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風(fēng)景的導(dǎo)游詞范文
安徽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安徽黃山市境內(nèi),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安徽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安徽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biāo)志,是中國十大風(fēng)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fēng)光。 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安徽黃山風(fēng)景的導(dǎo)游詞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安徽黃山導(dǎo)游詞【1】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chǎn)安徽黃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很高興為大家做這次的導(dǎo)游!我叫夏澤浩,大家就叫我小夏就可以了。
各位游客們有沒有聽過:“五岳歸來不看山,安徽黃山歸來不看岳!边@句話呀!聽過的在聽一次沒聽過的你這次就聽過了,F(xiàn)在我再問一兩個問題,大家有沒有聽過安徽黃山的奇松怪石呀!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安徽黃山的奇松。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安徽黃山松樹長的最多的地方。大家注意看,安徽黃山的松樹能在巖石縫中生存,它們的生命力多么頑強!它們形狀眾多,姿態(tài)各異:有黑虎松、有龍爪松、有連理松、還有迎客松等松樹,松樹們都是因為它們自己的形狀才得名的呢!迎客松是安徽黃山有名的風(fēng)景之一,它有名的重點就是它特別的外形:它的樹干長有7、6米有5個我這么高,它的兩大側(cè)枝展向前方,多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它粗壯的樹枝就像有力的肩臂一樣,歡迎著每一位上山的游客。等一會兒我們可以盡情的照相,作為紀念。
安徽黃山的奇觀說十年也說不完,F(xiàn)在請大家盡情的觀賞安徽黃山吧!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祝大家玩的愉快!今天到此結(jié)束,下次有緣再見。
安徽黃山導(dǎo)游詞【2】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歡迎來到著名的安徽黃山風(fēng)景區(qū)。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姓陸,大家可以叫我小陸。有些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安徽黃山,現(xiàn)在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安徽黃山,是三山五岳的第一山,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有句話講“五岳歸來不看山,安徽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樣說來,安徽黃山的美真是震撼天下。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天都峰腳下。這座山峰高1829.5米,在光明頂、蓮花峰之后。大家抬頭看,還有若隱若現(xiàn)的山脈。大家聽說過“安徽黃山四絕”吧?沒錯,“安徽黃山四絕”分別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剛剛給大家介紹了壯觀的“安徽黃山四絕”,那么現(xiàn)在我就帶領(lǐng)大家來親眼觀賞一番,F(xiàn)在,我們來到了奇松面前,這是十大松中的探海松,就在這鯽魚背旁。探海松蒼勁挺拔,又稱“小迎客松”。大家再往遠處眺望,,那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就是安徽黃山怪石。怪石每塊形狀都不一樣,有仙人指路、飛來石、猴子觀海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著名的安徽黃山溫泉。傳說,安徽黃山溫泉包治百病,明清期間就有患皮蘚者,只到這里洗了一次,立刻治愈。而生活中,安徽黃山溫泉的確有治皮蘚的作用。
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旅途就結(jié)束了,希望下次有緣再見!
安徽黃山風(fēng)景導(dǎo)游詞【3】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chǎn)——安徽黃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dǎo)游!我叫李事達,大家叫我李導(dǎo)好了。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安徽黃山歸來不看岳。”安徽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今天我就給大家重點介紹安徽黃山的奇松吧。
大家請看,安徽黃山的松樹能在巖石縫中生存,生命力極強。它們形狀各異,姿態(tài)萬千: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樹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呢!迎客松是安徽黃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外形更是特別:它的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cè)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nèi)外賓客來安徽黃山游覽,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等會兒我們還可以在那兒盡情拍照,作為紀念。
安徽黃山的奇觀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F(xiàn)在,請大家盡情去欣賞安徽黃山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裝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安徽黃山的導(dǎo)游詞范文【4】
安徽黃山方圓1200平方公里,從南到北四十公里長,從東到西三十公里寬,面積雖然很大,但開發(fā)出來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個平方公里。這154個平方公里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安徽黃山風(fēng)景區(qū)。安徽黃山風(fēng)景區(qū)在1985年就被評為中國十大風(fēng)景名勝區(qū),1990年又被聯(lián)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我國雖然有三十處世界遺產(chǎn),但是雙遺產(chǎn)的只有四處,2004年二月又成為世界地質(zhì)公圓,安徽黃山是我國唯一一處頭頂三頂桂冠的風(fēng)景區(qū)。
安徽黃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當(dāng)時的居民都認為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稱黟山,“黟”是左邊一個黑,右邊一個多,讀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樣的,因為安徽黃山的山體大多由花崗巖組成,花崗巖的表面都有一層苔蘚,這苔蘚經(jīng)過日曬雨淋之后遠遠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安徽黃山這個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變黃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時這里廣泛流傳了一個傳說,這個傳說說的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在統(tǒng)一中原以后感覺自己是大業(yè)以成,所以就想尋求一種長生不老之藥,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帶領(lǐng)他的兩位臣子,一個容成子,一個浮丘公,他們?nèi)齻遍訪了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選中了安徽黃山,在這里采藥煉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龍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這樣一個傳說,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寶六年,親自下旨將黟山改為安徽黃山。山名就由此而來,并不是黃顏色的山。
那到安徽黃山來看什么呢,說起來很簡單,就八個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安徽黃山的四絕,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
其中安徽黃山松位列安徽黃山四絕之首,也是我們安徽省的省樹。它屬于高山樹種,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經(jīng)叫臺灣松,由油松轉(zhuǎn)化而來。和馬尾松相比有著一些明顯的特征,它的樹冠大多呈扁平狀,而且層次分明,松針較短,也比較粗,顏色呈墨綠色。它的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風(fēng)力都比較大,象我們安徽黃山年平均風(fēng)力為6-7級,如果它山下的馬尾松那樣長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風(fēng),大風(fēng)刮過來的時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將樹頭吹斷,所以它的樹冠為扁平狀且層次分明就是便于濾風(fēng)而保護樹冠的。松針的顏色較深也是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我們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氣壓強要下降,氣溫也要下降。
大氣壓強越低也就意味著空氣越稀薄,而大氣層對陽光中的紫外線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那空氣越稀薄紫外線也就越強,而紫外線對生物的細胞有著很強的殺傷力,這個我想大家都曾感受過,在太陽底下暴曬一天會有什么結(jié)果?一般會火辣辣的疼,嚴重的會脫皮,這就是紫外線對我們?nèi)梭w細胞的殺傷。那松樹也是一樣的,為了抵抗紫外線的入侵,所以顏色長的較深,同時也起到增加熱能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接收熱能的能力要強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據(jù)史書記載安徽黃山最低溫度達到零下28攝氏度,在這種低溫下能正常生長就在于它的松針能夠吸收大量的熱能。這是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覺的特征,安徽黃山松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不過需要我們仔細去觀察,它的根系非常龐大,一般比主干長15倍到20倍左右。為什么有這樣龐大的根系呢?這也是和它的生長環(huán)境分不開的,我們安徽黃山有這樣一句俗語:安徽黃山是無山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這些松樹不是生長在土壤里,而是長在花崗巖上。那我們都知道花崗巖上養(yǎng)料很少,這就需要一個龐大的根系去到處收羅養(yǎng)料。其實這龐大的根系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因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時候會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龐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崗巖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鹽之外大多是碳酸鹽,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鹽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氫鹽,所以根系越發(fā)達溶解花崗巖的能力就越強,從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巖石里頭,我們所以才能在電視風(fēng)光片里看到安徽黃山的這些松樹在懸崖絕壁之上頂風(fēng)傲雪,大風(fēng)刮不倒,大雪也壓不垮。如果這些根僅僅生長在巖石表面,那大風(fēng)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壓也就垮了。雖然安徽黃山松有這樣龐大的根系去到處收羅養(yǎng)料,但是它的養(yǎng)料來源還是遠遠不足,我們都知道,花崗巖中雖然有著豐富的礦物質(zhì),但是缺少一種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構(gòu)成的基本元素,沒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從哪里來呢?主要來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氣,每當(dāng)打雷下雨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強電流和高電壓,這時候電流可達到幾千萬安培,電壓也可以達到幾億伏,在這種強電流和高電壓的作用下,空氣中游離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亞硝基,松樹通過它的表皮吸收亞硝基來補充氮元素的不足。從這里我們可以看的出來,安徽黃山松的養(yǎng)料來源非常少,所以它長得也非常慢,但我們千萬別小瞧這些小松樹,雖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紀卻很老。有一部電影年紀稍微大一點都看過,劉曉慶和陳沖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劉曉慶跪在臺階上抬擔(dān)架的戲就在我們安徽黃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們今天就要走過那段臺階,看過這部電影的應(yīng)該還有印象,在臺階的旁邊有一片小樹林,這部電影是拍于1979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這片小樹林早已長成參天大樹了,可是我們今天過去看看,它們依然還那么高,這就是它們生長環(huán)境非常惡劣所造成的結(jié)果。
第二絕就是怪石,安徽黃山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稱的并不多,大約一百八十處左右。這些名稱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繡花,武松打虎之類的,但這些只能說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為它們畢竟是大自然風(fēng)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們上去以后也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為所處的地域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審美觀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來客人可以把某些石頭看成兵馬俑,象我們這些非西安的人會往兵馬俑去想嗎,可能性不大。再加上這幾年安徽黃山新的道路不斷開通,景區(qū)不斷擴大,前人不能到達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賞的角度我們現(xiàn)在可以欣賞了,比如我們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塊石頭,形狀就很象現(xiàn)在的通訊工具—手機,所以我們都叫它手機石,在沒有手機之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上面來的,對不對。
安徽黃山的第三絕是云海,安徽黃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黃海之稱。在安徽黃山觀云海的最佳季節(jié)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呢?因為到十一月份以后安徽黃山開始進入冬季,氣溫逐漸下降,隨著氣溫的降低空氣的體積逐漸縮小,高空的云層也開始往下落,而且氣溫降低后空氣的對流速度也逐漸減慢,云層相對來說也比較薄,一般穩(wěn)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間,當(dāng)我們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時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腳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當(dāng)風(fēng)起的時候云層會象大海一樣波濤洶涌,看起來十分的壯觀,所以稱作安徽黃山的第三絕。但到五月份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云層也開始升高,隨著空氣對流速度的加快云層也開始逐漸增厚,一般從海拔800米到兩三千米都是云,這時我們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這時不但云?床灰,就連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見了,因為這時整個安徽黃山都被云層所籠罩,就不是云而是霧了,能見度好的時候大約能看到百米開外,差的時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們能看到什么呢?只有頭頂?shù)拿C4箪F,腳下的臺階路以及身邊的幾棵小樹,我們導(dǎo)游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抬頭看霧,低頭看路,左右看樹,不如回家睡床鋪。
在安徽黃山累了一兩天,回去別人問你安徽黃山怎么樣,不知道,還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們安徽黃山這樣的天氣還挺多,大約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約有兩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霧天氣。而這惡劣的天氣卻給安徽黃山的經(jīng)濟建設(shè)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很多人是來了一次來兩次,來了兩次來三次的,運氣不好的來四五都沒看見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來安徽黃山碰到大霧是運氣不好,其實這是安徽黃山的正常天氣,晴空萬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氣呢。而且有時候往往是最惡劣的天氣才伴有最美的景,我們有這樣一句話;山以云為衣,云以山為體,只有有山有云的時候才有那種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覺。晴空萬里僅僅是把安徽黃山一覽無余,沒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韻味。對我來說偏愛安徽黃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皚皚的白雪,蒼翠的松樹,儼然國畫中的仙境,安徽黃山四季皆勝景,唯有臘冬景更佳。
那安徽黃山的第四絕就是溫泉了,我們安徽黃山的溫泉是名副其實的溫泉,在出水口的溫度為42度,這種溫度洗浴既不會涼,也不會燙,因為我們?nèi)税l(fā)燒最高也就這溫度。而且是含重碳酸鹽不含硫元素的礦泉,不僅可以洗浴還可以直接拿來飲用的。傳說當(dāng)年軒轅黃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將乘龍升天,但對著鏡子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已是滿頭白發(fā),滿臉皺紋,這副容顏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進溫泉,沐浴湯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須發(fā)盡黑,顏面如孩童,乘龍升天了。當(dāng)然能把白頭發(fā)泡黑,這功效是肯定沒有的,除非您和軒轅黃帝一樣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皺紋泡沒了還是可以的,不要說三天三夜了,估計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試試看。不過安徽黃山要看的主要還是松、石、云,溫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來消除疲勞的。好了安徽黃山的簡單情況就說這么多,具體景點我們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賞。
【黃山風(fēng)景的導(dǎo)游詞】相關(guān)文章:
黃山風(fēng)景導(dǎo)游詞12-25
黃山風(fēng)景的導(dǎo)游詞03-20
黃山風(fēng)景導(dǎo)游詞簡短06-12
關(guān)于黃山風(fēng)景導(dǎo)游詞11-10
黃山的風(fēng)景01-06