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活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方式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288 更新時間:2005-2-25 文章錄入:cxp97108 ]
自1993年使用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以來,廣大教師已經逐漸地熟悉了新的課堂教學步驟“五步教
學法”。五步教學法在對教材的處理上,練習占有較大的比重,而且富有變化,使課堂容量加大,節(jié)奏加快,
時間緊湊,氣氛活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深受廣大教師的青睞。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在練習方面,幾乎
每節(jié)課都會有同桌兩人一組的“對練”(Pair work )和前后三、 四人一組的“組練”(Groupwork)等小組
活動方式,這成了課堂上不可缺少的練習方式。那么,這些小組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究竟起到哪些作用?教
師在課堂上如何穿插、實施和控制小組活動呢?本文想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來探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 途徑。
一、小組活動的實施方式
小組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操練方式,這些活動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幾種教學步驟之中進行 。
1.在“呈現(Presentation)”環(huán)節(jié)后
在“呈現”新的語言項目后,就轉入操練(Drill)這一環(huán)節(jié), 目的是幫助學生熟悉新的語言項目的書面
和口頭形式。此時的操練難度一般不大,以教師控制式的機械性練習為主。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幻燈、實
物、提示詞等“指揮”學生進行練習,這時最好穿插Pair work(內容簡單的話不必讓學生先準備,反之,事
先作些準備),直接以快頻率的方式讓學生一對一對地(pair by pair)、一問一答地進行下去。學生可以通
過視覺、聽覺、口頭表達,很快地掌握新的語言項目。這樣做的特點是節(jié)奏快、密度大、頻率高,使學生在緊
張熱烈的氣氛中興趣濃厚,人人參與,差生也跟得上。
2.在“練習(Practice)”階段
“練習”階段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的語言項目的理解,鞏固新的語言習慣,為在實際中進一步自如
地運用作好準備。練習的內容應該具備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問答時有較寬的選擇余地。這時適宜穿插“對練”
或“組練”方式,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看圖、看物問答,模仿對話,表演課文對話等等。教師要巡視監(jiān)聽,對
有困難的“對”或“組”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充當“助手(helper)”或“引導者(guide )”的作用。練
習結束后一定要抽查幾對或組當堂表演,以了解練習情況,并對表演出色的組進行適當的表揚,以鼓勵學生的
積極性。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節(jié)奏放慢,頻率放低,但密度大,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意識強,有利于調動每一個 學生的積極性。
3.在“鞏固(Consolidation)”階段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多種模擬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運用所學的語言解決實際問題來體現語言的各種
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作答,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不可預料的,學生的自由度較大,有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
造的機會和余地。這時候最好以“組練”方式,如進行角色扮演(一般用學生真實姓名為好)、會談、討論解
難、模擬采訪、擴展對話、補充想象性結尾等等。教師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形式來表達,注意人物的
身份和具體的場合。教師往往扮演裁判(judge)、 評委(commentator)的身份。這時的特點也是密度大、氣
氛熱烈活躍, 學生們有充分發(fā)揮、表現自己的機會。隨著課堂語言實踐量的增加,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語言實踐
的機會,為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小組活動通常穿插在以上三種教學步驟中,然而,教無定法,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小組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
對絕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課堂環(huán)境幾乎是外語學習的唯一場所。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
極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外語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之
一。小組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始終起著積極作用。
1.小組活動在課堂上起到操練語言、有目的地實踐語言項目的作用,從而達到當堂鞏固的效果。
新大綱中提出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要使學生的“言語技能發(fā)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學生對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掌握是否充分,是其能否運用所學語言表達特定功能的必要條件。通過教師設置
的與課文和學生實際相關的交際情景,學生能通過小組活動進行大量的操練,加深對語言形式和意義的理解,
從而使“言語技能”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發(fā)展成為自然和可能。
2.小組活動提供了大量的向其他同學學習的機會。
教師應當使學生明白,學生學習二語,不僅從教師那里學,可以從其他同學那里學。Johnson和Paulston在
談到leamer roles(學習者的角色)時說到:“The leamer is a member of a group
and leams byinterac ting with others;The leamer is a tutor of
other leamers;The leaner leams from the teacher,from o ther
students and fromother teaching
sources…”學生們明白了學習是互相的、平等的,就可以克服不愿
與比自己水平差的同學操練的心理,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小組活動增加了課堂的密度和廣度。
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
出來的。小組活動加快了教學的節(jié)奏,加強了訓練密度和廣度。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快速反應的方式通過“pa ir by
pair”的形式,有節(jié)奏地讓學生練。這樣無論學生成績好、差,人人都能參與。學生在活動時都被一種
積極的情感所支配,將大大激發(fā)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調動積極性。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轉變?yōu)橐?/p>
學生為中心,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他們在一個近似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以達到語言學習的
目的。小組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是初中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活動方式之一。本人曾以問卷形式進行過“對初中
生所喜歡的英語課堂活動的調查”,課堂小組活動方式是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活動方式之一。初中生具有愛說、
好動、愛模仿、愛表演、羞怯感少等特點。在小組活動中,把教師的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愿望,給學生
提供學習語言結構、理解語言功能的外部條件和參加語言實踐的機會,課堂上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們想在課堂
上有好的表現,他們在課前、課后就有興致去積極準備,互相對話,大大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學習環(huán)境和語言的輸入產生積極的
影響,使課堂教學擺脫應試教育的枷鎖。課堂小組活動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活潑的學習氛圍,不失為一種
較好的、簡便易行的教學形式。課堂小組活動組織得好與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英語課的成敗,它來自
于師生的共同創(chuàng)造,它在課堂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