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地理北美洲課件
區(qū)域地理北美洲課件已經(jīng)為大家準備好啦,老師們,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nèi)容,準備好教學思路哦!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天津市初中地理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北美洲》這一節(jié),七年級下冊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中對本課的知識略有涉及,湘教版教材七年級地理下冊有美洲這一節(jié),高中區(qū)域地理設計北美洲的相關知識。根據(jù)課標要求,及以上各版本教材的相關內(nèi)容,整理了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認識大洲的位置是第一條課標的要求,為了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讓學生結合補充材料在課前完成。課上只做簡單介紹,重點放在北美洲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歸納,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的探究上,為學習大洲提供一個范例,進而歸納學習區(qū)域自然地理的一般方法,構建地理知識體系。
2、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限定為北美洲)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系”
3、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看,七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好表現(xiàn);在心理上,他們對感興趣的知識表現(xiàn)出高度的熱情,具有一定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從知識儲備來看,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只學習了學習區(qū)域地理的基礎——地球和地圖;從空間認知來說,學習了陸地和海洋。學習了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氣候,為北美洲的學習打下基礎。但是學生沒有接觸過區(qū)域,沒有形成學習區(qū)域的一般方法。接觸過地形、氣候等概念,但沒有實際運用的能力。不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構成,概括地理事物特征、分析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能力還有待培養(yǎng)。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懂得如何根據(jù)目的,合理選擇地圖。
、趯⑺鶎W的地形、氣候的相關知識,及地圖的使用,運用到分析具體的區(qū)域
特征中去。
、壑缽哪男┓矫嫒w納地形、氣候、河湖特征。
④學會如何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分析圖文材料,培養(yǎng)學生獲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研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及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概括和表達能力,歸納學習區(qū)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學會地理思維方法,體驗學習地理的樂趣。 如學生認識到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lián)系的哲學觀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珍惜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的情感。
基于以上對教學目標和學情分析,確定了本節(jié)的教學重難點
2、重點:運用地圖,分析、歸納北美洲地形、氣候、水系特征
了解區(qū)域自然地理的研究方法
難點: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
三、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教”,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結合本校學情,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情境創(chuàng)設、競賽、體驗、啟發(fā)、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等。
四、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本節(jié)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觀察討論、讀圖分析、小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
教學補充材料:1、地圖 圖1 北美洲的地形
圖2 北美洲大陸沿40°N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 圖3 北美洲的氣候類型
圖4 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
圖5 亞洲的地形
2、《北美洲的自然環(huán)境》導學提綱
3、“基礎知識小助手”
五、教學過程
建構主義理論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指導理論。在該理論認為的指導下,本課我設計了激疑導趣——基礎考察——合作探究——概括升華——鞏固拓展五個過程,引導學生完成從感性——理性——實踐——感性的思維轉換過程,完成教學目標。
具體教學過程:
(一) 激疑導趣——“欣賞美”
讓學生欣賞北美洲自然地理景觀的視頻,感受地理的美。
設計問題:“北美洲的自然景觀為什么如此之美?你知道從哪些方面去認識一個大洲嗎?”引入從哪些方面去認識區(qū)域,自然地理要素締造了大自然的神奇,
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成立“北美科學考察隊”,分成“地形”“河湖”“氣候”三個大組,分工合作,揭秘大自然的美。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情境教學法、競賽法
設計意圖:多媒體影像圖片能直觀的傳達地理信息,表達地理的美,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地理,增強學習積極性。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把競爭機制貫穿課堂,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
。ǘ┗A考查——“定位美”
通過課前預習,確定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⒖颊n本P33 “大洲的分布圖”,最后一頁“世界的國家和地區(qū)圖”)
地理位置 半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緯度:跨______帶、_____帶、_______帶。大部分位于_____帶 海陸:西臨______洋,北臨_____洋,
東臨______洋,南隔______運河與_____洲相望
教學手段:讀圖分析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讀圖分析能力,為氣候的分析打下基礎。
(三)合作探究——“揭秘美”
任務一:歸納北美洲的地形、河湖、氣候特征
1、地形組任務書:
(1) 讀圖1,找出北美洲東部、中部、西部各有那些地形區(qū),以什么地形為主
東部_______________,中部_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_
。2) 讀圖2,判斷北美洲地勢東、中、西部,______、______高、_______低 (溫馨提示:地形指地表的形態(tài),主要有五種——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七上P27。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地形。地勢指地表的高低起伏)
2、河湖組任務書:
。1)讀圖1,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用筆在圖中圈出。
。2)結合文字資料,說出他們在世界上的地位:
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_____是世界第四長河。北美洲淡水資源_______
。剀疤崾荆涸诜謱釉O色地形圖中,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陸地上藍色的線表示河流,藍域表示湖泊。)
3、氣候組任務書:
。1)讀圖3,按溫度帶找出北美洲的氣候類型:(將序號標到圖中)
熱帶:①、②、③
溫帶:④、⑤ 、⑥、⑦
寒帶:⑧
特殊:⑨
。剀疤崾荆簛啛釒儆跍貛В刂泻夂蚴菧貛У臍夂蝾愋停
。2)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在中緯度大陸西岸呈條
帶狀分布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3)全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一共11種,北美洲有9種,說明北美洲氣候_________ 任務二:探究地形、河湖、氣候之間的相互關系
1、地形組任務書:讀圖1,說出密西西比河的發(fā)源地、流向和注入的海洋,分
析河流流向與地勢高低有什么關系。
。剀疤崾荆涸诜謱釉O色地形圖中,藍線的粗細表示河流的流量,一般河流發(fā)源地流量最小,線條最細,河流自線條細的地方流向線條粗的地方)
2、河湖組任務書:讀圖4,北美洲降水主要來自于________洋,自東向西________(遞增、遞減),西部沿海又______,美國東部瀕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為何降水呈現(xiàn)以上特點,請結合圖1“北美洲的地形”進行分析。
3、氣候組任務書: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西、中、東)部,淡水資源豐富,與降水量有什么關系?
教學手段:讀圖分析、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qū)動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分析、合作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構建知識體系和研究區(qū)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通過小組展示和競爭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激發(fā)集體榮譽感
。ㄋ模┲R建構——“收獲美”
地形、地勢 氣候
河流、湖泊
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老師通過多媒體展示知識結構以供參考。
教學手段:合作探究
預期目標:自主構建知識網(wǎng)絡
。ㄎ澹╈柟掏卣埂斑\用美”
讀圖5,回答1--3題:
1、找出亞洲的主要地形區(qū)、主要河流,判斷河流的發(fā)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亞洲地形特征:起伏______(大、。,地勢中部_____,四周_______
3、受_________的影響,河流大部分發(fā)源于________,呈放射狀流向_______
教學手段:讀圖分析,合作探究
設計意圖:鞏固收獲,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亞洲的情感。 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力圖體現(xiàn)2個特點:1、參與性:我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思考、參與、表現(xiàn),關注全體學生,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2、注重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掌握程度,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能力,從而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為了體現(xiàn)地理學科特色和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我整堂課的設計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科特色
1、地理科學的美
課前地理印象:“美”自然、人文、科學、生命,“地承千古文明,理蘊萬世精華”讓學生欣賞名字中就帶優(yōu)美的大洲,北美高清風景延時攝影紀錄片,讓學生欣賞直觀感受地理的美。以美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設計了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ǘ┘ひ蓪ぁ靶蕾p美” (二)基礎考查——“定位美”
(三)合作探究——“揭秘美” (四)知識建構——“收獲美”
。ㄎ澹╈柟掏卣埂斑\用美”
2、聯(lián)系和方法
欣賞北美洲的美景后,問學生知道從哪些方面去認識一個大洲嗎?展示知識框架,介紹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的構成,導學提綱的溫馨提示,教給學生歸納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方法,通過循序漸進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自主歸納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課堂小結,突出對分析方法和聯(lián)系的總結,讓學生懂得自然要素建以及和人文要素的聯(lián)系,進而完成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情感教育。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小組競爭機制。
欣賞完視頻后,設疑北美洲的自然景觀為什么如此之美?是自然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起開解開大自然美的奧秘,成立北美洲科學考察隊,分為“地形”“河湖”“氣候”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設計了兩個探究任務。任務一:分析北美洲的地形、河湖、氣候特征。任務二:探究地形、河湖、氣候之間的相互關系。三個大組在每項任務中都有自己不同的任務書,重點研究一個問題,限定討論時間,自己組任務書完成的再去研究別的組的任務,然后進行成果展示。學生先講,老師通過提出疑問來指導學生讀圖,引導歸納方法。在任務驅(qū)動式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調(diào)整心態(tài),輕松上陣,注重過程。講臺是教師的舞臺,每次做課,我都告訴自己這是一場表演,只要把自己準備的表演到最好就是成功。
反思不足之處:1、預設要充分,處變要靈活。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好充分預設,課堂上總會有突發(fā)情況,要靈活處理。2、時間把握好。
總之,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困惑,但我想教師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參加比賽的過程是煎熬的,但是一種經(jīng)歷就是一種收獲。謝謝大家。
【區(qū)域地理北美洲課件】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北美洲課件04-27
區(qū)域地理中東的課件04-17
區(qū)域地理中東課件04-18
區(qū)域地理北美課件04-17
區(qū)域地理非洲課件04-19
中國區(qū)域地理優(yōu)秀課件04-21
地理區(qū)域和界線的課件04-27
區(qū)域地理歐洲西部課件04-20
區(qū)域地理課件北美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