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物理教學與反思
淺談物理教學與反思
教材第一章是學生啟蒙學科物理的開篇。這一章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翻開教材的第一章,一幅幅精美的圖片躍然紙上。簡要的文字說明蘊藏著豐富的內容。按照教材的編排,需用三節(jié)課,即一周的時間來完成。然而,中考的壓力大,任務重,時間緊。既要兼顧“課改”,又要兼顧“中考”真是困難重重。筆都在此作了大膽的設想,并進行了創(chuàng)新的設計,僅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課堂實錄如下:
一、實錄一(第一課)
1 物理是什么?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它?
1.1 帶領學生走進物理世界
講:請同學們翻開你們的書,看到自然界,---宇宙、太空,電閃雷鳴,來勢洶猛的龍卷風---。生活中,飲料怎么倒不出來?拉鏈閉合、開啟的訣竅是什么?圓珠筆寫字的奧妙?---(帶領學生快速翻閱。重點、簡略地介紹兩幅圖。)
議:學生爭先恐后地要解釋這些現(xiàn)象
講:物理無處不在。它是滲透到各個領域的一個基礎學科,其應用非常廣泛。
。◣ьI學生翻閱后面的幾幅圖)
講:我們看到的和沒有看到的,大到宇宙、太空,小到物質內部的原子、原子核,----發(fā)生的許許多多的,我們可知和不可知的,自然中的和生活中的,令我們迷惑不解現(xiàn)象都是物理現(xiàn)象。
。ǹ焖俳榻B原子之小,宇宙之大。)
講:物理學就是研究這些現(xiàn)象,找出它們發(fā)生的原因,尋找規(guī)律,并為人類服務。因此,物理不單向我們揭穿謎底,還將帶領我們像科學家那樣去研究,去探索。在研究過程中,同學們不僅會感受到解謎的歡欣,還會初步體驗到科學家們的研究方法,領略到科學家們獲得研究成果的喜悅。
1.2. 觀察與實驗
講: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一個模擬和研究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
演示:用感應起電機模擬閃電現(xiàn)象。
議:弗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講:在此之前還有位科學家獻出了保貴的生命。
講:探究過程常常是根據(jù)物理現(xiàn)象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或假設,然后做實驗去驗證,思考。
下面我們來試一試。
演示:將小試管套入盛有大半水的大試管中。
猜:當大試管倒立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ㄓ械拇穑盒≡嚬軙粝聛;有的答:小試管不動;有的小聲地答出:小試管會上升。)
再問:一定掉下來嗎?
學生齊答:一定掉下來!
老師迅速地將試管倒過來,小試管不但沒有從大試管中掉下來,反而沿大試管徐徐上升,即使朝下抖動,小試管仍然不會從大試管中掉下來。
講:物理學習中要觀察許多現(xiàn)象。
問:同學們會觀察嗎?
答:會
學生實驗:拿著放大鏡觀察。
問:看到什么?
多數(shù)答:看到物體放大了。個別答:看到變小了
問:是怎么看到變小的。
。ń谢卮鸬膶W生作示范。)
問:還看到什么?
有的答:變大了;有的答:變小了;有的答:是倒立的。學生再觀察,還發(fā)現(xiàn)當放大鏡使用時,是放大的,當移動透鏡時,像的大小在變化,且有的還發(fā)現(xiàn)變化的規(guī)律。
1.3. 小結
物理很有用,很有趣,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它。物理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探究過程 。學習時,必須重視觀察和實驗,重視知識的應用,善于提問和思考,善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
2 簡略介紹目前新課改的形勢,讓學生初步觸及到(課改)的脈搏,明白自己的責任。
講:希望同學們主動配合老師教學,做一個開拓、創(chuàng)新的改革先鋒。
3 布置作業(yè)
。1) 閱讀教材第一章第一~三節(jié)。
。2) 就教材中的插圖,選出一幅或兩幅加以猜想或解釋或提出一個問題。
。3) 做1~2個小實驗,并寫出實驗探究報告。
注意報告中應有,看到什么現(xiàn)象,提出什么問題,什么猜想和假設,研究過程以及還發(fā)現(xiàn)什么新問題等內容
(4) 寫出課后或作業(yè)后的啟發(fā)和感受。
這是學生迫切想知道的第一個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無處不在。(學生興趣高昂)感受到物理應用很廣,一定要把它學好,感受到物理的神秘并產生強烈的向往(學生驚嘆不已,想不到有如此之大宏觀世界和小得可憐的微觀世界。),了解物理,激發(fā)興趣。
建立探究意識,產生探究、研究的欲望。知道觀察和實驗的重要性。了解什么是實驗,激發(fā)興趣,感受到科學家為科學的獻身精神,(學生驚呀地叫出聲來),感受科學探究過程,感受怎么去猜想,(學生驚呆了,簡直不可思意。學生被這一奇異的現(xiàn)象緊緊地吸引住了,在心底產生了強烈的矛盾沖突,從而引爆出無盡的刨根問底。),(學生的情緒激動達到高潮)體會什么是觀察,怎么去觀察。(一些學生感到驚呀,并跟著學。)
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感到觀察很有意思,想不到還有這么多名堂
立志學好物理
樹立(課改)意識,增強對學習和社會的責任感。
學會自己去提出問題。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究。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
實錄二(第二課)
學生演講:(滿懷激情地)
大自然中的神奇 從茫茫的星空到遼闊大地;從高聳的雪峰到澎湃的山河;神奇無處不在,令人震驚。生活中的神奇 生活中的事物人們司空見慣,仔細觀察卻能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出新的東西,其中蘊藏著人類非凡的智慧。
科學探索精神 物理學的產生來源于古文明的科學思索;而物理學的進步,則歸功于物理學界一流科學巨匠的不懈探索總結。哥白尼、伽俐略:向我們展示敢于不迷信權威,敢于堅持真理,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精神。居里夫人:孜孜不倦、刻苦認真、堅強自信的科學精神。愛因斯坦、波爾:敢于發(fā)表與眾不同的見解,也敢于修正或放棄自己錯誤觀點的科學合作精神。
航天、材料、交通、通信等各個方面 向大家展示了物理學的實際而廣泛的應用;現(xiàn)在科技的研究,使人類有了“千里眼”“順風耳”,同時還將物理學的研究應用于生活實際,生產實際,產生巨大的社會推動力。
巨人的肩膀 眾多科學家形成一個進步的臺階,抽象成巨人的肩膀,使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融成新時代的巨人。推動新時代,攀登更高的科技高峰的責任將落在各個在座的同學們的身上。
一、20分鐘學生匯報自己的作業(yè)情況
學生爭先恐后地登上講臺演講。有幸被選中的學生趾高氣揚、胸有成竹地走上講臺。講臺上.有的提出一個個小問題,令臺下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有的自己動手做個小試驗,像玩魔術似的令臺下的同學興奮不已,齊聲喝彩;有的則講述起自己的小論文儼然一幅小科學家的味道?v然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處。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仍不能說其一聲。課堂在這種熱烈有序的氣氛中進行著。
二、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課后感想或提出一個問題,并就提出的問題寫出一個小論文,帶領學生走進神奇(學生被科學家的精神深深感染),感受科學家永遠高揚的科學精神,感受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寬容他人的偉大胸襟,被偉大的科學成就所震撼,增強社會責任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終身學習愿望。
三、教學后記
兩節(jié)課結束后,學生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從學生完成的作業(yè)來看,課堂中達到的效果極好,真有些出乎意料,完全達到了按照“新課標”提出的課堂教學目標。
1.學生不僅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被科學家的精神深深感染,被祖國的偉大科學研究成果所震撼。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物理,并立志學好物理,為祖國作貢獻?吹剿麄兡欠N認真探索的態(tài)度,渴望求知的欲望使我深受感動。如有位學生僅天真地說:“如果要選副科話,我首先選物理(體育課除外)”
2.有效地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激發(fā)他們的想象。他們對教材圖形的猜想之廣泛,出乎老師的意料。如教材第一幅圖,僅有學生猜想為電腦沖擊波病毒在發(fā)作。教材圖125猜想為下雨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圖案。有個學生制作的“小制作”更是有趣。只見她雙手各提著一個細線吊著的紙團,聲稱是龍卷風演示器。當我問怎么演示時,只見她嘴對著兩紙團中間用力一吹,紙團頓時旋轉并飄動起來。這就是她想象的龍卷風。見此狀,我禁不住笑起來。
3.學生實踐和科學探究能力有所增強。他們不僅根據(jù)自己做的實驗和提出的問題,寫出了象模象樣的探究報告和小論文,還制作出了好幾件“小制作”。
四、創(chuàng)新使用新教材之后的思考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使用新教材之后,思緒萬千,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1、教材如何用:就我個人的觀點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將“應試教育”中的精華補充進來,找準中考和課標的結合點,大膽創(chuàng)新使用教材。如在第一章中我沒有采用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堂課”或“按步就班”的三節(jié)課,而采用兩節(jié)課卻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2、新課標如何滲透:新課標強調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雙贏,特別是教學過程,希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達到“三維一體”的教學結果。從這個上層面上講,新課標與物理學科特色相結合是一條良好途徑;充分發(fā)揮物理教學實驗特色,充分讓學生在過程中去達到“三維一體”的效果。
3、新教材如何教:那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我發(fā)現(xiàn)新教材在編寫中突現(xiàn)本學科課程文化的同時,淡化了概念與說教部分,而突出了學生體驗過程和科學史的閱讀過程,將科學成果用“過程”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所以我們教師就應該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應該與學生一起實驗,一起探究,一起體驗,從而達到真正的“三維一體”效果!
4、新教材培養(yǎng)學生什么:毫無疑問,我們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力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在學生的作業(yè)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學生擁有激情,并在探究中已經初露創(chuàng)新的勢頭。
5、新教材使用時還應該注意科學的理性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尋求人、自然、社會的和諧與統(tǒng)一,使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緊密地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融為一體。
【淺談物理教學與反思】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反思03-20
初三物理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9
物理選修3-2教學反思03-19
物理課功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08-23
物理教師對新課標的教學實踐和反思03-08
高三物理教學總結03-20
淺談化學教學中問題設計策略03-19
人教版物理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01-26
高中物理《電荷》教學設計08-07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