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教學架構組課例研究匯報材料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匯報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著,匯報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最重要的是結果,經(jīng)驗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匯報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教學架構組課例研究匯報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從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上比較
第二次授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5分鐘
師生合作,探求新知
6分鐘
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34分鐘
課堂小結
1分鐘
第三次授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1分鐘
師生合作,探求新知
6分鐘
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28分鐘
課堂小結
2分鐘
二、從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上比較(四個方面)
1、從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比較
第二次授課:情感性目標未能很好達成,學生未能體會乘方的魅力所在,未能很好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第三次授課:情感性目很好的達成,絕大部分學生能比較深地體會乘方的魅力所在,很好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2、從師生合作,探求新知的角度比較。
第二次授課:學生在自主探究時,教師的引導多一些,探究的自主性相對弱一些。
第三次授課:學生在自主探究時,教師的引導少一些,探究的自主性比較強。
3、從課堂練習,鞏固新知的目標達成的 角度比較。
第二次授課: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基本達成(乘方的意義的理解及計算。題目類型全面。學生思考時間相對充足。
第三次授課: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基本達成(乘方的意義的理解及計算),著重概念理解題。
4、從課堂小結效果的角度比較
第二次授課:只給出“乘方精神”,學生主動小結由于時間關系省略
第三次授課:學生小結主動,而且小結的比較全面,然后給出“乘方精神”,并讓學生讀,很自然地滲透了德育。
三、對我今后教學的啟發(fā)
1、要根據(jù)課的類型,合理分配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例如概念課,側重概念的理解,所以概念理解環(huán)節(jié)時間設置就應多以些。
2、在學生探究發(fā)生困難時,教師應及時設置合理有效的問題加以引導。
3、課堂練習題的選擇要少而精,并且具有代表性、 梯度性、目的性、易歸納性
4、課堂結束前,一定要留2至3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結,根據(jù)課的類型選擇歸納類型,可以是歸納性小結,也可以是比較性小結。
【數(shù)學教學架構組課例研究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課例研究方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課改匯報材料06-09
數(shù)學組工作總結匯報材料03-02
教師課例研究的心得感想06-08
關于提升課例的研究價值的研究論文06-18
小學英語教學課例研究反思范文12-28
《觀潮》教學課例11-14
科學組課例研修活動報告11-18
課堂教學課例研究之學練結合的教學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