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手》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了解張迎善一雙手的特點,探討這雙手形成的原因,從而感受張迎善甘愿奉獻的高尚情懷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2、體會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認識以小見大,借手寫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體會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認識以小見大,借手寫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體會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認識以小見大,借手寫人的寫作手法。
教法:自學法
學法:討論法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3分)
出示張迎善的手圖片,你覺得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張迎善的這雙手的?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雙手》。揭題板書。
出示目標:
1)、了解張迎善一雙手的特點,探討這雙手形成的原因,從而感受張迎善甘愿奉獻的高尚情懷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2)、體會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認識以小見大,借手寫人的寫作手法。
二、自主學習:(6分)
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雙怎樣的手?請把具體描寫這雙手的句子用線劃下來,并做批注。
按要求自學。
三、合作探究:(19分)
1、小組按順序交流自己的見解,其余組員可以補充。
2、各組4號組員負責記錄,3號組員匯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3、小組匯報交流。要求按段落順序匯報,可以說我們組認為:這是一雙-----的手,我們是從-----知道的。
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課件出示)
5、他的手為什么會成為這樣呢?跟隨著作者的詢問,我們來聽聽。(請兩位同學分角色讀。)你從文字中聽出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挑選出你感受最深的數(shù)字讀一讀。
6、我們一起來為張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樹手往土里插三四次吧,一天栽一千棵,這雙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千次)十天這雙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三四萬次)二十天呢?張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樹?這雙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這是我今生見到的天下第一號大手。
一坰就是15畝地,33坰就是495畝。
。ㄗプ【唧w數(shù)字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怪不得這雙手會布滿老繭,怪不得這雙手會堅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怪不得作者說 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7、這真是一雙天下第一號大手,這真是一雙勤勞的手,這真是一雙了不起手,這真是一雙與眾不同手,這真是一雙比鋼鐵還堅硬的手,他一天栽一千多棵樹,他創(chuàng)建了綠色金庫,這更是一雙創(chuàng)造奇跡的手。面對這樣一雙與眾不同的手,你想說點什么?
小結:大森林的的確確是綠色的金庫,而這金庫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張迎善,就是張迎善的這雙手。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雙手的具體描寫吧!男孩子讀讀這雙手的貢獻吧!
四、質(zhì)疑探究:(6分)
1、質(zhì)疑:作者說:看著這雙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綠的森林,孩子們看著這雙手你還看到了什么?
。ù藭r透過這雙手學生看到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雙手了,可能是一車車的'木材,可能是一彎彎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動物,也可能是張迎善以及和張迎善一樣的勞動者美好的心靈,幸福的笑臉……)
2、現(xiàn)在你認為這是一雙怎樣的手?
五、小結檢測:(6分)
小結:張迎善,一個平凡的林業(yè)工人,用這雙普通卻又不普通的手,創(chuàng)造了不凡的事跡。
1、聽寫詞語
木色 鼓皮 老繭 裂紋 纏線
1、 填空:
課文寫了( )的一雙( )的手,讓我們感受張迎善( )的高尚情懷和( )的美好心愿。
3.指出作者在下面句子中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手法。
、傩∨d安嶺上的積雪化凈了,樹木睜開了惺松的睡眼。 ( )
、谖椅盏氖鞘謫幔磕呛喼笔前虢乩纤赡。 ( )
、圻@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 )
、苁种柑貏e粗大肥圓,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 ( )
、菘粗@雙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綠的森林。 ( )
六、作業(yè)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風寒清潔工人的手,傳遞知識老師的手,勤勞能干爸爸的手,溫暖細膩媽媽的手,還有你們,稚嫩靈巧的手等等,課后請你仔細觀察,試著把它寫一寫。
七、板書
一雙手
手:堅硬 粗糙 受傷
張迎善 ;默默無聞 無私奉獻
【《一雙手》教案】相關文章:
《一雙手》教案04-03
雙手畫雨傘教案07-06
一雙手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一雙手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大班美術雙手畫雨傘教案10-19
幼兒愛護雙手安全教案模板07-19
愛護雙手安全優(yōu)秀教案07-19
一雙手初三語文教案04-02
關于一雙手的公開課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