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和想到的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看到的和想到的教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真是這樣嗎?
2、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看到的和想到的”。
。ò鍟n題——看到的和想到的)
二、初看錄像并記錄
1、請同學們觀看一段錄像片段,看完后把看到的`內(nèi)容快速地記錄在紙上。(發(fā)放記錄紙,統(tǒng)一記錄的方式)
2、學生觀看錄像并記錄錄像的內(nèi)容。
3、誰來說一說你看到的內(nèi)容。(學生回答)(展示記錄表)
4、前面幾位同學記錄的內(nèi)容一樣嗎?看一看,哪些地方不一樣?(討論交流)
5、看的是同樣的錄象,記錄的內(nèi)容為什么會不一樣呢?(討論交流)
6、這兩位同學記錄的都是事實嗎?(有些是自己的想象)
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根據(jù)經(jīng)驗作出的推測?(交流)
三、整理
1、我們再花5分鐘時間,小組內(nèi)一起整理一下我們的記錄,相互補充,去掉重復的、想象的和推測的,整理成一張新的記錄表。
2、全班交流(幾組上臺展示)
四、再看錄像并記錄
1、如果我們想記錄的更加詳細、準確,應該怎樣做?(再看一次)
2、下面我們就一起再看一遍,。大家可以只記錄剛才沒有記錄下來的。
3、學生觀看錄象并記錄。
4、全班交流匯報。
5、經(jīng)過多次觀看錄象,相互檢查補充,整理記錄,我們對“鷹”的了解更深了。
五、小結
考拉觀點:
一、本課為什么放在三年級上?
教材中這一課是六年級的內(nèi)容,為什么我們要在三年級上呢?因為本課的教學目標的定位就是進一步地學習觀察與描述,而學會觀察與描述是小學科學三年級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如果在六年級上這一課,目標定位應在對探究的總結與方法的綜合應用。
從教學效果上看,本課教學相當成功,每位學生的觀察記錄都達到了十點以上,交流也很活躍,認識也很清晰,達到并超出的預期的目標。
二、教學應當更簡潔,目標可更明確。
理科的課可以更簡潔,更樸實,把課中花俏的東西盡量地除去,牢牢地把握本課的目標,力求高效的課堂。
這一課這樣就行了:提出活動要求——觀看錄象并記錄——教師分析典型的記錄單——學生整理自已的記錄單(自已發(fā)現(xiàn)問題)——再次觀看錄象并記錄——匯報交流。
【看到的和想到的教案模板】相關文章:
復習5的組成和分解幼兒教案模板03-24
看到的景色作文五篇03-17
酸的和甜的教案03-15
《大的和小的》教案03-02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03-23
由《假文盲》想到的作文01-26
看到下雪的唯美文案大全02-08
我看到的愛情詩歌08-12
讓對方看到暖心的句子02-09
讓對方看到忽然心疼的句子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