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11-03 19:35:20 宜歡 古籍 我要投稿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我們的學(xué)習(xí)時代,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為了幫助更多人學(xué)習(xí)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1

  玉樓春·風(fēng)前欲勸春光住

  風(fēng)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fēng)雨處。

  翻譯

  迎著風(fēng)兒,想要勸春光停住腳步。春光卻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邊的落花一樣隨流水而去,暫且就成為在泥土上飄舞的飛絮。

  看著鏡中頭發(fā)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時光。人沒有辜負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負了自己啊!從夢中醒來才感覺遠離了許多憂愁,只是牽掛著風(fēng)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注釋

  。和#,停留。

  星星:頭髮花白貌。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詞,由傷春而感傷自己年華流逝。

  第一、兩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jié),開頭即點出傷春的意味,為全詞奠定了感傷的基調(diào),接著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說春不甘和落花一樣隨水而去,了無蹤跡,只好暫且作粘于泥上的飛絮。“落花”、“飛絮”均為飄零之物,然在詞人筆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飛絮尚可在泥上暫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之不愿逝去的不甘和無奈。運用比喻,用春來比喻自己的青春年華,表達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五、六兩句,看到鏡中的華發(fā),想自己年華流逝,自己不愿辜負青春,然而無奈的還是辜負了,一事無成,表達出因功業(yè)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滅的濃濃愁緒!皦艋厝诉h許多愁”夢中醒來,似已消愁,貌似灑脫,實則更為沉痛,最后一句,以景作結(jié),將這許多的愁都凝聚在風(fēng)雨中的梨花之上,用風(fēng)雨梨花象征自己的命運處境,含蓄動人。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2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彥

  原文: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藉絕來無續(xù)處。當(dāng)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翻譯:

  桃溪:雖說在宜興有這地名,這里不作地名用。周濟《宋四家詞選》所謂“只賦天臺事,態(tài)濃意遠”是也。劉晨阮肇天臺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樹,山下有一大溪,見《幽明錄》、《續(xù)齊諧記》。韓愈《梨花發(fā)贈劉師命》:“桃溪惆悵不能過!蔽撼邪唷饵S鐘樂》詞:“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用法均與本篇相同!扒锱骸迸c“桃溪”,約略相對,不必工穩(wěn)。俗語所謂“藕斷絲連”,這里說藕斷而絲不連。赤闌橋:這里似不作地名用。顧況《題葉道士山房》:“水邊垂柳赤欄橋。”溫庭筠《楊柳枝》詞:“一渠春水赤欄橋!表n偓《重過李氏園亭有懷》:“往年同在彎橋上,見倚朱欄詠柳綿,今日獨來春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痹婋m把“朱欄”“彎橋”分開,而本詞這兩句正與詩意相合,不僅關(guān)合字面。黃葉路點名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列岫:陳元龍注引《文選》“窗中列遠岫”,乃謝眺《郡內(nèi)高齋閑望》詩。全篇細膩,這里宕開,遠景如畫,亦對偶,卻為流水句法。類似這兩句意境的,唐人詩中多有,如劉長卿、李商隱、馬戴、溫庭筠。李商隱《與趙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與此更相近。晏幾道《玉樓春》詞:“便教春思亂如云,莫管世情輕似絮!北驹~上句意略異,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卻相反,疑周詞從晏句變化!栋子挲S詞話》卷一:“似拙實工!庇终f:“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兩譬,別饒姿態(tài)。”

  賞析:

  此詞以一個仙凡戀愛的故事起頭,寫詞人與情人分別之后,舊地重游而引起的悵惘之情。整首詞通篇對偶,凝重而流麗,情深而意長。

  首句“桃溪”用東漢劉、阮遇仙之事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于桃溪邊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悅,留居半年,懷鄉(xiāng)思歸,女遂相送,指示還路。及歸家,子孫已歷七世。后重訪天臺,不復(fù)見二女。唐人詩文中常用遇仙、會真暗寓艷遇!疤蚁蛔鲝娜葑 保凳驹~人曾有過一段劉阮入天臺式的愛情遇合,但卻沒有從容地長久居留,很快就分別了。這是對當(dāng)時輕別意中人的情事的追憶,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過用筆較輕。用“桃溪”典,還隱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意,切合舊地重尋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個譬喻,暗示“桃溪”一別,彼此的關(guān)系就此斷絕,正象秋藕(諧“偶”)斷后,再也不能重新連接一起了,語調(diào)中充滿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緒和欲重續(xù)舊情而不得的遺憾。人們常用藕斷絲連譬喻舊情之難忘,這里反其語而用其意,便顯得意新語奇,不落俗套。以下兩句,側(cè)重概括敘事,揭出離合之跡,遙啟下文。

  “當(dāng)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比膬删洌殖小疤蚁毕嘤雠c“絕來無續(xù)”,以“當(dāng)時相候”與“今日獨尋”情景作鮮明對比。赤闌橋與黃葉路,是同地而異稱。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引顧況、溫庭筠、韓偓等人詩詞,說明赤闌橋常與楊柳、春水相連,指出此詞“黃葉路明點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蓖瑯,前兩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點春、秋。三四正與一二密合相應(yīng),以不同的時令物色,渲染歡會的喜悅與隔絕的悲傷。朱漆欄桿的小橋,以它明麗溫暖的色調(diào),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時的溫馨旖旎和濃情蜜意;而鋪滿黃葉的小路,則以其蕭瑟凄清的色調(diào)渲染了今日獨尋時的寂寞悲涼。由于是“獨尋黃葉路”的情況下回憶過去,“當(dāng)時相候赤闌橋”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連,而“今日獨尋黃葉路”的情景也因美好過去的對照而愈覺孤孑難堪。今昔之間,不僅因相互對照而更見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滲透而使感情內(nèi)涵更加復(fù)雜。既然“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則所謂“獨尋”,實不過舊地重游,記憶中追尋往日的繾綣溫柔,孤寂中重溫久已失落的歡愛而已,但畢竟寂寞悵惆中還有溫馨明麗的記憶,還能有心靈的一時慰藉。今昔對比,多言物是人非,這一聯(lián)卻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顯得新穎耐味!俺嚓@橋”與“黃葉路”這一對詩歌意象,內(nèi)涵已經(jīng)遠遠越出時令、物色的范圍,而成為一種象征。

  換頭“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兩句,轉(zhuǎn)筆宕開寫景:這是一個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煙靄繚繞中,遠處排立著無數(shù)青翠的山巒。夕陽的余輝,照映空中飛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紅色。兩句分別化用謝朓詩句“窗中列遠岫”與溫庭筠詩句“鴉背夕陽多”,但比原句更富遠神。它的妙處,主要不景物描寫刻畫的工麗,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義;而于情與景之間,存著一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聯(lián)系,使人讀來別具難以言傳的感受。那無數(shù)并列不語的青嶂,與“獨尋”者默默相對,更顯出了環(huán)境的空曠與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殘紅,雖然顯示了晚景的絢麗,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靄之中了。

  結(jié)拍“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眱删,收轉(zhuǎn)抒情。隨風(fēng)飄散沒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顯示了當(dāng)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飄然而沒、杳然無蹤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見其輕靈縹緲的身姿風(fēng)貌。雨過后粘著地面的柳絮,則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膠著,還將那欲擺脫而不能的苦惱與紛亂心情也和盤托出。這兩個比喻,都不屬那種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類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但由于它們生動貼切地表達了詞人的感情,讀來便只覺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畫之跡。“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詞眼,全詞所抒寫的,正是這種執(zhí)著膠固、無法解脫的癡頑之情。

  此詞純用對句,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內(nèi)容相適應(yīng)的凝重風(fēng)格。整首詞于排偶中,仍具動蕩的筆墨,凝重之外而兼流麗風(fēng)姿!栋子挲S詞話》評此詞云:“美成詞有似拙實工春,如玉樓春結(jié)句云:”人如風(fēng)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吧涎匀瞬荒芰簦卵郧椴荒芤。呆作兩臂,別饒姿態(tài),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纖,此中消息難言!币赃@段話評價此詞的工巧深沉和靈活輕捷,應(yīng)該是精當(dāng)?shù)摹?/p>

  作者:

  周邦彥(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官員,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

  周邦彥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讀書。宋神宗時成為太學(xué)生,撰《汴都賦》,歌頌新法,受到神宗賞識,升任太學(xué)正。此后十余年間,在外漂流,歷任廬州教授、溧水縣令等職。宋哲宗親政后,周邦彥回到開封,任國子監(jiān)主簿、校書郎等職。宋徽宗時一度提舉大晟府,負責(zé)譜制詞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調(diào)順昌府、處州等地。后在南京應(yīng)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歲。獲贈宣奉大夫。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近人王國維稱其為“詞中老杜” ,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3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

  [宋代]周端臣

  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tài)燕還鷺,綽約妝容花盡妒。

  樽前謾詠高唐賦,巫峽云深留不住。重來花畔倚闌干,愁滿闌干無倚處。

  譯文

  在一次華堂宴會上,簾幕開處,隨著裊裊香霧,走出一位美若天仙夢女子。但見她腰肢細軟,身著流素,翩翩起舞,那飄逸柔美夢舞姿讓善舞夢飛燕也為之嫉妒。大意是:我因相思而借酒澆愁,一邊隨意吟詠《高唐賦》。楚王得以如愿以償,而自己心目中夢佳人卻像巫山之云一樣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始終無法得到,只能望而興嘆。失望之中我又一次來到昔日夢華堂庭院前,獨自倚欄,望著滿園夢花兒呆呆出神。愁云慘霧遍布庭中,積滿欄桿,竟使人不堪其壓迫,痛苦不已。

  注釋

  一搦:一把。搦,捉,握持。

  楚腰:代指美人之細腰。

  翩躚:飄逸夢樣子。綽約:婉約美好之貌。

  《高唐賦》:宋玉所作,其序中言宋玉給楚襄王講楚懷王夢與巫山神女交歡之事。

  賞析:

  “玉樓春”是詞調(diào)名,據(jù)《詞譜》載:“因顧穂詞中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樓春日晚’;五代歐陽炯詞中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色寢’;又有‘春早玉樓煙雨夜’句,遂取為調(diào)名!庇置赌咎m花》、《玉樓春令》、《西湖曲》、《歸朝歡令》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

  “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tài)燕還驚,綽約妝容花盡妒!薄俄n非子》載:“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鄙掀攸c刻畫伊人的美妙絕倫,采用賦的鋪陳手法,把她形容得簡直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了。這里的“燕”,既指燕子,又暗指漢代的趙飛燕。漢宮美人趙飛燕纖腰一把,舞姿絕妙,傳說她身輕如燕,能立于掌中。

  “綽約妝容花盡妒”化用《長恨歌》中對楊玉環(huán)的描寫:“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痹谠~人的眼里,這位佳人仿佛就是趙飛燕,又依稀好像楊玉環(huán),兼具二人之美,于是情不自禁而生愛慕之意。

  “樽前漫詠《高唐賦》,巫峽云深留不住”這兩句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委婉地表達其未能擁有美人的惆悵。

  “重來花畔倚欄桿,愁滿欄桿無倚處!贝硕溥M一步刻畫主人公的相思愁苦。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4

  玉樓春·昭華夜醮連清曙

  昭華夜醮連清曙。金殿霓旌籠瑞霧。九枝擎燭燦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縷。

  香羅薦地延真馭。萬乘凝旒聽秘語。卜年無用考靈龜,從此乾坤齊歷數(shù)。

  翻譯

  仙曲自夜至?xí)曾Q奏著,在祈禱神仙降臨。宮殿四周五色旗飄揚,宮殿籠罩在吉祥的云霧之中。無數(shù)的燭光如同天上的繁星,燦爛輝煌,燃著的百和香冒著一縷縷蒼郁的煙絲,分外幽香。

  宮殿內(nèi)鋪著芳香的絲綢地毯,敬請的神仙終于降臨了。天子屏息靜氣聽著神仙對他傳授仙家秘訣。再無須用靈龜去占卜了,從此以后王朝的命運將與天地一樣長久。

  注釋

  昭華:古代管樂器名,此指音樂聲。

  醮:祈禱神靈的祭禮,后專指道士、和尚為禳除災(zāi)禍所設(shè)的道場。

  清曙:清晨。

  霓旌: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

  瑞霧:指祥瑞之氣。

  九枝:一干九枝的燭燈。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燈。

  擎:舉。

  百和焚香:即“焚百和香”。百和,由各種香料和成的香。

  抽翠縷:冒出縷縷青色的煙霧。

  香羅:紗羅的美稱。

  薦:墊,鋪。

  延:請。

  真馭:真君的御駕。

  萬乘:周代制度規(guī)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車萬乘,因以“萬乘”指天子、帝王。

  旒:古代皇帝禮帽前后的玉串。

  卜年:以占卜預(yù)測國家統(tǒng)治的年數(shù)。

  考靈龜:考察龜甲的裂紋來預(yù)測吉兇。

  乾坤:本為《周易》中的兩個卦名,指陰陽兩種對立的勢力。陽者為乾,乾之卦象為天;陰者為坤,坤之卦象為地。引申為天地、日月的代稱。

  歷數(shù):歷法。

  賞析

  若依吳熊和考證,那么這首《玉樓春》乃是諛圣詞。

  北宋真宗時期,對遼作戰(zhàn)失利,為掩飾澶淵之盟的恥辱,宋真宗編造了“天書”降世的謊言。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稱“圣祖”趙玄朗將于十月二十四日“降圣”延恩殿。是日,宮中通宵夜醮,真宗親臨道場,迎候圣祖,并恭聽了真君的秘訓(xùn)。

  詞的上片鋪寫夜醮場面,結(jié)構(gòu)緊湊,氣氛熱烈!罢讶A夜醮連清曙”,仙樂自夜達曉鳴奏著。“金殿霓旌籠瑞霧”,宮殿里飄揚著各色旗幟!熬胖η鏍T燦繁星”,晚上燃起蠟燭,燭光燦爛如繁星,極言場面之大!鞍俸头傧愠榇淇|”,百和香抽出一縷縷的青煙。

  下片寫真宗親臨道場!跋懔_薦地延真馭”寫道場的奢華場景,“香羅”鋪地,以待真君駕臨!叭f乘凝旒聽秘語”寫天子恭聽真君秘訓(xùn),其中“凝旒”這個詞用得極好,寫出了真宗的嚴肅恭敬!安纺隉o用考靈龜”兩句祝頌國祚與天地共長久,乃諛圣詞必不可少的套話。

  “天書”事件后,向真宗爭奏祥瑞,競獻贊頌者絡(luò)繹不絕,這也造成了北宋科舉史上的特例,那就是在正常的禮部考試外另辟因獻頌而賜第的“蹊徑”。據(jù)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載,前后至少舉行過四次。柳永科場失意始于真宗朝,在急于仕進而又屢遭黜落的情況下,進獻《玉樓春》這類諛圣詞的目的也就不言自明了。若依薛瑞生考證,則這首《玉樓春》是首諷刺詞,其詞明寫漢武帝,實則暗諷宋真宗。

  也許是反諷之意太過明顯,故詞中多用《漢武帝內(nèi)傳》中的典故!熬胖η鏍T燦繁星”二句出自《漢武帝內(nèi)傳》:“燔百和香,燃九微燈,以待西王母 ”;“香羅薦地延真馭”一句出自《漢武帝內(nèi)傳》:“以紫羅薦地”;“萬乘凝旒聽秘語”一句出自《漢武帝內(nèi)傳》:“帝乃盛服,立于陛下,敕端門之內(nèi),不得有妄窺者。內(nèi)外寂謐,以候云駕”。

  柳永在真宗與章獻劉皇后執(zhí)政的三十二年屢試不中,到了仁宗執(zhí)政之初即一試二中,這其中原由可能與柳永對真宗佞道多有微辭有關(guān)。其時柳永方二十余歲,年輕氣盛,又尚未出仕,無進退之憂,就如這首《玉樓春》,對真宗佞道之腹誹見之于文字間。

  作者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xué)習(xí)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xiāng),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對宋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玉樓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玉樓春原文翻譯及賞析09-22

《玉樓春·春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2-04

玉樓春·春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8-26

玉樓春·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08-24

玉樓春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05-09

《玉樓春·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05-25

玉樓春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06

玉樓春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06

玉樓春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