安全教育)

 。2)師:剪刀還有什么用處?

  4.小結卷筆刀、起子、剪刀、指甲鉗的簡單構造和功能(請大班小朋友扮演這些工具,自我闡述)。

  5.向幼兒介紹一些新的工具

  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學習使用新工具:削蘋果機、打蛋器、切片切碎機等,教幼兒正確的使用方法,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結束

  請幼兒把切好的蘋果送給小班小弟弟、小妹妹吃,把切好的菜磅給炊事員叔叔。(幼兒離開活動室)

  《認識工具》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包括結繩計數(shù)等遠古計數(shù)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xiàn)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yōu)榱朔奖阍谟嬎愎ぞ叻矫娴奶剿骱团Α?/p>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XX同學和XX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XX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shù)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ò鍟n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fā)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shù):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chǎn)生了計數(shù)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shù)?(板書:遠古計數(shù))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shù)。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shù),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shù)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shù)。這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計數(shù)方法--算籌。

  (板書:算籌)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shù)相比,她的優(yōu)點是有數(shù)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shù)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jīng)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fā)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shù),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xiàn)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825-138= 26×39= 312÷8=

  2、找規(guī)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據(jù)規(guī)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5=

  第二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guī)律。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tài)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yè)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shù)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認識工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2、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計劃:

  1、了解食品包裝標志的簡單常識,初步學會識別某些食品包裝標志。

  2、使學生學會識別食品袋、食品盒、食品罐等保質期和生產(chǎn)日期活動準備:

  1、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駛的不同地方。

  2、知道候車時的注意事項

  3、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圖畫內容

  活動準備:

  1、《候車小常識》掛圖及幼兒用書

  2、有關汽車、火車站、機場、碼頭等場所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拿出各種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場所(如汽車、火車站、機場、碼頭等)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

  有沒有到過這些地方?

  為什么去這些地方?

  在這些地方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火車是在什么地方行駛呢?

  輪船在哪里行駛呢?

  2、指導幼兒觀察掛圖或幼兒用書《候車小常識》的畫面,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你有沒有等過車?

  你知道等車時要注意什么嗎?

  在路邊站臺等公交車時,不要擁擠打鬧,不要跑到馬路上去。

  去候車大廳等車,不要帶氣球或其他容易擠爆擠碎的玩具。

  坐自動扶梯進出候車大廳時,要靠扶梯右邊站立,出自:大;考。吧"把左邊留出來,給急著上車的人快行。

  不要亂摸亂玩候車大廳里的設備和按鈕。

  坐在大廳里等車時,不要把腳放在論座位上或伸在過道里,以免給其他的乘客帶來不便。

  不要在等候的地方扔垃圾,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整潔。

  在火車地鐵站臺等車時,不要站到黃色安全線外面,以免發(fā)生危險。

  3、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看圖講述候車小常識,注意提醒幼兒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講述活動總結:通過這一課,幼兒認識了幾種常見的交通工具,掌握了幾種交通工具的乘坐方法,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jù)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xiàn)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認識工具》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多種多樣的交通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快捷與便利,不僅方面到達出行、提高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與破壞。各種各樣的汽車,飛機輪船等交通T具也成為幼兒喜歡并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如:“飛機怎樣起飛?”。他們船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地鐵為什么會在地下跑? ”等等。這些向題子,引發(fā)著幼兒對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探究興趣。本活動在調查與收集各種交通資資料的基際常礎,引導幼兒對已有的生活、知識經(jīng)驗進行梳理,充分感知交通工具的特征用途,體會交通工具與生活的關系,從而在乘車過程中萌發(fā)環(huán)保意識和安全意詢。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的名稱和特征,了解現(xiàn)代交全通工具的多樣性和便捷性。

  2.遵守交通規(guī)則,能根據(jù)出行需要選擇適宜的交通工具。

  3.感受交通工具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萌發(fā)環(huán)保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課件(關于地鐵、交通意外的圖片的期行中的中

  2.“幼兒學習材料”一《身邊的科學》。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jīng)驗的談話,激發(fā)幼兒對交通工具的興趣。

 。1)結合幼兒園進行行談話。

 。2)師幼共同梳理不同的出行方式。

  提問:大家入園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小結:因為有交通工具,所以我們每位小朋友上幼兒園更加方便。

  2.結合《身邊的科學》第14頁,引導幼兒認識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等常見交通工具的名稱、特點和用途。

 。1)請幼兒閱讀《身邊的科學》第14頁,講述交通工具的名稱特征及用途。提問:你看到了哪些交通工具?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本領?

  (2)結合地鐵的圖片,指導幼兒簡單認識、了解地鐵的外形特征及特點。

  提問:20xx年開始,青島又有了一種新的交通工具,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小結:交通工具種類繁多,功能也大有不同,給我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交通工具的選擇。

  3.引導幼兒結合出行經(jīng)驗,懂得根據(jù)需要選擇適宜的交通工具,激發(fā)環(huán)保意識。

 。1)討論:你去過哪里?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較近的地方可以選擇怎樣到達?為什么?

  (2)引導幼兒閱讀《身邊的科學》第16頁,根據(jù)需要選擇出行方式。提問:他們可以選擇什么交通工具?為什么?

  小結:出行時,我們可根據(jù)行程遠近.時間長短、身體需娶、天氣情況等實際需求和條件選擇適宜的出行工具

  4.結合課件、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激發(fā)幼兒的安全意識。

 。1)請幼兒觀看課件。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意外?

 。2)討論:我們在外出或乘車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小結:交通工具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鞓烦鲂,安全出行!

  《認識工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等常見的交通工具。

  2、培養(yǎng)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探究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布置成車市,各種汽車的圖片、常見的交通標志,自制交通燈、汽車方向盤與人數(shù)相等,布娃娃一個,音樂磁帶、錄音機。

  重點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出課題

  小朋友,早上你坐著什么車上幼兒園的?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布娃娃,她想請小朋友幫個忙,她要上幼兒園了,離家比較遠,不知道選擇什么車上幼兒園。她想請小朋友參謀參謀。正好幼兒園的院子南邊放著許多車,咱們一起到車市里看一看有什么車?車上有什么?然后給布娃娃介紹介紹好嗎?

  二、逛車市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

  1、認識自行車

  這是什么車?你仔細看一看車上有什么?找到的小朋友舉手告訴我。自行車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2、認識摩托車

  這是什么車?請你仔細看看車上有什么?摩托車對人們有什么好處?有什么壞處?

  3、認識小汽車

  這是什么車?請你仔細看一看車上有什么?小汽車對人們有什么好處?有什么壞處?你還見過別的車嗎?

  小結:自行車比摩托車、小汽車跑得慢,但是它能鍛煉身體,摩托車、小汽車跑得快很方便,但是浪費油,而且排出的尾氣污染環(huán)境,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長大后造出既漂亮跑得快又不污染環(huán)境的車。

  三、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

  布娃娃聽了小朋友的介紹很高興,她說回去和媽媽商量一下再決定買什么樣的車?墒撬有一個疑問,誰回答得好她就送誰一件禮物。布娃娃問行人和車輛在路上能隨便走隨便跑嗎?要遵守什么規(guī)則?幼兒看交通標志了解交通規(guī)則。

  四、游戲“開汽車”

  小朋友回答得都很好,布娃娃很高興每人送給一個方向盤,請你們做開汽車的游戲好嗎?小朋友開車時要注意什么規(guī)則?

  活動結束:

  聽音樂開車,比一比誰是文明、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小司機。

  《認識工具》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3分)

  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

  二、自主學習(5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3--24頁。

 。1)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

  (2)認識算盤。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shù)位。我們選定一檔作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shù),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shù)。計數(shù)時要撥主靠梁。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梁,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3)計算器的認識。找學生說一說你知道計算器有哪些功能鍵?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1。

  3、嘗試訓練:825-138=26×39=312÷8=

  4、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2。

  5、學生匯報交流。

  6、教師強調并小結。

  三、自主練習(8分)

  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下面我們來進行自主練習,看誰把今天的知識學的,最棒!

  1、用計算器計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組匯報。(抽簽匯報,可以選擇口頭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師強調小結。

  四、當堂檢測(發(fā)試卷)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tǒng)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認識工具》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探索和發(fā)現(xiàn)工具的秘密,積極探討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

  2.初步了解工具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激發(fā)自豪感。活動準備:各種勞動工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鋸子圖片。簡單向幼兒講述有關《魯班造鋸》的故事。提問:在哪里看到過?鋸子有什么用處?教師簡單向幼兒講解鋸子的用處。教師講述《魯班造鋸》的故事。

  二、了解工具的多樣性以及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

 。1)除了鋸子你還知道有哪些工具呢?教師出示榔頭、斧子、鏟子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使幼兒知道這些工具的用處。教師:

 。1)這些工具你見過嗎?他長的什么樣子?他是什么工具?有什么用呢?請幼兒來猜一猜。

  (2)我們怎樣使用這些工具呢?

 。3)我們小朋友如果使用這些工具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4)使用工具有什么好處呢?請個別幼兒回答,教師一次介紹各種不同的工具名稱以及他們的作用。

  三、延伸活動“如果我是科學家”

 。1)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會發(fā)明什么工具呢?

 。2)為什么要發(fā)明這些工具呢?教師講解我們的種植園要用許多勞動工具來種植蔬菜和果子等活動。

 。3)這些工具有什么用呢?

 。4)怎么使用這些工具呢?可以小組交流。

  《認識工具》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3——27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計算工具,體會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過學習,了解算盤的計數(shù)方法,認識計算器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計算器的簡單使用,了解計算機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工具。

  教學重難點:

  會使用常見的計算工具。

  課前準備:

  算盤、電子計算器。

  一、知識鏈接:

  想一想,你見過哪些常用的計算工具?你會使用它們嗎?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計算工具,體會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通過學習,了解算盤的計數(shù)方法,認識計算器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計算器的簡單使用,了解計算機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工具。

  二、自主學習,一邊出示自學指導,一邊檢測,一邊交流講評。

  1、自學課本第23頁,想一想:

  ①算盤上方每顆珠子代表多少?下方的每顆代表幾?

 、谀銜谒惚P上表示出32784嗎?

  2、自學課本第24頁。

 、倌銜褂眠@樣的電子計算器嗎?

 、陂喿x課本第25頁的“閱讀資料”,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過程。

  3、自學課本第26頁例1,想一想:

 、偃绾斡嬎26×39=312÷8=

 、谟秒娮佑嬎闫饔嬎愫凸P算,哪種方法算的快?如何進行驗算呢?

 、劬氁痪殻1526﹢46587=68432﹣3596=

  359×53=657÷3=

  4、自學課本第27頁例4,思考:

  ①仔細觀察前四個算式的計算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你能直接寫出后面三個算式的計算結果嗎?試一試。

 、谡埬阌糜嬎闫鳈z驗剛才猜想出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弁瓿烧n本第27頁的“做一做”。

  三、達標測評

  1、用計算器計算

  367+65=572﹣98=

  26×68=144÷12=

  2、先用計算器計算前三個算式,再根據(jù)規(guī)律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得數(shù),最后用計算器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認識工具》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shù)目的計算。初步了解計數(shù)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了解珠算的計數(shù)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欲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

  教學難點:

  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計算比賽(出示口算題)。仔細觀察,你準備選擇什么計算方法讓自己算得又對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纯此厦娑加惺裁?

 。@示屏、按鍵、電腦芯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b、生嘗試計算825-138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d、生嘗試計算876-738÷9=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么?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設計意圖:學生對計算器已并不陌生,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間互相交流和學習。通過兩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計算快捷、方便、準確,并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繹文化,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

  師:這么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一樣也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shù)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chǎn)生了計數(shù)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只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shù)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shù)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shù)方法怎么樣?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直接向學生展示最古老的計數(shù)法,讓學生感悟體會計數(shù)的原始歷程,初步了解計數(shù)的變革是人類生活發(fā)展的需要。】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shù)方法的基礎上又發(fā)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于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么?

  (預設:什么時候發(fā)明的?是誰發(fā)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jù)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屏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shù),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shù)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shù)。

  這些數(shù)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現(xiàn)也經(jīng)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shù)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視頻)

  看完后,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么樣?怎么評價祖沖之?

 。A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擺數(shù)讓學生體會位值制的含義,體驗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籌計數(shù)法的繁瑣;通過讀算籌擺出的數(shù)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感受到算籌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從而推動了計算工具的發(fā)展。讓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利弊兩個方面,揚棄的過程就是發(fā)展的過程;通過觀看小視頻體驗用算籌計算的弊端以及數(shù)學家嚴謹執(zhí)著的數(shù)學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數(shù)據(jù)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于是人們又發(fā)明了新的計算工具---算盤。你見過它嗎?在哪里見過?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預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shù);學生會收集關于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xiàn)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yōu)點。)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fā)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xiāng)。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xiàn)代化的國家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并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制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設計意圖: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具備了大容量儲存教學信息的優(yōu)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課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盤這一燦爛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fā)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fā)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xiàn)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xù)研發(fā)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出示健康環(huán)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么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你了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了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制成數(shù)學小報。

  《認識工具》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各種交通工具,并學會分類。

  2、發(fā)展幼兒聽、說、畫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沙盤、插入教具(小白兔、小猴、大象、熊貓、兔姥姥的圖片各一張,各種交通工具圖片若干);布偶小白兔一個,玩具箱三個,交通工具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貼絨板一塊,水陸空景物圖各一張,錄音機,錄有各種交通工具笛聲、鈴聲、轟鳴聲等磁帶一盒。

  教學過程:

  1、講故事《小白兔看姥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小白兔看姥姥》,你們可要聽清楚,小白兔去看姥姥的路上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誰的速度最快?

  教師邊講故事邊在沙盤里演示涉及到的教具,講完后讓幼兒討論回答先前提出的問題。教師明確:小白兔乘坐的汽車是在陸地上行駛的,是陸上交通工具;輪船是在水中行駛的,是水上交通工具;飛機是在空中行駛的,是空中交通工具。飛機的速度最快。

  2、幫交通玩具找家

  教師出示布偶小白兔。小白兔(教師配音):小朋友們,我從姥姥家?guī)Щ亓嗽S多交通玩具要送給你們,不過有個條件,你要幫助你手里的交通玩具找到家。

  教師將交通玩具一一發(fā)給幼兒,然后將水陸空景物圖分別貼在三只箱子上,作為每一類交通玩具的家,讓幼兒送玩具回家。(送錯的,教師提醒幼兒幫助糾正)

  3、玩智力游戲“看誰貼的對”

  教師將各種交通工具圖片放在桌子上,讓參加游戲的幼兒先按水陸空將它們分成三類,然后分類貼在絨板上,還要說出每張圖片的名稱,屬于哪一類交通工具,如“大卡車,他是陸地上行駛,是陸上交通工具”等。

  4、比比誰的耳朵靈

  教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交通工具開來了,他屬于哪一類交通工具。

  教師播放各種交通工具的汽笛聲、喇叭聲、鈴聲、轟鳴聲等的錄音,并指導幼兒辨聽,進一步區(qū)別、熟悉各種交通工具。

  5、想一想,畫一畫

  教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水上交通工具、陸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你們認真想一想見過哪些交通工具,能把他們畫出來嗎? 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畫水陸空交通工具,要求每個幼兒至少畫兩種,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繪畫。

  6、幼兒模仿駕駛各種交通工具,鳴“笛”,“駛”出活動室,教學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交通工具涉入我們的生活。孩子對各種車輛有一定的了解,為了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我們讓讓孩子對交通工具進行大膽設計,進行大膽改造和想象,從而發(fā)展孩子的的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識工具》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 認識常用繪畫工具,了解其用法用途

  2. 知道物體是由線連起來的,嘗試線的練習

  3. 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活動過程:

  一.課程導入

  1.師生互相介紹問好

  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2.請小伙伴

  師:老師今天給你們請來了小伙伴,我們一起歡迎他們好不好?

  幼:好(鼓掌歡迎)

  依次請出(彩筆、油畫棒、記號筆、繪畫紙)小伙伴,老師做用途介紹。

  3.小結

  這些工具是用來幫助我們繪畫的

  二.組織教學

  1.認識線

 、贆M線

  ≡

  ②豎線

  |||

 、坌本

  ///

  左斜線 右斜線

  ④曲線

  ﹌ ︾

  水波線 折線

  2.練習線

  請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線的練習

  3.組畫

  引導幼兒采用不同的線條自由組畫

  4.作品展評、張貼

  重點:點評幼兒作品中用到的線

  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物體的線條,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的能力,在生活中學習。

  《認識工具》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討論、操作,激發(fā)幼兒對交通工具探索的興趣;

  2、引導幼兒給交通工具分類,培養(yǎng)幼兒的分類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直到正確乘坐的方法,不做一些危險的動作。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交通玩具,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ㄒ唬┩娓鞣N車輛

  啟發(fā)幼兒互相交換玩具車,互相介紹自己玩具車名稱、用途。

 。ǘ╅_心聚會:

  1、師運用游戲的口吻引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孩子們,今天我們收到邀請卡,請我們去很遠的地方參加森林聚會,你們想去嗎?可是森林聚會那么遠,我們怎么去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2、引導幼兒在同伴間相互討論,說出自己的辦法,如乘船、坐飛機等。

  3、師:好,真聰明,有的想乘飛機、有的坐輪船、有的坐火車,真棒!那現(xiàn)在就請你坐上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我們出發(fā)吧!

  4、幼兒自由選擇交通玩具,聽音樂跟隨我們出發(fā)。

  (三)交通工具可真多

  1、“好了,到站了!孩子們,你們開心嗎?告訴我你是怎么來的,你請誰幫忙了?你覺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嗎?好在哪里?

  2、師幼共同討論、講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導同伴間交流講述。

  3、請個別幼兒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講述自己的想法,其余幼兒共同分享。

  4、師小結:汽車、輪船、火車、飛機是用來運人和東西的,大家給他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們行駛的速度很快,給我們的外出帶來了許多方便。

  5、你還認識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分別出示圖片,請大家欣賞。

 。ㄋ模┙煌üぞ叽蟊绕

  1、師:“交通工具可真開心,認識那么多喜歡它們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們遇到一個麻煩,它們家里的成員越來越多,太擠了,希望小朋友幫幫它們,再給它們找一個舒服的家!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合作商量進行分類。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稱進行分類;

 。2)按照行駛地方進行分類;

 。3)按照用途進行分類。

  3、在投影儀上展示幼兒分類的結果,并闡述自己的理由,教師鼓勵幼兒同伴間互評。

 。ㄋ模┌踩逃

  1、師小結:孩子們,交通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一些危險的動作,那么交通工具就會發(fā)火,會發(fā)生一些危險的事情。誰來說說乘坐這些交通工具時都要注意些什么事情,有什么要求呢?

  2、這么多交通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和它們友好相處,需要遵守那些交通規(guī)則呢

  3、提供一些圖片,請幼兒找出書中不正確的行為。

 。ㄎ澹┗顒咏ㄗh和延伸:

  活動結束后建議孩子們與老師并發(fā)動家長一起來陳列一個“交通工具博覽會”。

  《認識工具》教案 篇17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26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四則運算。

  2、通過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奧妙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確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難點:探索計算規(guī)律。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計算器、課件PPT。

  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計算器是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體驗計算器給我們帶來什么感覺。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教材例1。

  怎樣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自己試試看。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學生按要求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3)匯報展示。

  (4)提問:你學會計算器的使用了嗎?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按鍵順序是怎樣的?

  歸納: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時,要按“數(shù)字→運算符號→數(shù)字→符號”依次按鍵進行計算。

  2、教學例2。

  (1)出示教材例2。

  試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左邊各題。不用計算器,你能直接寫出下面右邊各題的答案嗎?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5=______

  9999×3=______ 9999×7=______

  9999×4=______ 9999×9=______

  (2)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3)得出左邊算式的結果。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4)提問:觀察左邊的算式,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規(guī)律:當計算9999×2時,結果是在18(第二個因數(shù)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19998;當計算9999×3時,結果是在27(第二個因數(shù)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29997;當計算9999×4時,結果是在36(第二個因數(shù)與9的積)的中間插入3個9,即39996。

  (5)運用規(guī)律,得出右邊算式的答案。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

  第1題:63492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第2題: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用計算器檢驗略)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1、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按鍵順序:數(shù)字→運算符號→數(shù)字→符號。

  2、進行特殊計算時,先用計算器算出前幾個算式的結果,再根據(jù)規(guī)律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結果。

  教學反思

  1、自主學習使用計算器。

  在學習使用計算器時,以學生自練為主,在自練中摸索按鍵的順序。

  2、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規(guī)律。

  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規(guī)律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先讓學生用計算器分別算出結果,再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楊輝通讀了許多古典數(shù)學文獻,數(shù)學知識得到全面、系統(tǒng)地發(fā)展。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楊輝終于成了我國古代杰出的數(shù)學家,并享有數(shù)學“宋元第三杰”之譽。

  《認識工具》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算盤、計算器,學會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難點: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關鍵:

  能夠自學了解算盤與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算盤、計算器。

  學前準備:查找有關計算工具的資料,準備一下,把你所認識的計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師:我們了解了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隨著數(shù)的產(chǎn)生,就會出現(xiàn)數(shù)的計算,為了計算方便,人們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課前同學們進行了有關資料的查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計算工具?

  2.老師根據(jù)學生介紹的情況補充介紹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史

  計算工具的源頭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fā)明的算籌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fā)明了更為方便的算盤,并一直沿用至今。許多人認為算盤是最早的數(shù)字計算機,而珠算口訣則是最早的體系化的算法。

  計算尺的出現(xiàn),開創(chuàng)了模擬計算的先河。從岡特開始,人們發(fā)明了多種類型的計算尺。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從17世紀到19世紀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里,一批杰出的科學家相繼進行了機械式計算機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萊布尼茨和巴貝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雖然構造和性能還非常簡單,但是其中體現(xiàn)的許多原理和思想已經(jīng)開始接近現(xiàn)代計算機。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不斷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計算機1秒鐘能計算幾十萬億次。計算機的大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大約有一間房間那么大,現(xiàn)在有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還有掌上電腦。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時,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讓學生體會到了科技的進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的計算工具,其中算盤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現(xiàn)在在許多地方還能見到。你認識算盤嗎?對算盤有哪些了解?

  (一)認識算盤:

  1、出示算盤:

 。1)介紹算盤各部分的名稱

  算盤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梁,梁上的小棍數(shù)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一。在撥數(shù)時要先定好數(shù)位,規(guī)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shù)。(規(guī)定從右往左數(shù)第三檔為個位)

  撥出一個數(shù),說一說這表示多少?

  (2)兩種不同的算盤:

  出示兩種不同的算盤(書23頁圖):

  觀察有什么不同。

  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

  后來算盤發(fā)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

  原因是:原來是中國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

  (3)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shù)

  2、介紹計數(shù)方法:(教師邊操作邊講解)

  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shù)位,這與整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shù)。

  在個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梁,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例如(邊說邊操作)10、325、4709、6890

  (二)計算器的認識

  1、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功能,

  師:如果你是做一名計算器推銷員,你打算怎樣介紹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的構造?同桌互相說一說,再請一名學生在全班介紹自己的計算器。

  教師板書:顯示器,鍵盤,數(shù)字鍵,運算符號鍵,功能鍵

  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介紹自己的計算器,說說這些各不相同的計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時教師說明:各種不同的計算器外部結構都可以分為顯示器和鍵盤兩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計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充當計算器推銷員的角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在同學,老師的介紹交流中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功能!

  三、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總結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你認為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還想對你的同伴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評價,有利于自我構建知識,體現(xiàn)主體地位。)

  五、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算盤

  計算器:計算工具的認識和使用

  On/c開和清除鍵

  Off關閉鍵

  《認識工具》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進行口算。

  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懂得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屏幕顯示結果565。)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圖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shù),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shù),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shù)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shù),最高位和個位就是這個自然數(shù)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shù)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guī)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jù)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怎樣才能用計算器計算時不出錯。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學反思

  計算器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也使用過。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jīng)驗,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計算器計算的便利。

  《認識工具》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認識各種各樣的可以利用的工具,知道它們的名稱、功用,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體會到運用它們能協(xié)助自身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懂得在使用工具時要特別注意平安。

  活動準備

  學生8~10人一組,組長布置組員每人準備1~2種工具,要能說出它的名字和作用,使用時的平安要點。組內的同學盡量帶不同的工具。 每組必需準備一根細鐵絲、剪刀、五張紙和剪絲鉗。

  活動過程

  一、識各種各樣的工具

  1.分小組活動,老師下組指導。

  要求每個人在組內展示自身帶的工具,要說知名稱、功用和平安使用事項。

  2.小組總結:這一組共準備了多少種不同的工具,分成哪幾類?(例如剪貼類、粘貼類等)

  3.學生匯報評比。

 。1)每組派一人來總結,介紹本組共有多少種工具,說出它們的名稱,評出“優(yōu)勝小組”。

  (2)每組派兩人來詳細介紹其中的兩種工具怎么用,不重復介紹,評出“紅旗小組”。

  二、平安小衛(wèi)士

  1.每組派一人來抽簽扮演工具,用你想用的身份來演一演,告訴大家用這種工具時要怎樣注意平安,評出“平安小衛(wèi)士”。(例如兩個人扮演:小明,你用剪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很鋒利,不要被劃傷了。用完了,要放到平安的地方。小心,掉下來砸到你的腳。)

  2.“緊急救護”行動:老師指出不小心出現(xiàn)了被劃傷,怎么辦?學生討論交流發(fā)表意見后老師小結。

  三、“使用工具”擂臺賽

  1.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務,比一比,看哪一組完成得好、完成得快又注意了平安,而且桌面堅持干凈整潔。

 。1) 請每一組剪出五個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 把多余的紙用回形針整整齊齊地別好。

 。3) 把細鐵絲用剪絲鉗剪成四截。

  老師到每個小組巡視檢查,同時,播放輕快的音樂,營造輕松愉快的競賽氛圍。

  2.評選優(yōu)勝小組。評選使用工具之星。

  3.學生談自身的計劃:你準備學習哪幾種工具的使用方法。想一想,你正好需要什么工具幫你完成什么任務。

【《認識工具》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工具》教案06-18

《認識工具》教案08-25

計算工具的認識教案02-19

計算工具的認識教案08-24

《認識工具》教案(15篇)08-26

認識濾鏡工具經(jīng)典教案及點評11-28

小班教案:認識交通工具03-14

小班教案:認識交通工具08-25

大班主題認識書法工具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