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問候舞》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問候舞》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循環(huán)往復的曲式與尾音的長短。
2.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尾音的長短變化。
3.體驗與同伴共同跳問候舞,表現(xiàn)音樂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報紙人手一份、白紙一張、記號筆、音樂
活動過程:
1.初步感受樂曲旋律,聽辨樂曲中的尾音。
◆完整欣賞音樂,聽辨樂曲中的尾音。
◆提問:老師做有變化的動作時樂曲中出現(xiàn)了一個怎么樣的音?
◆還可以做什么動作來配這個音?請孩子們和老師一起聽音樂做身體聲勢。
2.感受樂曲結構和尾音長短變化。
◆幼兒邊欣賞樂曲邊看老師畫圖譜。
◆提問:在圖譜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點提示幼兒欣賞尾音的變化。
◆撕報紙:師幼聽音樂撕報紙。
◆提問:給你一張報紙,你能把尾音的長短撕出來嗎?怎么撕呢?
3.表現(xiàn)尾音的長短變化。
◆問候舞:隨音樂的.尾音長短變化邊說"你--好"邊握手再把手彈回來。
◆幼兒圍成圈,教師發(fā)起邀請孩子跳問候舞。
◆幼兒創(chuàng)編邀請動作,再跳一次問候舞。
活動反思:
《問候舞》來源于奧爾夫音樂,是一首曲式結構循環(huán)往復,尾音部分音長變化明顯的曲子,每一段旋律中尾音出現(xiàn)的次數各不相同,而且尾音的節(jié)奏都有變化,有長有短,完全沒有重復,這對于幼兒理解記憶樂曲有一定難度。
在幼兒園進行研究音樂開始,圖譜昂視是非常受用的,因為圖譜方法是用符號把聽到的音樂元素符號化,通過視覺藝術的載體形式將聽覺藝術展現(xiàn)出來,幫助幼兒從聽覺到感受,從感受到思考和體驗,再將這種體驗轉化為表達。符合孩子的學習過程,也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問候舞》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反義詞》含反思08-11
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傳帽游戲舞》09-22
新大班數學活動《7的組成》教案含反思01-06
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田納西搖擺舞》09-22
幼兒園大班詩歌說課稿《傘》含反思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