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化學實驗報告

時間:2024-11-01 18:56:01 報告 我要投稿

化學實驗報告集錦15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實驗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實驗報告集錦15篇

  化學實驗報告1

  【實驗名稱】

  探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有快慢之分;

  2.通過實驗探究溫度、催化劑、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儀器和試劑】

  4%的過氧化氫溶液、12%的過氧化氫溶液、0.2mol/L氯化鐵溶液、二氧化錳粉末、熱水、滴管、燒杯、試管。

  【實驗過程】

  【問題討論】對比實驗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化學實驗報告2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儀器和試劑】

  金屬鈉、鎂條、鋁片、砂紙、濾紙、水、酚酞溶液、鑷子、燒杯、試管、剪刀、酒精燈、火柴。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對比實驗1

 。1)切取綠豆般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將金屬鈉投入燒杯中。

  現象: 。 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 (2)將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

  現象: 。 然后加熱試管,現象: 。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對比實驗2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和一小塊鋁片,再向試管中各加入2mol/L鹽酸2mL。

  現象: 。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結論:

  【問題討論】

  1.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2.元素金屬性強弱與元素原子結構有什么關系?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有快慢之分;

  2.通過實驗探究溫度、催化劑、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儀器和試劑】

  4%的過氧化氫溶液、12%的過氧化氫溶液、0.2mol/L氯化鐵溶液、二氧化錳粉末、熱水、滴管、燒杯、試管。 【實驗過程】

  【問題討論】對比實驗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的限度 【實驗目的】

  1.通過對FeCl3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的探究,認識化學反應有一定的限度; 2.通過實驗使學生樹立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觀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滴管、0.1mol/L氯化鐵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1)取一支小試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鐵溶液5~6滴。

  現象: 。 (2)向試管中繼續(xù)加入適量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

  現象: 。 (3)取試管中上層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現象: 。 2.實驗結論

  。 【問題討論】

  1.實驗步驟(2)和實驗步驟(3)即I2的檢驗與Fe的檢驗順序可否交換?為什么?

  2.若本實驗步驟(1)采用5mL0.1mol/LKI溶液與5mL0.1mol/L氯化鐵溶液充分混合反應,推測反應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為什么?

  3+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實驗目的】

  1.了解化學反應中往往有熱量變化;

  2.知道化學反應中往往會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剪刀、砂紙、塑料薄膜袋、2mol/L鹽酸、氯化銨晶體、氫氧化鈣固體、鎂條。 【實驗過程】 實驗1

  步驟:向一支試管中放入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再加入5mL2mol/L鹽酸,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現象:。 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 結論: 。 實驗2

  步驟: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約7g氫氧化鈣固體,再加入氯化銨晶體,排除袋內的空氣,扎緊袋口,再將固體混合均勻,使之充分反應。

  現象: 。 有關化學方程式: 。 結論: 。 【問題討論】

  實驗1.2中反應物能量總和與生成物能量總和的相對大小有什么關系?

  班級: 姓名: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銅鋅原電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初步了解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2.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驗儀器和試劑】

  鋅片、銅片、稀硫酸、導線、靈敏電流計、燒杯。 【實驗過程】

  化學實驗報告3

  實驗名稱 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

  實驗目的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含量越高

  一、 實驗器材:藥品水槽、集氣瓶(250ml)兩個、玻片兩片、飲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二、實驗步驟

  1.檢查儀器、藥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各項準備工作。 現象、解釋、結論及反應方程式 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 用飲料管向集氣瓶中吹氣,用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排水法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小于空氣中體,用玻璃片蓋好

  4. 將另一集氣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

  5. 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

  6.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實驗結果。

  7. 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化學實驗報告4

  實驗題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化學實驗報告5

  實驗目的:知道成功在什么的作用下會生成美好的物質

  實驗器材:成功溶液、懶惰溶液、半途而廢溶液、奮斗溶液、犧牲溶液各一瓶,試管若干支,

  滴管

  實驗過程:取四支裝有成功溶液的試管,分別標有A、B、C、D

  第一步:取A試管,用滴管吸取懶惰溶液,滴入A試管,振蕩,發(fā)現A試管內液體變得渾濁,生成了墨綠色的'粘稠狀沉淀。

  第二步:取B試管,用滴管吸取半途而廢溶液,滴入B試管,振蕩,觀察到B試管中生成了黑色沉淀同時還有臭味生成。

  第三步:取C試管,用滴管吸取奮斗溶液,滴入C試管,振蕩,發(fā)現C試管中有氣體生成,聞到一種叫做勝利的氣體。

  第四步:取D試管,用滴管吸取犧牲溶液,滴入D試管,振蕩,發(fā)現D試管中生成了一種明亮的紅色物質。

  補充實驗:取A、B試管中生成的物質,分別加入奮斗溶液和犧牲溶液,振蕩,發(fā)現A、B

  試管中的沉淀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藍色,類似水晶的顏色,還有香氣生成。

  實驗結論:成功可以和奮斗,和犧牲生成美好的物質;和懶惰,和半途而廢只會生成難看的

  物質。

  此實驗告訴我們,成功與否關鍵在于你是否選對了條件輔助它,如果你選擇了奮斗和犧牲,那么恭喜你,你收獲了;如果你選擇了懶惰和半途而廢,那么很不幸,你失敗了。

  化學實驗報告6

  實驗步驟

 。1) 在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2) 加熱實驗(1)的試管,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3) 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錳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4) 待實驗(3)的試管內液體不再有現象發(fā)生時,重新加熱3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該步驟實驗可以反復多次)

  (5) 實驗后將二氧化錳回收、干燥、稱量。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實驗現象及現象解釋:

  實驗編號 實驗現象 現象解釋

 。1) 木條不復燃

  (2) 木條不復燃 H2O2分解O2速度太慢沒足夠的O2試木條復燃.

 。3) 3H2O2產生大量氣泡 木條復燃 MnO2使H2O2加速分解O2,O2使木條復然

  (4) 新加入的H2O2產生大量氣泡 因為MnO2繼續(xù)作為催化擠的作用!H2O2繼續(xù)分解

 。5) 5MnO2的質量不變 因為MnO2是催化劑所以只是改變化學反應速度,不改變其化學性質和質量

  化學實驗報告7

  實驗名稱:

  排水集氣法。

  實驗原理:

  氧氣的不易容于水。

  儀器藥品:

  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試管,集氣瓶,酒精燈,水槽。

  實驗步驟:

  ①檢————檢查裝置氣密性。

 、谘b————裝入藥品,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

 、蹔A————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傾斜,藥品平鋪在試管底部。

 、茳c————點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排出管內空氣。

 、菔铡门潘ㄊ占鯕狻

 、奕 獙Ч軓乃蹆热〕。

  ⑦滅————熄滅酒精燈。

  實驗名稱:

  排空氣法。

  實驗原理: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儀器藥品:

  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集氣瓶,試管。

  實驗步驟:

  把集氣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氣體的`導管放入瓶中,此時還要在瓶口蓋上毛玻璃片,當收集滿的時候把導管拿去,然后蓋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學實驗報告8

  1.常用儀器的名稱、形狀和主要用途。

  2.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和稱量

 。2)給物質加熱

 。3)溶解、過濾、蒸發(fā)等基本操作

  (4)儀器連接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5)儀器的洗滌

 。6)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3.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及收集

 。1)三種氣體(H2、O2、CO2)的制備

  (2)三種氣體的收集方法

  4.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1)常見氣體的檢驗及鑒別

 。2)(2)兩酸、兩堿及鹽的鑒別

  5.化學基本實驗的綜合

  把握好以上這些知識點的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化學實驗就要動手,要進入化學實驗室,參與化學實踐的一切活動。在實驗室要觀察各種各樣各具用途的實驗儀器、實驗用品、實驗藥品試劑,各種各類藥品,它們的狀態(tài)、氣味、顏色、名稱、使用注意事項。還要觀察各種各類成套的實驗裝置。在老師指導下,自己也應動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種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去觀察和記憶。 例如:

 、俑鞣N儀器的名稱、形狀、特點,主要用途,如何正確使用,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跓o論做什么內容的實驗都離不開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練掌握各項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明確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項,且能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

  ③還應注意觀察各種實驗現象,這是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開始的一步。下面還要進一步詳細說明。

  ④動手做記錄,因為在實驗活動中感性知識很多,如不做記錄,可能被遺忘或遺漏。這都不利于對實驗的分析和判斷。

 。2)如何做好觀察

  觀察能力是同學們應具備的各種能力之一,觀察是獲得感性認識最直接的手段,學會觀察事物,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是受益匪淺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對于化學實驗的現象更要求學會觀察,要求:觀察要全面、觀察要準確,觀察要有重點,觀察時還要動腦思考。

  化學實驗報告9

  一、實驗目的

  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

  溶液)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

  二、實驗原理

  在酸堿中和反應中,使用一種的酸(或堿)溶液跟的堿(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測出二者的.,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酸和堿的物質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計算出堿(或酸)溶液的濃度。計算公式:c(NaOH)?

  c(HCl)?V(HCl)c(NaOH)?V(NaOH)

  或c(HCl)?。

  V(NaOH)V(HCl)

  三、實驗用品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滴定管夾、0、1000mol/L鹽酸(標準液)、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待測液)、酚酞(變色范圍8、2~10)

  1、酸和堿反應的實質是。

  2、酸堿中和滴定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但其滴定終點的變色點并不是pH=7,這樣對中和滴定終點的判斷有沒有影響?

  3、滴定管和量筒讀數時有什么區(qū)別?

  四、數據記錄與處理

  五、問題討論

  酸堿中和滴定的關鍵是什么?

  化學實驗報告10

  實驗題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

  3、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將下層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蕩,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后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率:9、8/13、7=71、5%結果與討論:

  (1)溶液中的橙黃色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溫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后實驗應嚴格操作。

  化學實驗報告11

  一、實驗題目:

  固態(tài)酒精的制取

  二、實驗目的:

  通過化學方法實現酒精的固化,便于攜帶使用

  三、實驗原理:

  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為: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將發(fā)生下列反應: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實驗儀器試劑:

  250ml燒杯三個1000ml燒杯一個蒸餾水熱水硬脂酸氫氧化鈉乙醇模版

  五、實驗操作:

  1.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個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后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六、討論:

  1、不同固化劑制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為固化劑操作溫度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后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為固化劑操作溫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fā)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為固化劑雖制備工藝并不復雜,但該固化劑來源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來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產品性能優(yōu)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為簡單,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后兩次加熱溶解,較為復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周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后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品的質量也較好.3 、溫度的影響:見下表:

  可見在溫度很低時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制得固體酒精;在30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品均勻性差;在6O度時,兩液混合后并不立該產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后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制得的產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溫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fā)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溫度。因此,一般選用60度為固化溫度。

  4 、硬脂酸與NaOH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據不難看出.隨著NaOH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為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以上時,就可以使制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tài).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為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yōu)樗{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化學實驗報告12

  實驗1

  用玻璃杯取高度為h1的常溫自來水,然后放在盛有水的平底鍋內加熱,使杯內水溫升高并達到沸點,待冷卻至常溫后,加入適量生石灰,蒸餾水變成由大量白色顆粒組成的混濁液體,此時白色顆粒很大。靜止約15分鐘,漂浮白色顆粒大多消失,水底剩有較多的白色顆粒(較。,此時溶液較為透明,水面有少量漂浮物,杯底微熱。

  實驗2

  取水方式同實驗一。在達到沸點后,加入適量生石灰,發(fā)現石灰顆粒立即分解成為微粒(氫氧化鈣),并使水混濁。約過5分鐘,底部有白色粉末沉淀,上端水漸變清澈,還能看見一些微小顆粒向上運動。大約到25分鐘時,下端沉淀為極細膩的白色粉末,溫度比實驗1同一時間高,溶液清澈透明(比同一時間透明),并且體積越來越多(比實驗一同一時間要多),但仍有少量微小粒子不斷向上運動。

  總結一下實驗一,二:

  1.從實驗2看,冷卻時間越長,清澈溶液體積越多,即顆粒(氫氧化鈣)完全溶解于水的數量越多。則說明溫度越低,氫氧化鈣的溶解率越高。在初始溫度較高情況下,氫氧化鈣溶解率呈單調遞減趨勢。

  2.從實 驗2,,1看,導致液體體積,透明度在相對低溫情況下都不如2高的原因,在于1其中產生的氫氧化鈣在單位時間內少。所以,溫度越高,分解率越快。

  幾句報告外面的話:

  1. 水面漂浮物的成因。有三種可能:1,氫氧化鈣有想溶于水的意思,但緩慢溶解一些溶不下去了,可能密度變小,于是上升到水面。2,少量顆粒遇熱膨脹,密度變小,浮到水面。3,生石灰在與水結合時,由于水不純的原因,被水拿走了點東西,可又沒生成東西,只好抱著殘缺的身體去上面生活。

  2. 關于氫氧化鈣個性論。大多數物體,像糖,擱到水里越受刺激分子越活分,結果就激動起來,找到了新家,跟水合作的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但氫氧化鈣不一樣,人家越是給他搞排場,讓他分子激動,他反而越冷靜,越喜歡獨處的美,于是自己生活不受打擾,悠哉游哉。當然,這些的前提都是他們還是自己。

  3. 關于氫氧化鈣特殊性質的科學說法(引):

  為什么有些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大多數固體物質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根據平衡移動原理,當溫度升高時,平衡有利于向吸熱的方向移動,所以,這些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NO3等。有少數物質,溶解時有放熱現象,一般地說,它們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例如Ca(OH)2等。

  對Ca(OH)2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的問題,還有一種解釋,氫氧化鈣有兩種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這兩種水合物的溶解度較大,無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很小。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結晶水合物逐漸變?yōu)闊o水氫氧化鈣,所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就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化學實驗報告13

  歷時八個星期、四節(jié)課時的分析化學實驗轉瞬間已結束;叵氡緦W期的實驗課,在腦海中出現頻率最多的短語是:異常耗費腦力、程序復雜繁多、等待時間漫長、一步走錯全盤皆輸。但同時,也正是實驗中所經受的考驗與挫折,使我受益匪淺,學會了堅持,懂得了認真,更掌握了很多實驗技能。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本學期開學以來的實驗課中所使用的各種新儀器。在上學期的無機實驗中幾乎沒有用到特別多的儀器,可這學期剛開始便使用了精準電子天平、分光光度計等高精度的新設備,這讓我們在新奇之余更加體會到了實驗的嚴謹,從內心里油然生出對科研的敬畏與崇拜。做分析實驗是很講究技術的,滴定、移液、定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得非?b密、仔細,指示劑變色的瞬間,對移液與定溶液面切刻度時的判斷,都對實驗結果有著極大的影響。想要獲得最終的成功,只知道如何操作卻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在認真聽老師講解的基礎上明白每一個細節(jié),盡全力避免任何一點小的失誤,一絲不茍的進行每個步驟,獨立的動腦思考并鏟除遇到的各種障礙,與此同時準確記錄實驗現象與數據,耐心等待最終的實驗結果。

  通過這個學期的分析化學實驗,我收獲了很多。不僅僅學會了更多的實驗技能,更塑造、奠定起了對實驗的態(tài)度,乃至延伸并影響到了對于其他學科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生活作風中。分析實驗,任何一個細小失誤都極有可能導致實驗結果與正確的結果相差甚遠。也許是因為我們聽老師講課時走神了,也許是因為我們抱著玩的`心態(tài)沒有好好做實驗,也許是因為我們只顧著互相交談,導致實驗結果的失敗。如果我們總帶著這樣或那樣的借口、懷著不認真的態(tài)度做實驗,那么等待我們的注定是失敗。就像第一次的有機酸的滴定實驗中,就是因為清洗儀器的時候沒有用去離子水,而使實驗全部報廢。我能感到自己對于實驗操作的嚴謹性有了很高的認識,同時自己真正做到了認真對待實驗。并且面對不精確的結果,分析錯誤原因的能力也有所增強。

  人無完人,當然在實驗中也難免會失敗。米盧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雖然有些絕對,但在化學實驗中沒有認真的態(tài)度,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實驗,即使你的實驗結果是失敗的,但你認真地做過了,你就是成功者,教訓也是經驗。本學期的實驗課使我感觸良多,我明白了做實驗的時候要遵循客觀事實,當實驗結果與老師或同學不一樣時,不能人云亦云,決不能照抄書本的結論。其次,安全第一。實驗不是好玩,不能因好奇隨意改變實驗程序、用品用量和實驗條件,不能在沒有絕對把握時去嘗試某些操作,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危險都要有應急預案。嚴格遵循實驗操作規(guī)程,不做與本次實驗無關的試驗。

  雖然失敗是正常的,但現在的我已不像原來那樣,實驗失敗后便放棄了。在這學期的實驗過程中,遇到麻煩、出現錯誤時,我總是能停下來認真思考一番,找出錯誤后再重新做一次,如果再錯就再次分析重做,直到正確為止。是分析實驗教會了我要富有責任感,永不言敗,永不氣餒。我想,下學期的化學實驗課一定會更加豐富多彩,我會一直秉持著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去面對今后的每個實驗。

  化學實驗報告14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溶解、過濾、蒸發(fā)等實驗的操作技能.

  2、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

  3、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

  二、實驗原理:

  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除去,然后蒸發(fā)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

  三、儀器和用品:

  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普通漏斗,鐵架臺(帶鐵圈),蒸發(fā)皿,酒精燈,火柴,蒸發(fā)皿。

  試劑:粗鹽、蒸餾水。

  四、實驗操作:

  1、溶解:

 、俜Q取約4g粗鹽

 、谟昧客擦咳〖s12ml蒸餾水

 、郯颜麴s水倒入燒杯中, 用藥匙取一匙粗鹽放入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渾濁.

  2、過濾:

  將濾紙折疊后用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并使濾紙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

  3、蒸發(fā)

  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fā)皿.把蒸發(fā)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 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等到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fā)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后,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

  五、現象和結論:

  粗鹽溶解時溶液渾濁,蒸發(fā)時蒸發(fā)皿中隨著加熱的時間的延長,蒸發(fā)皿中逐漸析出晶體。

  結論:過濾可以出去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

  化學實驗報告15

 。▽嶒濧) 實驗名稱:小蘇打加白醋后的變化反應

  實驗目的:探究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化學反應

  實驗過程:1,將兩藥匙小蘇打加入一只干凈的玻璃杯中 2,在加如半杯白醋,蓋上硬紙片,輕輕搖動玻璃杯

  3,觀察玻璃杯內物質的變化情況,通過接觸感受杯子的溫度變化 4,取下硬紙片,小心扇動玻璃杯口處的空氣,聞一聞有什么氣味 實驗現象:將小蘇打加入玻璃杯中后,將白醋倒入杯中,蓋上硬紙片,輕輕的`搖晃杯子,這時,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杯子里傳出了一陣陣的“呲呲”聲,并且,白醋中不斷的冒出了許多的氣泡,用手觸摸杯壁,好像杯子的溫度比以前降低了一些。

  取下硬紙片,小心的扇動玻璃杯口處的空氣,用鼻子聞被手扇過來的空氣的氣味,可以聞到一股不是很濃的酸醋味。不是很好聞。 實驗收獲:醋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水、和醋酸鈉。產生的二氧化碳在正常人的嗅覺條件下沒有氣味。但反應物醋酸具有揮發(fā)性,因此會有醋酸的味道,此外,反應產生的醋酸鈉也具有醋酸的氣味,同樣會產生醋味。

  反思:用的玻璃杯不夠薄,可能使杯子溫度的變化不夠明顯。

【化學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精】化學實驗報告02-08

【熱門】化學實驗報告02-08

化學實驗報告【薦】02-18

化學實驗報告范文05-02

【薦】化學實驗報告02-08

【推薦】化學實驗報告02-17

化學實驗報告【推薦】02-17

化學實驗報告【熱門】02-17

化學實驗報告【精】02-17

化學實驗報告【熱】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