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整理自己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把它表達清楚具體、生動,用上積累的詞,合理想象,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得有意思。
2、創(chuàng)設“有趣”現象,讓學生認真觀察,在觀察中體驗、感受、思考、想象
3、引導學生通過對所觀察的事物的動作描寫,事物大小、形狀、顏色的變化的寫出“有趣”的表達方法。懂得要觀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學準備:
讓學生去觀察、發(fā)現生活中的有趣現象,查找相關資料,為自己的好奇心尋找答案。
教學過程;
一、話題交流激趣引入
1、話題交流(課前交流)
洪老師發(fā)現同學們今天精神飽滿相信這堂作文課你們會有精彩的表現,細心的你有沒有發(fā)現今天的課堂有什么不一樣?你發(fā)現了什么?(教室擺設,老師穿著,同學裝束等)
生:我發(fā)現聽課老師真多!
師:這都是咱們的客人,向老師問聲好吧
生:今天老師穿得特別漂亮!
師:謝謝你的夸獎!
生:我發(fā)現同學們穿著特別整齊
師:對,很精神
師:大家真了不起,在教室里就有這么多發(fā)現。
2、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剛學完第九單元,主題是——觀察與發(fā)現,課文《李時珍》告訴我們要處處留心生活,《裝滿昆蟲的口袋》這篇文章引導我們要帶著無限的好奇心、強烈的興趣去觀察,《大自然的語言》這首詩歌提醒我們要勤于思考才能有發(fā)現,下面老師想考考同學們,看誰最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
。1)出示:切開的藕,學生觀察
師:這是——蓮藕,這天老師想燉排骨蓮藕湯,切蓮藕的時候卻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一起仔細看,用心想,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雖然藕切斷了,但是絲卻還連著
師:能用一個詞說說嗎
生:藕斷絲連
師:這個成語講述了生活中的一種有趣現象。
(2)出示:筷子和一杯水,筷子斜插入水中
師:炎熱的夏天到了,喝杯冰涼的蜜水,多么涼爽(師攪拌)
學生觀察
師:你有什么發(fā)現
生:筷子斜插入水中會像“折”斷一樣
師:多有趣啊,喝水都可以有發(fā)現
。ㄔO計意圖:從孩子喜歡的實物中觀察,孩子往往會瞪大一雙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激發(fā)學生觀察與發(fā)現的興趣,引入主題。)
3、過渡
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趣的現象數不勝數,只要我們留心生活,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生活中許多有趣的現象,我們今天要來寫一寫自己——生活中發(fā)現的有趣現象,(板書課題)齊讀
二、處處留心發(fā)現有趣
1、教室外是廣闊的天地,課前,老師布置了小任務,在生活中發(fā)現有趣現象并認真觀察,同學們,你們有發(fā)現嗎?誰來談談自己發(fā)現的有趣現象。(誰愿意把自己的發(fā)現寫到黑板上)(先寫后說)生:蘋果切開后會變黑
師:蘋果切開,原本果肉是黃色,放在那兒,竟會變色,這真有趣。
生:蜻蜓低飛,魚躍水面要下雨
師:蜻蜓、魚兒都能當天氣預報專家呢,真有意思!
生:含羞草手一碰,葉子就合攏。
師:多有趣啊,真像個害羞的小姑娘
生:??
師:在什么時候,還有什么發(fā)現(師說情境、時間引導說后出示課件)
。ㄍ媾菖輹r,)肥皂泡在陽光下是五彩的。
。佬g課上畫畫調顏色時,有沒有發(fā)現什么有趣的現象)我利用紅,黃,藍這三種顏色能調出很多
種不同的顏色。(為什么?沒想到??)
。ㄏ掠陼r,)雨點落進水里蕩起一圈圈小波紋。
師:哦,雨點在水面上搖呼啦圈呢!
冬冬也為我們帶來自己的發(fā)現:
。◤N房里)我發(fā)現馬鈴薯粘在切刀上。
2、板書的學生讀自己的發(fā)現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感受生活中五彩繽紛的有趣現象。
3、小結,梳理發(fā)現(根據板書及課件)
原來有趣的現象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它藏在大自然的動植物,有的來自我們生活中游戲學習時的觀
察,還有的藏在我們自己身上,如:靜電。
我們在什么時候可以去發(fā)現呢?學習可以發(fā)現,游戲、運動可以發(fā)現,煮菜做飯可以發(fā)現,梳頭可以發(fā)現,走路也可以發(fā)現。
同學們只要我們有好奇心,處處留心生活,就能發(fā)現有趣的現象。(課件:處處留心發(fā)現有趣)
三、細致觀察表現有趣
(一)結合范文,學習方法
師:大家都有一雙眼睛,做個有心人,就會發(fā)現到很多有趣的現象。如果沒有記下來,常常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所以,大家只有用筆把自己的發(fā)現寫下來,才能得以保存并與大家分享。冰心奶奶就是這樣做的,請同學們打開書p97面,這是冰心奶奶寫的回憶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1、例文引路章法導寫
課文先寫(什么時候吹肥皂泡),再寫(“我”是怎么做?——吹肥皂泡有趣),(板書:怎么做?)接著寫(“我”發(fā)現到什么?——看肥皂泡有趣),(板書:發(fā)現什么?)最后寫“我”的感受、遐想。
師在學生發(fā)言中板書
小結:冰心奶奶就是這樣有條理地描寫自己吹肥皂泡時的有趣現象,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條理清楚,更要突出重點,我們今天的作文重點要寫出“有趣”。冰心奶奶是怎樣寫出有趣呢?我們一起來看
看:(課件)
2、以點帶面學表達
(1)出示第三自然段
請看下面的這段描寫,請你選擇合適的動詞填入括號內。
課件出示:
放、加、和弄和弄、沾、吹、提、落、飄蕩、扇送、飛
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點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筆套管,(沾)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來,(吹)成一個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兒,再輕輕地一(提),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了下來,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輕輕地(扇送),它們有時能(飛)得很高很高。
。▽W生完成后,評價)
生:這些都是(動詞)
師:通過一連串恰當、準確的動作(板書:動作),寫出吹肥皂泡多么有趣。
。2)、請同學們再看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課件)
A、冰心奶奶通過寫肥皂泡的什么寫出有趣?
肥皂泡很美,肥皂泡的變化(板書:變化)
師:是啊,冰心奶奶發(fā)現美麗的肥皂泡在變化中更顯得奇妙無窮
B、肥皂泡有哪些變化?(課件)
顏色五色的浮光
看肥皂泡:變化形狀輕清透明玲瓏嬌軟脆薄光麗
大——小——散裂
師:冰心奶奶通過描寫肥皂泡前后的顏色、形狀、大小變化,(板書:大小、形狀、顏色)寫出有趣。
小結:(結合板書)這是冰心奶奶為我們這次作文送來的金鑰匙(貼金鑰匙)——步步登梯法:“怎
么做”通過恰當的動作描寫,“發(fā)現什么”抓住事物大小、形狀、顏色等的變化一步一步寫出“有趣”,這就是步步登梯法,這就需要我們對發(fā)現的現象進行細致觀察,才能表現有趣。(課件:細致觀察表現有趣)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提倡讀寫結合,習作指導課更要倡導從讀學寫,本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從具體的
段落中學習如何把有趣寫具體。)
(二)創(chuàng)設情景,運用表達
前天晚上,我?guī)鹤有∮耆バ^(qū)的空地散步,他發(fā)現有個好朋友老是跟著它,他覺得很有意思,就
跟它玩起了游戲,下面,讓我們來用用這把金鑰匙,觀察這個有趣的現象。提醒大家細致觀察,小雨怎么做,影子有哪些變化?
1、觀看視頻《影子游戲》
2、你觀察到什么有趣的現象?(師在交流中引導用上準確動詞,關注影子的變化,合理想象)
生:我發(fā)現小雨揮揮手,影子也揮揮手
師:這個影子真有禮貌,你“揮”這個詞用得真準確
生:我看見影子像一個可愛的小弟弟,小雨一跳,它就跟著跳
師:這個影子真調皮,你能根據影子的動作展開想象
生:小雨一跑,它就跟著跑,影子真象一個“跟屁蟲”。
師:這個影子是“跟屁蟲”有意思
生:小雨的影子變成了一個高個子,像大哥哥在保護他。
師:真神奇,影子會自己變長
生:影子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不時地跟小雨捉迷藏:一會兒跑到我的左邊,一會兒又跑到我的前
邊,我想踩到它,沒想到它又跑到我的后面。
師:你能把影子的不斷變化想象成在和你捉迷藏,真有趣。
小結:剛才同學們在觀察與表達的過程中,(結合板書)嘗試運用步步登梯這把金鑰匙,既把“小雨”怎么做用恰當的動詞說清楚說具體,又留心了影子形狀、大小、位置的變化,還加上自己的想象,讓我們感受影子游戲多么有趣。
。ㄔO計意圖:以點帶面,學練結合)
。ㄈ┛鞓敷w驗——分享有趣
師:讓我們拿出筆,以(課件):影子游戲真有趣。為中心句寫一段話。同學們可以圍繞中心句從觀察到的小雨怎么做和影子的`形狀、大小、位置的變化??來寫(板書:位置??)
1、學生練筆
2、評講練筆
。1)指名讀練筆
。2)評價
先說優(yōu)點:有無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完整。
補充:作文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相信用心想的同學一定看出來了
如:用什么詞更生動,加上想象??
。ㄔO計意圖:在具體的寫、評、改中習得寫具體的方法,明白語言表達要做到規(guī)范有序。)
四、勤于思考探尋趣意
我們觀察生活中有趣的現象,不僅要細致觀察,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更要帶著無限的好奇心去探索、去解決問題。
師:影子千變萬化,跟我們形影不離,你們對影子有什么想問嗎?
生:??
小結:
你們真是不僅會觀察,而且勤于思考,能夠多問幾個為什么?老師建議你們課后去查找相關的資料,然后把自己的探索、發(fā)現也寫進文章,文章就會充滿智慧和活力。(課件:勤于思考探尋趣意)
六、總結
1、今天的作文課我們交流了生活中各種有趣現象,獲得了一把金鑰匙——步步登梯法,通過動作、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的變化等把“有趣”寫具體。
2、布置作業(yè)
回去后請同學們(課件)用心思考,完成作文——生活中發(fā)現的有趣現象,注意突出“有趣”哦!
3、作文是一門藝術,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作文也是一門科學,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文,課的最后老師想送給你們一首小兒歌,同學們讀一讀,理解其中的意思,希望對你們這次寫作有所幫助。
生:齊讀寫作歌(課件)
寫作之前想具體,
觀察經過寫細致。
多問幾個怎么樣,
觀察情節(jié)描詳細
。ㄔO計意圖:雖然作文沒有“公式”可言,但規(guī)律和法則是客觀存在的?偨Y寫作小兒歌,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有章可循。)
板書設計:
觀察與發(fā)現
生活中發(fā)現的有趣現象
動作變化(大小、形狀、顏色、位置??)
怎么做?步步登梯法發(fā)現什么?
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農村更是常見。最近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是《好吃的蔬菜》,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一些常見的蔬菜。許多孩子都帶來了蘿卜,他們經常會把蘿卜切成一塊一塊的玩,那我就想與其這樣玩,不如教他們制作成各種蘿卜造型,不但可以鍛煉他們的手部肌肉的靈活性,還能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可以將他們的作品做成展區(qū)供孩子欣賞,一舉多得。因此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蘿卜做出水泡眼金魚的基本特征(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身體,散開的尾巴)。
2.提高幼兒對植物觀賞、制作的興趣,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活動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專注力,耐心細致,勇于動手實踐的品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幼兒用植物制作造型的興趣,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活動能力。
難點:按步驟在制作出蘿卜金魚。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了解金魚的身體特征和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小紅蘿卜若干(幼兒人手六個),小刀、牙簽、范例蘿卜金魚,蘿卜圖片。投影儀
活動方法:
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講授法:老師口頭語言向孩子描繪情境,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教師將制作好的作品展示給幼兒觀察,演示制作的步驟。
3.觀察法:再感知欣賞中金魚中我計劃用觀察法。
4.實踐操作法:分發(fā)制作材料,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
活動時間:
由于幼兒園大班孩子專注力有限,所以手工課程時間不宜太長,因此本次活動時間設置為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1.手指游戲:手指上課。(設計意圖:活動手指,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集中注意力。)[1分鐘]
師:小朋友們,手指要上課嘍,我們一起做一做,看誰小手上課最認真。
《手指上課》
大門開了進不來,小門開了進不來,
二門開了進不來,后門開了進不來,
中門打開了,小朋友都進來了,
教室門開了,老師走進來了,
全體起立,坐下,
報數:12345678910
全部到齊開始上課。
2.猜謎語。(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激起幼兒的好奇心產生學習的興趣。)[1分鐘]
師:今天,小兔的商鋪開業(yè),聽說他的店里賣的東西很有趣,會是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陳老師把它編成謎語看誰能又快又對的猜出來。
謎面:“凸眼睛、闊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里生來水里長,小朋友們都愛它!(金魚)
二、活動過程
1.觀察并說出金魚的外形特征。(出示金魚圖片)(設計意圖:考驗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
[2分鐘]
師:誰能夠告訴大家金魚長的什么樣子呢?它的身體像什么?尾巴像什么?
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講出來并指出是那個部位。
在觀察的過程中提醒個別幼兒盡量進行有序觀察。直到各部位都被幼兒觀察到(能夠依次找出頭、身體、魚鰭)并了解各部位的名稱。
2.了解金魚的生活習性。[1分鐘]
(1)師:小金魚在什么地方生活?(水里)它是怎么活動的?(在水里游來游去,游上游下)
(2)幼兒學一學小魚游。
3.出示范品(蘿卜金魚)(設計意圖:承上啟下,過渡作用。)[1分鐘]
師:看,這是陳老師在小兔商鋪帶回來的金魚,和我們圖片上看到的金魚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是蘿卜做的)
師:嗯,你們看的真仔細的確是蘿卜做的,這個可愛的蘿卜金魚特別的好賣,小兔商鋪里的蘿卜金魚都快賣完了。所以小兔想請你們幫他做蘿卜金魚,你們愿意嗎?(愿意)
4.(利用投影儀)師示范并講解制作蘿卜金魚的方法與過程。[4分鐘]
設計理念:這里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這里我運用了投影輔助教學法通過談話、觀察、示范、等策略
。主要以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的形式,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中掌握蘿卜金魚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制作步驟:
(1)取第一根蘿卜,注意觀察其自然形狀,去掉多余部分。在沿線切開就是金魚的身體。(身體圓圓的)
(2)取第二根蘿卜切成金魚的尾巴。(尾巴要像扇子一樣散開)
(3)取第三根蘿卜切成眼睛和鰭。(眼睛要盡量切得一樣的)
(4)用牙簽將金魚的身體、尾巴、眼睛和鰭連接好。
5.請幼兒嘗試制作蘿卜金魚。(設計意圖:提高制作興趣,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10分鐘]
(1)提出制作要求。指導幼兒從蘿卜上取出適當部位,來做金魚的身體。尾巴、眼睛和鰭。
(2)教育幼兒注意用刀安全。提醒幼兒不要用刀亂揮亂戳。
6.教師對幼兒的初次嘗試給予點評,對不到位或制作不對的地方給予糾正。
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制作過程。[2分鐘]
(設計理念:鍛煉幼兒的膽量,有助于提高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7.幼兒再次進行制作。[5分鐘]
師一邊指導,一邊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制作。也可讓做好的孩子當
小老師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8.點評幼兒作品(設計意圖: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從中學到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2分鐘]
(1)將幼兒第二次的作品放在展臺上幼兒相互欣賞,并說一說哪一個作品
最好,為什么?
(2)說一說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三、結束部分
1.師:小兔非常感謝小朋友們的幫忙。我們小心的將蘿卜金魚送到他的商鋪吧。(投放到區(qū)角)
2.想一想:除了蘿卜金魚,我們還可以用蘿卜制作出什么?(出示圖片欣賞各種不同的蘿卜造型)
[1分鐘]
(設計意圖:讓幼兒敢于思考、創(chuàng)新)
活動延伸:
1.繼續(xù)在區(qū)角中投放蘿卜鞏固孩子對蘿卜金魚的制作技巧的掌握。
2.鼓勵幼兒制作不同的蘿卜造型,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
(延伸理念:幼兒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需要在家庭中不斷地強化,通過幼兒園的周圍環(huán)境和有設計的游戲活動才能使他們完全掌握。家園配合幼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園配合好,孩子才會有不斷的提升。)
課程反思:
1.通過本節(jié)課觀察幼兒對本節(jié)手工課是否感興趣,孩子能否獨立操作。
2.對比以前手工課幼兒是否有所進步,還存在哪些不足。
3.通過作品分享能否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及膽量。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要求學生了解西瓜的造型和色彩特征,能初步掌握靜物畫的構成方法,學習不同的組合。
二、教學目標設計:
1、 讓學生運用蠟筆水彩畫的形式畫西瓜。
2、 能初步掌握簡單的景物構圖方法,能用多種色調繪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蠟筆水彩形式繪畫
難點:合理構圖,色彩艷麗協調
四、教學用具:
b水彩顏料、蠟筆等、刀
五、教學建議:
一課時重點是要求學生能畫出比較合理的西瓜構圖。
策略:1、出示整個大小不等的西瓜和大小不一的瓜瓣。
2、分小組根據要求擺出不同的瓜瓣組合。
3、分組比較討論評價
4、展示構圖合理作品圖片欣賞
5、提出作業(yè)要求,學生繪畫,教師巡視。
6、展示學生作業(yè),講評。
二課時重點是要求學生用蠟筆水彩的方式上色。注重色彩的明暗,冷暖對比,以及在背景和主體景物的關系處理。
策略:1、講授水彩蠟筆畫的作畫方法。
2、學生嘗試制作。
3、針對學生作業(yè)色彩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4、欣賞色彩上佳的靜物繪畫作品
5、學生二度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
6、講評,評選最佳作品,登記鼓勵。
課時三重點是要求學生圍繞西瓜這一素材進行夸張想象,并且能夠畫出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想象畫。
策略:1、聽兩個有關于西瓜的故事。豬八戒偷吃西瓜,西瓜裝扮等。
2、兩分鐘時間思考一個有關于西瓜的想象故事,課上交流。
3、欣賞有關于西瓜想象畫的美術作業(yè),提出繪畫要求。
4、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
5、評價總結。
課后反思:(一)前兩節(jié)重點畫西瓜靜物,基本的構圖方式總體上比較滿意,大部分學生能畫出西瓜與瓜瓣的不同組合,并且在畫面上能體現出老師要求的大小關系和前后的遮擋關系,但是在背景的處理上還是沒有新的突破,感覺印象深刻的一張畫是四(3)班的陳昱杉同學,看來是動過腦子,值得表揚。在色彩的處理上感覺不是很好,主要的問題在于:1、不能用多種色調來表現西瓜的顏色,大部分學生都只局限在一兩種顏色上。2、很重要的問題是背景的色調與西瓜主體色調的搭配協調。一方面缺少個性,另一方面缺少色彩明暗、冷暖的搭配。解決色彩上的辦法應該提倡讓學生欣賞更多的色彩佳作,明確某些顏色的搭配處理。還有應該臨摹一定數量的色彩作業(yè),通過臨摹,應該切身懂得一些色彩常識。
。ǘ⿲τ谖鞴舷胂螽嬜鳂I(yè)的困惑:畫面效果與想象力的表現存在一定的矛盾。也許是想象畫,學生可以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作,這很好。但是想象畫的畫面效果卻不敢茍同,存在兩種情況:1、畫面豐富,想象力有一定的深度廣度,但是畫面凌亂,缺少組織,色彩上也很欠缺,大部分這樣的作業(yè)以線描為多,畫這樣畫的為男同學居多。2、畫面比較豐富,看上去比較舒服,主要是色塊的搭配,但畫面內容缺少一定的深廣度,缺少想象力,畫這樣的畫以女同學居多。
美術教案 篇4
第四課色彩的對比
教學目的:
1、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guī)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運用色彩的對比完成一幅作業(yè)。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熱愛生活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色彩的對比關系,感受對比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
藝術實踐中對比色的選擇與搭配。
教學準備:
圖畫紙、水粉工具材料或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圖片、觀察兩個大小不同的物體。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對比現象?
3、明確對比概念。
4、比較兩張美術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對比現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樣,有很多對比。
6、出示課題
二、自己動手,嘗試體驗
1、哪些色彩是對比色?
2、引導學生分析色相環(huán)中的色彩,找出對比色。
3、總結:色相環(huán)中互為的色彩為強烈對比。
4、出示色卡,請學生挑出幾組對比色。
5、生活中的對比色。
提問:我們周圍哪兒有對比色?
6、觀察教材上的圖片,找出有哪些對比色?給你什么感受?
7、分析課本上畫家作品。提問:畫面上用了哪些對比色?有什么作用?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運用色彩的對比進行民間工藝品色彩設計。
1、為學生提供民間工藝品設計圖。
2、分析如何用對比色設計顏色。
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è),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
四、作品展示,評價
1、自評。
2、小組互評。
3、展示作品。
【【精選】美術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九篇12-31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7篇12-10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5篇02-02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三篇01-31
經典美術教案02-22
走進美術教案02-21
美術的教案02-2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9篇02-2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2-2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匯總7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