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譯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現(xiàn)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穿井得一人》原文注釋:
①選自《呂氏春和·慎行覽·察傳》。
②溉汲——從井里打水澆地。溉:音gai,澆灌。汲(ji),從井里打水。
、奂啊鹊。
④國人道之——都城的人談論這件事。國:古代國都也稱“國”。
、萋勚谒尉@件事被宋君聽到了。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于:介詞:當“被”講,引進主動者。宋君:宋國國君。
、迒栔诙∈稀蚨∈蠁栠@件事。于:介詞:當“向”講。
、呤埂褂,指勞動力。
《穿井得一人》譯文:
宋國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沒有井,須到外面打水澆地,因此經常有一個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對別人說:“我家打井得到一個人!庇腥寺牭竭@話,傳播說:“丁家打井打出了一個人。”都城的人都談論這件事,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里。宋國國君派人去問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呀!痹缰朗沁@個結果,還不如不問。
《穿井得一人》啟示:
凡事都要調查研究,仔細辨別,才能弄清真相。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謠言往往失實,只有細心觀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不可輕信流言,盲目隨從,人云亦云,否則就會鬧出以訛傳訛,三人成虎的笑話,使事情的真相被傳得面目全非。
作者簡介: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戰(zhàn)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早年經商于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wèi)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拓展:《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語段,完成5—9題。(14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選自《呂氏春秋》)
【乙】《桑中生李》
南頓①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謝以一豚④!蹦客茨诵〖玻嘈孝葑杂。聞者傳語:“盲者得視!北娙吐暍蓿h近翕赫⑦,其下車騎常數(shù)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币蚓晚街。 (選自《新輯搜神記》) [注釋]①南頓:古縣名,在今河南項城市。 ②空桑:枯空的桑樹,老桑樹有枯空的樹洞。 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長出的李樹。 ④豚:小豬。 ⑤行:不久。 ⑥眾犬吠聲: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起來。形容眾人盲目附和,眾人隨聲傳聞。 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轟動、驚動。
1. 給下面句子劃分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一處,用“/”標出)(1分)
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陰 下
2.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①及其家穿井 ②國人道之 ③欲持去 ④間一歲余
3. 下面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視
B.后人見桑中復生李 將復何及
C.聞者傳語 傳不習乎
D.以余漿灌溉 間一歲余
4.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⑵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
5. 甲、乙兩文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傳聞?(2分)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及其家穿井()(2)國人道之()
(3)先自度其足()(4)遽契其舟()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是吾劍之所從墜。
8.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3分)
9.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什么?(3分)
答案:
1、(1)到,等到(2)說,講(3)量長短(4)用刀刻
2、(1)宋國國君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3、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4、傳言不要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
5.有病目痛者/息陰下
6.①待,等到 ②講述 ③想要 ④年
7.B
8.⑴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
⑵這樹有什么神靈,這是我隨手種下的罷了。
9.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輕信傳聞(1分);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證實的傳聞。(1分)(不輕信,1分;不傳播,1分)
【《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穿井得一人》原文及譯文10-27
《穿井得一人》譯文12-06
穿井得一人教案02-14
《穿井得一人》教學設計07-22
穿井得一人教學設計05-12
寓言穿井得一人教案03-10
《穿井得一人》閱讀練習及答案04-24
穿井得一人教學反思(精選4篇)12-02
《穿井得一人》公開課教學設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