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救助》的教學設計范文
《螞蟻的救助》的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會認的字8個,會寫的字15個,掌握詞語14個。
2、學習課文按順序敘述的方法,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能從文中感悟到做人就應該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要知道去關愛他人,關愛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方法;讓學生能夠感悟到課文的主題,認識到做人應該遵循怎樣的道德準則。
三、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過程:
一、解課題,學習新課
板書課題,揭示課題。齊讀題目,思考問題: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螞蟻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二、默讀課文,了解大意:
。1)邊默讀邊想全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一說課文大意。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請學生提出預習生字時有什么困難。
2、重點指導學生易讀混,易寫錯的生字。
3、出示生字詞語,檢查學習情況。
4、自讀全文,畫出新詞,再把詞語放到語句中讀一讀。
5、理解詞語意思。
四、再次讀書,理清課文順序。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是怎樣的?
2、在書中畫出不懂的地方。
3、小結: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讀后你有什么想法,請你在下節(jié)課的學習中和同學交流。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把學會的新詞放入“詞語花籃”。
2、繼續(x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預習:細讀課文,想想螞蟻是怎樣救出它的朋友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昨天的課上,我們結識了一位可敬的動物朋友。我們了解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這就是——螞蟻的救助(齊讀課題)。
1、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匯報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二、讀中感悟,體驗情感:
1、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語句:我沒有對它們實施救助,因為花盆中的水很快會滲下去,螞蟻就可以著陸了。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這句話。
。4)、提問:讀讀改寫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書中為什么這樣寫?(強調原因)
2、學習第二部分:
。1)、當花盆水滲下去時,發(fā)生了什么情況,我怎么想的,準備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問題。當時(),我想( ),我準備( )。
。3)、我為什么放棄救助螞蟻的行動?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換一個詞,意思不變。(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體驗這種情感再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5)、讀第四自然段,說說螞蟻是怎樣相互救助的?
在談救助過程時,品味詞語、句子,體驗作者情感。
、、區(qū)分“用力”與“奮力”兩個詞。
明確:“用力”與“奮力”都是使勁的意思,“奮力”比“用力”程度更深;從“奮力”一詞,體會到什么:作者為了與第三自然段區(qū)分,避免了重復。
、凇⒛姆鍒D畫出了這個情景?看圖說說螞蟻怎樣救遇難的同伴?
③、畫出描寫獲救螞蟻被救出后的動作的詞語,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看到還在水中的螞蟻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救助落難的螞蟻的?
出示句子:我極其小心地用針尖挑開泥土,使這只小螞蟻露了出來。
⑤、品味帶點詞語,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
、蕖⑽浵伇痪瘸龊,又有怎樣的舉動呢?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品味“立即、親吻觸撫、試圖、銜、碰”等詞語并想象它們當時想什么呢?說什么呢?
。6)、指名讀第二部分,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等詞語說一說螞蟻相互救助的過程。
3、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讀,作者看到螞蟻的救助過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道德品質?
三、總結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寫螞蟻的救助這篇文章是為了什么?
2、總結:
小螞蟻雖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險時,它們奮力相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面對它們,我們怎能不升騰起敬重之情呢?從它們身上,我們也得到了啟示,那就是——(看板書總結)。
4、請你對小螞蟻說一句話。贊美它的品質、精神或談自己的感受。
四、作業(yè):
1、積累詞語。
2、小練筆:以“小螞蟻,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螞蟻的救助
用力互相關愛
奮力互相幫助
繼續(xù)銜舍身相救
關愛他人
關愛生命
【《螞蟻的救助》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書本里的螞蟻》的教學設計10-23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jīng)》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