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shù)《手拉手的動物》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shù)《手拉手的動物》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制作手拉手的動物的設計和制作技能,設計出新穎可愛的立體造型作品。
2、通過設計和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掌握設計、描繪、剪裁、插接等制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動物形象設計和插口設計。
四、教具準備:
多種手拉手的動物、幻燈片、卡紙、剪刀、彩色筆。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安排用具。
。ǘ┮胄抡n。
1、出示范作。欣賞,體會結(jié)構(gòu)的新奇巧妙。
揭示課題——手拉手的動物。
2、手拉手的動物,是一組形象重復的立體造型,由三只形象相同的動物經(jīng)立式
插接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整體造型作品。
。ㄈ┬抡n教學。
1、各種動物都可以制作成手拉手的動物。
2、仔細觀察單個動物的造型,特別要看清插口的設計、插口的形狀、開口的方向、插口的深度、插接方法。
3、制作方法。
。1)取三張大小相同的長方形卡紙。
。2)設計動物形象,如:企鵝、熊貓等。
(3)設計立式插口。
在雙翅與身體之間畫一個垂直的十字形,在雙翅的每邊設計一個垂直插口,開口的方向相反,一個向上,一個向下,插口畫到十字垂直線的橫線上,這樣左右插口的高度保持相同,插接后形體不會歪斜。
。4)剪裁。
將三張卡紙重疊在一起,一次剪出企鵝的形象,同時也剪開插合。
(5)分別描繪企鵝的形象,同時話上眼、嘴、翅。
(6)按順序插合。
(四)作業(yè)。
1、用卡紙制作一個手拉手的動物。
2、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業(yè)講評。
學生作品展示,互相講評。
六、課后反思:
了解到動物的群居的習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
【小學美術(shù)《手拉手的動物》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美術(shù)《巧折巧剪》教學設計03-15
中班美術(shù)《落日》教學設計03-19
美術(shù)《繞繞涂涂》教學設計02-24
傘的世界中班美術(shù)活動教學設計03-19
動物的行為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16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