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中汲取力量論文
從閱讀中汲取力量論文
【摘 要】語文課上,困擾教師最多的是孩子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個人以為,學好語文有兩大標志,一為會讀,二為會寫,語文教學應該牢牢把握住這兩點,特別是小學階段,倘能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會為他們一輩子的發(fā)展做好鋪墊。
【關(guān)鍵詞】閱讀;建議;教學
【Abstract】Perplex a teacher on the language lesson most of is a kid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 of exaltation.Personal think, learn good the language have two big marking, one in order to will read, two in order to will write,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prison prison confidence stay this 2:00, especially primary school stage, if ability let the kid become to goodly read and write habit, meeting for they lifetime of development work well cushion.
【Key words】Reading;Suggestion;Teaching
語文課上,困擾教師最多的是孩子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個人以為,學好語文有兩大標志,一為會讀,二為會寫,語文教學應該牢牢把握住這兩點,特別是小學階段,倘能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會為他們一輩子的發(fā)展做好鋪墊。翻開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五十章——《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工具》,就是談的這個問題。
1.教孩子會讀
蘇翁把“讀”這個工具,列在五種工具(讀、寫、算、觀察、表達)的首位,可見讀的重要性!墩Z文課程標準》中對于孩子讀的能力是有階段性規(guī)定的,到小學畢業(yè)的孩子應具備一定的閱讀速度,能夠快速瀏覽一些文章,并能夠邊讀邊思考,很快理解領(lǐng)會文章的主旨?此屏攘葦(shù)語,實際當中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很不容易。想擁有較快的閱讀速度必須有一定的量做基礎,單靠一學期二十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而傳統(tǒng)教學中的我問你答或教師一味泛泛講解的教學方式,也是很難讓學生獲得邊讀邊思考的能力的。蘇翁曾一針見血指出了這種現(xiàn)象“閱讀課上,學生讀得很少,而關(guān)于讀的東西的談話倒很多,閱讀常常被各種各樣的‘教育性談話’所取代了!币庾R到這些問題,這些年來我又接觸閱讀了于永正、竇桂梅、王崧舟等名師的大量課例和一些教育專著,我逐步確立了自己在教學中的著力點,即課內(nèi)指導和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并在日常教學中付諸實施。
為了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邊讀邊思考,課內(nèi)指導我側(cè)重了兩點:朗讀悟情和默讀批注。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積淀語感的重要前提,而默讀批注給予學生的是充分獨立思考的空間,從而獲得對文章更深層次的感悟。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教師要練好朗讀的基本功,好的范讀一遍就可以取代無數(shù)次干巴巴的指導,我對自身的朗讀能力還是有一定自信的,所以大多數(shù)課堂上我都會給學生范讀,孩子們常常陶醉在我的范讀中,聽完后瞪著亮晶晶的小眼問我:“老師,你怎么讀那么好。俊蔽視铏C鼓勵他們:“好好練,你也會讀得像我一樣!”做好范讀之后,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讀的時間,并引導他們及時總結(jié)一些方法,比如:重點詞句適當重讀,想像畫面讀等等,總之課堂上一定要放手讓學生去讀,一篇文章能朗讀好,就讀懂了一大半。除了朗讀,我在教學中堅持了對學生進行默讀批注的訓練。從開始的圈劃重點詞句,到后來的寫下簡單感受,我?guī)У膶W生一年以后一般都比較習慣這種讀書方式,在勾劃間他們會沉入到文字當中去,思考某一段落的表達方法,某一句某一個詞背后蘊含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邊讀邊思考,而不再是浮于文字的表面。
在蘇翁的學校里,他和老師們研究規(guī)定,小學四年朗讀不少于200小時,默讀不少于2000小時。這些時間,僅僅通過課內(nèi)閱讀是保證不了的,課外閱讀對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怎么樣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愛上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幾年來,我通過各種途徑關(guān)注少兒圖書信息,為班上的孩子們陸續(xù)購置了《哈利波特》《楊紅櫻科學童話系列》等現(xiàn)代兒童文學作品,還有《愛的教育》《神秘島》等中外經(jīng)典名著,書目多達五十余種。這學期補充了《少年文藝》一套30年原創(chuàng)精品文庫:《花雨紛飛》、《花香滿徑》、《花季信風》,還有雙桅船系列童書中的三本《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木偶奇遇記》、《愛麗絲漫游仙境》。第一學期期末考結(jié)束后,又信守承諾為他們買了《西游記》和《三國演義》。有了這個圖書角,課間時看書的孩子多了,日記本里寫讀書感想的同學多了,大部分同學有了課外閱讀的習慣。當然,不是有了圖書角,所有的孩子就會愛上讀書,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去引領(lǐng)孩子們讀。除了購置圖書,我會利用課間和孩子們聊書,談談書中的人物,說說自己的感想,而好多時候的家庭作業(yè)我會布置寫讀后感。慢慢地更多的孩子會在日記中記下閱讀的點滴感悟,我們班教室里埋頭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
2.讓孩子會寫
蘇翁在關(guān)于寫作文的敘述中強調(diào)“寫作文的掌握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三年級開始;第二階段開始于四年級下半年,至小學畢業(yè)時完成”。讀寫結(jié)合是從積累到運用的最佳途徑,讀懂了文章,積累了詞句,掌握了表達技巧,必須要付諸于自己的筆端,才能真正轉(zhuǎn)化為孩子的語文能力。而靠一學期的幾篇小作文,七八篇大作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遵循蘇翁科學系統(tǒng)的分析,從三年級開始,我通過兩種方式增加了學生的練筆機會。
課堂教學中堅持寫片斷練習。新教材中有一些課文后有小練筆,或是針對文章內(nèi)容寫感想,或進行擴寫或續(xù)寫,結(jié)合這些練筆,我在授課過程中又增加了運用當堂學到的寫作方法進行片斷練習的內(nèi)容。如四年級上學期的《桂林山水》中的第二段,優(yōu)美的排比句把漓江的美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精彩的表達是要讓學生學著寫寫的!队浗鹑A的雙龍洞》中,“怎樣小的小船呢?”這一段是圍繞中心句寫作的最好范例,堅決不可以放過,要讓學生模仿著練練。下學期學過第9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我讓孩子試著用對比的手法寫寫課間埋頭讀課外書的同學,四年級下學期課本中的兒童詩《我想》,充滿童趣的語言能激發(fā)出學生絕對的詩情,我班孫鑫寫的一段“我想,變成一只小鳥,在柳枝上蕩呀蕩”讓我們?yōu)樗d奮地鼓了半天掌。這樣的當堂寫作,有現(xiàn)成的范例可依,現(xiàn)成的方法可循,孩子們是不怎么為難的,反而好多時候興致盎然,而這樣自己馬上就用過的寫作方法,自然要比只讀過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日后再運用自然就會得心應手些。
我自己堅持寫了十幾年的日記,知道它對學習語文的巨大作用,所以我要讓我的孩子們也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前幾年我的要求是平日每周兩篇,寒暑假一天一篇,這個學年要求每天一篇,一年下來,效果還不錯,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學堅持寫,而且寫得很好。
開學初,我送了四十一位同學每人一個日記本,提出了“每天五十字”的要求。有些人犯愁:今天我寫什么呢?媽媽讓我出去轉(zhuǎn)一圈,我出去轉(zhuǎn)了一圈,回來還是不知道寫什么。有些人千篇一律,一個周如一日:今天天氣很好,我吃完早飯去上學,放了學和弟弟站隊回家,我今天很高興。有些人抱怨:老師干嗎讓每天都得寫?我這兩天就是瞎編的,像“一蹦三尺高”,我哪能蹦那么高?有的干脆一缺好幾天的。我一如既往饒有滋味地批閱著,盡量堅持一周都批過來,揀幾篇好的讀給他們聽聽,評語以鼓勵為主。半月后,情況有了改觀,內(nèi)容豐富些了,乏味重復的少了;語言生動起來了,不斷句不加標點的少了;字數(shù)多起來了,本子交不齊的時候少了。兩個月后,我把標準提到了“每天一百字”,其實這時候,已經(jīng)有半數(shù)同學早就做到了這一點,當把標準上調(diào)時,又有好多同學達到每天二百字。這樣,寫得多的同學已足萬字的練筆!我把好的日記選出來,編成報紙,印發(fā)給每一個學生,從中再選出好的推薦到龍口報刊登,這樣一來,孩子們寫作熱情得到激發(fā),在寫日記時會費心思琢磨著遣詞造句,盼著自己的作品被選上并發(fā)表。本學期最后一單元的作文交上來時,明顯覺察到學生在表達方面有了進步,有一些同學所寫的事在日記中出現(xiàn)過,事實證明,觀察、積累、運用,寫作的這三樣基本功通過寫日記得到了最好的鍛煉。
通過和蘇翁的《給教師的建議》的反復對話,我從書中汲取到很多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東西,并運用到教學中去。蘇翁關(guān)于教育是絕對有發(fā)言權(quán)的,因為他所有的東西都來自于多年的教育實踐,我愿意從他身上,從閱讀中不斷地汲取力量,把語文教育的道路越走越寬!
【從閱讀中汲取力量論文】相關(guān)文章:
試論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論文07-02
探討教育心理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論文08-13
經(jīng)典閱讀的活動計劃02-22
批注式閱讀促進高年級自主閱讀的報告02-22
小學閱讀校本計劃03-26
閱讀活動個人計劃01-19
《荷葉母親》冰心閱讀答案05-09
拼音中輕聲的總結(jié)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