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酒》秋瑾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作品簡介
《對酒》是清代詩人秋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詩人用夸張手法寫到不惜“千金”和“貂裘”去換取寶刀和酒;后兩句明確表達了詩人愿意將一腔革命的熱血獻于祖國,即使是犧牲,這熱血灑出去也會如萇弘那樣化作碧綠的波濤。全詩充溢著革命的豪情,閃爍著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光輝。
作品原文
對酒(1)
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2),貂裘換酒也堪豪(3)。
一腔熱血勤珍重(4),灑去猶能化碧濤(5)。
作品注釋
。1)對酒:指此詩為對酒痛飲時所作。
(2)寶刀:吳芝瑛 《記秋女俠遺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學時曾購一寶刀。
。3)貂裘換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換酒喝。多用來形容名士或富貴者的風流放誕和豪爽。
。4)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視。
。5)碧濤:血的波濤。用《莊子·外物》典:“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萇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國,遭奸臣陷害,自殺于蜀,當時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來,三年后化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鮮血。 濤:在此處意即掀起革命的風暴。
作品譯文
不吝惜很多錢去買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lián)Q酒也算得上豪邁,革命者要充分愛惜自己的生命,拋灑鮮血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yè)。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1905年。詩人從日本回國后,曾在上海她的摯友吳芝瑛女士家中,拿出新購的一把倭刀給朋友看,幾人喝完酒后,詩人便撥刀起舞唱歌,吳女士命女兒用風琴伴奏,聲音悲壯動人。這首詩便是緣此而作。
作品鑒賞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兩黃金去購買鋒利的寶刀起興,“千金”本是珍貴的錢財器物,而詩人卻毫不可惜地用來換取別人看來價值根本不足相當?shù)臇|西。表現(xiàn)了詩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甚至不惜流血犧牲,表現(xiàn)出詩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與首句呼應,詩人愿意用名貴的貂裘去換酒喝,這些貴重的東西都毫不猶豫地舍棄,詩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語,顯示出詩人仗義疏財,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詩的后兩句,借用周朝的忠臣萇弘鮮血化碧的典故闡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寶貴的,蠻強的熱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應當為了崇高的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只有這樣這輩子算是沒有白活。同時抒發(fā)詩人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豪邁情感。
全詩句句鏗鏘有力,字字擲地有聲,借對酒所感抒發(fā)革命豪情,表達了詩人決心為革命奉獻一切的豪情壯志,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的英雄氣概。
名家點評
《古今功學詩選講》:詞語工麗,富有文采,風格豪壯,用典恰切,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初中古詩詞導讀》:馬洪邦:興到之作,別有意境,不加雕琢,猶如天馬行空,不受羈絆。這首詩隨口而出,但自然流暢,字里行間表露出一個豪氣沖天的巾幗英雄的形象。
《歷代詩歌淺解》:王運熙:言為心聲,她日后的悲壯的人生結局,從詩中可以看出。
《中國文史出版社》:吳海發(fā):風格獨特,詞氣豪邁,開一代風氣。
《黨史博采》:王書波:秋瑾的這首詩壯志凌云,豪氣奔放,它表現(xiàn)了女英雄不愛金錢愛祖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高尚情操。詩言志,秋淺的一生就是詩的寫照。
作者簡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戰(zhàn)士,詩人。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秋千、漢俠女兒,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于福建廈門。秋瑾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她積極投身革命,先后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聯(lián)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秋瑾是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數(shù)千年封建統(tǒng)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她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她也提倡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對酒》秋瑾原文注釋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滿江紅·小住京華》秋瑾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1-21
對酒原文翻譯及賞析10-16
對酒原文賞析及翻譯11-06
江南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3-30
春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6-10
《氓》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6-26
寒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5
《烏衣巷》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1
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